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jl舞王 hmjl舞王
男,汉族,大学学历。出生年份:1976年;身高:172cm;血型:B型;爱好:交谊舞,跑步,听音乐,旅游,侃大山,交友!
关注数: 1,066 粉丝数: 2,661 发帖数: 31,822 关注贴吧数: 1,745
原来一辈子,如今一阵子...... 不管是听说的,还是亲眼看到的,农村高离婚率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现象,特别是这几年。农村跟城里不一样,农村离婚那可是大事,中国人顾忌颜面,事情一出全村人就会知道,在离婚事情上还是比较慎重的。最后闹到离婚小编认为有几个原因:农村近几年政策多变,利益驱使 多为媒人介绍,闪婚缺少感情基础 农村年轻男女谈婚论嫁还处于原始状态,大部分婚姻都是媒人撮合介绍,认识三五个月就领证结婚,用高彩礼搭线,小夫妻缺少感情基础,最后大多性格不合导致离婚。 小夫妻聚少离多,感情疏远 刚开始双方感情磨合的还不错,在生活的压力下,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女方大部分留守家里看孩子,男方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分割两地的寂寞相思,用微信、电话维系的感情逐渐会被时间拉的越来越淡,越来越远,精神出轨甚至肉体出轨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最终结果只能是离婚。聚少离多的结果只能是离婚 政策多变,利益驱使 这几年有利于农村的农业政策正在实施,征地补偿,农业补贴,户口等等,农村土地成了香饽饽,为争取更大的利益,小两口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也是引起离婚的主要原因。高离婚率背后 网上一个小段子蛮有意思,或许能说明什么,博各位看官一笑: 老婆:为什么男明星老婆那么漂亮,男方还要离婚呢? 老公:这问题连五岁儿子都知道,不信你问问儿子。 老婆问儿子:妈妈500块给你买的玩具你不玩,为什么还要抢其他小朋友50块的玩具? 儿子:因为我没玩过啊!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一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家喻户晓。山西洪洞县位于临汾地区,西周为杨侯国,秦汉置杨县,隋代改洪洞至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县城。据文献记载,唐贞观二年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广济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攘攘;再加上官府在此建有驿站,房舍宽广,环境幽雅。常驻驿官办理四方公差事务,显得热闹非凡。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植大槐树,一条南北官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上的老鹳鸟成群成片在这里飞翔驻足觅食,在树杈上构筑巢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在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残暴,反元起义连年不断,战火四起长达十多年。元军对起义军及其周围的老百姓多是“拔其地,屠其城”,进行疯狂屠杀,血腥镇压,使中原大地已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连连发生,据《元史》记载,仅元末水旱灾,山东十九次,河南十七次,河北十五次,造成“禾不入土人相食”的荒凉景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千里无鸡鸣,尸骨遍于野”,“道路榛塞,人烟断绝”。而山西却是另一种景象,即没有长期的战乱之祸,而且水旱蝗疫又很少波及,所以连年丰收,形成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局面。 明朝建立以后,天下稍微安定,朱元璋采纳大臣(郑州知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的建议,开始了全国规模的大移民。移民的来源主要是洪洞县及其周围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区的流民和居民,规定弟兄3个必须移民1个,弟兄5个移民3个,弟兄7个移民4个,主要去向是河北、河南、山东、安微、陕西、甘肃、四川、东北、北京、南京等地。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近50年内移民18次,移民姓氏878个,人数达百万,遍及全国18个地区的489个县,移民的时间之长,人数之多,范围之大世所罕见,旷古绝今。 在移民过程中,朝廷在洪洞县的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山西各地的移民要先到县城周围的村庄住下,然后按顺序到广济寺办理移民登记,发放“凭照川资”(介绍信和路费),从那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移民在大槐树下与亲人挥泪告别,然后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手柱柴棍,踽踽而行。一路上官兵嫌其行动太慢,往往挥鞭抽打,路途上哭声不断,哀号遍野,其情景非常凄惨。 传说,在领取外迁证件后,怕人们逃跑,用刀子在每个人的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于是至今移民子孙的脚上的小指甲盖都是复形的,据说都是被砍了一刀的缘故。 相传在移民走的时候,官府怕人逃跑,用绳子把人们的双手捆绑起来,押解着上路,因为路途遥远,路上要上厕所,只好说:“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上厕所。”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么麻烦的话,简化成“解手”,以此流传并沿用至今。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在大槐树下移民时,为防止逃跑人们都是被反绑着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习惯,至今移民后裔都还贯有这种习惯,如今背起手来走路倒也觉得舒服。移民到达指定的地区后,又规定兄弟必须分开定居,即不能住在一起,否则不能领取耕牛、种子。 600多年来,洪洞大槐树移民已经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有的已传至24世,最小的姓氏也传至15世。全国的洪洞移民后裔有2亿人,即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遍及华夏,波及海外。“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后裔”。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门楣上方镌刻着这么两首诗: 生生世世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 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 幽燕豫鲁并滁和,异派同源认未讹。 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