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法律纠纷 结合法律纠纷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23 发帖数: 3,444 关注贴吧数: 107
刘翔退赛——回顾1988年李宁,朱建华的失利后的遭遇 时间倒退20余年,刘翔的前辈们也经历着和他极为相似的难题,可他们所面临的,却是真正比狂风骤雨还要冷酷猛烈的人言海啸……兵败汉城奥运的李宁,回国时迎接他的是成捆的指责信件;曾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失手的跳高名将朱建华,奥运归来遭遇“冷处理”,甚至被人无理谩骂,家里的玻璃窗也被砸碎。   李宁的一次失利,国人近乎疯狂的表现让人震惊   20年前的冷酷   李宁,世界闻名的体操王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就以神勇表现拿下3金2银1铜,成为那一届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衣锦还乡,李宁在广西南宁坐花车巡游,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南宁城内欢天喜地,鞭炮连天。时年21岁的李宁,根本不会想到,王者归来的巅峰体验,在其职业生涯中不会有第二次。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伤病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折磨,功成名就的李宁同样满身是伤。1984年奥运会后,李宁本可以选择急流勇退,但在当时的情境下,他除了继续战斗,并无第二种选择。“我不是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汉城奥运会前夕,李宁在与好友的一次彻夜长谈中曾如此感慨。   据了解,李宁其实在1986年就心生退意,但面对中国体操青黄不接的困境,国家体委的领导毅然决定:汉城奥运会继续让李宁担纲!那时的李宁,已不再是作为个体的一个人,他代表的是10亿中国人,他是中国的象征。   事实上,李宁不是没有过面对伤病而如铁人般坚毅的刚勇表现。1980年莫斯科体操世锦赛,离比赛开幕仅剩三天时间,李宁在一次场地适应训练中扭伤了右脚踝,伤情相当严重。虽然队里已经决定不让他参赛,但李宁没有放弃。就在报名截止的当晚,李宁在教练面前做出了一个想来都令人心颤的举动:他站上凳子往下跳,然后用受伤的脚做单腿平衡和深蹲……带伤上阵的李宁没有让人失望,他最终如愿拿到了冠军。赛后,国际体操协会的负责人赞叹说:“你的自由体操,世界第一,你的意志,也是世界第一!”   可是,8年后,意志世界第一的李宁却未能抵挡住国人带给他的心灵伤害。   汉城奥运会,李宁败得如此惨烈。吊环比赛,他的脚诡谲地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中,一跳坐到了地上。观众还未缓过神来,只见电视镜头中的李宁微微一笑,显然,那是带着特殊内涵的笑。然而,自尊心因梦想破碎而受损的国人,已读不出李宁笑容中的悲情和无奈,在他们看来,这是不知羞耻的笑。结果可想而知,嘲讽声和叫骂声铺天盖地袭向李宁:“输了还笑,李宁像什么样子,丢尽中国人的脸!”有观众直接给李宁寄刀片,希望他割脉自杀以谢国人;一位辽宁观众做得更出格,他在寄给李宁的信里装了一根系好的塑料绳扣,并附上一句话:“李宁小伙子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   下场后的李宁和队友哭成了一团,他知道,自己已成为中国体育的罪人。回国下飞机时,获奖者直奔接待大厅接受欢呼簇拥,李宁却在孤单与落寞中独自品尝失败的滋味。见到李宁,连机场人员也不忘落井下石:“哪里不好摔,跑到那儿摔去了。”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宁说,那是一条“世态炎凉之道”。   “中国是个输不起的民族。”对于李宁的遭遇,当时的外国媒体如是评价。那一年,刘翔才5岁。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朱建华也曾是红遍全中国的英雄运动员,他在当年的地位可能比现在的刘翔还要高,他是1983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之首。在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的短短一年内,朱建华连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其中最后一次是越过了2米39的高度。当时距离洛杉矶奥运会跳高决赛日仅剩两个月,没有人怀疑朱建华奥运夺金的能力。 命运弄人,朱建华偏偏就阴沟翻船了,他最终仅以2米31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回国后,他家窗户的玻璃被打破,家人受到辱骂,有人还要朱建华把吃过的补品全都吐出来。备受伤害的朱建华选择了淡出,他赴美留学,直到多年后才回到上海。
在世界110米高栏历史上,刘翔是地球上目前惟一将世界纪录、奥运… 按理说,刘翔在竞技场上的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该证明的已经证明过,他早已名利双收,完全可以选择退役。但是,正是由于4年前“鸟巢”那一幕,他不得不咬牙“还债”,必须要证明自己不是“刘跑跑”,他不得不面对空前的压力,舍命拼争。 和其他选手不同,刘翔心里的巨大压力很难释放,他不敢对亲人说,对教练讲,怕他们担心。把伤脚泡在冰桶中,面对发问,他只能说“还好吧,还好吧。”他最近在个人博客中写了“我要享受自己的奥林匹克”,这句话难道是他的心声? 我们真的需要逼着刘翔还那块金牌“债”吗? 翻开奥运高栏的百年历史,卫冕成功的只有美国选手金多姆一人,还从来没有跨届获得两次金牌的前例。 另外,因伤退赛可耻吗? 在2009年的柏林世界锦标赛上,世界纪录保持者罗伯斯在决赛中曾因伤,跑了半程退出比赛,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因伤中途退出比赛。没有见到他们的民众有什么过激反应。 这次,在刘翔脚部有伤的情况下,依然期待他夺金,显然太苛求。假如脚伤无大碍,刘翔或许能带给大家惊喜,假如脚伤严重,发生什么就很难预测。 孙海平说他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刘翔在决赛日脚伤爆发。其实,他和刘翔大可不必太担心,因为,大多数国人都认为:刘翔这次奥运会上能否拿牌,能跑多快,都不重要,即便他因伤病再次发生意外,也可以理解。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和磨难,刘翔这次能站上奥运跑道上就已经非常不容易。 刘翔也是人,不是神。让我们为刘翔祈祷,祝他好运!
不要让梦想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 凯鲁亚克的一句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不知激励多少年轻人去追逐他们在路上的梦想,我们的流行文化似乎慢了几十年,当欧美的年轻人成为“垮掉的一代”,环游世界,去印度追寻禅的真谛,高呼“要**不要作战”的时候,我们的青年正处于亢奋期,大革文化命,当他们砸碎了一个旧世界之后,却迷惘的发现,并没有出现一个新世界,尽管他们也不知道当时追求的新世界是什么,但是上山下乡很快就让他们认清了现实、回归了现实。   当金斯堡回归正统终成一代大师,当凯鲁亚克终因酗酒过度而导致死亡,当嬉皮士们剪去肮脏纠结的长发换上西装重回现代世界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生于八十年代的这一代,似乎才开始思考西方几百年前就开始思考的,关于个人和家庭、个人和社会、个人梦想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才开始想要不受束缚的自由,才开始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对着这个世界呐喊:“上路吧!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   可是,你究竟为何上路?一直在路上的你们,有没有停下来审视过自己的行为?本以为唐龙的《我去!西藏》会成为一次轻松愉悦的阅读西藏之旅,可是没想到,正是这本看似轻松的书,却给了我格外沉重的思考压力,我并不想一味地赞颂骑行川藏线的行为,想必这样的话他们已经听过太多,我只是想简单地说说,我内心真正的想法。 1、 独生子女和父母:流泪的馒头   这几天,有一个相册特别的火,就是关于失独家庭的一些报道,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清华大学潘教授的那一段,他的独子在5年前意外离世,他只能借着一块馒头来思念自己的孩子,这块馒头已经被封陈了5年,上面的小纸条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当我看到唐龙是怎么在父母的极力反对之下,毅然踏上骑行川藏线的旅途,我并没有像他一样那么开心,充满了战胜父母的喜悦,我只是,想到了这最后一块馒头。   当年,数以亿计的中国父母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诞下唯一的孩子,将所有希望寄予其身上。然而,有超过1000万独生子女家庭遭遇丧子,造成2000万失独父母。书中的唐龙一行安全完成了旅途,但是在故事开始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我知道有很多的人会说,那么多人都平安回来了,现代社会,意外已经很少了。我知道意外很少,可是,就算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你能拍胸脯保证,我一定是这万分之一之外的人吗?你又是否思考过,作为一个个体,你的父母能否承受,这万分之一意外的几率?   中国的家庭现在就是那么脆弱,我在我的反叛期甚至也和父母大吼过:“你们再生几个孩子吧,那我就没有那么大负担了!我是个孤儿该有多好,我想干嘛干嘛!”的这种气话。可是,现实已经如此,我们不得不承担独生子女的责任,尽可能,让父母放心,让他们不要因为我们的放纵而痛苦一生。虽然父母养儿不是为了防老,但也不可能眼睁睁地送你去冒险,当唐龙以各种手段去说服父母的时候,我只是在想,那是你的父母,所以他们会包容和承受你的一切任性,可是,将心比心,你想过他们的感受么?   当年北大登山队遇难的时候,我不相信还能有人在遇难队员父母那绝望的眼神面前,豪迈地喊出“去攀登吧,因为山就在那里!”的豪言壮语,山依然在那里,家乡的父母,也依然在那里,不过,他们再也等不回自己的孩子了。当你骑行在川藏线上,享受你的自由、开心地和藏族美女Cosplay的时候,你可想过在家乡为你日夜揪心,夜不能寐的父母? 2、 穷游和逃票:理直气壮从何而来?   前几天,大家纷纷去围观一个微博,也是骑行川藏线的女生,发出了一个图文攻略,教大家如何在川藏线上“打劫”道班和藏民们的吃喝。网友们纷纷谴责,这就是你们的穷游么?炫耀自己只花了多少钱就完成了旅途,为了这一个目的,就去抢夺对你友好的藏民和道班工人,在你津津有味地大吃人家的口粮的时候,可知道人家一年的收入多少,你吃的东西,是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运到了山上?尤其是,事主死不改悔还叫嚣自己不是没钱是别人主动给他们吃的时候,“穷游”这两个字,恐怕因此蒙上了不小的阴影。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