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jiankrebs chenjiankrebs
关注数: 39 粉丝数: 95 发帖数: 871 关注贴吧数: 105
德国邮票之 为了我们的孩子(1-1993) 在集邮吧发过了,再在咱们的吧里发一下吧1993年,德国的邮政给小朋友们发行了一张邮票,邮票的图案是一个欢乐歌唱的小丑,从这枚邮票开始啊,德国每年都会为小朋友专门的发行一枚邮票一直发行到2012年,2013年的目录看了几遍我也没再找到啊,应该是没有出吧?但按说也不应该啊。小型张的最下面印着Für uns Kinder. 根据我的理解,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致我们的孩子的意思。这枚邮票上面印着Kindermark,但它真正的名字呢叫Musikclown,就是音乐小丑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小丑都是喜剧表演的演员,一般在马戏团啊、嘉年华啊、儿童节目啊等地方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表演的时候,大多数都会穿着超大超大的鞋子,奇形怪状的衣服,脸上也要涂的马马虎虎,鼻子经常弄得比较突出,非常与众不同。这些化妆可以给观众和小朋友们带来欢笑。通常小丑都会让自己不断地出丑,逗小朋友们开心,因而啊他们特别受小朋友们的欢迎。我是大孩子了我还是很喜欢,只不过大孩子对小丑喜欢的心情有时候不一样吧,就像楼下这位,好深沉啊啊啊啊啊,O(∩_∩)O哈哈~那你呢,你喜欢小丑么?小丑的世界,总一分为二,一半阳光,一半阴影,一半快乐,一半凄凉,我真想知道那条神秘的分界线究竟是什么?——几米
刚收到的摩纳哥邮票一组--印象派百年 1. 《舞蹈课》(法语: La classe de danse) 是法国画家埃德加·德加创作于1873年 -1875年间的一幅油画。为德加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巴黎的奥塞美术馆。画了不少年轻人的肖像和大幅历史画后,埃德加·德加开始接触以马和女演员为内容的最早的现代题材,这些题材后来经常被他用绘画和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出于对现代性的兴趣,德加的艺术向着更加自由、更加朦胧的方向发展。画家在画里重视色彩和运动,通过芭蕾舞女演员的腿的有节奏的动作和她们的短裙的轻盈使人想起梦幻舞剧。德加选择了朝向一个绿墙围绕的大厅-角的一个斜向视点,把柱子所强调的空间放大了,他还用天花板的一角截断、封住画面边缘,这种构图非常新颖。这幅画是用快速线条配景法画的,这种画法是由地板上的板条决定的,一块块板条由于透视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势。一些舞蹈女演员在芭蕾舞教师于勤·佩罗的指导下练习跳舞。佩罗站在中央,手里拄着一根长拐杖,另一些挤在尽头的学生在一边休息,一边观看。从背部看过去,在第一排,有两个女演员在等待轮到自己跳舞,一个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另一个坐在一架钢琴上,扭动着身子,在背上抓痒。这是利用画幅空白的一个好例子,画中正在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员的魅力与等待跳舞的女演员的不雅动作形成对照。 2. 《马尔利港的洪水》 阿尔弗雷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年10月30日-1899年1月29日)。西斯莱善于运用多变的、碎而有序的小笔触描绘天空、屋宇和水中的倒影,产生一种形体的厚实感,既有写实主义的功力又有印象派的光色变化,体现巴比松画派向印象派过渡的特点。这件作品描绘的是玛利港被洪水淹没的场景,作品景物造型逼真,透明的云天水色,充满阳光与空气,明媚的景色引人入胜,欣赏这件作品欣赏者只感觉到心旷神怡,丝毫没有洪水泛滥的凄凉忧伤。毕沙罗对这件作品高度赞扬道:“就我平生所见在其他画家所画的洪水泛滥的作品中,很少有像他那样丰富和优美的,那是一件油画杰作”。 3.《沃伊津村口》(Entrance to the Village of Voisins),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创作于约1872年。树木林立的街道是毕沙罗最喜欢的景色之一,因为这种画面明朗且构思率直:两旁是高高的树木侧景,地面留下阴影的痕迹,透明的天空中显露出背景来。树木的垂直效果,与田野的低矮,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形成简单的结构,把毕沙罗与其他印象派画家的绘画区别开来,使毕沙罗的绘画具有一种宁静、沈思感,而不再有“印象派”的紧张气氛。毕沙罗是印象主义之父,在经历了分光主义画法之后,在他的晚期又重回到明亮的风景画土来,这些风景画建立在完整而平衡的结构之上,颜色绚丽多彩,同时在明朗的色调和反光中,又显得格外透明,也更加鲜艳。 4.《包厢》(TheTheater Box), 1874年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创作,收藏于伦敦可陶德艺术学院画廊。《包厢》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根据在剧场的感受,回到画室根据模特画的,画中模拟了包厢的场景。《包厢》的构图截取了包厢一角,以年轻夫人的形象为主,男人的形象暗隐在背后做陪衬,省略了人物以外的背景。整幅作品主题鲜明,色调柔美,舞台上的灯光照过来,使包厢呈现温暖柔和金红色调,增强了少妇面容的光艳和柔美。由于这副作品在构图与色彩上成功,整幅画有一种自然的逼真感。画中少妇那黑色的眼睛和红的嘴唇的强烈对比,使得画中妇人的面容形象楚楚动人。雷诺阿在表现女性面容时善用高调手法,用重色突出双眼,其余则用肉色浅淡描绘,通过雷诺阿细致入微的描绘,画中少妇那圆润的形象及那似乎带点儿轻佻的活泼的性格得到极好的体现。画家雷诺阿还别出心裁、恰倒好处地运用了“黑色”魅力。画中的青春少妇在那撩拨人心的乐声中显露了她单纯而又平凡的内在素质,与其说她是在观赏剧情,还不如说她在凭借观众的眼睛自我欣赏,这也是雷诺阿笔下所有女性的特点。 5.《日出-印象》,1872年,收藏于巴黎玛摩丹美术馆。描绘莫奈看日出的感觉。这幅画在1874年公开展出后,引发了许多争论,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名称的由来就是来自此作品。《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当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该画1985年被抢劫,据法国被盗艺术品侦缉处1990年12月6日,在科西嘉岛一座别墅中查获。 6.《缢死者之屋》绘于1872-1873年的“缢死者之屋”给人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塞尚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塞尚的画上,光还缺乏细致的加工,但这是由于他追求形象的综合性和宏伟感所造成的。1874年塞尚还参加了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该展得到的却是一片奚落与嘲笑,塞尚当然也免不了倍受指责。与此相反,多利亚伯爵却买下了他的“自缢者的房屋”,政府的一位职员维克多·肖盖还成为他的崇拜者和密友,并多次为他当模特儿。 PS:本人对绘画不是很了解,对印象派的了解也是从这组邮票开始,就觉得好看,相关资料也是从wiki等处搜来的,并非原创,不喜勿喷。谢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