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琉斯之怒 塞纳琉斯之怒
AshestoAshes,DusttoDust
关注数: 270 粉丝数: 1,562 发帖数: 39,834 关注贴吧数: 133
【心情】睡不着,翻出了5年前写的文章,原来我居然如此萌芽笔风过 ...现在看起来居然觉得写的不错? “ 没天晚上都会人们都会看到个有间歇性忧郁症的傻男孩盯着夜空看,今天也不例外,今天的月亮挺圆的,这男孩突然觉得月亮很像个气球,还是白色的那种(大家不要奇怪,这孩子想象力就是这么丰富,应该不会有人把圆月当做是气球吧……算了,继续说故事),于是诗性大发,接下来一首歌诞生了,叫做什么《喵喵之歌》,人们会觉得这首歌声调很奇怪,但他不觉得,慢慢品位着自认为完美的歌词,“我一个人在思考哲学……”突然他觉得这歌词很俗,于是他愤怒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缄默不言,这下邻居们终于可以睡个10分钟好觉了,尽管男咳认为他的声线可以和阿宝媲美。我们试着剖析男孩为什么突然缄默不言,我想他是在思考哲学,或许在想月亮为什么会这么圆,或许在试图把这个气球给抓住,对,应该是这样,这孩子忽然猛省,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对,把气球抓住”,这看似很无聊,但男孩产生了梦想,要知道梦想这东西现在很多人便失去了,但他有了梦想,并试图追求他,就像暗恋女孩子一样。男孩试图用手去抓住月亮,但竟然够不到,男孩不傻,他想要摸得更远,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么有动力,散漫的他今天学会了毅力,这是个进步,至少可以写到周记里,明天老师肯定会表扬的,想到这里,男孩的嘴边出现了一抹灿烂,他不断的伸着手臂,白色的月亮……多么美啊……伸啊伸啊……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很诡异的报道了一条消息,说是昨晚有个男孩坠楼死亡,手上还拿着手机,里面有没发完的短信,似乎是这么写的,你喜欢白色的气球吗……男孩突然从梦中惊醒,长叹了一声,原来这是个梦啊,男孩自言自语着“明天就要转校了,该送什么给她呢?”他突然笑了一下,变没有再自言自语了,倒头变又睡了。这还是晚上,月亮还是那么的大而白,轻轻的,似乎有个白色的气球从月下飘过~~~”
应作如是观——略谈汉服 略谈汉服 既然要谈汉服,那么必然要讨论汉服的两面性和作用。我想这个已经被涉及的很广泛了。简单的谈一下。 首先是汉文化。在汉文化,以及国学极其受到重视的今天,汉文化的复兴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候我们悲哀的发现,日本人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甚至要超过今天的我们。而在广阔的历史中,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满族入关,清王朝建立以及剃发易服。传承从没有中断过,但实实在在被打击了。建国之后,略过不谈,只是知道那段时间对传统文化的打击。故而今天,在传承几乎断绝的时代,能够重新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崛起民族意识,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第二,民族性。中国从没有有过民族国家的概念。自近代收到民族国家意识以来,汉民族对于自身的觉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民族国家精神的崛起,就不得不对之前没有形成民族国家精神的理由作出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大部分情况下被归结于清朝的统治乃至剃发易服。暂且不谈,继续讨论汉服的两面性和作用。 第三,局限性。有了优点就必然有缺点。汉服的局限性也已经被讨论的很广泛了。主要的有,汉服传承的断代导致汉服的推广困难以及远离生活。西方化带来的服饰使得汉服的作用在大部分场合被限制。大众审美的考虑使得汉服更多是一种类似cosplay的形态,而作为生活中的服饰,则难为大众所接受。另外,穿戴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要考量。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复兴汉服?我认为是必要的。那么为什么呢?首先,这是一种文化符号。西塞罗之对于罗马的法律符号建立奠定了罗马法的基础和神圣性,而汉服的作用虽不及如此颠覆性,但是是一种讯号——文化复兴的讯号。汉服的复兴意味着汉文化精神崛起,作为一种代表着文化的符号,汉服的复兴必然带来动力,同时也是一种潜意识的激发,一种社会性的魔幻的激发,这种激发是潜移默化的也是爆炸性的。潜移默化代表着这种符号的影响必然会带来更为广阔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思潮。而爆炸性则是汉服迅速崛起对于社会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意味着文化精神在几十年来的思潮中的最终爆发——我们的文化需要复兴。虽然这种文化乃至精神方面的复兴是在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的,但是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其次,不得不考虑到汉服对于礼的重要性。由于汉服与大众生活脱节,现阶段的汉服更多是用于集会乃至某种崇古的祭祀仪式。在新加坡,我得以看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开始使用汉服作为婚礼服饰以及越来越多的华人祭孔祭祖仪式的礼服。与生活脱节并不意味着没落,相反刺激了我们对于礼的认识。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于古礼的丢失和道德准则的下降。而汉服在这一类场合的使用,越发的提醒了我们对于重新建立起古人的礼的准则。这种观念是不得忽视的。
首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