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t◎i℉ qsqqbl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22,627 关注贴吧数: 26
做产品还是做体系? 3C6000发布后,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意是龙芯亏损,一些所谓的龙芯粉不应该嘲讽华为,兆芯,海光等等我不愿认为楼主是假自主真买办的“理中客”,但这种理中客式的说法很能扰乱人心,还是有必要驳斥一下。 是做一个爆款挣钱(营收利润)还是做体系? 不否认做企业是为了赚钱,但也不应该认为做企业就仅仅为了赚钱。 中国的CPU企业也不知道又多少家了,至少信创有6~7家了。除了龙芯申威,都是只为了赚钱的。没有安可,没有核高基,就不会有飞腾兆芯,没有信创,就不会有海光鲲鹏。这四家就是替arm,威盛,AMD打入信创的抓手。只不过海光鲲鹏买到了性能较强的zen,a76起点高在信创赚到了钱,而飞腾兆芯只拿到了a72和nano,性能较低,在信创没有赚到而已。 龙芯如果也为了赚钱,也可以做arm的产品,龙芯2013年就完成了16核设计,如果龙芯做arm,信创也就没有鲲鹏飞腾多少事了。 龙芯是为了做体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可以产品和体系一起做啊?哈哈,只要一旦尝到了甜头,就玩完了,就像海光鲲鹏也无法放弃x86和arm了,因为换指令集他们真的会死的。我猜如果没有胡老师的坚持和把舵,龙芯10年钱说不定就做arm了。 至于说自主粉不应该嘲讽买办,那你说遇到这种对自主龙架构颠倒黑白无耻下作买办该怎么办
真相扎心,买办笔记本实际性能只有3B6000M的一半(转) 一、CPU性能:  2K3000/3B6000M在2.5GHz时,SPEC CPU 2006测试单核超过30分,单核性能只是龙芯3A5000的水平。3A5000原本是到不了30分的,因为那时LoongArch架构刚刚诞生,操作系统及编译器还谈不上优化。几年过去了,在龙芯和国际、国内开源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软件优化水平逐渐接近ARM,因此3A5000(12/14nm工艺)的性能得以释放,当前可发挥的单核性能已经超过鲲鹏920(7nm工艺)。  同样,龙芯3A6000(12nm工艺)的单核性能,也超过了华为麒麟x90(7nm或5nm工艺)性能最高的核心。参考麒麟9020的测试成绩,如果使用SPEC CPU 2017(GCC)测试,x90最大核心的单核(定点)成绩应为4.67左右,而龙芯3A6000是5.12。当然实际差距很小,仅10%左右。如果两者软件优化水平不同,还说不上谁胜谁败。  另外,华为最近推出的新款CPU麒麟x90是2个大核、4个中核、4个小核的设计,其中小核以SPEC CPU 2017(GCC)测试单核(定点)应该是1.5分左右(参考麒麟9020)。龙芯2K3000/3B6000M在2.5GHz时做相同的测试应为3.5分左右。龙芯2K3000/3B6000M的单核性能弱于麒麟x90的大核,但远超麒麟x90的小核,它们的全CPU并行性能也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龙芯2K3000/3B6000M、3A5000的单核性能,与鲲鹏920、海光3350/3450、兆芯KX-7000、飞腾D3000都是同一水平。虽然只有龙芯3A二、CPU功耗:  需要先说明一下,龙芯的TDP和Intel的TDP是不同的标准。  龙芯的TDP是TDP Max,也就是CPU在最高频率,温度控制在70~85摄氏度时,所有核心以及所有运算单元(包括向量、AI、加解密、GPU、VPU等)都满负载时的最大功耗。龙芯2K3000/3B6000M的CPU数据手册还没有公开,下图是龙芯3A6000系列的TDP信息:【图片】  龙芯3A6000HV的TDP Max高达80W,但如果集成的向量和加解密单元无负载或低负载时,实测CPU最大功耗只有35W左右,大约是TDP Max的44%。  而Intel的TDP是CPU以基准频率(无睿频)运行,且只有基础单元满负载时(不含向量、AI、加解密、GPU、VPU等)CPU的最大功耗。因此TDP 45W的Intel CPU,实际的最大功耗有可能超过100W。  其实无论是Intel的CPU还是龙芯的CPU,想达到最大功耗都不容易,基本上只有跑专门的测试程序时能惊鸿一瞥。  目前龙芯2K3000/3B6000M的CPU数据手册还没有公开,不知道确切的功耗数据。但已知集成的单元比3A6000多了GPU、VPU(视频编解码)、SPU(可编程密码计算)、AI运算单元。当除基础单元之外的其它单元都是无负载或低负载时,CPU最大功耗与TDP Max的比例应该比3A6000还低。因为处理单元的类型增加,想让2K3000/3B6000M达到TDP Max的条件就变得非常苛刻!  整机厂商的宣传页上写了8核版[email protected]时的TDP(Max)为35W,若按35%的比例计算,则在通常情况下的最大功耗为12.25W。如果是频率为2.5GHz的版本,当电压不变,最大功耗就是15.3W,或者TDP Max为44W。  2K3000/3B6000M支持动态调压调频,在CPU低负载时功耗可降至1W以下。  无论最低功耗还是最大功耗,2K3000/3B6000M与其它同性能的国产CPU相比,都是有极大优势的。海光3350/3450、兆芯KX-7000的TDP Max都在百瓦以上,低负载时就已经相当于2K3000/3B6000M常规满负载的功耗。因此海光3350/3450、兆芯KX-7000、飞腾D3000的笔记本版本为了降低功耗就只能随着负载升高而降低频率,当把这些CPU用于常规的商务笔记本时,实际能达到的性能只有2K3000/3B6000M的一半左右。
给几家MB的自主程度排排坐 兆芯的招股书公布出来了,算是解答了大家的疑惑。现在可以给几家MB的自主程度排排坐 菊花:买的arm指令集(v8 + v9)授权,包括核IP,自己修改做SOC,自己做后端,境内流片封装,部分芯片通过马甲在tjd流片。 海光:通过与AMD的复杂的x86授权,买到IP(应该是软硬IP都包括了),理论上可以自己修改设计IP,但是到目前的第四代仍不见IPC的显著提升,后端一开始是amd做的在GF流片,后来自己做的后端,目前境内外都有流片 飞腾:买的arm指令集v8授权包括IP(v9存疑,可能还没有买到),自己修改IP后堆核,一开始是找的ww世芯做后端在tjd流片,最新的产品大概率是自己做后端(不完全排除找的外包),境内流片 兆芯:前端名义上是自己设计,实际上是委托via做的。后端是via做的,在境外tjd流片。兆芯需要向via购买CPU成品在信创销售(因为via不能直接在信创卖CPU),而且几乎完全不涉及x86的授权问题,因为那个是via的事情,这一点竟然被隔壁的yuto说成是兆芯有了x86 的指令集授权,滑天下之大稽。简单的说,兆芯是没有x86指令集授权的,脱离via,兆芯是无法卖x86CPU的。兆芯被via插管吸血,这是兆芯的死结,也是买办的悲哀。 总结一下: 这四家买办里,自主程度由高到低的依次是菊花,飞腾,海光,兆芯最低。兆芯几乎就是个在信创替via卖CPU的皮包公司而已,彻头彻尾的买办。如果兆芯这样的买办都能上市割韭菜,自主cpu的前景堪忧
从生态兼容角度,对这两拨信创PC市场份额的再分析 2020年开始的信创至今5年了,除了2023年的停顿,也有了4年的信创PC市场。根据吧里的一个央采的份额的贴子,基本可以确定份额排名:华为 > 海光 > 飞腾 > 龙芯 > 兆芯 以前有许多贴子包括我自己都把这一结果主要归结于能量,即所谓政商关系。不可否认能量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生态的影响。 信创最早的2020年,可能由于执行规定(不能跑Windows)比较严格,加上使用场景就是相对简单的轻办公,所以性能较好的海光3100(30分),龙芯3A4000(~18分),飞腾ft1500A/4(~17分)有较大的PC份额。华为主要销售服务器,正在各地建PC厂,还没有大量出货PC。到了2021/2022,华为由于制裁的原因,各地的PC厂没有cpu,就采用了飞腾的D2000. 同样是D2000做CPU的机器,为什么同期华为的整机卖的比D2000的其他整机好?后来华为有了自己的PC的CPU盘古M900,当然就不用D2000了。而M900就是A72的公版, 是华为着急赶出来的,性能与D2000半斤八两(D2000其实也是基于A72,国外有详细分析),为什么现在M900卖的又比D2000好? 这是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新换的机器一定要能干活顶用,否则就是废物,尤其是在经费紧张的时期。信创早期的机器据说有不少在吃灰,都是生态不成熟的原因。但在目前各部门都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那么多的M900都在吃灰吗?显然不是,真相就是与D2000相比,M900的机器的生态兼容性更好,用户能用起来。而能用起来的秘诀就是exaGear,是到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二进制翻译,可以翻译x86/Linux,通过wine翻译Windows应用(据说尚不能跑Windows虚拟机)。 如果完全不允许换装Windows,那么华为的份额可能更大。当然如果可以全部换装Windows,那一定将是海光一统天下。如果有一小部分可以换装Windows,那么份额必然就是华为 > 海光,也就是现在的实际市场份额 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了latx和lat-sys的重要性了。
从联想发布3A6000笔记本PC说起 最近的国产cpu的新闻是联想相继发布了基于龙芯3A6000和兆芯kx7000的笔记本电脑。龙芯的3A6000笔记本主频2G,但IPC高达17+/GHz,单核性能估计35分以上。兆芯kx7000本的宣称最高主频3.5GHz,实际运行估计有3.2GHz就不错了。兆芯宣传的性能很强大,但那是用特制编译器+跑分库得到的,用户实际性能根据Guee的实测3.2GHz的kx7000的spec17 单线程只有3.27分,与同样编译环境的3A5000的3.29分相当,大概就是spec06的25分左右。(提一下兆芯的kx6000,官网宣传spec06单核29.2分,隔壁吧主实测14.9分,Guee实测15.5分) 飞腾的D3000还没有看到笔记本。但有2.5GHz主频的台式机,单核spec06估计性能接近30分左右,如果出笔记本的话主频估计2G,单线程性能大概也接近25分左右,与兆芯的kx7000的笔记本性能相当。 龙芯3A6000笔记本是有明显的性能优势的。 如果OS是linux,龙芯的LA信创生态已经接近x86/arm的linux了。 另外3A6000的价格应该比飞腾D3000兆芯kx7000要低不少(kx7000单颗cpu就要价近2000),所以3A6000笔记本应该具有性价比优势。排除其他因素联想发布的这款3A6000的笔记本应该是有竞争力的,联想推出3A6000的笔记本,应该也是对3A6000竞争力的认可。 但性能优势和性价比优势何时能反映到营收上不好说。龙芯的问题是下游主机厂要消化3A5000的库存,对3A6000的采购会滞后。胡老师说9月份才开始有一些上量的采购,所以3A6000的营收反映可能要到四季度甚至明年。随着联想发布3A6000笔记本,加上明年上半年龙芯3CDE6000和2K3000的发布(估计上半年通过安可评测),另外latx-win的正式发布也进一步丰富LA生态,减少适配需求降低替代难度,2025年龙芯的营收应该是可以期待一下的,个人估计会重新回到10亿俱乐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