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838461313 金鑫838461313
关注数: 721 粉丝数: 1,901 发帖数: 12,285 关注贴吧数: 50
仙翁山上赏杜鹃 作者:于太福 春风五月,杜鹃花红。2013年5月16日8时许,南岔《仙翁山》诗社举办了“仙翁山上赏杜鹃”的采风活动,激发了会员们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激情,会员们一路攀登一路诗,歌唱家乡的大好春光和壮丽山河。 该次采风活动是继该社5月11—12日“格律诗讲座”后开展的第二次活动。为了激发会员们的创作激情,领略和欣赏仙翁山的美丽和杜鹃花的芬芳,常务副会长刘安民、秘书长单继芳精心安排、组织了这次采风活动。副社长范钦山、常务理事王珏积极参与、不计报酬,利用私家车,为该次活动提供免费服务。 一行十一人,沿着平平仄仄的石阶,缘着杜鹃峰相对相粘的韵律,拾级而上,走进仙翁山的章法和布局。常务副会长刘安民身体未愈,却精神饱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路攀援,时而吟诗作赋,并嘱咐各位会员,认真观察,深刻感受,拾得佳句,创作出好的作品。常务理事王吉元70多岁却老当益壮、身轻体健,英姿不减当年,一路领先,引导着大家的行程并介绍着各景点的命名,并适时为大家摄影。王珏老师不仅懂韵律善赋诗,还识得各种野菜有无名,采风采菜两不误,各式各样的野菜为午餐增加了一道绿色佳肴。 秘书长单继芳和副秘书长张晓丽是这只采风队伍中仅有的两位女士,一时成为风景中的风景。张晓丽活泼洒脱、乐观向上,是户外活动的爱好者,装束比较专业,就连男人都不敢攀援的三叠石,她轻松地就登上石顶展翅欲飞,一时所有的镁光灯都一起闪烁起来,定格了蓝天下一次晴朗的飞翔。单继芳小巧玲珑、身轻如燕,艺高胆大,不惧险境崎岖,不怕峰高路险,探险黑风口,俯瞰虎跳崖,夺路幸运石,三叠石上展翅飞,龙盘树上留笑影。 跋涉的足迹踏响了一阕阕长调短赋,攀援的双手抓牢了一联联妙词佳句。“风和日暖燕初还,草木争荣百鸟喧。携友穿林惊麋鹿,攀崖策杖傲云山。仙翁脚下听松韵,神女峰前赏杜鹃。万紫千红织锦帔,花魂入酒化诗篇。”刘安民的一曲格律工整、意象纷呈的《游仙翁山》令大家深谙律诗的魅力。“翠浴林中,蓝湛苍穹。约同侪、来赏鹃红。欣盈花面,醉舞春风。任诗声朗、歌声脆、笑声浓。溪泉汩汩,峻岭重重。渐登高、袖挽云层。浮生半日,乐载轻松。纵身儿翩、意儿畅、心儿清。”单继芳的一阙《行香子.仙翁山采风》形象地摄取和再现了仙翁山采风的诸多珍贵镜头和美好画面。张晓丽的七律《登仙翁山》意境高远、心胸开阔:“拾阶而上访仙翁,碧草纤纤日正浓。松柏枝萌新样绿,杜鹃花胜旧时红。蜂翅曼舞牵诗意,泉眼轻吟涌韵情。险峻奇石空远眺,但临绝顶我成峰。”会员们思路顿发、文思泉涌,纷纷即兴献诗,小令、绝句脱口而出,长歌短赋应运而生。 仙翁山下拾佳句,杜鹃峰前涌诗情。奇绝的仙翁山激活了创作灵感,盛开的杜鹃花鲜活了创作激情。家乡的大好风景永远是他们意象的源头。
仙翁山诗社首次开展活动 举办“格律诗讲座”培训班 作者:于太福 春风送暖,阳光朗照。2013年5月11日13时30分,南岔仙翁山诗社“格律诗基础知识讲座”培训班拉开了帷幕,通过进行诗词研讨、创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和提高会员们格律诗欣赏和创作的水平和能力,为实现该社传承传统文化,繁荣诗词创作,打造“诗词之乡”的宗旨奠定了基础。    仙翁山诗社于2013年4月24日成立,为尽快提高会员们的诗词欣赏、创作能力和水平,为会员们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他们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积极筹措,临时借用南岔第二小学三楼会议室作为首次活动的地点。 该社秘书长单继芳负责该次培训班的讲座。单继芳同志从事诗词创作多年,造诣颇深,是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曾在国家级《诗词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格律诗词近百首,成为小兴安岭格律诗词领头人。单继芳同志认真负责,精心备课,并制做了电子版教学软件。从格律诗的形成与发展到新旧韵的演变与运用,从一般的创作规律到特殊的格律要求,她把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提炼成通俗易懂的表达,时时让寂静的课堂中响起阵阵掌声。   20多名会员学习热情高涨,就像小学生一样聚精会神地听课,认真地进行记录。常务副会长刘安民是诗词创作的老前辈,亲临课堂进行指导,他的一首五律被谱成歌曲,来自梧桐的作曲者退休大姐现场进行清唱,使会员们领略了诗词得魅力。70多岁的王吉元老师今天来的最早,讲课期间适时地进行拍照,记录下该社首次活动的诸多珍贵镜头。该社会员张玉老人已经89岁了,听到举办格律诗培训的消息后,主动前来参加培训,并积极地进行交流探讨。铁路司机单继生刚刚走班回来便匆匆赶来培训,并携爱好文学创作的妻子一同前来听课。 历时两个下午的培训,广大会员纷纷表示:该次学习受益匪浅,掌握了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要求,决心为实现该社宗旨而不断实践,积极创作,笔耕不辍。
仙翁不老诗意浓 —— 南岔仙翁山诗社成立侧记   本报记者 贾春华   “诗赋仙翁山不朽,韵如永翠河长流”。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是我国灿烂、珍贵的文学遗产之一,它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4月24日,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号召,繁荣诗歌创作,弘扬诗歌文化,南岔仙翁山诗社在月牙湖畔的南岔区成立。中华诗词协会、省市诗词协会、兄弟诗词协会发来贺词、贺电。   近年来,南岔区的广大诗友将诗词文化建设贯穿于地域文化建设之中,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以南岔区的人文景观、经济建设、风土人情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诗词作品,满腔热情地讴歌了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的蓝图美景。无论是感怀时举,还是萦绕亲情,都是有感而发,许多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获奖,有不少诗人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为南岔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仙翁山下聚文贤,大地回春百鸟喧。林叟山姑同洒墨,词渊诗海共扬帆。”诗社成立的当天,诗友们还在现场举行了诗词朗诵活动,与会人员积极踊跃,争先恐后,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的诗词。不断的掌声,不断的喝彩,欢快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仙翁山诗社会员来自不同阶层中的诗歌爱好者,最大的89岁,最小的26岁。诗社首批38名社员中有部分是中国诗词协会、省诗词协会、市诗词协会会员,有的会员还出版过个人诗集。“我们把诗社办成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以其靓丽的风采跻身于伊春诗坛,登上全省文化交流的舞台,为提高南岔的人文理念和精神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仙翁山诗社秘书长单继芳道出了诗社的宗旨。   “仙翁传奇成画境,月牙湖畔起诗风”。   据介绍,南岔仙翁山诗社的成立,不仅填补了南岔诗词组织的一个空白,也为南岔区的民间诗词爱好者搭建了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新平台,必将用生花妙笔来歌颂伟大时代,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把南岔仙翁山诗社打造成宣传南岔的一张文化名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