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锻炼 MDxuzhou
关注数: 84 粉丝数: 261 发帖数: 12,127 关注贴吧数: 25
项目建设强势开局 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记者从徐州市发改委获悉, 项目建设强势开局 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 记者从徐州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从头抓紧、大干快上,一刻不松抓招商引资、一着不让抓开工建设、一以贯之抓项目投入,“765”计划提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势开局,招商1号工程快速突破,有效投入增长后劲充足,项目招引建设总体快于序时节点、好于历史同期。 全市“765”计划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全面超序时,预计3月底可确保完成一季度序时任务。从新签约项目看,截至3月18日完成179个、总投资1036.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5.6%,各板块均达序时;其中新兴产业项目137个、占比达76.5%。从新开工项目看,1至2月完成16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28.2%,快于序时11.5个百分点,各板块均达到或超过序时。从新投产项目看,1至2月完成8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7.8%,快于序时1.1个百分点,经开区、丰县、新沂、铜山4个板块超序时,睢宁达序时。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无论是省级还是市级项目,无论是开工进度还是投资进度,今年都快于往年。从省重大项目看,1至2月,全市18个年度实施项目完成投资40.9亿元,投资完成率16.5%,顺利完成月度节点计划。其中1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6个,剩余4个上半年将全部开工。从市重大产业项目看,17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48个、开工率87.1%,7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1至2月,全市245个年度实施项目完成投资181.5亿元,超额完成月度节点计划,投资完成率12.9%,分别高于去年、2019年同期5.8个和1.9个百分点。 今年,各板块抓1号工程动手明显更快更早,从1月初就掀起了“春季攻势”,实现火热开场。目前,经初步认定,已签约注册项目5个,分别是投资180亿元的新沂新凤鸣聚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68亿元的丰县雅迪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机车项目、投资56亿元的邳州忠旺集团铝型材项目、投资55亿元的邳州驭芯科技传感器及光纤激光器项目、投资50亿元的徐州经开区中车交通(徐州)超级工厂项目。签约待注册的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65亿元的徐州高新区中信戴卡全球汽车轻量化配件绿色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5亿元的徐州高新区徐工青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投资60亿元的沛县中利光伏电池片及组件项目。 从重大项目有效投入看,增长后劲充足。1至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4%,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在库项目逐年递增、体量更大。从在库项目总量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2月在库项目1801个、增加857个,50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1318个、增加548个,亿元以上在库项目1149个、增加448个。从产业支撑力量看,工业拉动增强,1至2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6.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9.7个百分点,占比39.3%、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在库工业项目115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58个;亿元以上新入库工业项目209个,去年同期仅10个。这不仅表明抓紧抓实项目招引建设的成果正在显现,也说明工业立市迈出了坚实步伐。
空中“120”来啦! 大徐州医疗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了!这 空中“120”来啦! 大徐州医疗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了!这不,首个民用的空中120飞机闪亮登场!这意味着今后凡是急症重症病人,可以乘坐飞机直接飞往北上广深大医院治疗,大大缩短路途时间,为抢救生命争取分秒时间!必须点赞![赞][赞][赞] 昨天,徐州市卫健委、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航空医疗救援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徐州市航空医疗救援工作正式启动,“空中救援”今后将护佑市民健康。据了解,本次航空医疗应急救援演练使用的是AC311(B-70kw)直升机,被誉为“空中小精灵”的它可搭载6人,其中后两排座位可拆除放置担架,搭载患者及医护人员和家属。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飞机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从徐州出发1小时可飞抵南京、2小时抵达上海、北京。目前使用费约每小时一万元。 徐州市卫健委与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签约航空医疗救援合作后,该机将常驻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并且与120联动,担当全市航空医疗救援任务。今后类似的紧急医疗远程“飞的”转院在我市将可以常态化运作。 据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徐州也有医院开通空中120应急救援,但仅局限于该医院内部使用,此次航空医学救援合作协议签订后,将服务于全市医疗系统。在徐州市范围内,当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急救而无法通过传统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时,“空中120”将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将能够快速的被送达医院,搭建一条空中生命通道,更好地发挥淮海经济区重症医学联盟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以及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中心的作用,更好地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徐州市外贸经济实现“开门红”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 徐州市外贸经济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员 鲁康琳 邓菲)根据徐州海关的统计,2021年前两月,我市外贸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向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1-2月份进出口总额134.7亿元,增长51.3%,较全省增幅高2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0.2亿元,增长65.1%,增幅全省第四,进口24.5亿元,增长9.9%。我市外贸整体增幅全省第五。 据悉,2020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从整体看,2021年开年我市外贸依旧保持了较好的增势。1-2月,我市外贸总额列居全省第八位,比去年同期排名上升3位。 保税物流贸易方式进出口倍增,对全市外贸增长贡献明显。2021年1-2月全市“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方式进出口5.5亿元,增长55.6倍,“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贸易方式进出口14亿元,增长1.2倍,以上两类保税物流贸易方式合计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4.4%,对全市外贸增长的贡献率为28.3%。 美国、东盟是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头部市场:美国从2019年的第三大外贸市场回归第一大市场,1-2月进出口24.1亿元,增长124.5%;东盟为全市第二大外贸市场,1-2月进出口22.8亿元,增长48.8%,尤其自东盟进口7.8亿元,增长3.7倍。 高灵活度的民营企业表现亮眼。民营企业灵活度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方向,近年来已逐步成为拉动我市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02.4亿元,增长69.2%,占全市外贸总值的比重达76%,其中出口增长76.6%,显示较强活力。徐州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6.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2.7%。 工程机械类产品为我市主打产品,挖掘机、干木薯、玩具、手套、照明装置等商品总值靠前,正向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2月,我市传统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18.9亿元,增长96.9%,对全市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20%,是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第一大商品。其中进出口总值靠前的商品中挖掘机、干木薯、玩具、手套、照明装置五类商品总值21.7亿元,增幅都在一倍以上(其中干木薯增长7.4倍),对全市进出口总值的增长贡献率为30%。
2020年徐州市专利授权量2.74万件,同比增长117.15%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上月底召开的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的通报,2020年,我市专利申请量3.51万件,同比增长4.39%;专利授权量2.74万件,同比增长117.15%。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多方发力,奋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知识产权新高地。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20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上年底,我市成立了中国知识产权(徐州)发展保护中心,建设了快速申报、快速受理、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徐州机制”,企业的高价值专利申报、确权、维权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无需再到北京、南京奔波。该中心5个月申报获批,8个月高效建成运行,创造了“徐州速度”。 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需要市场的良性运行,更需要多方施策,搭建起鼓励创新、尊重知识的平台。2020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1+3+6”工作模式,构建了政、企、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的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共同体,创新开发知识产权“新共享 云超市”平台系统,助推我市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开展知识产权“护航”“雷霆”行动,商标专利案件查办达749件。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核心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全市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文件,实施了一批知识产权工程和行动,专利培育成果丰硕。专利申请量3.51万件,同比增长4.39%;专利授权量2.74万件,同比增长117.15%;PCT专利申请量261件,同比增长18.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33件,比2018年翻了一番,增幅位列全省第二。 高标准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到企业,2020年,全市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9.36亿元,有力帮助企业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复市。 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要着重围绕五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政策引领,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二是聚焦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三是聚焦成果转化,高效益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四是聚焦体系建设,高水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五是聚焦协同联动,高起点建设多元联合的工作格局。强化全链条保护,奋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知识产权新高地。
徐州经开区跃居国家级经开区第24位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徐州经开区跃居国家级经开区第24位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1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徐州经开区位列综合发展水平第24名,位次较上年度前进了1名。 2020年,徐州经开区统筹施策勇夺“双胜利”,实现了综合实力的新突破。面对疫情和复杂经济形势影响,经开区扎实开展“双百包挂、千企帮扶”活动,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20.6亿元(其中,税收减免10.9亿元、社会保险费减免6.7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3亿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徐州经开区一着不让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增长6.7%,增幅全市最高;规上工业总产值1850亿元、增长15.2%,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310亿元,增长7%;实际到账外资6.2亿美元;重点发展的工程机械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及ICT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237.2亿元、106亿元、52.9亿元,分别增长26.7%、7.1%、36.3%。稳住了经济增长“基本盘”。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超过两位数的达到107家。 作为全市的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发展的主阵地,徐州经开区坚持以招大引强增动力,招大引强与增资扩股同步推进,2020年,共签约产业项目116个、总投资近750亿元,特别是经过下半年以来大家的集中攻坚,在短时间内相继签约了总投资60亿元的浙江天通新材料产业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深圳银科5G智能终端、总投资3亿美元的上海思路迪抗肿瘤创新药等一批“招商1号工程”项目,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实施的108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58.9亿元,31个市级重大产业实施项目完成投资额192亿元,居全市第一;“765计划”完成开工项目59个、完成率101.7%,投产项目46个、完成率102.2%。中能颗粒硅、复星医药徐州产业园、淮海经济区产业基金园等也相继开工、开园;徐工特种起重机械、鑫晶半导体大硅片、开沃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华清氢能燃料电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位于徐州经开区的徐州综合保税区发展势头强劲,全年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是2019年的5.4倍,位居全省20个综保区第7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6个位次;徐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运营以来,成功开展1210保税进口和9710直接出口、9810出口海外仓业务,新引进米欧米拉、小笨鸟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完成跨境电商贸易额2.07亿元,占全市42.7%。南北共建园区初见成效,无锡徐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复,锡徐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运营,重点突破了上海中车超级工厂、深圳科陆车电网等总投资169亿元的18个重大项目,园区建设起势有力、开局良好。产城融合加速推进,以高铁商务新城为核心,以南部生物医药创新港、北部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空间布局,打开了发展的一方新天地。尤其是规划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在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争取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新征程,砥砺奋进再出发,2021年,徐州经开区还将全力以赴、踩足油门,跑出决战决胜的加速度,巩固经济加速回升势头,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市“十四五”发展大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决当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排头兵。
去年徐州完成公共资源交易19338宗 成交额突破1500亿元 去年徐州完成公共资源交易19338宗 成交额突破1500亿元 记者从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2020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交易19338宗,成交额1591.32亿元,同比增长46.47%,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从统一管理体制、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运行机制等“四个一体化”入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扩大“不见面”交易应用范围,完成市县两级平台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有力体现。 市县两级全面开展“不见面”交易,创新采用“网络开标、标书邮寄”等方式,实现量额双升,地铁2号线、3号线二期、城东大道和三环南路快速化改造,以及地铁6号线土建施工等徐州市重点工程招标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据统计,2020年全市“不见面开标”交易项目1947宗,交易额946.31亿元,数量迈入省内第一梯队,不见面交易率由34%提高到83%。与省综合专家库对接,2020年市县两级协同开展215次省内主客场远程异地评标。开标不见面、专家异地评,从地域上最大限度隔离招投标人与评标专家,有效遏制评标“熟人效应”,成为防范交易领域廉政风险和围标串标问题的有力举措。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发布公告,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共资源现场交易活动的正常化,建立联动机制,对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应急工程和重大民生项目、重点工程招标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圆满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徐报融媒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魏钟瑞)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