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升级的彭宸 梦里人1976
关注数: 38 粉丝数: 633 发帖数: 23,442 关注贴吧数: 21
【紫爱百强】转贴:陈百强《偏偏喜欢你》G宫清乐七声调式浅析 《偏偏喜欢你》是陈百强传播度最高的一首歌曲,自1983年创作以来,迄今已经流传40多年,成为了中华音乐瑰宝之一。它的特殊魅力不仅在于词曲唱的完美融合,还表现在可以运用中外各种乐器完美地演奏出它的优美旋律。过去我们对于这首歌调式的认识比较粗浅,很多人认为这首歌就是一个五声调式,今日有幸看到了音乐专业人士“紫蕖弄丝竹”写的一篇深入浅出的关于《偏偏喜欢你》调式的分析文章,特转发出来,供广大音乐爱好者和陈百强歌迷们一起学习。《偏偏喜欢你》虽然七个音俱全,但它是典型的民族调式。 我国七声调式是从五声调式演变而来,五声调式即宫商角徵羽(12356),七声调式有三种,即清乐(加偏音清角4、变宫7)、雅乐(加偏音变徵#4、变宫 7)、燕乐(加偏音清角4、 闰b7)。《偏偏喜欢你》是加了偏音4和7的G宫清乐七声调式。 清乐和西洋调式比较相似,音节组成皆为1234567,我之所以说《偏偏喜欢你》是清乐而不是西洋调式,分析如下(如图): (一)清乐七声调式是正音(12356)加偏音(4、7),正音为骨干音,使用频率高;偏音使用频率,力度弱时值短,位置常在弱拍或弱位。 (二)西洋调式的音乐旋律多用音阶走动、音阶内模进、分解和弦等(可参考陈百强作曲《First love》 ),而民族调式中旋律常用三音列(123、235、356)、四音列(1235、2356、3561)、五音列(12356、23561、56123)等,模进也是以五声音阶为主。 (三)从听觉上来说,民族音乐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有着中国独特的美感和无尽的韵味, 《偏偏喜欢你》不只是因为在编曲上加入民乐元素才中国风,事实上,所有的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此曲都会使人感到无比惊艳,常见的民族乐器演奏如古筝、竹笛、洞箫、扬琴、空灵鼓......都十分悦耳,令人沉醉。 二、从曲式结构分析,《偏偏喜欢你》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乐段分为a、b两部分呈现——B乐段展开——A乐段再现(b段),反映了音乐美学中最重要的“呈示一对比一再现”原则。单三部曲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音乐获得完满的回归感与平衡感。 三、从节奏方面分析,《偏偏喜欢你》是弱起小节。弱起乐曲从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其特点为最后结束小节也是不完全小节,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构成一个完全小节。 弱起演唱(演奏)风格通常用于轻松、慢节奏、轻柔的乐曲中,使乐曲更柔和、舒缓,它能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还能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好的音乐能给人以感触、以启迪、以震撼,带给人心灵上、精神上的享受,《偏偏喜欢你》家喻户晓,流传越来越广,从国内到国外,从独唱独奏演变到交响乐曲,甚至将来的合唱曲,它经得起岁月的沉淀,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它必将永葆生命力,百世流芳!
【紫爱百强】转贴:【懷念陳百強】【一生何求】 【懷念陳百強】【一生何求】(三) 原唱歌手:王傑 作曲:王文清 粵語作詞:潘偉源 很多歌曲,改編翻唱受歡迎程度,比原曲過之而無不及,就如這一首1989年陳百強的「一生何求」,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這歌曲像寫出了陳百強的故事,可以說是改編廣東歌詞後,能夠精彩展現出的香港代表作。 說回,原曲是王傑的「惦記這一些」,來自他經典的個人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這是王傑第一張個人唱片,在1987年12月19日推出,屬於台灣「飛碟唱片」旗下,監製是台灣非常知名的李壽全,李早在1978年已製作李建復的「龍的傳人」專輯,帶出了台灣民歌的高峰。 很多人都知道王傑是創作人,他這第一張個人唱片「一場一遊戲一場夢」,共有十首歌曲,就是由他和另一位作曲人王文清分擔當中的創作,每人五首。結果專輯走紅出來的,都是王文清的創作,除了「一場遊戲一場夢」主題曲外,也有一首主打歌曲「故事的角色」,至於這次改編成「一生何求」的「惦記這一些」跟主題曲同樣是由王文清作曲作詞。 誰是王文清? 他是一位鍵琴手,在70年代後期開始創作,90年加入早年齊秦發起組成的台灣樂隊「虹樂隊」成為鍵琴手,並成為「虹」音樂工作室其中一員。「虹」音樂工作室另一位台灣音樂人就是曾製作過不少周杰倫作品的音樂人鍾興民。 事實上,這正是我之前提及到,很多改編歌曲的原曲,都屬於改編歌所屬的唱片公司作品,而「一生何求」和「惦記這一些」就成為絕配,因為「飛碟唱片」在港正是屬於「華納唱片公司」發行。 王傑的「惦記這一些」推出時未太被為人認識,結果相隔了兩年才由陳百強改編成為「一生何求」,讓大家認識到。兩曲的歌詞,意境完全不一樣,作詞人潘偉源在創作的份量,令人讚賞。潘偉源近年再在詞壇出現,他原本是中文老師的作詞人,一直以來,他對於自己的作品,自有他的捍衛堅持,很有個人的筆風。 冷暖那可休 回頭多少個秋 尋遍了卻偏失去 未盼卻在手...... 一生何求 誰計較讚美與詛咒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這兩段是其中歌詞,也是潘偉源對他自己的人生寄語。 當然,陳百強演繹這作品,基本上沒有人能表現出他演繹的個性和味道,這樣矜貴的一把聲音,配合出色改編歌曲和創作歌詞,令人激賞。 Text By Manfred Wong 圖源:Headlines Magazine
【紫爱百强】转帖:陳百强聲言放棄一切 去碰多些釘子-1981金电视 陳百强 聲言放棄一切 去碰多些釘子 (1981年12月22日出版金電視 ————————————- 陳百强十九歲就搬出來獨住,多年來,便浪跡天涯,踏遍世界各地;難得鳥倦知還,安心的留在香港唱歌,甚至有機會正式担綱主演電視劇,但是— 「我覺得很疲倦,很想離開這個圈子一個時候。 他露出厭倦的神態說 「你想去那裏? 「我想再讀書。」他無限嚮往的說:「我的『料』還不够,需要補充補充。 「你打算去那裏? 「法國。」他興奮的說:「法國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浪漫、熱情,又有文化。 「遽然放棄一切,不覺得可惜嗎? 「太悶了,如果這樣下去,唱多兩、三年,或者演多幾齣戲,又有什麽用呢?還不是依然故我? 「你打算不囘來了? 「我不敢這麼肯定!這只不過是我的想法而已。反正我還年輕,碰多些釘子又何妨! 他不斷的發牢騷,證明想有所突破 他一直沒有正式演過電視劇,「突破」是他第一部担綱戲,由第一集到二十集,都有他份兒 所以,他雖然說要離開這個圏子,很多人都不相信,在事業剛起飛的階段,有誰捨得遽然放棄 毛舜筠就說:「你們看吧,他若果眞離去,幾個月就走囘來了。 我也不大相信他的話,因爲五十一位體壇、娛樂界知名士成立的「羣星滅罪委員會」,他也榜上有名,與廿八萬少年警訊携手滅罪,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剛展開,怎能拂手不顧 他認爲,這個「羣星滅罪委員會」極有意義,而且也可見到當局對于「羣星心理學」是如何的熟悉 他指出,社會上一些知名人士,俱是青少年景仰的對像;尤其是一些影星藝員、體育界翹楚,更令他們傾倒。當局從中選出五十一位來,再抽籤分配在各個字警隊中,使能打成一片共商滅罪,加强社會治安,意義是相當重大的 被選爲五十一位知名人士之一,陳百强深感安慰 既然有此新任務,他還會去法國嗎? 據我所知,去法國讀書只是想想而已,聖誕節赴美度假,則是「旣定方針」了 (完 圖源資料:馬高
【紫爱百强】转贴:細說「今宵多珍重」和「一生何求」 <<HEADLINES Cover Version>> 【懷念陳百強】細說「今宵多珍重」和「一生何求」 【今宵多珍重】 原唱歌手:崔萍 作曲:王福齡 粵語作詞:鄭國江 陳百強改編「今宵多珍重」,有兩個成功元素,第一就是鄭國江先生所填的歌詞,開始時的四句,已極有文學底蘊: 愁看殘紅亂舞 憶花底初度逢 難禁垂頭淚湧 此際幸月朦朧 愁緒如何自控 悲哀都一樣同 情意如能互通 相分不必相送 值得一談這一首由香港女歌手崔萍主唱的「今宵多珍重」原曲,這經典作品原創人王福齡,他旋律上的撰寫,極為精彩,再加上當時負責填詞的馮鳳三,正是填詞界一位高手,「今宵多珍重」配合王福齡的曲,寫出一首任何時代都悅耳動聽,朗朗上口的經典名作。 事實上,「今宵多珍重」原曲的作詞人,他曾為很多經典外國作品填詞,當時是50年代,正好說明了我所指,改編歌在華人社會完全植入音樂市場到平民百姓。 <<馮鳳三在50年代的改編歌>> 馮鳳三曾經為改編自1954年英文歌曲Mambo Italiano作詞,成為家傳戶曉的「叉燒包」,當時原唱就是張仲文,真正將一種地道食品,描繪得很有生命力;事實上,叉燒包是廣東的食品,當時由這位出生於河北省的女演員,她在1954年開始加入演員訓練班,一直走帶性感的路線,很多媒體都會用「肉彈」形容她。她主唱歌曲都帶一點風騷和女性味道,其中「叉燒包」和「噴火女郎」成為她的經典作品。 至於另一首馮鳳三填詞的改編作品,從外國歌River Of No Return改編,成為女歌手姚莉的「大江東去」。也把民歌Jambalaya填上中文歌詞,成為李麗華主唱的「小喇叭」;還有改編自Seven Lonely Days成為張露的「給我一個吻」;當然,在香港最膾炙人口的就是「今宵多珍重」,當時香港的「飛利浦唱片」在1956年簽入了女歌手崔萍,並請王福齡作曲,王屬意馮鳳三填詞,推出十吋的78轉唱片,成為崔萍代表作,當年崔萍推出這78轉唱片,正面是「我的一顆心」,Side B才是「今宵多珍重」,但作詞馮鳳三卻以另一筆名林達創作。 到1982年,陳百強在「華納唱片」推出旗下第三張大碟「傾訴」,第一首主打歌曲也是專輯中第一首歌曲就選上了「今宵多珍重」,這曲的第二個成功元素,就是找上Chris Barbida編曲, 加入了拉丁和爵士節奏,敲擊樂部份更加是香港粵語流行曲少有;大碟中,Chris Barbida也為陳百強寫了「疾風」和「戀愛快車」。 >>明天續 資料圖源:Headlines Magazine
【紫爱百强】转帖:陽光下的新事物 陽光下的新事物 陳百强 (陳小寶執筆,1984年7月 ——————————- 由眼淚在心裡流到現在,陳百强不經不覺已在本港樂壇六、七年之久。過去他一直以斯文、乖乖仔的形像亮相,加上拿手抒情慢歌,他順理成章地成爲本港青春派的優秀份子。 新大碟「陳百强84」,從外型來說,是陳百强最豪放和活力四射的一次,據他解釋這是爲了配合「八四活力年」而作出的大胆嚐試。 「其實我的性格並非單軌,並非祇有純和靜,任何人都有一點活潑或頑皮,『百强84』 正反映了我這一面的性格。」 唱碟開始的第一首歌曲「創世記」,澈底表達了他這一番說話,强勁得有點像搖擺的跳舞節奏,一改以往風格。無論接受與否,這便是八四年的陳百强。 「我需要改變,不能夠老是這樣子,事實上我需要更多快節拍的歌曲。過去的演唱會不斷提醒我,台上是活生生的,慢歌祇會使人暮氣沉沉,你有沒有見過台上的米高積遜,他是有血有肉的表演者,這才是真正的娛樂事業。」 唱片公司正在爲「創世記」重新混音製作另一個版本,節奏感更强,也有「霹靂舞」音樂的花樣。(陳百强跳「霹靂舞」?) 「他一向不會忘記年輕的歌迷,他們以前喜歡他的慢歌,但這羣孩子也如陳百强一樣會長大,霹靂舞是今日的潮流,照顧歌迷的需要是不可忽視的。」唱片公司的一位人士說。 「如果反應好,我們會按小量限額,發售到市塲去。的士高版的!「創世記」,一經播放,大家都一窩蜂地湧出舞池,我相信他已成功了一半。風格和形象是要變的,試比較一下今日的譚詠麟和昔日溫拿時代的阿倫!不過,話得說回來,香港歌迷的接受能力頗慢,要改也不能操之過急,不然弄巧反拙!」 唱碟裡頭的慢歌,亦深獲好評,一旦闖了出來,將活力陳百强再一次掩蓋,會否使到各方面的朋友都失望,事與願違沒有人會喜歡的! 「我相信最低限度要嚐試,應做就去做,成果收効不是一定預料得到,照心願去做是最快活的事,其他表達方式也有一定的幫助,例如晴與否我近日一定帶着我的WAY FARRAR,豪邁一點。」 勿忘記他是陳百强而非Tom Cruise, 讓多一點太陽照耀陳百强吧!(完) 圖源資料:馬高
【紫爱百强】转帖:養氣保聲獨門秘方 丹尼被迫陰聲細氣 養氣保聲獨門秘方 丹尼被迫陰聲細氣 (1991年2月24日玉郎電視) —————- 陳百强四月便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會,不過,現在,他的聲帶發炎,聲線沙啞,令人担憂。 「不用怕!因為只是說話聲沙而已,唱歌則不受影響。」 ——市道疲弱·憂慮個唱—— 他解釋說話與唱歌皆用不同的聲線,所以,幸好今次只是影響不算太大。 演唱會的市道近來已經開始疲弱,波斯灣開戰之後,全世界的的消費力直線下降,譚詠麟曾表示擔憂今年演唱會的成績也許未能及得上以前。事關,香港前景不明朗,再加上這場戰役,人人都減少消費,增加儲蓄。 在如此情况下,丹尼仔有否顧慮過場數及收盆會受影響? 「我也有點兒擔憂,不過,幸好,一貫宗旨不是着重於場數,而且今次也只是四至六場,故此,壓力不大。」 今次丹尼仔聲帶發炎,是否為了演唱會而練習太勤力,因此,弄傷了聲帶? ——飲食習慣 燥熱免問—— 「不是,我唱歌用丹田氣,而且決不會唱得過度,我也不知為了什麽而弄至這樣。」 凡是認識丹尼仔的人,都知道他最懂得保養,因此,三十二歲看來仍似廿餘而已,他說這歸功於平日少夜生活,煙酒雖未至於滴不沾唇,但已減至最少,煎炸等燥熱食品,可免則免,不只養顏還可保聲,兩者對一個歌星而已,都十分重要。 為了保持聲線在最佳狀態,不只以上的「不良」飲食習慣要改,就是平日說話亦要陰聲細氣,令聲帶休息,故此,大牌歌星們ヽ粤劇老倌大多是這樣。 「有些人不清楚,聽我講話細聲,就指我陰柔,其實眞是無辜,這是養氣保聲的方法呀!」 ——平生怕凍·為善成行—— 如果要聲靚便不能胡亂大聲講說話,否則,弄傷了聲帶。粤劇老倌更着重這方面的保養,不單只平日很少大聲叫,更少說話。 新年丹尼仔將到加拿大為老人籌款,他從未在大凍天時到北國去,所以,提起已眉頭皺,事關陳百强最怕凍,白雪紛飛的天氣,冷得連人也無精打采。 「現在想起已感苦惱,幸而演唱會之後,將到歐洲一遊,到時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 他對於自己的歌曲可以在「末代皇帝」放映時當主題曲,感到非常榮幸。 (完) 資料圖源:馬高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