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3323019104 20043323019104
关注数: 787 粉丝数: 429 发帖数: 8,707 关注贴吧数: 50
桐乡欲借“乌镇”托起“中国旅游第一大县”  近日,一则消息的发布,在桐乡引起不小震动。去年12月31日,桐乡正式拿到省政府同意桐乡建设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的批文,这也是全省首个省级旅游试验区,也标志着桐乡旅游产业发展上升为“浙江战略”。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旅游试验区呢?作为一个县域城市,桐乡有能力、有实力做好吗?   三分之一区域面积做旅游文章   “整个旅游试验区总投资500亿元,占地200平方公里,包括乌镇国际旅游区及周边濮院、石门、振东新区、高铁新区等区域。”桐乡市旅委主任卢爱驰说,5年时间,试验区内将再造两个5A级标准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20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突破200亿元。   200平方公里,也意味着桐乡三分之一的区域都将以旅游为主。对于一个景区,堪称是一个“巨无霸”。在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心中,不仅要借试验区把桐乡打造成“中国第一旅游大县”,还要争取把试验区升格为“国家战略”。   “未来5到8年,我们将投资600亿元至800亿元,充分发挥乌镇的旅游效应,整合运河、名人、宗教、市场等优质资源,打造全国最经典的旅游品牌。”在卢跃东看来,发展旅游,桐乡具有其他县市无法比拟的高度。2012年,桐乡市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仅仅乌镇游客就突破600万人次,在全国单个景区排名无论是人数还是综合效益均位居第一。   借“乌镇”之手重拾古镇濮院   在濮院镇发展陈列室里,有个时间表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濮院时间:1128”。据说,濮院的历史,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千百年来,濮院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衣”经济。无论是当年的丝绸,还是现在的羊毛衫,濮院总在打点着人们的穿着。从明清时代就被誉为“江南五大镇”之一,并以“日织万匹绸”而名噪一时。如今,濮院则以年成交额190亿元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濮院位于桐乡市东部,紧挨着旅游名镇乌镇。不知是巧合,还是当地风俗,濮院和乌镇这两个紧挨一块的古镇,都以人姓为镇名,沉淀了千年。”卢爱驰说,在试验区规划中,未来的濮院将是一个以“历史文化和时尚购物”为主题的5A级标准景区。   濮院,谁来开发是关键。卢爱驰说,目前,已基本确定由乌镇旅游公司来开发建设,这将是乌镇旅游公司继北京古北口古镇之后又一力作。   而在卢跃东的脑海中开发古镇濮院的设想已初步成型:“连接乌镇和濮院两镇的运河两岸将建200米宽的森林地带,两端分别展示吴越风情,那将比十里秦淮更具魅力!”   借运河之水打通内部“经络”   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的一大亮点就在于资源整合。整个项目除了作为核心的乌镇国际旅游区外,还有一个覆盖石门镇11个行政村,面积达6万亩的石门浙北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区、濮院时尚购物创意设计集聚区、高铁新区等等。   200平方公里范围,如何让试验区内各景区与核心区乌镇国际旅游区串联起来?“我们不仅在陆地上打通连接各区块的交通,还要借助运河支流的优势把乌镇、濮院、石门三镇通过水上巴士相连,实现观光旅游。”卢爱驰说,到那时,整个试验区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乌镇是凤头,濮院、石门为两翼,高桥为尾巴,通过打造衣柜桐乡,把旅游和购物消费的比重提高到一比十,从而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   “除了做好试验区内的连通,接下来,桐乡还将打通连接杭州的临杭大道,并主动对接杭州的轨道交通和上海的轻轨,让这个省级旅游试验区与杭州、上海市民共享。”
桐乡规划建设全市大景区目标 着力打造世界最知名旅游城市 (中国文化传媒网 浙江频道讯)记者 沈李龙 2013年1月8日,据《南湖晚报》报道,浙江省政府正式同意设立桐乡市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按照规划,5年内,桐乡将把以乌镇为核心的旅游试验区打造成为高水平的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文化创意、时尚购物旅游集聚区,为全省各地旅游发展提供借鉴示范。这也标志着桐乡旅游产业发展正式上升为浙江战略。 记者另从《桐乡新闻网》获悉:日前,桐乡市市委书记卢跃东率市委办、乌管委和乌镇旅游公司主要负责人赴法国、德国,专题考察学习两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先进经验时说到:全市要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致力提升桐乡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在今后五年内,继乌镇后,将再建两个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据悉:桐乡市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为期5年,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资源整合。整个项目除了作为核心的乌镇国际旅游区以外,还有石门浙北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区、濮院时尚购物创意设计集聚区、长三角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区、振东城市休闲区,以及杭州湾现代汽车旅游服务产业基地、高铁新区。目前桐乡已经引进了投资额超百亿元的两个“巨无霸”项目落地,接下去还要建国际机场和一些主干道。届时,整个桐乡就是一个大景区。 从以上和有关方面获悉的消息,可以预见:未来桐乡发展的总思路是,将整个桐乡规划建设成一个大景区,打造世界最知名旅游城市。要实现以上宏伟目标,有关专家认为,既然整个桐乡是一个大景区,在规划上就要把城乡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个市场与企业、每一个村庄与田园风光、每一条乡间小路与小桥流水、每一个建筑物与绿色空间,都必须当作风景点来规划和设计,都必须纳入“整个桐乡是一个大景区、世界最知名旅游城市”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因此,规划与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农民可以自由卖土地的时候,也是好日子到了头的时候。《》转帖… 现在天天有人建议农民把土地卖了换点纸币,而且还美名说这是让农民富裕起来。自古以来,农民都是最朴素的群体,容易受人骗。这到不是说农民笨,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农民从早到晚与土地道交道,天天接触的是不言不语农作物,长期在如此的自然环境中,不知不觉养成了朴实本分的性格,这就造成了他们容易被人骗的局面。现在市井小人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农民的土地,农民能负否经得起他们的诱骗实在让人担心。 要想农民重视自己的土地,首先要让他们看一靠没有土地的人是什么处境,让事实来警醒农民。这事实就是现在城市里面没有土地低层民众, 现在城市里面的贫民的处境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城市的贫民他们家家有失业的,年纪青年人失业,年纪大也失业,许许多多的人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找不到工作,即便有工作也是最低工资(一千多元一个月)。而更可恶的是在城市里面连吃低保都要开后门,找工作更加要靠关系。现在大报小报莫名其妙天天吵着说养老金不够,要延长退休年龄。明白人一看便知道,这是想赖帐,想没了老百姓的养老金。从以上的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出,城市里面的平民的生活处境是何等的悲惨。 现在的普通城市人与生活在奴隶社会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一无所有,他们苦就苦在没有土地。现在的农民如果把土地卖了,要不了几年后就会与城市里面的平民一样走投无路,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纸币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农民要小心,不要被纸币把自己的土地给骗走。纸币可以永远印不光,但是土地是不会再生的。 现在城市(上海)里面的蔬菜要几元一斤(一般的要3——4元),如果土地集中少数人手上,用不了几年粮食与蔬菜价格就会翻几个跟头的大涨,到时候老百姓恐怕连蔬菜都吃不起了。 有人可能要说:你没有土地才说土地很重要。告诉你们老子土地有着呢,面积虽然不大, 只有一亩左右。上个月有人出90万想买我的土地,被我拒绝了。老子就是不卖,老子就是等钱用也不会卖,除非他们来抢。 现在有钱人个个手上有大堆纸币,而这些纸币又天天在贬值,他们日夜担心的是这些纸币财富不能让子孙世代享用,于是迫不及待的要将手中的纸币兑换成永远不贬值的土地,以解决子孙万代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日夜盼望着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只要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些有钱人包括贪官污吏就会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纸币抛出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