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念.
wang2006zr
06年气象爱好者一枚
关注数: 34
粉丝数: 36
发帖数: 2,242
关注贴吧数: 2
北方首次在3月出现高温,开创先例 前天(2025.3.26)北方首次在3月出现高温。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最高气温35.2,安徽阜阳颍上县最高气温35.4。虽然说是淮河以北一丢丢,但也是属于北方。观测史上北方原最早高温记录是2005.4.5 河北武安,前天确山还有颍上直接把记录直接抬早了十天。
上海气候更接近广州还是北京? 上海气候更接近广州还是北京? 观点1.更接近广州 原因①上海和广州同样属于南方地区,亚热带湿润区,而北京属于北方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②两地降水量相对接近,尤其是冬季 ③夏季上海更接近广州,上海宝山7月均温28.8,广州28.9,而北京才27.1。上海和广州只相差0.1,和北京相差快2度了 ④上海和广州河流常年无结冰期,而北京有两个多月(虽然上海偶尔路边会结冰,但是只是短时的) 观点2.更接近北京 原因①上海和北京都有稳定的冬季,而广州常年无冬,一般来说上海和北京冬季会下雪,且极端低温都会零下,而广州从来没有过零下,下雪也是百年一遇 ②年均温上海和北京的差距小于上海和广州的差距,上海宝山17.2,北京13.3,广州22.4。上海和北京相差3.9度,上海和广州相差5.2度。 观点3.一样接近 原因①北京上海广州1月均温各相差8度,北京1月均温-2.7,上海宝山5.0,广州13.8。上海和广州相差8.8,上海和北京相差7.7,故差不多 ②上海到北京和到广州的距离差不多 ③上海位于北纬31度,北京北纬39,广州北纬23,各相差8个纬度,故差不多
北方各地严冬(日均零下)时间有多长? 严冬标准:连续5天滑动均温零下。一般来说,这个标准只有北方及青藏冬天能达到,南方很难的 物候上,持续日均零下,河流进入结冰期 下面一起来看看各地严冬长度,数据为1991~2020年平均 首选,东北地区,严冬普遍长达4~5个月 黄土高原区,3个月左右 华北一般1~2个月,首都北京常年平均为69天,两个月多点 最后来看黄淮地区,也就是中原,这里是北方最温暖的地方,一般来说就一个月以内了。碰上暖冬会很不稳定,甚至无严冬。北方最靠南的城市,比如郑州,徐州这些地方,近三十年序列平均已经是无严冬了,但是大多数年份还是能短暂入的,和福州处于无冬区但大多数年份都能入是一个道理,就是说常年平均下来不固定了 随着全球变暖,西安2001~2030年平均会无,济南2011~2040会无
我国四大一线城市,3个在南方,1个在北方少雪区 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真的就不配下雪吗?广州深圳就不用说了,下雪简直就是百年都不能一遇。 上海呢,虽然在南方地区里面比较靠北,但是降雪能力和同纬度内陆和湖北差远了,甚至不如广西桂林北部的山区县。因为上海沿海,水汽充足的时候气温下不来,等温度降下来了,水汽就没了。上海总是水冷不配合。上海降雪不难但是积雪难。 再说说北京,虽然位于北方,冬天温度较低,理论上降雪很容易,但是北京冬天太干了,缺少水汽,降雪量都不如纬度低很多的南京。
气候季节划分新国标(30天以内有效)不合理 之前是提前15天以上需要二次判定,大家都感觉挺好的,为什么要改为30天啊? 就比如去年4月的长沙,初判入夏后居然出现冬日!就因为提前没超过30天就不需要二次判定了,这不合理,明明已经完全返季了啊。 春天出现冬日正常,夏天出现冬日简直是荒谬!按照新国标,假如入夏后连续一个月春日呢,这怎么说?不知道改标准的人是怎么想的
省会城市中,未来能保住中温带的只剩哈尔滨了 2023年均温已经出来了,今年是我国年均温最高的一年,也就是说史上最暖年。 其中,乌鲁木齐年均温9.1度,呼和浩特8.0,沈阳9.9,这已经是暖温带水平了(暖温带年均温8~14.9),要是以后再暖一点那就会进入暖温带。长春7.8度都差点达到暖温带!看来只有哈尔滨远远低于8度,妥妥的中温带。(西宁是高原山地气候,不算)。 如果以后气候再变暖,那么沈阳 长春 呼和浩特 乌鲁木齐都有可能进入暖温带,能稳定待在中温带的只有哈尔滨了。 再来看看华北,北京14.3创了新高,这已经离亚热带不远了。石家庄济南郑州也是15+,而且这三个2023年1月均温已经是零上了,达到亚热带水平了 最后看一下南方,广州南宁22+,年均温达到了热带水平但是1月均温还没有。 总而言之,东北中南部气候正在暖温带化,华北平原正在亚热带化
北方有过12月入冬的记录没? 江苏徐州去年11月29入冬,差点到12月,貌似破最晚记录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