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费劲 贼费劲
关注数: 20 粉丝数: 3 发帖数: 2,444 关注贴吧数: 0
忍不住推荐一下,聪明的孩子进来看看~ 关于科学的演讲 •费曼•   我了解科学,我很清楚科学的概念、科学使用的方法、科学看待知识的态度、 它进步的原动力,以及它在心智上的纪律。因此,我将要谈一谈我所了解的科学。   任何人想要谈某个领域中的观念如何冲击另一个领域中的观念时,结果都会 自曝其蠢,自找麻烦。在这个讲究事业专门的年头,没几个人能同时深入了解两 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因此总是会在其中一个领域里出尽洋相。   很多古老观念早已演变成普通常识,用不着再作讨论或说明了。但是,当我 看看周围的人时,就会觉得,跟科学发展这个大题目相关的诸多观念,并不是人 人都能领略或欣赏的。没错,有很多人懂科学,懂得欣赏科学,特别是在大学殿 堂之内,大部分的人都了解科学是怎麽一回事。    “观测”是终极大法官   我要谈的第三个科学层面,是追根究柢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础,是认定观 测(observation)是“检验某些事物是否为真”的大法官。当我们 明白,观测才是“判断某个想法是否包含真理”的终极大法官时,科学的其他面 相或特色就都变得明显易懂了。不过,科学上的所谓“证明”(prove)在 这里的意思其实是检验(test),对大众而言,这整个想法应该翻译为“任 何法则都必须接受异常情况的考验”;或者用另一种说法,“『例外』证明了某 个法则的错误。”这就是科学的原理。任何法则如果出现例外情况,而如果这例 外情况经过观测之後证实不虚,那麽原先设定的法则就错了。   这些例外本身都是十分有趣的,因为它们显示了旧法则的谬误。而因此,找 出正确的法则(如果有的话),就是最教人兴奋的事。大家会深入研究这些例外 个案以及其他出现差不多结果的情况。科学家总是在尝试找出更多的例外,判 定这些例外情况的特性。这种过程愈发展下去愈教人兴奋。科学家不会企图掩饰 法则出了错这件事;刚好相反,这是一种进展和刺激十分的事。事实上,他还想 尽快地证明他原先的想法有错误不周之处。   “观测是最後的裁判”这个原理,严格限制了我们可以问的问题种类。我们 能够问的问题只限於像“如果我这样这样做,会发生什麽事?”这些问题都是可 以做做看,看看结果到底如何的。像“我应不应该这样做?”以及“这有什麽价 值?”等类似的问题,完全是另一种形态的问题。   但是,假如有些不怎麽科学的东西,尽管我们无法透过观测来检验,却并不 表示这个东西一定行不通、错误或者是笨得要命。我们并不是说,科学就一定是 好的而其他东西就都不好。科学只考虑那些可以靠法则进行分析的东西,因此所 有现称作科学的东西全都被发现了;但还有很多遗漏掉的东西,是科学方法无能 为力的。这不等於说那些东西不重要,其实从很多角度看来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决定任何行动之前,当你必须决定下一步该做什麽时,永远牵涉了“应 不应该这样做?”这重考量,你不能单从“如果我做这些会发生什麽事?” 的角度来找出解决方案。你说,“当然可以,你可以先看看会发生什麽事,然後 再决定想不想这些事情发生。”但最後那一步决定你想不想这些事情发生, 正好就是科学家帮不上忙的一步。你可以弄清楚将会发生什麽事,但你必须决定 是否喜欢那样的发展方式。 “彻底”不等於“科学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