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p1963 tgp1963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52 发帖数: 2,342 关注贴吧数: 50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名称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人 1 2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目的: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2.测量重力加速度g值。 实验器材:铁架台、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纸带、重锤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满足关系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值。由h=1/2 gt2,经过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8.选取两条比较好的纸带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下表50g钩码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50g钩码100g 钩码1 2 3 4 5 6 织带粘贴处: 实验结论: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位移h与时间t的平方成____________; 2观察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g=______。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实验名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实验人 1 2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刻度尺,导线,________电源,钩码,细绳。 实验原理: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 s4、s5、s6, △s=s2-s1=s3-s2=s4-s3=……=________由上式还可得到s4-s1=(s4-s3)+(s3-s2)+(s2-s1)=________,同理有s5-s2=s6-s3=……=________。可见,测出各段位移s1、s2、s3 s4、s5、s6,即可求出a1、a2、a3,再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 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处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5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 s. (5)测出六段位移s1、s2、s3、s4、s5、s6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表1中。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实验原理”中给出的公式算出加速度a1、a2、a3的值。注意:求出a1、a2、a3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把计算的结果填入下表1,求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实验数据处理:织带粘贴处: 计数点位移s/m位移差△s/m分段加速度a/m·s-2小车加速度a/m·s-21S1=S4-S1=a1=a=2S2=3S3=S5-S2=a2=4S4= 5S5= S6-S3=a3=6S6= 误差分析:电源电压的不稳定性、测量读数等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与实验器材 (1)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__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验证 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夹、打点计时器、夹子、复写纸、刻度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实验原理 在只有________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即动能的________等于重力势能的____________. (1)若以重物下落时的起点为基准,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为v,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如计算出mv2=mgh,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2)若以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A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测出物体对应于A点 的速度vA,再测出物体由A点下落Δh后经过B点的速度vB,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由计算得出mv-mv=mgΔh,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3)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前后两段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内下落的距离sn、sn+1,由公式vn=求出. 3.数据处理 (1)利用公式vn=,计算出点1、点2、点3、…的瞬时速度v1、v2、v3、…. (2)要验证的是mv2=__________或mv-mv=________,只需验证v2=gh或v-v=gΔh,因此__________测量重物的质量m. 验证:通过计算,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v与ghn是否相等或v-v与ghmn是否相等.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 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有(  ) A.重物的质量 B.重力的加速度 C.重物下落的高度 D.与重物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 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重物 C.天平    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F.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_________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按次序排列为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竖直地夹稳在铁架台上 C.接通电源,松开纸带 D.松开纸带,接通电源 E.用停表记下重锤下落的时间 F.取下纸带,重复上述实验3次 G.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提住,使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 H.选取理想纸带,对几个方便的点测量并计算,看mgh和mv2是否相等 知识点二 实验的原理 3.在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了较大的阻力,则结果(  ) A.mgh>mv2 B.mgh<mv2 C.mgh=mv2 D.以上都不可能 4.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他测出并标在纸带上,如图1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T=0.02 s,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 图1 (1)利用纸带说明重物通过第2、5两点时机械能守恒. (2)分别说明为什么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方法技巧练】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 则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2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 图2 (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多少? (2)动能的增加量是多少? (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实验架起物理与生活的桥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师技能培训心得 南充龙门中学 李欢 两年前,我是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作为一名新晋的老师,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对未来的伟大抱负,同时却因为教育经验的缺乏,又像无头苍蝇般无助,于是我尝试着利用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忽略的实验来辅助自己的日常教学,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的兴趣成为他们的老师,以此来弥补我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在这期间,我发现要用架起物理与生活的桥梁,还有以下几点问题: 1. 现有实验仪器的可操作性有限 2. 实验仪器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3. 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说服力不够 4. 很多的实验的方式、方法、设计上过于陈旧 很幸运,能有机会来参加这次由母校西华师范大学主办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师技能培训,让我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带着新的疑问、新的渴求回来求教。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获益良多!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代伟老师主讲的自制教具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自制教具的取材、制作、再到演示都更贴近生活,这种不脱离教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断改进自制的实验教具,更容易操作,让学生更有代入感,也让知识点变得生动更具说服力,以其中的教学片段为例,几位研究生将自制教具联系实际课题分别为我们展示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楞次定律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示范课,这几节的内容因为概念抽象,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总是很困难,在结合自制教具的教学中,将我们以前只能硬生生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变得鲜活而有趣了起来,也更有利于学生记忆跟应用,让我彷佛看见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初具模型。 接下来几天以实验课为主,母校熟悉的老师们认真严谨的给我们讲解着更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悉心传授着更科学的实验原理设计,然后耐心地指导我们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当看着实验结果以更小误差的形式出现的时候,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深深地领悟到了物理的魅力,并且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将这物理与生活的桥(实验)带到学生面前。 我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以后将继续保留着这样求知的心去学习,去实践,我希望能通过实验这座桥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创设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最后感谢这次培训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心血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重返母校,感触良多,希望今后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母校对我的培养,感恩!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巴中市长赤中学---谭国全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或者根据课本的相关实验设计自制出的能用于教育教学的器件.他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能解决传统教学当中没有实验器材时教师只是靠单纯讲解和学生想象实验情景的情况,为学生创造了感性认识的条件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传统物理教学只注重传播知识,却没有注重实验对学生的能力、技能和思想的教育.在一些学校大部分学生虽然学习了物理知识,却缺乏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这样,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武之地.演示实验是利用课堂时间,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或者通过演示引导和示范作用,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然而,教师个人自制的教具不可能满足一个或几个学生用一台教具来进行实验探究.所以,自制教具在教学当中主要用于演示实验,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制教具能够促进物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和教师根据教具的功能使用方法在课堂上设定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节.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象.而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果教师能适当利用演示实验中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就可以把一堆抽象的概念、规律变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多数学生都会容易的弄明白.教师非常了解自己自制的教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定教学的先后情景.首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其次,在引导学生从实验当中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总结出相关规律.最后,将规律放回到实验当中来检验、应用.按照认识论的观点,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应用.演示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新鲜刺激,其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自制教具就是在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并且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将思维能力很好的转移给学生,让学生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演示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可以控制特点很突出.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和设计实验的内容和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需要观察的现象展示出来.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来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找出物理现象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一物理现象的条件进行思考、总结.因此,教师在自制教具锻炼自己思维的同时,也在设计了演示实验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培养.3、自制教具能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使用自制教具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制教具是教师个人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来设计的能够很好完成实验的器件,他带有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一定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能很好的为学生进行示范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或验证规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训练实验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个人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同时也能给学生产生影响,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在演示实验时也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通过教师操作过程中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的影响,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认真、不怕困难、敢于创造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仪器、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习惯.5、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陶冶个人情操,能从行为上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在演示实验中又能满足学生的视觉观察,还能使实验仪器的结构简单、费用低.制作教具的材料一般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废弃物品,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材料制作教具,会使学生觉得物理无处不在,物理离自己更近了,容易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自制演示实验装置,不仅能够充实教学仪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能力,是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川省高中物理实验技能培训资料三 实验内容1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1.掌握补偿法测电动势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仪器 板式电位差计,检流计,滑线变阻器,标准电池,待测电池,标准电阻(电阻箱),直流稳压电源等。 实验原理 直流电位差计就是用比较法测量电位差的一种仪器。它的工作原理与电桥测量电阻一样,是电位比较法。其中板式电位差计的原理直观性较强,有一定的测量精度,便于学习和掌握,而箱式电位差计是测量电位差的专用仪器,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此外,由于许多电学量都可变为电压的测量,因此电位差计除了电位测量之外还可测量电流、电阻等其它量。本实验讨论板式电位差计。 若将电压表并联到电池两端(图4-6-1)就有电流I通过电池内部,由于电池有内电阻r,在电池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电位降落I·r,因而电压表的指示值只是电池两端电压V=EX-I·r的大小。 显然,只有当I=0时,电池两端的电压V才等于电动势EX。 怎样才能使电池内部没有电流通过而又能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X呢?这就需要采用补偿法。 如图4-6-2中的ab为电位差计的已知电阻。使某一电流I通过电阻ab,由于在adE0a回路中ad段的电位差与E0的方向相反,只要工作电池的电动势E大于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0,滑动点就可以找到平衡点(G中无电流时对应的点)此时ad段的电位即为E0,因而其它各段的电位差就为已知,然后再用这已知电位差与待测量相比较。设此时ad段电阻为r1,则有 (4-6-1) 再将E0换成待测电池EX,保持工作电流I不变,重新移动d点到d’,G仍为零。设此时ad’ 的电阻为r2,则有 (4-6-2) 比较上两式得 即 (4-6-3) 显见,只要r2/r1和E0为已知,即可求得EX的值。同理,若要测任意电路两点间的电位差,只需将待测两点接入电路代替EX即可测出。 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由(4-6-3)式决定,式中r2、r1、E0的准确度对EX的影响是明显的。检流计的灵敏度决定着(4-6-3)式近似成立的程度,若要在测量和校准的整个过程中工作电流始终恒定,这就必须要求工作电源的电动势较稳定。 为了定量地描述因检流计灵敏度限制给测量带来的影响,引入“电位差计电压灵敏度”这一概念。其定义为电位差计平衡时(G指零)移动d点改变单位电压所引起检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即 (格/伏) (4-6-4) 仪器描述 图4-6-3为板式电位差计实物线路图(包括测电池内阻的电路)。实验时,先用标准电池E0调节工作电流,使电位差计的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位差为E0/L0,然后把K2倒向待测电动势Ex,用滑键D找到平衡点,则 实验内容 1.对照原理图考查板式电位差计实物,了解结构,弄懂用法。 2.测电池的电动势EX。请参照“仪器描述”部分的说明,自拟具体操作步骤。 3.测电池的内阻,将图4-6-3中的K2和“2”点闭合,并闭合K’,移动C、D位置,当G为零时,C、D间的电位差即待测电池的端电压VX=EX-I’·r内=I’ R0(I’ 是EXK’ R0EX回路中的电流),所以 测知EX、VX后,由此式便可算出电池内阻r内。 上述各项测量均重复五次,测量结果用不确定度表示,并将记录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之中。 注意事项 (1)未经教师检查线路不得连标准电池E0的两个极,可以接一个极。 (2)接线时特别注意E0和EX接入电路的方向,不可接反。 (3)每次测量应把保护电阻Rh由最大开始,以保护G安全。 思考题 1.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的物理思想是什么? 2.电位差计能否测量高于工作电源的待测电源电动势? 3.在测量中如果检流计总是向一侧偏转,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4.本实验为什么要用十一根电阻丝,而不是简单地只用一根? 附:标准电池简介 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解液的化学成分、浓度、电极的种类等因素有关,因而一般要想把不同电池做到电动势完全一致是困难的。标准电池就是用来当作电动势标准的一种原电池。实验室常见的所谓干式标准电池和湿式标准电池,湿式标准电池又分为饱和式和非饱和式两种。这里仅简介最常用的饱和式标准电池亦称“国际标准电池”,它的结构如图4-6-4所示。 1.标准电池具有如下特点: (1)电动势恒定,使用中随时间变化很小。 (2)电池的内阻随时间保持相当大的稳定性。 2.使用标准电池要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1)从标准电池取用的电流不得超过1μA。因此,不许用一般伏特计(如万用表)测量标准电池电压。使用标准电池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2)标准电池不许倒置、横置或激烈震动,绝不能将标准电池当一般电源使用。 西华师范大学原创
四川省高中物理实验技能培训资料二 实验内容2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目的 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熟悉光电计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气源,通用电脑计数器,游标卡尺,物理天平等。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F=ma (2-1) 验证此定律可分两步 (1)验证m一定时,a与F成正比。 (2)验证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把滑块放在水平导轨上。滑块和砝码相连挂在滑轮上,由砝码盘、滑块、砝码和滑轮组成的这一系统,其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W减去阻力,在本实验中阻力可忽略,因此砝码的重力W就等于作用在系统上合外力的大小。系统的质量m就等于砝码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2和滑轮的折合质量的总和,按牛顿第二定律 在导轨上相距S的两处放置两光电门k1和k2,测出此系统在砝码重力作用下滑块通过两光电门和速度v1和v2,则系统的加速度a等于 (2-2) 在滑块上放置双挡光片,同时利用计时器测出经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则系统的加速度为 (2-3) 其中为遮光片两个挡光沿的宽度如图2-5-1所示。在此测量中实际上测定的是滑块上遮光片(宽)经过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但由于较窄,所以在范围内,滑块的速度变化比较小,故可把平均速度看成是滑块上遮光片经过两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同样,如果越小(相应的遮光片宽度也越窄),则平均速度越能准确地反映滑块在该时刻运动的瞬时速度。 实验内容 1.观察匀速直线运动 (1)首先检查计时装置是否正常。将计时装置与光电门连接好,要注意套管插头和插孔要正确插入。将两光电门按在导轨上,双挡光片第一次挡光开始计时,第二次挡光停止计时就说明光电计时装置能正常工作; (2)给导轨通气,并检查气流是否均匀; (3)选择合适的挡光片放在滑块上,再把滑块置于导轨上; (4)调节导轨底座调平螺丝,使其水平。只要导轨水平,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只要是匀速运动,对于同一个挡光片而言,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就相等,即。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保证系统的总质量不变时,验证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1)调整气垫导轨,让滑块能在气垫导轨上作匀速运动。将两个光电门置于相距2000px的位置上; 2)把系有砝码盘的轻质细线通过滑轮和滑块相连,在滑块上放入100g砝码,用天平测得系统的总质量m,用卡尺测出遮光片两挡光沿的宽度,推动滑块并测量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和,然后算出v1、v2,(,)并算出加速度a; 3)从滑块上取下20g砝码加至盘中,测出滑块经两光电门的时间、 和所对应的速度v1、v2; 4)从滑块上每次取下20g砝码,放入砝码盘中,求出a1,a2 … 。 (2)保持外力不变(即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改变滑块质量,研究系统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1)调节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2)令m1=20g不变,改变m2,在滑块上每次增加50g砝码,分别测出滑块经光电门k1、k2处的时间、,由此数据算出v1、v2、a 。 数据处理 1.自拟表格记录在保持系统总质量不变的条件下,测出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相关数据。并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2.自拟表格记录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测出系统质量与加速度的相关数据。并用作图法处理数据,验证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思考题 1.本实验对每个量的测定,怎样才能使误差更小些? 2.实验中如果导轨未调平,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影响,得到的图将是什么样的?
震惊!北川中学教育 先来看绵阳2016年高考数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6年普通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线。记者(绵阳晚报)今(23)日凌晨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今年高考我市本科硬上线人数继续高位攀高,本科硬上线人数33752人,较去年增加1499人,增幅4.65%;本科硬上线率达68.67%,较去年增加4.37个百分点。一本硬上线达17183人,一本硬上线率34.96%。一本硬上线人数较去年增加3477人,增幅高达25.36%,创十多年来之最。一本上线人数占全市本科上线人数的比率高达50.91%,较去年提升8.41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本科硬上线率、本科硬上线万人比再创新高,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续写了绵阳高考辉煌新篇章。 北川中学喜报原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瞿永安发来贺电:热烈祝贺北川中学,向所有教职工表示感谢,谢谢您们!有您们的辛勤付出,有全县人民的努力,北川明天会更有希望,会更加美好! 北川中学校长作诗: 不以成喜,不因败悲。 居高峰之上,必思其危; 处低谷之中,当思腾飞。 事成于思荒于随, 三思而行,收获不菲。 北川中学副校长绵中班执行校长说:合作办学华丽首秀 本真教育喜获硕果 绵阳中学支持北川中学合作开办的首届北川中学绵中班,2016年高考创造辉煌:294人参考,硬上重本线167人,重本率56.8%(理科194人参考,上重本线117人,重本率60%;文科100人参考,上重本线50人,重本率50%)。硬上本科线279人,本科率95%。600分以上特优生29人(理科27人,文科2人;630分以上7人。理科最高分661,文科最高分607),特优生率近10%。合作办学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北川中学2016年高考(含绵中班)重本上线人数比去年翻3番,本科上线人数超过去年的2.5倍,北大清华将实现重大突破。“温暖·细腻·本真”,“爱国感恩,朴实勤奋”,“为每一位师生创造最佳成长空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关心关注关爱北川中学、绵中班以及合作办学的朋友,感谢社会各界对民族地区教育、对生源极弱地区学校发展给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祝愿北川中学越来越好! 北川中学办公室:特别感谢高三团队三年的坚持和努力!感谢全校教师对高三工作的大力支持! 事实i正明:北中学子潜力大!北中教师很优秀!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学以致用,每个教师都能成功!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个年级都能创造奇迹! 北川中学(含绵中班),正在开始追求有别于他人的幸福教育! 感谢全县人民对北川中学的信任关心与支持,相信北川中学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将一如既往的努力拼搏,为北川教育谱写更加美丽篇章。
震惊!北川中学教育 先来看绵阳2016年高考数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6年普通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线。记者(绵阳晚报)今(23)日凌晨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今年高考我市本科硬上线人数继续高位攀高,本科硬上线人数33752人,较去年增加1499人,增幅4.65%;本科硬上线率达68.67%,较去年增加4.37个百分点。一本硬上线达17183人,一本硬上线率34.96%。一本硬上线人数较去年增加3477人,增幅高达25.36%,创十多年来之最。一本上线人数占全市本科上线人数的比率高达50.91%,较去年提升8.41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本科硬上线率、本科硬上线万人比再创新高,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续写了绵阳高考辉煌新篇章。 北川中学喜报 原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瞿永安发来贺电:热烈祝贺北川中学,向所有教职工表示感谢,谢谢您们!有您们的辛勤付出,有全县人民的努力,北川明天会更有希望,会更加美好! 北川中学校长作诗: 不以成喜,不因败悲。 居高峰之上,必思其危; 处低谷之中,当思腾飞。 事成于思荒于随, 三思而行,收获不菲。 北川中学副校长绵中班执行校长说:合作办学华丽首秀 本真教育喜获硕果 绵阳中学支持北川中学合作开办的首届北川中学绵中班,2016年高考创造辉煌:294人参考,硬上重本线167人,重本率56.8%(理科194人参考,上重本线117人,重本率60%;文科100人参考,上重本线50人,重本率50%)。硬上本科线279人,本科率95%。600分以上特优生29人(理科27人,文科2人;630分以上7人。理科最高分661,文科最高分607),特优生率近10%。合作办学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北川中学2016年高考(含绵中班)重本上线人数比去年翻3番,本科上线人数超过去年的2.5倍,北大清华将实现重大突破。“温暖·细腻·本真”,“爱国感恩,朴实勤奋”,“为每一位师生创造最佳成长空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关心关注关爱北川中学、绵中班以及合作办学的朋友,感谢社会各界对民族地区教育、对生源极弱地区学校发展给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祝愿北川中学越来越好! 北川中学办公室:特别感谢高三团队三年的坚持和努力!感谢全校教师对高三工作的大力支持! 事实i正明:北中学子潜力大!北中教师很优秀!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学以致用,每个教师都能成功!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每个年级都能创造奇迹! 北川中学(含绵中班),正在开始追求有别于他人的幸福教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