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吸引的偶
被吸引的偶
关注数: 362
粉丝数: 1,584
发帖数: 23,127
关注贴吧数: 79
#城市GDP# 汕头特区跟深圳特区在初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政策对比 最近看到吧里有人天天说汕头为什么跟深圳一样是特区但是汕头没有发展的跟深圳一样水平,觉得汕头就是浪费了政策,但我今天就想从各个方面说一下形成差异的各种原因,有数据有理有据有资料可查 1、成立时间,都知道汕头是四个最早成立经济特区的城市之一,但实际上最早的四个城市成立时间都各有不同,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而到1981年11月,国务院才批准在汕头市区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这中间差了整整一年多,特殊政策的起步就是越早独占越好,从时间上就不一样 2、成立面积,汕头试办的时候特区面积是多少呢,是1.26平方公里,深圳是多少呢?327.5平方公里(也有数据修正为395.992平方公里的),汕头初期特区面积不如深圳的三百分之一,对于产业布局上来说就已经少了很多的可能性 3、政治站台,1979年1月,中央批准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在深圳西部海岸创办蛇口工业区。同年4月,中央明确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并指示广东省委先重点抓好深圳。之后到82年,期间调遣了2万的工程兵奔赴深圳建设,这些别的地方没有,甚至92年的南巡谈话也只是去到深圳、珠海 4、政治地位,1985年的时候,深圳和厦门就升格为计划单列市了,个人理解是为了延续这两个城市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因为84年的时候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已经可以运用特区一些政策,没有升格的特区此时已经没有多少特殊光环了。而四大经济特区中,只有深圳和厦门升格成计划单列市,在94年的时候,延续地位升格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含金量自然不用我多说吧里的人都懂。 5、汕头被拆,在91年时,正值其他特区在续政策的时候,汕头在面临什么呢,面临被一分为三的痛,91年原汕头市被拆分为汕头、揭阳、潮州三个城市,使得汕头在没有政策续上的同时,也因为失去了大量土地储备而影响了工业化发展的速度,为后续长时间停滞发展陷入僵局。如果给你一个阉割版的试用政策,把你的城市一分为三,有几个城市是真的愿意的呢 6、地理位置:深圳毗邻香港,承接着世纪初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这个优势是珠三角外城市所没有的。而在新世纪后广东两个一线广深双子星的虹吸下,非珠呈现灯下黑的情况,我相信广深这么大体量的城市放在任何一个省份都不可能让一个省份有太多城市均衡发展,从近三万亿到一万亿到五千亿的断崖式阶梯也能够反映这个问题 7、后续政策:85年计划单列市,90年深圳被批复成立深交所,15年前海自贸区和双15税收优惠政策,20年的先行示范区,厦门没有双15和深交所,珠海没有计单和深交所,汕头的话上述政策都没有,连综合保税区都是两年前批下来的,这真的是有特区之实吗 汕头在91年没有拆分前,GDP在第28名,拆分的92年,GDP就已经滑落到65名,所以即使在别人认为的90年代的巅峰其实也没有那么耀眼,当年榜单上不少排名前列的省内城市其实都达不到当年的排名,只能说时代在进步,别人跑的太快了,而汕头跑的没那么快。 汕头在世纪初确实是做了有一些错事,比如骗出口退税这些问题,但发这个文章也是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在世纪前的条件差距,汕头现在对大部分城市也没有威胁,只是一个海滨小城,有空过来旅游吃吃走走也不错,希望大家口下留情。顺便针对传言补一下当年中国新闻网的报道
关于11街区改造想法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11街区作为汕头未来的商圈,道路设施实在是太落后了,道路、人行道狭小,如果不及时进行改造的话,以后等到万象城开业会是一个交通黑洞,相信大家对11街区的道路改造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一起在这里探讨(可以参照其他城市的商圈模式)
今天是中秋,希望粤东粤西不要吵架,携手共度佳节 相信湛江和汕头都会一同发展的,love&peace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