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ofnet
kingofnet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8
发帖数: 461
关注贴吧数: 19
有大佬知道 太原 长六改什么时候发射吗? 如题,据文旅说,三月中下旬有一发在太原,可能是千帆-长六改,有大佬知道进场了没,大概什么时候发射呢?
我国2030年前航天计划 一年半以前发过同样内容帖子,链接见一楼,可以对比着看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今年将发射4至5次 据新华社电 23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最大的低温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芯级直径为5米,使用2台YF-77氢氧发动机和8台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达1000余吨。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娄路亮介绍,今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将达到4至5次,并且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这样的发射频次,对于大型低温火箭而言,可以说进入了高密度发射期。 型号团队充分利用前后方远程会议系统、远程辅助测试发射系统等,减少发射场人员保障需求;梳理优化发射场流程,持续缩减发射场测发周期,进一步提高测试、发射效率。 本次发射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今年 4~5 次,猜猜是什么载荷,嫦娥六?巡天?
换个角度,世界首枚(目前为止唯一一枚)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值此星舰二发再次未能入轨之际,大家预测一下,朱雀二号这个世界唯一一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箭的记录还能维持多久
有群内大佬能参照 ARJ21 吧这个表,做一个 919 的表格吗 如图,清晰明了,其实 ARJ21 吧里该帖下还标注了每一架的序列号、交付日期 919 逐渐开始交付了,哪位吧内大佬看看也做一个,持续跟踪起来?
202305261134,19架ARJ21同时在空
巴航工业第一季度交付15架飞机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飞行国际4月26日报道,巴航工业在2023年第一季度共交付7架商用飞机,分别是2架E175和5架E195-E2,以及8架公务机;其中有6架轻型飞机和两架大型飞机,同比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数量略有增加。报道称,截至3月31日,巴航工业积压订单金额达172亿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末为173亿美元。在商用航空领域,积压订单包括85架E175、7架E190-E2和189架E195-E2。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163.com%2Fdy%2Farticle%2FI3BAN5OU05148ALS.html%3Fclickfrom%3Dw_air&urlrefer=cba769654201bf9893a55bdddf1cddf9
国内 XBB 和 BQ 系列特别关注毒株,CCDC 官方数据 扒了一下 CCDC 的特别关注毒株数据,最近 8 周如上图 增长趋势最显著的是 XBB.1.5 和 XBB.1.9.1,BQ 系列基本没动静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chinacdc.cn%2Fjkzt%2Fcrb%2Fzl%2Fszkb_11803%2Fjszl_13141%2F&urlrefer=26e024f84dd2b4f3a09fbcd0488a50b5
未来8年航天发射计划整理 如图,欢迎斧正,补充!
有了这无人机,阿娇货运版是不是更没戏了 据了解,该型无人机是在腾盾科创的明星产品——双尾蝎系列无人机平台基础上开发的新型支援保障型产品,是一款多用途、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该机翼展20米、机长10.5米、机高3.1米,最大起飞重量4.35吨、最大载重重量1.5吨、最大装载空间5立方米。四台发动机和发电机配置,使得“双尾蝎D”在保持双尾蝎系列无人机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具备了更大的装载空间、更重的装载能力、更强的用电支持和更高的系统可靠性、飞行安全性,可携带更多高性能的任务载荷,执行货运物流、航空播撒、任务载荷使用等支援保障任务。 另外吐槽下,无人机愣是造出了 An-124 的感觉,这是啥恶趣味啊
CJ-1000A 加速适航取证 直接上图,注意看时间
ARJ 把国内 CRJ 和 ERJ 的市场打没了么 看到 ARJ 客改货和上座率数据(134 人/架天),总感觉形势不妙,难言商业成功 或许有疫情,和国内高铁覆盖 800km 以下市场的问题 但可以拿一个参考数据,国内近 3 年 竞品 CRJ ERJ,及其商务机市场的情况作为对比,看看怎么样,哪位老大有数据辛苦提供
空间站建成后,新一代载人飞船何时排上用场,用什么火箭发射 考虑到问天已经是牛夫人,几个月后梦天,明年巡天都会成昨日黄花 那么问题来了,新一代载人飞船啥时候能派上用场,替代老旧的 长二捆+神舟 的组合呢查了一下目前的进展和数据,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10余项实验载荷[1] 。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太阳帆板展开及捕获太阳、中继天线展开并建立中继通信链路和四次自主轨控等一系列工作[3] 。”发射重量 21.6 吨,看起来现役除了长五,其他火箭都没有这个能力,而且查了一下,新飞船的能源仓,是可以根据任务不同而更换的,但 21.6 貌似也是近地任务的最小重量了。 如果是登月、登火任务,估计得 921 才行那么问题来了,921 比较理想的首飞时间 2025,用作载人任务怎么也不可能 2026 之前吧 而貌似长五本身的可靠性设计不是作为载人火箭使用,而且也没有“可回收”的考虑,看起来不是与新飞船配套的,只是拿来验证下无人版本 这样看,新飞船最早也就是 2026 和 921 一起启用,甚至是更长期,待 921 回收技术成熟后,才能替换神舟? 一直期待长七系列可以取代长二长三,以及发挥载人任务能力,看起来不现实了?
【不懂就问】仅靠CZ-5,能否实现100g级别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如题,CZ-5 和 CZ-5B 都已经完成验证阶段,GEO SSTO LEO 都有了成功发射案例,开始执行实际载荷任务 CZ-5Y4 已经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执行火星绕落巡 CZ-5Y5 马上也将要发射嫦娥五号执行月球绕落回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依赖 921 和 CZ-9(不知道 2030 靠谱不),仅用 CZ-5 或其改进版本(比如。。CZ-5DY),能否实现 100g 级别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尤其是赶在美帝 SLS 之前(2030?),太空和月球分别被美苏上了,咱们上火星! 考虑到 TLI 和 TMI 能量差异其实没有想象中的数量级差异,看到百科上 CZ-5 的 TMI 达到 5t,如果一切问了返回,不要其他任务载荷,在增加一子级助推器,改进芯二级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在 2025 左右实现? 求大神解惑
请问一个winsock getdata的问题,急!望高手不吝赐教! 正在做一个加密通信的程序用DES加密数据,然后用winsock.senddata发送加密后的流另一个程序用winsock.getdata接受,并且解密但是总是无法解出正确的明文加解密算法没有问题,都测试过了就是传输式的问题,好像VB默认把药传输的串作了什么变换,或者填充望高手指教,毕业设计的课题,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