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满意123 基本满意123
关注数: 355 粉丝数: 167 发帖数: 598 关注贴吧数: 4
我的电邮已经全发了     给丁挚恒和于洪涛的写的“你要长个”全本,电邮已经发到各位的邮箱,请查收,还有没收到的,请提醒我再发。      第二班的场地要换了,树挪死人挪活,他们换个地方可能就火了,祝福他们吧,工薪阶层给他们盖一个茶楼不现实,买票到现场的就是支持,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上花篮,外地的就多来呐喊吧。     我想再给第二班写个“你要挣钱”的节目,希望他们能挣到钱,挺过眼前的困难。     最近吧里比较冷清,发一段“你要长个”里的小段聚一下人气吧,王自健说过“爷说的就是好”,我是业余级的,在这里只能说”我写的就是好”。 相声<我要长个> 表演者:丁挚恒、于洪涛 丁:…… 于:…… 丁:那个大姐叫我小巨人,我有这么多的好处,我就是不愿意长个。 于:这还分爱长不爱长呀。 丁:可是,最近的一连串的挫折,我的信仰有一些松动,我想长个了。 于:个矮还成了信仰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丁:一转眼,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于:你可够早的,虚岁也没多大呀。 丁:我父母那么疼我,车、房也有了,我也要早点结婚,孝敬他们。 于:再等几年呀。 丁:再等就没好的了,我要先挑一个,先搞着,过几年就结婚。 于:盘算的还真周密。 丁:那天下了班,晚上我路过一个婚姻介绍所,我一看还在办公,真方便我们这些上班族,哪就进去瞧瞧吧。 于:奥。 丁:一进门,我就感觉不一样。 于:怎么不一样那。 丁:你看人家哪装修的那个豪华,有道是,古槐遮天,浓荫洒地,门庭壮丽,金匾高悬,前有高屋大堂,后有小桥花园,行人穿梭不止,笑声不绝于耳,小路曲径通幽,大红灯笼高挂。 于:北京有这样的婚姻介绍所吗。 丁:我一进去,被领到一个小黑屋。 于:这么豪华,怎么还有小黑屋呀。 丁:马上就有一位端庄舒雅,雍容华贵的大姐迎了上来。这位大姐一看就是资深红娘,特别的面善,对我说,您什么条件,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讲,她对我说,我先叫香字班的来让您选一下,莲香、桂香、秋香、菊香你们快来呀。 于:香字班的是第一班。 丁:她转过身来接着说,您要是不合意,我再给您叫翠字班来,总有一位适合您。 于:奥,这翠字是第二班。 丁:我这个心里激动呀,终身大事今天晚上就要成了。 于:你傻不傻呀,进哪了都不知道呀。 丁:我说大姐,你们介绍一次对象需要多少钱呀。 于:还问价儿哪。 丁:最低300元,还有好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价钱,双飞最低……。 于:快别说了,你这是婚介所吗。 丁:我听完后脑子蒙了,这一晚上就得这么多钱,那一辈子还不扯了去了,过日子怎么这么费钱呀。 于:快跑吧,进错地方了。 丁:…… 于:……
周六的流水账    我因公司长期派外,不知能否看周六的演出,所以未提前订票,月底回到北京,把手中的工作紧了一下,有时间了,再看票却没了,周五在吧里发了“大家觉得周挚浩说得如何”,的帖子说了一下,犹豫中想到现场等票,受星空晓月接“你可以买加坐的”提示,决定晚上试一下运气。    晚18:00到达演出现场,幸运的是还有一张南侧包2的 ,50元一张,上次是楼上的太师椅,效果不好,这次我坐在前面的空调处,挨着过道看,只是在演出期间,第二班的演职人员和观众不断的从面前走来走去,大概够100多次吧,受干扰比较大,以后我还是提前订票吧。    演出现场的情况我也描述不出来,大家看星空晓月的视屏吧,我就说一些视屏外的。    进场后就找第二班的职员,提前给周挚浩、王挚军送了六个花篮,返场时报幕第一个播的就是我,周挚浩“新保镖”说的真好,小段的贯口我听得真真的,字字入耳,不知道他看没看我的帖子,只觉得这次好像脸朝观众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哈哈,可能我是心理作用,一看顺了眼,就没有缺点了,他俩返场好像得了4个人的共20多个花篮,人气快速上升,在跟我帖子的吧友中也很有人缘,祝愿他俩的进步吧。    丁挚恒和于洪涛只得了两个花篮,人气下降的快,再这样下去,是肯定接不住周挚浩和王挚军的,散场的时候我和小丁打了个招呼,让他说新相声,他们俩要是说好了“我要长个”这个节目,江湖地位也是有的。    王自健上台时是接着外语哏的,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时候,应该说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观众们都懂的,现场效果绝对的好。    演出场地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在别人的跟帖中也有表述,不多说,太难过了,为了表示支持第二班,我再给他们添一个节目吧,题目就叫“我要挣钱”,力争年底截稿,这样第二班就有“我的自白”“我要长个”“我要挣钱”三个节目,在加上传统的段子,可以办个专场了。 再给第二班提个意见    第二班在现场砸挂的话题,比德云社有很大的差距。 先说德云社的吧,现场用同班社的人砸挂,比如现在的:“烧饼的来历”,“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以前李菁的说话语气、王文林的“有点意思”,张文顺“端着肩膀走路”等等,以上的特点是人为制造、放大、重复使之达到了相互衬托,既有笑点,也给同班社的人提了人气的效果,如果不是德云社以后的事,这些砸挂的特点(中性词语)可以说一辈子。      反观第二班在这方面就不足,比如徐强说王挚洪的钢丝头就不值得重复,因为这个发型跟不了他一辈子,要是变了发型,那你以前多年的铺垫就为零了,再有于洪涛的小乌龟,特点不鲜亮,观众也不知所以然,我只能认为是恶意取的外号,有侮辱人的意思。          比照德云社这个参照物才知道差距,告诉第二班几句话奥:别人的优点与你有关系,别人的缺点与你没关系,困难时期要奋斗,享乐时期要团结,祝你们进步吧。 想哪说哪,乱七八糟,凑合着看吧。
请“骑车捧挚友”及关注丁挚恒、于洪涛相声“我要长个”的吧友请进 我10月22日,:“给我帖子支持的吧友,请进”的帖子里,骑车捧挚友如下回复: 其实,我觉得楼主没必要这样。 这个贴吧人还是比较少的,常来的能有个十来个,楼主的帖子能有二十多回帖也是不错的了,希望楼主将全文放出来让大家欣赏吧! 真的希望小王爷能够看到,以后应用到他们的演出中!也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笑! 感谢你的回复,我也说一下我的观点,演出一段相声,除了段子好以外,语气、动作、观众的反应(所谓的气场)需要演员的舞台经验驾驭,这点不用解释,看或者听即可。 文本相声只是半成品,它和已经有演出过的(视频、声音)文本不一样,需要用心的揣摩,反复的看,细心的品味,最重要的是先期看过相关演员的视频资料,熟烂于心,这样才有共鸣,所以我要给予知音而不是过客。 “我要长个”虽然已经完稿,但是我每天都要看两遍,随时修稿一、两个字,有时两天也不改一个字,争取把一个完整的文本给大家分享。 我唯一担心的是丁挚恒、于洪涛的舞台功力欠缺,要是有了7年以上的舞台经验,这个节目会更为完整。 给小丁提个意见啊,台上要稳重一下、没必要的动作少一点会更好,我的感觉就是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变的。 对于郭德纲相声“我系列”创作的秘密,我有一些心得,写相声可能是有公式的,我按照其公式,写了“我的自白”和“我要长个”两个节目,前些日子,有个叫方清平的“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套用。 我发放全部文本的条件没有变, 1、我在10月22日,在王自健吧里发了“吧友们,支持我一下”的帖子,回帖人到10月20日骑车捧挚友为止。 2、我在10月14日给王自健、张伯鑫写的“当台下有大姐喊东单公园的时候,小王爷就这样说”,现改为“我的自白”,回帖人到10月19日的骑车捧挚友为止。 3、回电邮截止日期为10月29日,10月30日给所有给我地址的朋友发放全部文本。 4、已经有绿色小百合、逸雨潇风给我电邮,给我电邮的朋友,你信得过我,我信得过你。 对骑车捧挚友的回应,放出四分之一的节目给所有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