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撒西大哥♋ 撒比西大哥
关注数: 611 粉丝数: 978 发帖数: 45,561 关注贴吧数: 102
[科普]文字版车架结构名词说明 无数次听到学习不够深入的同学反过来喷我,某某是四连杆?某某是vpp?呵呵逗我? 那么我来全面科普一次我所知的结构名词吧,如果那里说得不好说得不对,您再来当面喷我,啊不讨论讨论如何 首先是全避震车架总分类(此处使用全避震名词而不是软尾,广义软尾就是全避震,狭义软尾指佳能戴尔的专利,无转点式避震车架,靠碳纤的弹性代替轴承转点,目前全世界只有佳能戴尔有) 1单转 2虚拟转点 单转 1.1纯单转 目前只有老款morewood和orange使用,新款morewood已经放弃纯单转 1.2多连杆单转 使用最多的全避震结构,连杆数为4,6,8,10等等等等(四边形原理),优点为避震效果好,曲线好调整,无专利限制 虚拟转点 2.1狭义四连杆 为何叫狭义呢?因为单看连杆数是无法区分四连杆式虚拟转点还是四连杆式单转的,必须研究细节才能分辨. 狭义四连杆的鼻祖为HORST-LINK,闪电发明的虚拟转点技术并且拥有其专利.一般大多数时候提到四连杆指的就是虚拟四连杆(类似软尾和全避震的区别) 目前使用四连杆的厂商不是很多,因为专利压制和它与单转不太明显的差别,使用感受和单转差不多,所以厂商很少使用四连杆结构,国内比较常见的也就是闪电和XR了. 2.2狭义vpp 争议最大的一个名词,首先vpp啥意思?Virtual Pivot Point,直译为虚拟转点 同样从鼻祖谈起,vpp由一位天才设计师(作者名字不详)于1996年创造出来,申请名为vpp的专利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美国专利号5553881),并于2001年把该专利卖给了三条裤子,同时裤子拉拢了淫天使作为合作伙伴共同使用该专利.但是第一代vpp并不是裤子和淫天使实用化的,而是支付vpp使用费的铁马,创造了第一代vpp结构,名为DW-LINK.使用DW-LINK技术的铁马sunday在当个赛季就取得了多站冠军,使得初出茅庐的VPP结构名声大噪. 看完这里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广义vpp和狭义vpp的区别,广义vpp就是虚拟转点的意思,狭义vpp是指以DW-LINK为鼻祖的转点技术及其衍生技术. 就是因为DW-LINK如此屌,所以想沾光又不想出钱买的厂商还是很多的,比如yeti的SB66(已于去年被告倒全面停产),捷安特的MAESTRO,除此之外还有女妖,达奔等等,当然还包括vpp自家的裤子和淫天使 所以虚拟转点从来就只有两种:广义四连杆和狭义vpp,至于以此延伸出来的或者用于规避专利而产生的结构,如闪电FSR(此技术淫天使在没vpp专利前购买使用过),捷安特MAESTRO,yeti的switch,无非是叫法不同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