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一潇洒哥
宁波第一潇洒哥
人人都叫我---宁波第一潇洒哥
关注数: 2
粉丝数: 8
发帖数: 423
关注贴吧数: 22
哎……幸好有紫光手电和手串吧! 宁波第一潇洒哥 (19:43:04): 请问我买的是无蜡的珠子,为什么寄过来是有蜡的 宁波第一潇洒哥 (19:43:25): 而且还有磨胶 卖家 (19:43:35): 无蜡的你是怎么验证 宁波第一潇洒哥 (19:43:57): 紫光手电shams_z (19:44:16): 那个会准确? 宁波第一潇洒哥 (19:44:27): 准,百度手串吧都在用 卖家 (19:45:06): 额!那是什么 门道亲不满意支持 退货你哦 宁波第一潇洒哥 (19:45:32): 那退回的运费呢 卖家 (19:47:07): 先垫付运费 到了 运费保险 会打给你
入了颗玛瑙,来搭配小叶紫檀佛珠!
关于老山檀香的奶香味疑惑!请高人解惑! 昨日逛文玩市场,老板拿出2串同规格20手串,1串沉水级别重54克,价格1500。另1串非沉水级别重43克。关键的地方来了,非沉水那串有奶香味,而另一串却只有檀香味。本人十分不解,请高人指点!
今天看到一串2.0的海黄,价格实惠,但拿不准。请各位掌眼!
相中一串海黄2.0手串重55克,对方报八张。请大家拿拿主意!
太震撼了,京东LV手包只卖三位数!是不是真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tem.jd.com%2F1033911783.html&urlrefer=7ea1b2b1737bb3a09ce5831d9a431d3f
大小论英雄,小大论价钱 在自然界,扑倒角马并且能享受美味的一定是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狮子;然后赶来的是猎狗分享残羹剩饭,最后的肉渣留给了兀鹫。 在木器行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大的木头被加工成家具,余料再被小作坊买走做成箱盒笔筒,再剩下的料头又被拿去做成把件手串。 奇怪的是,木头越小越值钱,换句话说,按照单位价钱核算。第一贵的是手串,其次是手把件,再次是笔筒,最便宜的反而是家具。 古人把木头做成成品后叫“木器”。按我们的理解,要有一定体积才能称“器”。所以过去的价值观越大越值钱。我们现在却不是这样了,所以有必要穿越到古代,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看木头的。中国古人有比现在更优越的条件,那就是木头的资源比我们现在丰富的多。 第一是要大,“大”是自然界中的优胜者。大骡子大马,大房子大家。木头大了才叫“成才”才被第一时间接受。黄花梨比紫檀更早进入家具领域是因为黄花梨料大。 第二是要硬,有强度才能应用,“强硬”是各个领域的第一优势,木材更是这样。所以“硬木家具”最主要的是选择木质要硬。 第三是要韧,木头有硬度是不够的,但是硬的木质往往会脆。比如乌木比紫檀硬,但是很脆,无法雕刻,甚至在家具上起一条线都容易碰断。 古人把符合上述三项条件的就认为是好木头。但是还有一个分水岭,决定了“大木作”和“小木作”两个行当的用材。那就是第四要美,木头刨开以后花纹美丽的用做家具,家具行业叫“小木作”。没有花纹或者木纹不漂亮的用作建筑用材,建筑行业叫“大木作”。 通过几百年的考察、挑选、验证,中国古人形成了一致的文化认同感,那就是做家具的木头首选“黄花梨”“紫檀”“老红木”。 说了古人选择木头,再看今天我们对木头的认识。由于房子太小喜欢大的只能买小的;由于经济有限大的总价高,小的性价比低但总价也低;大的学问太深研究不透,小的只要看缘分。这就是我们今天小件木器受追捧的原因。
各规格佛珠直接、密度、倍率对照表
佛珠尺寸规格对照表!
学习收藏就像学习雷锋 “收藏”近期热度最高,收藏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各门类隔行如隔山,各有无穷奥妙。但隔行不隔理,怎样理解收藏呢?我们用多年来学雷锋的亲身经历来做比喻说明。 今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年。从那时起,每年都有“学雷锋标兵”,可五十年了,我们只是记住了雷锋。标兵们都是暂时辉煌,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谁?忘了。 收藏品也是这样,和田玉自古受追捧。由于稀有和贵重近几年又出现了黄龙玉、隔壁玉等等。和田玉就是雷锋,其他的都是年度标兵,成绩再辉煌,将来也会被忘记。 古典家具也是这样,只有紫檀、黄花梨、老红木、草花梨这四种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古典家具曾经用过的木材值得收藏,其他的都不可能升值保值,几十年后就是劈柴,所以古典家具界把他们都统称为柴木。 您想收藏吗?先找雷锋,再辨真伪。一步步来您就是达人了。
攀龙附凤说木材名 天上的神兽莫过于“龙”和“凤”。引起我们无数的向往。相比之下地下的凡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既不能腾云驾雾又不能引百鸟齐鸣,凡人就是凡人。但是我们可以把“龙”和“凤”加在我们凡人的名中以提升我们自己。可我们从没认过真,没有要求过名字中有龙就成龙,有凤就成凤,攀龙附凤而已。 木材中也是如此,“紫檀”、“黄花梨”、“红酸枝”就像天上的“龙凤”。如今新出现的许多木材为了好卖都起了与之相关的名字,但木材本身都与之无关。 先说紫檀,与之相关的有“大叶紫檀”、“血檀”、“科特迪瓦紫檀”(科檀)、“紫檀瘤”(紫檀柳)等等。再说黄花梨,与之相关的有“大叶黄花梨”、“非洲黄花梨”红酸枝应该只有老挝红酸枝才是正宗红木树种。而杂种简直太多了,无法列举。 攀龙不是龙,附凤不成凤。大家一定要认清楚,千万不要为名字迷惑。
新开老山檀香交易吧,欢迎广大玩友前来指点,呵呵! 新开老山檀香交易吧,欢迎广大玩友前来指点,呵呵!
手串是名片 手串是名片 色彩反差大:说明此人没有大局观,性格比较固执,往往是以点带面的审美观,容易上当。 色调偏暖色:喜欢暖色的人往往对审美的规格追求更高一些,佩戴暖色调的饰品也说明了他热爱生活追求变化。 色调偏冷色:喜欢冷色的人审美观点比较独特,性格比较固执,生活比较循规蹈矩。 总而言之,手串是没有发到您手里的名片,您如果能读懂对面人的手串,就可谓是“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你可以看您周边的朋友带什么样的手串,给他算一算性格。毕竟心理学上的定律“性格决定命运”。
老山檀香知识(二) 在一部分的产地来说,好多檀香都是很好闻的,而且在相同产地当中,也不是就有一个单一的标准在那里,这个不是画几何图形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在香韵只能随着个人的意愿和各自的体会来阐述,即使同一个材料,同一个成品,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描述,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在交流这些的时候,我们尽量要保持冷静和中立的心态,不要勉强和死搬照抄,因为味道根本不能捧在手里给你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而且,在这品相和解读的过程中,个人觉得专一和静心很重要。如果自己不实事求是,以空瓶状态去实践和用心品的话,根本我们体会不到檀香的那种神韵,只能勉强的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样的结果是很杯具的,第一就是不能与檀香相通,又不能保持那种长久的可持续的喜欢和沟通,等到那种热血退潮之后,又去寻找下一个玩点,始终没有自己的一个靠岸点。因此,在开始最先接触的时候,和我们的一份工作一样,这个第一桶金影响了我们的以后。第一次接触这些的时候,最好让自己的心态保持一种平和,安静;第二就是刷牙和让自己的口鼻清新,洗个脸,全身放松,深呼吸一下,吸一口。深呼吸,安静一下,再吸一口。只有这样反复的对同一个檀香吸香韵和品,直到把这个香韵种到内心。 再一个,不用过度的热情高涨,因为来得快的,也去得快,我们自己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去面对这些,这样才不会回到冷却时候。而且,已经入门的玩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不停的学习和进步,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 只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学是无止境的,谦卑才能受益,直到今天,面对任何一个自己稍微擅长一点的木头,我依然保持和开始的时候的心态一样,一直的学习和如履薄冰,同时继续的学习一些生物学,拜访木匠,学习其他玩友的,参考其他玩友的,旁敲侧击的学习。只有不停的学习,才不会落后。 就好比是东加檀香一样,我觉得,我们不能光把老山檀捧的那么高,这个其实还是各有千秋的。不过千万的一条,别用外表和图片来说事,这样太武断了。 有人说,沉水的怎么好,这个我个人觉得太武断了。 (1):沉水一个是体积的问题,这个体积不能决定产地和香韵。 (2):沉水说明了一个含水量,不一定是含油量,因为油是轻于水的。这个不是香韵的主导,更不是产地的依据。 (3)沉水说明了部位,像根和树头部或结疤瘤子部位,但是不能决定产期和香韵。 (4)沉水是可以说明密度,可是和香韵和产地还是不能决定。好比一个香韵好的不沉水的老山檀的枝料,肯定要比沉水的巴布亚的檀香要好。 (5)就是危言耸听一下,要沉水朽木都可以沉水,灌铅这些手法,对您来说不陌生吧。 再一个就说,油性,是不是老山檀的油性就怎么样呢?不是的,油性好的木材很多,不只是檀香。不要再这个地方自己毫无理智的扎进盲区去。
诚信商家请入驻,发布你们的信息! 诚信商家请入驻,发布你们的信息!
友情价收的一对雌雄葫芦手把件!请大家过过眼! 雄葫芦:高70mm,宽36mm 雌葫芦:高65mm,宽32mm
自购原材料加工佛珠成本分析!!做了张草图,请各位指教! 今日闲来无事,做张草图,大致算了下
新收一对小叶紫檀镇尺,请大家鉴赏! 规格:长36宽4.2厚2.6厘米 重量:单根0.72斤 上图:
490元收入一款小叶紫檀笔洗,高3公分,宽9.5公分,新料无补无胶 5
这串海黄直径2.0,重54.9克!本人想入,请各位行家断断!
帮同事收了串2.0鸡血红!价格为264元!
捡漏,捡漏!请大家猜猜这串价格??
这款20mm手串,不带弟子珠重69.08克,320元收的!请大家鉴赏一下
这款20mm手串,是320元收的,请大家鉴赏一下!
求鉴定,这款越南黄花梨1200元,值不值这个价!请大家指教一下!
求鉴定,这款越南黄花梨1200元,值不值这个价!请大家指教一下!
求鉴定,这款越南黄花梨值不值这个价!请大家指教一下! 这款越黄卖家要1200元,本人吃不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