艾浩森 艾浩森
关注数: 17 粉丝数: 89 发帖数: 4,075 关注贴吧数: 18
·文子蚊帐一起走· 『专栏』如果说梦想是一个起点 我们的意识里,梦想总是很遥远,它有些神圣,要披荆斩棘才能到达。导师在月末找我总结,他告诉我:地球是圆的,有起有终,起点有时候等于终点,谈及梦想,我忽然开窍,我们应该把梦想当做起跑,这样比较务,比较容易得到。 我可以给你们讲讲艾玛斯的故事: 艾玛斯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当服务员,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在奢侈品店工作,但又觉得那些光鲜亮丽的店铺离自己太遥远,直到某天他身上只剩一张百元钞时,他终于决心离开自己既有的生活轨道。 艾玛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不知道自己除了做服务生还可以做什么,但是脑海里隐约的希望又在无形中诱惑他,他走进拐角的复印店,花五十元将简历复印了一百份,拿着另外五十元坐车直奔商场。 那一个下午,对于艾玛斯的人生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他从新天地开始,在一家家富丽堂皇的奢侈品店门口投放简历,他并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在踏入第一家店之前,在门口徘徊了两个多小时,想好了各种理解任何答复对方的拒绝之词。那个下午,他发完手里的一百多份简历时,北京已是夜色浓浓。 后来的故事有些像小说了,在他投放的一百份简历里,被五家奢侈品品牌通知面试,后来他二选一进入了一家顶级奢侈品店做销售,就像职场菜鸟杜拉拉升职记一样,艾玛斯遭受了各种白眼、歧视甚至是欺辱。但他想再差也好过在宾馆做服务生,于是他咬紧牙关坚持往下走。 艾玛斯只给自己六个月的时间,他变成了店里的销售冠军,一年后,艾玛斯成为了这一奢侈品中国区的销售冠军及营销培训师,这一年他刚好二十一岁。 他的故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梦想很近,就在脚下,只要你愿意去做,去认真地做。 我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梦想,高一时,我的梦想就是加入文学社,我给校刊投稿,当时的社长很喜欢我的稿子,邀我加入文学社,那个时候,素质教育还不太开放,每个学校都比较抓文化,校领导和老师都不太喜欢社团,他们觉得这都是不务正业,我们并没有因为学校的不支持而放弃,我们编辑部的几个同学在一个废弃的实验室里办公,把一片狼籍的实验室弄得光亮干净,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审稿校对、为一个版面设计争吵不休、为吸纳更多的团员伤透脑筋。 期末前的一阵子,学校不给我们任何活动与印刷的经费,我们就利用读报课的时间去每间教室卖社刊。我想我1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走在讲台上跟大家聊起这本社刊的情形:教室里的灯白的刺眼,好些同学都在地下窃窃私语,还有一些坐在后座的体育生起哄玩笑,我准备好的演讲稿一激动全忘了,只记得一个劲儿地暗示自己不要慌,要沉住气,当时结结巴巴地跟大家说起这本校刊的来历和不易,越说越顺,讲到动情处,竟然看到很多女生流泪,还有同学举手说,我可以加入文学社么?最后整个教室都想起了雷鸣般的的掌声,不知道大家真的被感动还是觉得我可怜,反正那个班上56个人有50个同学买了校刊,那天我忽然觉得我站到讲台上战胜了自己,我从来都是不爱提问不爱答题的胆小鬼,那天我竟然站在一个陌生的教室,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战,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如果不踏出第一步,或许我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步。 接下来的步伐越跑越快,半年后我当上了文学社社长,到市报当了记者,后来去了电视台上班,当时我们的校刊也被很多霖校的学生被传阅,被模仿。那时真是觉得自己做了天大的事情,无比的荣耀跟骄傲。 大学时,我回到高中母校,当时的指导老师,带我去看了现在的文学社,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刊物从我们当时的黑白到现在的全彩。几个穿着校服的学妹正在埋头审稿,资料库里,贴了我的大头照,那个时候的我戴着金丝边眼镜,嘴角还有小胡子,真是感慨万千,我的梦想竟然在这里起跑,不起眼的校刊竟然是我走向未来的最大武器。 看吧,梦想就是这么神奇,他根本不是虚无缥缈的,只要你愿意起跑,它就在你前面一百米,甚至触手可及。 不过我们要知道的是梦想很忙,她很公平,给每个人机会起跑,但却不能时刻指教你的人生,所以剩下的时候,我们都是要靠自己坚持跑。 如果说你明白了梦想只是一个起跑,我想,你一定是充满力量,闪闪发亮。
【文子★你最珍贵〗『专栏』挥手告别,才能遇见更好的 2012年春天,我们在泰国旅行,准备离开曼谷,前往下一个小城市时,在火车站门口的餐厅,我注意到她。 戴着帽子的长头发女孩,坐在角落的餐桌旁,左顾右盼,望向洗手间的方向,又犹豫着没有起身。 浩森因为赶拍最后一组风景没有和我一起午餐,我一个人点了河粉,慢慢吃完,抬头时发现她还在那儿,我这才起身,用普通话说:我帮你看着东西,你去吧。 在异国,我当然能清晰的听见她小声说的“算了”。并一下了解了她的为难。她很感激。冲我笑了笑,或许是我的理解让她感到信任吧。她没有任何犹豫,这也让我感到很温暖。 回来时她坐下。跟我说:“请你喝杯滴露咖啡吧,谢谢你。” 在咖啡香里,我们自然而然地聊起旅行的轨迹,和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她说话带着浓浓的南方口音,却温软好听,我猜他应该是江浙一带的人,后来他问我是不是一个人,我说不是,朋友会晚些和我会合,你呢? 她迟疑一下,告诉我:本应该不是一个人来这里的,却变成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他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慢慢给我讲完。 男孩和女孩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到北京打拼事业,发誓要闯出一片天,但是,当现实的经济和琐碎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闯进生活,矛盾和冲突便也愈发增加,女孩就算不甘,却还是想着坚持,以为有爱情,就足以去抵抗这个社会的残忍和尖锐,可男孩却另有打算,对他来说,爱情是奢饰品,而非必需品,所以他选择全身而退,洒脱一句:“要不分手吧”便搬走了所有行李。 房间空下来,女孩一个人负担不起,也只能在租约到期时退了房,他的工作只有少少的薪水,在北京这座大城市里,他突然觉得害怕起来。不知道是否还要留在这里,不知道要去何方,她说,你知道吗?我觉得特别无助,我的依靠不在了,那些说好一起的承诺都没了,我恨透了那座城市,其实,我更恨他,我想不明白,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让他放下我们之间所有的经历和回忆。可是我找不到答案,我知道,根本没有答案。 所以他做了决定,带着所有的积蓄来泰国旅行,想沿途看看风景。看看路上的行人,看看别人的人生,在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打算。 然后他告诉我,泰国本是两个人一直想一起来旅行的地方,男孩特别喜欢喝咖啡,一直说要来这里尝遍各种味道,但走这一趟,他突然明白,爱情存在的时候,就值得倾尽所有去珍惜,可一旦失去,也只是两个人各自有不同的选择而已。 我说你可真勇敢,愿意一个人来面对两个人梦想的旅途。 他就笑,笑起来的时候还有个浅浅的酒窝,她说,只有痛的彻底。才能快速痊愈呀。人不在身边,风景却依旧美,其实挺讽刺的,却也真是人生的道理啊。所行我很庆幸,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的世界不该因为任何人而存在,无论受过怎样的伤害,只要你肯,就一定能走出来。 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却看到她眼睛里闪烁的光。 我问他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 她说。走完旅途。然后回云南,开一家客栈,我点点头,没说什么,却为面前这个女生的坚忍和洒脱深深感动。 类似的话我也听过,出自我一个很好的朋友。 她的男朋友劈腿,在第三者面前还打了他一个耳光,很长一段时间,他走不出来。觉得失去了他。生活里处处都是残留的影子。过的辛苦而心酸,他不和我们任何人见面。瞬间失去了所有的生活和圈子。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说:文子,我觉得我要好起来了。今天我照镜子。才发现原来我怎么变得那么丑,我想。失去他了。我总不能连自己都不要了。 眼前的这个陌生的女孩。或许你不会知道,那一刻。我是多么为想要勇敢的你而庆幸。 因为你,终于在爱过别人之后,又重新记起了如何爱自己。 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总是无法控制得将这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所以我们变得盲目又冲动,不顾一切的付出,不计回报甚至宁肯伤害自己也要付出,但爱情没有保险。没有人可以给你一颗定心丸。告诉你不会失去。可以永久。 所以当爱情突然消失。你才惊醒。发现自己早就忘了怎么爱自己。怎么过自己的生活。 可是爱情。本该是生命的升华。而非一场浩浩荡荡的战争。他竟该给予你广阔的世界,教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霸占你的心思,掠夺你所有自由和快乐的能力。 所以,勇敢的面对吧。失去爱情又怎样。梁静茹不是唱:失去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清早起来,重新拍拍自己的脸,对着还依旧眼神发亮的自己笑一笑,然后向旧回忆挥挥手,趾高气昂的朝未来走去吧。 谢谢离开你的人。然后去等待和寻找更好的人吧,请相信。所有的伤害终会过去。那就别让他成为一道疤,给它愈合的时间,也给自己和对的人一个机会,只要你变得足够好,便一定可以靠近幸福,拥有重新去爱的能力。 一定。
【文子★你最珍贵〗『专栏』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 2013年,是我到北京的第九年,也是这一年,我离开北京到杭州生活。 所有人都没有想过,我会离开北京,也包括我自己,现在坐在杭州的新家里,看着窗外陌生的一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曾经以为会在北京扎根,会跟北京公园里的老头一样打打太极,下下象棋。所有朋友都觉得即便身边一圈人都走了,我也是最后走的那个人,如今我却成了第一个离开北京的人。 想想不是没有伤感的,我2004年到北师大念书,对北京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这里我吃过苦,住过平房。不如意的那年,我违背父母的意思,不住校,抗争般住在廉租房里。房间阴暗潮湿,只能挤下一张床和一个书架,现在想想,那一年才是最珍贵的,那一年让我明白,所有所有来之不易的幸福都应该加倍珍惜。所以我珍惜后来在台里的工作,曾经以为会在台里待到退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我发现,无论怎么低调,在那个大环境里都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越往上爬,内心的天秤就越倾斜。我觉得我有些病态,这种生活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当我觉得这条路到了尽头,想要开始新人生时,摄影成了生活送给我的礼物。 这两年,我已经越来越少接策划的案子,最终辞掉电视台的工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摄影上面。和浩森组合成MOON一路巡拍,MOON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小有名气,这两年来也有过不少辛苦。浩森说,甘心么?在这么好的上升期却要离开。当然不甘心,我说。可是不能因为不甘心就耽误了前行的路。我们离开不是不拍照了,而是为了更好的拍照,去更多更远的地方。 做这个决定最难的就是和北京的朋友们开口说。浩森生日那天,我们借着酒劲,告诉了付曼和那岩,他们一开始都不相信,觉得我们在开玩笑,在演。浩森红着眼圈说真的,是真的要走了。他们的眼泪一下就在打转了,空气好像在那一刻都凝固了,沉默真让人难受。我的心情也很复杂,那天我忽然明白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了,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会忘。看着他们一直无声的流泪,我也难受起来。 回家的车上,我一句话都不想说,看着外面星星点点的灯光,我疑惑了一下,我真的要走了么?我想清楚了么? 为什么要离开北京?很多朋友都这样问我。 一时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我确信的是杭州可能更适合我们。离家里近了一些,生活品质会有不少提高。虽然到一个新的环境会面对很多困难,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而北京,太耽误时间,生活成本也太高,淘宝店补货来回要5个小时,租的房子有大半年是空着的,我觉得我需要换一个城市,去重新开始,扎根,有自己的家,安定下来,再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巡拍或者什么都不做。 打包行李的那天,我除了带走相机电脑和几套衣服,别的什么都没带走。这些东西也许下一任房客都用得着,我留下一封信,我说这些东西都是吉物,他们都带着我的好运气。我跟浩森简单地收拾行李就出了门,跟每一次巡拍出门一样,只是这次我出了这个门,再也不会回来了。 跟浩森聊起离开住处时的情景,他觉得很意外,他说你是个很念旧的人啊,怎么会会那么没有感觉和留恋呢,头都没回。我没说话,我心里知道,即便我多看一眼,多留恋一下,也没有用,我还是要走,我们已经决定往前走了,就不要回头。 忽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并不变得更好也不变得更坏,而是变得更像我门自己。 我在杭州生活得很好,早起早睡,心情愉悦。我总算明白:路的尽头不是死路一条,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只要你这么想,并为之努力了,你就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心有所想,是有所成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