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龙 常山龙
关注数: 35 粉丝数: 671 发帖数: 40,952 关注贴吧数: 131
2015年上海志愿服务论坛:社会信任需要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   东方网记者孙樱齐12月2日报道:12月2日下午,以“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为主题的“2015年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市内外的志愿服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300余人出席会议。专家学者代表和志愿者代表等在论坛上做专题演讲。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致欢迎词。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姜鸣主持论坛。与会者围绕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姜鸣在主题报告中提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力量,是推进社会良性运作和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这在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   姜鸣强调,上海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科创中心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志愿服务发展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应在借鉴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更好推进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的和谐共舞。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上海市杰出志愿者柏万青等与会代表认为,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加强社会治理的新形势下,志愿服务大有可为。顾骏认为,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不能、市场不为”的许多公共服务之不足,是解决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路径。   上海家喻户晓的“老娘舅”柏万青谈到,要通过优化志愿服务平台,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等更多力量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矮小症患儿九成存心理障碍 专家:需及早心理干预 孩子个子矮小,听到什么增高产品,无论代价如何,都要去试一试;老话说了,“二十三还要蹿一蹿”,孩子个矮不着急……   上海某儿童医院近期针对上海身材矮小的儿童提供免费筛查活动,在筛查中,专家发现,多数家长不清楚如何科学测量及定期监测儿童身高,发现孩子矮小后要么盲目等待,要么病急乱投医。专家提醒,矮小症治疗要抓住黄金时间,一旦骨骺线闭合,长骨无法生长,影响的是孩子成年的身高。   “小不点儿”不愿与人交往   9岁女孩颖颖目前身高114.4厘米,而两年前她的身高仅94厘米。妈妈徐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很活泼,上小学后性格就完全变了。”她开始以为是学业负担太重,可开家长会时,却在老师那里也得到了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的评价,平时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她都不愿意参加。   家长会后,徐女士回家就问孩子,为什么喜欢独来独往?孩子像是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一样,嚎啕大哭,原来,因为个子小,班上不少同学都取笑她,还给她起了个“小不点儿”的外号。   “当时听到孩子这么一说,我眼泪都快下来了。虽然我早就发现孩子的身高与班上其他孩子比起来矮了一大截。但我一直以为,现在不长以后肯定会长的。真没想到因为个子矮,会让孩子受这么大的委屈。”   九成矮小症患儿存心理障碍   “门诊中,像颖颖这样因为个子矮小而出现心理问题的患儿非常多。”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增高门诊首席专家张博佑主任告诉记者,根据中国流行病学及人口推算,矮小症患病率为3%以上,中国有800万矮小症患者,并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6.7万人的速度增长。2007年上海市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患病率为3.77%,八成以上的家长对青少年肥胖及所带来的疾病比较关注,但对儿童矮小所带来的危害却缺乏必要的认识。   “矮小的孩子很多存在个性、自尊心、自信心及社交能力等心理行为方面问题,”张主任告诉记者,临床上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很多学龄期患儿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在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存在自我封闭现象。甚至还有些患儿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最后产生抑郁症。张主任告诉指出,矮小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危害,如果患儿是因为体内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那么还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落后。   病急乱投医或等待均不可取   “儿童矮小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不重视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张博佑告诉记者,当家长发现孩子身材矮小时,往往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积极治疗,见到广告或听到什么增高产品,无论代价如何,都要去试一试,结果,当效果不佳时方来找专科医生诊治,此时可能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已有不良后果;另一种是等待,有的家长认为“23岁还能窜一窜”,孩子个矮不着急,有早长晚长之分,当发现孩子真的不长时,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孩子可能骨骺已闭合,失去长高机会。   张博佑告诉记者,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是7~8岁,这个时候治疗效果最好。一是因为课业负担不重,有时间做调整和治疗,二是因为七八岁还有生长空间。“当发现孩子生长落后时,既不能等待,也不能盲目就医,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寻找孩子生长落后的原因,科学的治疗。”
熊飞:那年一起来的就剩我一个 性格影响自身发展 安静,甚至有一点拘谨,坐在距离训练基地不到三公里的一个小区门口的咖啡店外面的熊飞,跟五年前他刚到申花那会儿,似乎没什么太大的改变,唯一不同的,或许就是那个时候眼里的“小将”,变成了现在球迷嘴里的“老将”。 “想想也是,当时跟我一起来申花的,就剩我一个了。”喝了一口果汁,熊飞自己笑了起来:“我这个人不大喜欢折腾,能不动就不动,也说不清这是个优点还是缺点。往好了说,就是耐得住寂寞沉得下来,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安于现状。反正对我来讲,喜欢一切顺其自然,做最好的那个自己,就OK了。” 初遇布拉泽 感觉太幸福 从中卫到右边后卫,从赛季前西班牙拉练时的主力,到联赛开始后的替补,再到之前的两场上海滩德比大战,重新坐稳主力的位置,如此“跌宕起伏”的经历,熊飞却用一种坦然且淡定的心态接受了下来。“也不是说没有想法,只是我觉得有些东西,不是你去争就能争来的,该是你的总归是你的,前提是你得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问:还记得刚到申花时的情形吗?一晃五年就这么过去了。 熊飞:当然记得啊,对我来讲,从中甲来到中超,而且还是申花这样一支豪门球队,再加上当时球队的主教练是布拉泽维奇,一个曾经带队拿到过世界杯第三名的大牌教练,那种感觉真的是很难形容,就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问:不过一直到了一年之后,你才迎来了代表申花在中超的第一次首发。 熊飞:当时我的心态还不错,毕竟自己之前只踢过中甲联赛,可能起点比较低,觉得无论能力还是经验上面都有差距,那就自己就好好练呗,该来的总会来的。 问:要说起点低的话,跟你一起加盟申花的冯仁亮、吴曦和宋博轩他们几个人,在那之前连中甲都没踢过,但是却得到了多得多的机会,心里面有没有失落过? 熊飞:有时候也挺想不通的。训练的时候,教练说你什么都挺好,但是一到比赛就没你什么事儿了,我记得有一场热身赛,前前后后阵容换了两套,我就是没有一分钟的出场机会,我当时真的搞不明白,自己真的就那么差吗?连替补的替补都打不了?不过作为球员,我只能从自身来寻找问题所在,是不是我的训练还不够努力?是不是我的能力达不到教练的要求?其实球员最怕的,就是一直稀里糊涂地踢下去,因为你根本找不到方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努力。 问:作为当初在武汉跟邓卓翔、荣昊和谢志宇一同被看好的四条“小龙”,其他几个人都比你更早地踢上了中超联赛,邓卓翔和荣昊还进了国家队,而你却一直在为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努力,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去了另外一支球队,也许对你而言,就会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熊飞:也可能好一点,也可能差一点,这种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而且我这个人挺懒的,过去了就过去了,再去想那些已经改变不了的东西干嘛呢?对吧? 越踢不上比赛,越会跟自己较劲 如果让带过熊飞的申花教练用两个字对他进行评价,相信很多人的第一选项一定是“自律”。 不管踢主力还是替补,甚至在只能参加预备队比赛的一段时间里,熊飞从来都没有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他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始终在申花队员当中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人总归是有惰性的,越是踢不上比赛的时候,我越会跟自己较劲,很简单,我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对手,哪怕这个对手就是我自己。” 问:去年下半赛季,你曾经短暂加盟过中甲的武汉卓尔队…… 熊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一个能踢上比赛的球队,而且那个时候卓尔队的主教练还是拜塞克,当他跟我说想让我过去的时候,心里确实挺感动的,特别想回报他对我的这种信任,毕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记得并且认可我。不过后来也挺遗憾的,我过去没多长时间,拜塞克就下课了,然后去年年底我就又回到申花了。 问:从最开始的老布,到后来的奚志康、蒂加纳、巴蒂斯塔和沈祥福,几乎每个教练都认为你是一个不错的球员,而从你个人来讲,身体、速度、拼劲以及对比赛的投入,也都是大家非常认可的,但是直到这个赛季,你首发出场的比赛才多了起来,想过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吗? 熊飞:应该还是在我自身吧。其实很多人都跟我说起过,觉得我这个人的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比赛当中容易紧张,结果越想把比赛踢好,心里面想的越多,反倒影响了自己的发挥,有时连最简单的停球都会失误。确实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有时候不大放得开,包括跟队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也是属于那种话不多的,原来也没觉得这有多大问题,反正自己好好训练好好踢球就是了,但是这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足球的理解也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毕竟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不但需要场上十一名队员之间的配合,也需要跟场边的教练甚至队中的每一个人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团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并不是说你闷着头踢球就可以的。打个比方,对方进攻队员带着球朝我过来的时候,不是说我只要把他的射门线路封堵住就行了,我还要同时观察队友的防守位置,以及对手可能的传球路线,否则就算最后球不是从我这里打进去的,我也一样有责任,因为丢球的是我们整个这条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球队当中,加强呼应,而不是在那里单打独斗。 问:怎么看待跟张璐之间的竞争?毕竟他之前是右后卫位置上的第一选人,而且还入选过国家队…… 熊飞:说实话,张璐也好,我们队里同样打这个位置的李文博和王长庆也好,我从来都没有把他们当成过对手,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团队,不管谁踢这个位置,能够给球队带来帮助才是最关键的,谁上谁不上是教练根据对手来考虑的问题,用不着我们操心。这么多年踢下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我不是那种不用训练上去照样可以踢好的球员,所以只能踏踏实实把自己能做的做好,我能够把握的,也只有我自己的努力。上场的话,哪怕只有一分钟,也要尽全力去拼;上不了场就好好训练,等机会就是了,没什么好多想的。
在灌木丛中亮出手铐 上海反扒"父子兵"联手抓小偷   几天前,文化广场附近的绿化带灌木丛中上演了一幕“追逐战”,直至一名男子被拷上手铐,围观群众才知道一个小偷落了网。昨天记者采访得知,擒住小偷的是反扒民警毛晓晔,他在送11岁的儿子去学游泳的路上,特地改变路线到小偷猖獗的24路公交车上“打探”,结果与小偷狭路相逢,父子俩展开了一场反扒追击战,并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成功将小偷制服。   临时“改道”发现异常   昨天,记者通过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找到了反扒支队民警毛晓晔。   毛警官告诉记者,当天上午,他送11岁的儿子去学游泳,“平时都是乘地铁,那天出门时,突然想到最近24路公交车上经常有小偷出没,市民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为了能实地察查,他和儿子决定临时改变线路,转乘24路公交车,当时主要的想法是“打探”。   毛晓晔在陕西南路淮海中路一上车,马上发现了异常。“当时公交车上很拥挤,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地站在一位老太身后,神情极其不自然。”   父子“上阵”擒获小偷   果然,毛警官发现那名男子将手伸进老太包中,轻轻“摸”出一个皮夹。   此时正好停车,男子迅速下车,飞奔过马路。毛晓晔得知老太钱包不见,立即追赶了过去。机灵的儿子一点也不害怕,见状立即跟着爸爸追了过去。男子见有人追赶,慌了手脚,连忙将钱包丢在路上。毛晓晔连忙喊“儿子,快捡”,自己则继续加速追赶。   很快,男子跑到了文化广场绿化带处的灌木丛中。毛晓晔一个飞扑将小偷按在身下。在两名路过的小青年帮助下,毛晓晔成功将小偷制服。毛晓晔的儿子帮忙从包内拿出手铐,让父亲铐住小偷。由于在灌木丛中抓获小偷,毛警官被灌木的枝干刮得伤痕累累。
上海犹太纪念馆全新布展“方舟之路”旅游线路推出   东方网8月26日消息:今天上午,76年前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地之一的白马咖啡馆“穿越时空”重返提篮桥,原店主家族代表为这座充满回忆的3层小楼揭幕,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展暨新建纪念设施上午同时开放。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等参加活动。   1939年,避难到上海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及其亲友在提篮桥地区开了家白马咖啡馆。2009年,为配合长阳路拓宽工程,这幢小楼被移除,但白马咖啡馆的老门窗、部分扶梯等部件被完整保留。白马咖啡馆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二期项目,于今年初1:1复建,并再次启用老门窗、扶梯等,力争修旧如旧。复建后的白马咖啡馆1楼为咖啡馆,完全复原70多年前的大堂原貌,2楼、3楼为临时展示厅,将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补充展厅使用。   今天,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完成新展布展工作,对外恢复开放。此次重新布展的第二、三展厅,分为“逃亡上海、重获自由、隔都岁月、邻里情深、迎来和平”5个部分。所展出的内容皆为虹口区自2007年来启动的史料征集工作所征集到的精品,囊括170件实物(其中原件实物150件、复制品20件),以及90个由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提供的故事。其中,首次亮相展厅的有犹太难民生活场景复原、犹太难民隔离区地图等。新展厅还引入现代影像设备,让参观者更直观地获取犹太难民口述影像、口述文字整理等资料。   此外,虹口区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重新规划设计“方舟之路”旅游线路,让游客通过徒步寻访的“微旅行”方式,看看老房子、听听老故事。“方舟之路”旅游线路由9个景点组成: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旧居、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提篮桥监狱、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霍山公园、罗伊屋顶花园旧址、远东反战大会旧址。每个景点前设有导览信息并配有WiFi,游客可通过扫码获取景点介绍,了解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及其背后的故事。   随着“方舟之路”旅游线路的推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为游客规划了5小时旅游推荐方案。游客届时可以花2小时参观全新布展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花30分钟重走“方舟之路”上其他7处景点;花1个小时入座白马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来一场“时空穿越”;最后,再看一场1个半小时的《苏州河北》情景剧驻场演出。
儿童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患儿常伴有青春期延迟 今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炎症性肠病俱乐部”迎来10岁生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炎症性肠病诊疗研究基地”于今天揭牌成立。相关活动上,医生们就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营养支持、疾病预防等为患儿家庭做深入浅出的讲解。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未定型结肠炎。近年随着饮食结构、环境等因素的改变,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炎症性肠病常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等,还可出现关节炎、肝脾肿大等肠外表现。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患者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等,且病情易反复,患儿往往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至今已明确诊断了100多例患儿,2011年入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对于早发型儿童炎症性肠病,利用该院分子诊断中心的平台技术,应用WES等技术,在国内首次发现极早发型儿童IBD的基因缺陷,并用脐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   今后,该院还将从多学科诊疗、专病门诊、慢病管理、临床科研、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儿童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