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书人 讀書人咯
读书人咯
关注数: 1 粉丝数: 2 发帖数: 972 关注贴吧数: 425
北京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基本概况 -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路8号。 - 历史沿革:其前身是北京市第一个区县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门头沟区博物馆,1982年9月筹建,1984年9月开放,2011年8月更名永定河文化博物馆 。 - 场馆布局: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占地面积8亩,共分四个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还有多功能厅、会议室、资料阅览室等 。 馆藏文物 - 数量: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显示,藏品数量为4389套 。 - 种类:涵盖历史、民俗文物、革命史资料、自然标本等。有辽三彩观音菩萨像等陶瓷精品,还有见证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龙泉务窑围棋棋子 。 展览陈列 - 平西抗日斗争史陈列展:位于二层,是北京地区和华北抗战缩影,展示门头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抗战,冲破日军扫荡,最终迎来胜利的历程。 - 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展:在三层,通过700余件文物及资料,展示门头沟的瓷器、佛像、禅塔古钟等,呈现采煤业、琉璃瓦制作历史及传统古村落情况。 - 珍藏石刻展:位于地下一层,有周自齐墓、琉璃渠、庄士敦别墅、爨底下村磨崖石刻等。 文化价值 - 教育功能:作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展品和展览,向观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尤其是永定河流域文化和门头沟地区发展历程,激发爱国爱家乡热情 。 - 文化传承:对永定河文化和地方文化资料与文物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让永定河文化等得以延续和弘扬 。
福州市博物馆 基本概况 - 历史沿革:福州市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原址位于福州于山大士殿清代古建筑群中,1997年开始筹建新馆,2000年元旦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 - 地理位置:新馆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文博路8号 。 - 建筑特色:占地面积14.47亩,总建筑面积11198平方米。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正面屋顶上的弓形屋檐脱胎于福州古民居的马鞍墙,内部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展厅设计成“品”字型,厅内天井构成福州古建筑的空间特色 。 - 荣誉称号:是国家二级博物馆,荣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 。 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有陶瓷器、青铜器、寿山石雕、字画、丝织品等,其中以寿山石雕、字画、丝织品收藏最具特色,另有宋代古尸两具、明代古尸一具,为本省所独有 。部分镇馆之宝包括商代兽面纹双兽耳衔环铜罍、清代康熙青花黄釉葫芦瓶、宋兰料菊瓣形小碟等。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有《闽都华章——福州历史文化陈列》和《海丝门户 有福之州——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全方位展示福州的历史文化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 - 临时展览:不定期推出策划精良、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专题陈列展览和临时性展览,如《故乡的风采——探寻闽风银韵 品味生活美学展》等。 社会教育 通过免费鉴宝活动、陈列展览进校园、文博志愿者培训、道德讲堂、馆校主题互动等系列活动,成为广大观众了解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实物图书馆”、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乡史乡情教育的“立体教科书”以及校外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场所 。
福建博物院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头街96号,地处福州大梦山麓,西湖之畔。 - 历史沿革:前身是1933年10月创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历经多次更名和整合,2002年10月1日新馆落成并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 建筑布局:由主馆、综合馆、自然博物馆及馆前广场、仓库和地下停车场组合而成,整体建筑独具海洋文化特色,融合了闽南石文化和福建古代建筑风格。 馆藏文物 拥有馆藏文物和各类标本2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有4万余件,革命文物11万余件。镇馆之宝包括明德化窑何朝宗塑观音立像、五代闽国铜鎏金王延翰狮子炉、唐波斯孔雀绿釉陶瓶等。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全面展示福建从远古至明清的历史;“闽迹寻踪——福建考古成就展”荟萃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考古成就;“闽海蔚蓝”展示福建海洋资源多样性;“弦歌悠远——福建戏曲大观”通过文物展示与视听演绎,展现福建戏曲魅力;“意匠天工——福建传统工艺精品陈列”展示寿山石雕、福建木雕等地方工艺美术。 - 交流展览:如“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汇集沿海七省重要海丝遗存,探索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意义。 学术科研 出版《寿山石回故乡》《昙石山遗址》等众多关于福建文化研究的书籍,还进行“蒿里父老”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析等学术研究,并联合创办《福建文博》学术期刊,反映文物考古及研究成果。 所获荣誉 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5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获得“十大陈列精品奖”。
2025中国(石家庄)航空航天国防科普展 基本信息 - 展览名称:2025中国(石家庄)航空航天国防科普展。 - 展览时间:2025年7月5日至8月10日。 - 展览地点: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 。 - 主办与承办:由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主办,安庆探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展览内容 - 珍贵展品亮相:汇聚100余件大中小型航天实物和高仿真现役国防科技巡展品,包括“两弹一星”、天宫二号飞行器、神舟五号返回舱等实物及模型,长征火箭系列、嫦娥月球探测器等也在列,还有电子干扰车、59式坦克等退役真品 。 - 丰富展区设置:设有中国航天精神区、实物展览区、互动体验区、未来展望区、科普教育区等。 互动体验 - 科技体验:通过VR/AR体验、室内室外模拟场景等,让观众体验太空行走、火星探索等,还有坦克驾乘互动、飞机飞行模拟器、月球车体验等项目。 - 科普讲座:邀请中国航天员及退伍老兵等知名人士莅临,通过讲座、人机交互、趣味问答等形式普及航空航天知识 。 展览意义 - 科普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实物模型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 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公众对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的关注度与认知度,让人们了解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 推动城市发展:提升石家庄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资源流入,促进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石家庄打造“航空之城”名片。
石家庄博物馆的简介: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建设北大街11号 。 - 历史沿革:前身为1950年的石家庄市图书博物馆,1987年开始重建,1991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44周年纪念日正式开馆 。 - 场馆布局:占地面积5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92平方米,建筑共分三层,内设7个展厅 。 馆藏文物 - 藏品数量与等级:至2021年末,馆藏文物总数453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0件/套,二级文物219件/套,三级文物1435件/套 。 - 藏品种类:涵盖书法、绘画、陶瓷、碑帖、玉器、钱币、造像、服饰、铜器等 。 展览陈列 - 常设展览:一层有《农耕与民俗展》,还原和展示石家庄市乡村民俗风貌;二层设有《文物数字展》《毗卢寺壁画摹本展》;三层为《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历史主题展》 。 - 临时展览:不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如2024年5月的“清风石来—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精品展”,2025年的湖南博物院暨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晚期铜器联展、秦风汉铸印上春秋秦汉印玺特展等 。 场馆功能 - 教育功能:2019年获评第六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 - 文化交流功能:积极与其他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举办联合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如与湖南博物院、河北省永昌博物馆等的合作。 开放信息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为9:00-17:00,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 -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