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斯科特 Stevens05
ISHALLSHEDMYLIGHTOVERDARKEVIL.FORTHEDARKTHINGSCANNOTSTANDTHELIGHT.THELIGHTOFTHEGREENLANTERN.
关注数: 86 粉丝数: 171 发帖数: 7,465 关注贴吧数: 69
浅谈阿西莫夫笔下的嘉蒂雅 今天莫名开始二刷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与帝国》(是大概就我这种奇葩会把一千多一套买来的书拿来看...不过收藏癖也可以实用主义,再贵的书单纯放书架上才是真的暴殄天物不是吗...)不在阅读计划内,不过阅读本来就是为了开心的消遣,啥都按计划来就没乐趣了...写写我对嘉蒂雅(按理说译名应该是格拉蒂雅,但我懒得改了...)这个角色的看法。 之前看到个贴讨论阿西莫夫对嘉蒂雅这个角色是同情还是批判的,但个人觉得...这两种都离谱了点吧。个人感觉嘉蒂雅是塑造挺成功的女性角色,而且拜托了那种...可以说是大男子主义的观点吧。人物弧线明显的,开始的时候可以说什么都不懂得太空族女子,后来跟贝莱两次相处,思维成长了,到后来贝莱死后能传承贝莱遗志,也会出自己的姿态。 曙光中的机器人那本书对她的塑造感觉是阿西莫夫想表达他对性的思考,但机器人与帝国里的塑造就超过“性”的主题了。更多在讨论她几百年的寿命终于可以拜托日复一日的生活,去做些更有意义,关乎人类发展的事情了。 如果说裸阳和曙光中的机器人她的存在也是为了贝莱的形象塑造,那机器人与帝国完全是对她个人的人物塑造了。叶李华的介绍文里写机器人系列四本(不算短篇的话)很巧妙的包含了“贝莱三部曲”(钢穴,裸阳,曙光中的机器人)和“嘉蒂雅三部曲”(裸阳,曙光中的机器人和机器人与帝国)总结的其实是很到位的。 顺便阿西莫夫写过他不擅长爱情描写,这点应该说适用于他早年吧。晚年他还是有描写爱情戏的,比如曙光中的机器人,基地前奏和基地缔造者。
单纯随便扯几句个人想法.... 这两天在看头号玩家的小说,写点东西说说感想...目前快看完第一关了,小说跟电影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本书给我共鸣挺大,可以说完全就是写给我这种死肥宅美漫粉的情书。本文不求论证逻辑或者啥了...就是来自理科生的随便记录下想法。 小说男主和绿洲创始人哈利代,真的都是纯纯粹粹的美漫(广义理解吧,包括电影游戏动画电视剧一类了)爱好者,这也是作者的形象。小说塑造的角色就是这一类不为利益,不为钱财,单纯出于爱好去追求的粉丝。而更体现的便是美漫文化的巨大魅力。 作为美漫圈的一份子,我其实看到过国内很多对美漫的误解吧...很多人喜欢给美漫贴上“个人英雄主义”一类的标签,还有很奇葩的觉得这是外国势力的文化入侵的,就感觉挺愚蠢的,文化难道非得跟政治扯上边吗?我还看到过有讲漫的人在那批判所谓“美式价值观”,看美漫你还要说美式价值观怎么怎么不好,跟吃着披萨在那说芝士怎么怎么不好有什么区别... 美漫是一种融合的文化,从中能看到很多文明的影子(举个例子就像漫威DC宇宙观里都存在着各个神话体系的神袛)而在融合之中又有创新。可以说融合了科技与魔法,涉及的类型从科幻到奇幻到反乌托邦类的末世,各类题材层出不穷,也因此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死肥宅”类的,会愿意事无巨细了解,甚至到死扣细节设定类的粉丝,也因此能风靡那么多年仍然久经不衰。 头号玩家更探讨的问题,在现实中愈演愈烈,就是资本市场对文化的干预了。书中反派妄图赢得游戏,用商业化去改造绿洲,把爱好者的天堂变成纯粹的商业机器。现实中,近年来美漫也日趋往这方面发展了...吸引更多关注的“政治正确”层出不穷,很多电影票房也都是靠传销弄出来的。情怀变成了商机,以前很多作品可以说是“取悦爱好者”,现在却变成了吸引更多路人来达到经济目的。这对文化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悲哀。明明能挖出丰富的东西,可以有曲折的塑造,深入的挖掘的人物变成服务于肤色,性取向和大众审美的工具可谓是最大的悲哀... 不过我相信,美漫能风靡那么久,有那么多粉丝,靠的不是经济利益,不是赚钱,更非大众审美,最终坚持下来的会像是书中帕西法尔那样真正的爱好者。我相信美漫文化能够继续风靡,会有越来越多的死肥宅爱好者出现,让它变得更多元发展,绽放的更灿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