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满意123
基本满意123
关注数: 355
粉丝数: 167
发帖数: 598
关注贴吧数: 4
问一下陈一还演出吗 以前叫宏春社的视频,演员叫陈一、王楠的说的不错,请问有知道他们现在还演出吗,在哪里呀,谢谢了。
于洪涛老师请进 你好,看了你的演出,说说我的感觉吧, 1、对给你起的外号我坚决的反对,原因在10月31日,《发自王自健吧‘周六的流水账’》已经表明态度。 2、我和你打过几次照面,从你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你的善良,是个上进的孩子,但你和丁挚恒搭档不会有出息的,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换。 我不是挑你和丁挚恒的关系,只是从业务角度来讲的,留贴为证。
周挚浩的第三个缺点 我也给周挚浩弄了个三级片: 第一个是10月29日发在王自健吧,好像我第一个在贴吧中提到周挚浩,替大家佩服我一下。 12月10日发在周挚浩吧是第二个, 今天说说第三个缺点吧,没有服装的变化、背景音乐和……,……,光靠两张嘴支撑着台面,相声比其他曲艺表演难度要高得多,老艺人只给相声留下了玉子、扇子、手绢这几样东西,12月25日的开粥厂,周挚浩从头到尾一点没有碰,翻看了以前的视屏也是如此。 “耗子主要还有点紧,活使得有点赶”这是过关看红旗说的,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毛病,周挚浩要是用上道具可能就会控制语言的节奏,就有张有弛了吧,我想老先生留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它的作用,不要轻易抛弃。 我看王自健用扇子比划:“在你这刷卡”,而在“学聋哑”中使用的道具绝对到了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地步,达到了表演和道具相互衬托、补台的高境界。 快到新年了,祝愿周挚浩进步,也问大家好了。
周挚浩又一个缺点 闲言少叙直奔主题: 我最近反复看了他的视频,观众的笑声刚起,那周挚浩都不给人时间笑痛快了,马上接着说,因为要接着听下一个包袱,观众的笑声不得不戛然而止。 我用正弦波来形容什么时间接着说效果最好吧,横坐标180度为正值,90度为笑声最大,过了90度笑声就下降了,应掌控在155~170度接着说为最佳,要是等笑声全停止再接效果会很差,爆笑妹当然除外。 反观王自健在这里的尺度就极好,他会停顿一下等观众的笑声渐小,才接着说,为了避免等场的尴尬,他就不停的挽衣袖。 希望周挚浩随着舞台经验的丰富逐渐改进,也应该把这篇文章好好揣摩一下。 北京晨报采访王自健报道中有:“相声语言重在“筋”劲,说白了,就是前后尺寸的搭配,这句本该1尺2,下句本该8寸,合起来是2尺,如果你上句紧了,成了1尺1,下句就得宽,说成9寸,加起来还是2尺。这就是语言的韵律感,如果你小时候朗诵好,那么长大说相声就占便宜,因为你懂得怎样抑扬顿挫。” 一个希望你进步的观众
谁来细说一下周挚浩的背景资料呀 身高、体重、三围。 籍贯、学历、同桌女生。 …… ……
老何部队的任务 老何部队的任务就是老得维护世界和平,不要惹事,好好听相声,不要授人口实。
大家别忘了周挚浩11月13日的事 11月13日的演出,周挚浩说的新段子“第二班的那些事”,编排的真不错,年纪轻轻既有这等本领,前途不可限量。 他在节目中托付的事,大家别忘了,他们负责台上和后台师兄弟的,咱们也得把台下的趣闻给贡献出来,好为节目添作料,请大家只是把你看见的事说出来,让周挚浩编排、取舍,要只是有台上的没有台下参与的节目也不完整,对吧。 比如观众打岔、搭茬、摄像、上次观众向台上的一块钱……,大家补充吧。 我说的也乱,就这个意思。
王自健说:没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 有关小三的事,请往下续。
请现场拿专业照相机的朋友进来 11月13日我在现场,座位是北侧包1,在那个位置发现了周挚浩的一个最最最有意思的表情,绝不是哗众取宠呀,留一个扣子,先不揭秘,要是把这个表情抓拍下来,那绝对是现场最佳照片。 我当时对我旁边一个拿照相机的观众说了这个动作,他拿相机对了对,说照不下来,所以要取到这个画面的照相机应该是专业的,最好是有连拍功能,否则抓拍不上。 我和拿照相机的观众(留光头)坐在空调前面,南侧包可能也能抓拍到这个画面。 感谢现场拍照的朋友给第二班留下了许多现场的精彩照片,也希望留下这个最最最有意思的影像。 再总结一下呀,1)专业照相机,2)侧面照,3)周挚浩,4)面部表情,5)调好焦距,6)抓拍。 照完了别忘上传,给大家分享呀,谢了。
我的电邮已经全发了 给丁挚恒和于洪涛的写的“你要长个”全本,电邮已经发到各位的邮箱,请查收,还有没收到的,请提醒我再发。 第二班的场地要换了,树挪死人挪活,他们换个地方可能就火了,祝福他们吧,工薪阶层给他们盖一个茶楼不现实,买票到现场的就是支持,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上花篮,外地的就多来呐喊吧。 我想再给第二班写个“你要挣钱”的节目,希望他们能挣到钱,挺过眼前的困难。 最近吧里比较冷清,发一段“你要长个”里的小段聚一下人气吧,王自健说过“爷说的就是好”,我是业余级的,在这里只能说”我写的就是好”。 相声<我要长个> 表演者:丁挚恒、于洪涛 丁:…… 于:…… 丁:那个大姐叫我小巨人,我有这么多的好处,我就是不愿意长个。 于:这还分爱长不爱长呀。 丁:可是,最近的一连串的挫折,我的信仰有一些松动,我想长个了。 于:个矮还成了信仰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丁:一转眼,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于:你可够早的,虚岁也没多大呀。 丁:我父母那么疼我,车、房也有了,我也要早点结婚,孝敬他们。 于:再等几年呀。 丁:再等就没好的了,我要先挑一个,先搞着,过几年就结婚。 于:盘算的还真周密。 丁:那天下了班,晚上我路过一个婚姻介绍所,我一看还在办公,真方便我们这些上班族,哪就进去瞧瞧吧。 于:奥。 丁:一进门,我就感觉不一样。 于:怎么不一样那。 丁:你看人家哪装修的那个豪华,有道是,古槐遮天,浓荫洒地,门庭壮丽,金匾高悬,前有高屋大堂,后有小桥花园,行人穿梭不止,笑声不绝于耳,小路曲径通幽,大红灯笼高挂。 于:北京有这样的婚姻介绍所吗。 丁:我一进去,被领到一个小黑屋。 于:这么豪华,怎么还有小黑屋呀。 丁:马上就有一位端庄舒雅,雍容华贵的大姐迎了上来。这位大姐一看就是资深红娘,特别的面善,对我说,您什么条件,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讲,她对我说,我先叫香字班的来让您选一下,莲香、桂香、秋香、菊香你们快来呀。 于:香字班的是第一班。 丁:她转过身来接着说,您要是不合意,我再给您叫翠字班来,总有一位适合您。 于:奥,这翠字是第二班。 丁:我这个心里激动呀,终身大事今天晚上就要成了。 于:你傻不傻呀,进哪了都不知道呀。 丁:我说大姐,你们介绍一次对象需要多少钱呀。 于:还问价儿哪。 丁:最低300元,还有好多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价钱,双飞最低……。 于:快别说了,你这是婚介所吗。 丁:我听完后脑子蒙了,这一晚上就得这么多钱,那一辈子还不扯了去了,过日子怎么这么费钱呀。 于:快跑吧,进错地方了。 丁:…… 于:……
周六的流水账 我因公司长期派外,不知能否看周六的演出,所以未提前订票,月底回到北京,把手中的工作紧了一下,有时间了,再看票却没了,周五在吧里发了“大家觉得周挚浩说得如何”,的帖子说了一下,犹豫中想到现场等票,受星空晓月接“你可以买加坐的”提示,决定晚上试一下运气。 晚18:00到达演出现场,幸运的是还有一张南侧包2的 ,50元一张,上次是楼上的太师椅,效果不好,这次我坐在前面的空调处,挨着过道看,只是在演出期间,第二班的演职人员和观众不断的从面前走来走去,大概够100多次吧,受干扰比较大,以后我还是提前订票吧。 演出现场的情况我也描述不出来,大家看星空晓月的视屏吧,我就说一些视屏外的。 进场后就找第二班的职员,提前给周挚浩、王挚军送了六个花篮,返场时报幕第一个播的就是我,周挚浩“新保镖”说的真好,小段的贯口我听得真真的,字字入耳,不知道他看没看我的帖子,只觉得这次好像脸朝观众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哈哈,可能我是心理作用,一看顺了眼,就没有缺点了,他俩返场好像得了4个人的共20多个花篮,人气快速上升,在跟我帖子的吧友中也很有人缘,祝愿他俩的进步吧。 丁挚恒和于洪涛只得了两个花篮,人气下降的快,再这样下去,是肯定接不住周挚浩和王挚军的,散场的时候我和小丁打了个招呼,让他说新相声,他们俩要是说好了“我要长个”这个节目,江湖地位也是有的。 王自健上台时是接着外语哏的,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时候,应该说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观众们都懂的,现场效果绝对的好。 演出场地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在别人的跟帖中也有表述,不多说,太难过了,为了表示支持第二班,我再给他们添一个节目吧,题目就叫“我要挣钱”,力争年底截稿,这样第二班就有“我的自白”“我要长个”“我要挣钱”三个节目,在加上传统的段子,可以办个专场了。 再给第二班提个意见 第二班在现场砸挂的话题,比德云社有很大的差距。 先说德云社的吧,现场用同班社的人砸挂,比如现在的:“烧饼的来历”,“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以前李菁的说话语气、王文林的“有点意思”,张文顺“端着肩膀走路”等等,以上的特点是人为制造、放大、重复使之达到了相互衬托,既有笑点,也给同班社的人提了人气的效果,如果不是德云社以后的事,这些砸挂的特点(中性词语)可以说一辈子。 反观第二班在这方面就不足,比如徐强说王挚洪的钢丝头就不值得重复,因为这个发型跟不了他一辈子,要是变了发型,那你以前多年的铺垫就为零了,再有于洪涛的小乌龟,特点不鲜亮,观众也不知所以然,我只能认为是恶意取的外号,有侮辱人的意思。 比照德云社这个参照物才知道差距,告诉第二班几句话奥:别人的优点与你有关系,别人的缺点与你没关系,困难时期要奋斗,享乐时期要团结,祝你们进步吧。 想哪说哪,乱七八糟,凑合着看吧。
你们就不断的神话老郭吧 老郭说自己只是个说相声的,老郭摆得正位置,但吧里的人要捧杀,要知道这比骂人还狠,总是在神话着,老郭没准就飘了起来,不断神话的结果就是,老郭也就以为自己是神仙。 小剧场就是一个小字,这叫定位,定位于剧场小、演员少,你们现在煽忽的德云社招了100多位演员,人要吃饭、过好日子,要有想法,老郭想要撑着,就不停的电视、主持等不相干的事来支持小剧场,要是现在的演员少一半,老郭2006年以后的段子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现在还有一些捧杀者断章取义的说老郭预言的如何如何,往主流那里递把柄,这些人更是脑残,为了德云社发展,发言的人要有脑子,别让人看笑话。
请“骑车捧挚友”及关注丁挚恒、于洪涛相声“我要长个”的吧友请进 我10月22日,:“给我帖子支持的吧友,请进”的帖子里,骑车捧挚友如下回复: 其实,我觉得楼主没必要这样。 这个贴吧人还是比较少的,常来的能有个十来个,楼主的帖子能有二十多回帖也是不错的了,希望楼主将全文放出来让大家欣赏吧! 真的希望小王爷能够看到,以后应用到他们的演出中!也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笑! 感谢你的回复,我也说一下我的观点,演出一段相声,除了段子好以外,语气、动作、观众的反应(所谓的气场)需要演员的舞台经验驾驭,这点不用解释,看或者听即可。 文本相声只是半成品,它和已经有演出过的(视频、声音)文本不一样,需要用心的揣摩,反复的看,细心的品味,最重要的是先期看过相关演员的视频资料,熟烂于心,这样才有共鸣,所以我要给予知音而不是过客。 “我要长个”虽然已经完稿,但是我每天都要看两遍,随时修稿一、两个字,有时两天也不改一个字,争取把一个完整的文本给大家分享。 我唯一担心的是丁挚恒、于洪涛的舞台功力欠缺,要是有了7年以上的舞台经验,这个节目会更为完整。 给小丁提个意见啊,台上要稳重一下、没必要的动作少一点会更好,我的感觉就是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变的。 对于郭德纲相声“我系列”创作的秘密,我有一些心得,写相声可能是有公式的,我按照其公式,写了“我的自白”和“我要长个”两个节目,前些日子,有个叫方清平的“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套用。 我发放全部文本的条件没有变, 1、我在10月22日,在王自健吧里发了“吧友们,支持我一下”的帖子,回帖人到10月20日骑车捧挚友为止。 2、我在10月14日给王自健、张伯鑫写的“当台下有大姐喊东单公园的时候,小王爷就这样说”,现改为“我的自白”,回帖人到10月19日的骑车捧挚友为止。 3、回电邮截止日期为10月29日,10月30日给所有给我地址的朋友发放全部文本。 4、已经有绿色小百合、逸雨潇风给我电邮,给我电邮的朋友,你信得过我,我信得过你。 对骑车捧挚友的回应,放出四分之一的节目给所有的人。
给我帖子支持的吧友,请进。 我给丁挚恒、于洪涛写的“我要长个”已经完稿,这是我的第二个作品,我要发在吧中,又有些舍不得,因为看的人多,回的人少,我想还是发给知音吧,请知音们回帖,告知电邮,我2天后会回复的,标准如下: 1、 我在10月22日,在王自健吧里发了“吧友们,支持我一下”的帖子,回帖人到10月20日骑车捧挚友为止。 2、 我在10月14日给王自健、张伯鑫写的“当台下有大姐喊东单公园的时候,小王爷就这样说”,现改为“我的自白”,回帖人到10月19日的骑车捧挚友为止。 3、 回电邮截止日期为10月29日。
德云社里面,逗哏的瘦,捧哏的胖。 跟着:“德云社可以分两派,一派跟着老郭光头,一派跟着于老师烫头”的帖子,德云社的伙食也是分成那个两桌的,逗哏的一桌,捧哏的一桌,逗哏的多瘦,而捧哏的是大胖子,这是王慧分的桌吗。
请资深人士报个料吧 张伯鑫如果没有结婚,现在有女朋友吗,如果结婚了,有没有小孩呀,我是帮人问的,有这个想法的人可能也很多。
当台下有大姐喊东单公园的时候,小王爷就这样说: 也发王自健吧了
当台下有大姐喊东单公园的时候,小王爷就这样说: 空着一楼
希望老何部队的队友们雪中送炭 空着一楼
听小王子的相声条件 结合小王子的相声,请那位朋友给我们普及一下英语吧,每天教几个单词,要不然听不懂呀,总词量也不要超出30个,太多也记不住。
郭德纲说的北京台的一个大娘们的资料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