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so A_so
关注数: 17 粉丝数: 76 发帖数: 2,212 关注贴吧数: 17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这是一家公司在招收新职员时的一道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要娶/嫁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呢?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在你看下面的话之前仔细考虑一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你先让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报答他的好机会。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爱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每个我认识的人都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就能想到。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其实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就是这最后一句话——你能够放弃什么。我们的一生中,总是有着太多的目标和理想,总想让我们索取,其实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社科院调查报告:中国父母养大一个孩子平均花49万 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调研报告显示——  父母养孩子平均花49万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最新一期的《青年研究》刊发了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 49万元——这可以说,抚养子女的总经济成本是惊人的。这还未包括社会赠送、学校免费、春节压岁钱等5万至6万元的收入。按照该研究的统计,孩子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两项人均年进账达2300元,最高达4万元。此外,这49万元尚不包括孕产期的支出以及从孩子孕育到成长过程中父母因孩子误工、减少流动、升迁等自身发展损失的间接经济成本。  调查中最出人意料的是,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其中,除租房(购房费)外,最高的费用是在家吃饭,加上服装、手机、上网、零用钱等,不在读的未婚子女竟然每年人均要花掉父母1.4万元。  遗憾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经济付出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换句话说,并非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越有利。
[优秀的高考记叙文]2 题目:2005全国卷Ⅰ(海南等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例文:(记叙文) 父亲的游戏 儿子上小学时,家贫,可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上高中时,儿子学习成绩却下降了,而且一泻千里,这令父亲很是头疼。 那时,他们的家庭条件已经转好了,父亲办了个体工厂,几年的拼搏使他们家成了当地有名的富余户。父亲因为自己文化不高,在经商中曾吃过亏,因此他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为家族扬名是小事,重要的还是为了儿子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 因此,为了儿子能学习好,父亲把他送到本地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为他请最知名的家教,还送他进名师补习班,但儿子就是油盐不进,学习照样没起色。父亲无奈地摇头叹息:“真是纨绔子弟少俊才呀。难道就没办法了?!” 在儿子上了高二那一年,父亲接连做败了几笔生意,产品也出了质量问题,工厂就停了产。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又得了癌症,眼看整个家败落下来,不要说昔日的灯红酒绿了,连吃饭都快成了问题。 家庭遭如此变故,儿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泡网吧,不再下酒馆了,他将过去的不良习惯通通改了,只是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埋在功课里。他连天加夜地刻苦攻读,他的学习成绩一大步一大步地上升,到了高二后期,他的成绩竟赶到了年级前几名。老师惊叹地断言,以他现在的学习成绩,考上名牌大学绝对没问题。到了高三,儿子更是搏命般地学习,高三毕业后,他终于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 接到儿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父亲把这两年间家事变迁的原因和盘托出了: 原来,父亲为了让儿子成才,用两年的时间同儿子做了个游戏:关于他的破产,他的癌症,都只是他编造的故事,他的资产只不过从一个工厂转向另一个工厂而已。如今,儿子考上了大学,他的游戏也要结束了。他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庆祝儿子的成才。席间,他感慨万端地说:“真是贫寒人家出才俊啊!亏得我狠了心,让儿子吃了几年苦,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儿子惊讶地说:“咳!有钱花时我看不到知识的金贵,没有钱时才想到知识可以保命。这真是意料之外的事啊。” 儿子看了一眼爸爸,突然又长长地叹一口气,说:“爸爸,你知道吗?以我的成绩,我完全有把握直接考到国外留学。可是,爸爸,在报考时,我以为家里很贫穷,没办法支付我留学期间的费用,所以不得不报考了一所国内的大学,这样一来,即便我要留学,也要等到四年之后了。” 父亲却没有半点的遗憾,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啊!如果你能在大学里依然把自己当作是个贫穷的人,我就会很满足了。” 简评: 本文使用了比较新颖的小说题材,为大家讲述了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个奇妙的故事。该小说紧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个话题,为我们设置了一波三折的情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精妙的情节设置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