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机械难用😂
灭死A家垃圾卡
关注数: 3
粉丝数: 141
发帖数: 10,086
关注贴吧数: 26
也许是最便宜的便携机箱??加上邮费也才26块多 在B站看到一个很好玩的例子:用装2瓶红酒的木盒子做ITX机箱,而且还超便宜。 想起自己上一个开放式平台的机器,要带出门还得加个有比较好的保护的箱子。如果直接装这样的盒子里,岂不是可以做成一个手提箱电脑?于是网上找到了一个4瓶红酒的盒子下单:价格才20.5,邮费6块,比P6 matx小机箱还便宜。重量990g,自带提手,方便携带。 到手打孔上铜柱,然后安装主板和显卡延长线,装好之后:用的台达DPS-500AB-10服务器拆机500W金牌FLEX电源,价格很便宜才125。开机瞬间风扇转速很高,但10秒左右就降回正常转速,日常使用转速不高,噪音不算大还可以。 CPU QL3X超4.5G,性能相当于10325,上的Z370M主板,将来还能升级QQLT甚至QQLS、QTJ0。显卡老矿渣584,空间最大应该够32cm、3槽的显卡。作为三奶机,这性能基本够用,3A游戏也能1080p高特效跑跑了。 如果要外出,这个箱子正好能把无线键鼠一套、便携屏幕也一起装下到地方后,只需要拿出键盘鼠标,插上电源线和显示器DP线,就能开机使用了:除了没有电池不能户外使用外,这便利程度就是堪比笔记本,而且不用额外的包来收纳,机箱本身就是手提箱。而且这箱子的价格比最便宜的机箱还便宜,又能把台式机像笔记本那样带着走,准开放式平台散热也没问题,感觉挺爽。
也许是最便宜的便携机箱??加上邮费也才26块多 在B站看到一个很好玩的例子:用装2瓶红酒的木盒子做ITX机箱,而且还超便宜。 想起自己上一个开放式平台的机器,要带出门还得加个有比较好的保护的箱子。如果直接装这样的盒子里,岂不是可以做成一个手提箱电脑?于是网上找到了一个4瓶红酒的盒子下单:价格才20.5,邮费6块,比P6 matx小机箱还便宜。重量990g,自带提手,方便携带。 到手打孔上铜柱,然后安装主板和显卡延长线,装好之后:用的台达DPS-500AB-10服务器拆机500W金牌FLEX电源,价格很便宜才125。开机瞬间风扇转速很高,但10秒左右就降回正常转速,日常使用转速不高,噪音不算大还可以。 CPU QL3X超4.5G,性能相当于10325,上的Z370M主板,将来还能升级QQLT甚至QQLS、QTJ0。显卡老矿渣584,空间最大应该够32cm、3槽的显卡。作为三奶机,这性能基本够用,3A游戏也能1080p高特效跑跑了。 如果要外出,这个箱子正好能把无线键鼠一套、便携屏幕也一起装下到地方后,只需要拿出键盘鼠标,插上电源线和显示器DP线,就能开机使用了:除了没有电池不能户外使用外,这便利程度就是堪比笔记本,而且不用额外的包来收纳,机箱本身就是手提箱。而且这箱子的价格比最便宜的机箱还便宜,还能拥有台式机的低价格、可升级性等等好处,准开放式平台,散热也没问题,感觉挺爽。
在看12100评测的时候看到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性价比前9名全是Intel的,农企的CPU性价比果然低
以ITX精神继续折腾ATX台式机 原本用MATX半高机箱改造了一下,实现了显卡竖装,还装下ATX大板+FLEX电源: https://tieba.baidu.com/p/7543967161 不过因为是较厚的铁皮机箱,所以重量相当重,达到了5.6kg,便携性方面还是有挺大折扣的。 于是,打算继续折腾改造,用铝型材来做轻量化的开放式平台,大幅减轻重量,并且尺寸上可以增加点宽度好增加兼容性。 看到了现成的这种框架式机箱是这样的:高度较高,而长度却有些偏小,毕竟一些高端显卡都32cm这种长度了。而且电源装在主板背面,导致了深度20cm太深,如果要装箱,箱子体积会比较大,不方便携带。 再看了一下,发现其框架都是标准的工业铝型材,为何不自己直接买铝型材来DIY?而且还能更便宜。 再加上考虑尽量轻便,便找了1515欧标的铝型材下单。价格很便宜,只算必要的配件的话,也才60多。到手是这样的:用标准件装上后,高度31.5cm,长度36cm,深度10cm:称了一下重量, 比原来已经大幅下降,只有3.6kg,已经达到了高端配置的15.6寸笔记本的重量级别。 甚至比那些3080级别显卡的17.3寸笔记本的旅行重量(6kg+)要轻太多。 而且主板背面正好装自己DIY的15.6寸的便携4K 120Hz屏幕,再配上无线键鼠,装在一个硬壳保护箱里不管带到哪里,只要插上一根电源线,不用再接任何其他线材就能开机使用了。 由于增加了宽度,对于电源的尺寸要求也降低了,已经可以兼容SFX电源,这个结构除了电源还只能SFX以及CPU散热高度有限外,别的完全都是标准ATX大台式机的配件直接上,把台式机带着走的计划又往前走了一步。
改造完成,就等新电源到位了 一直想找这种结构的成品机箱一直找不到,只能自己找了个MATX 半高机箱来改造了。 尺寸32*32*9 cm,大概9L的体积,加个提手以后可以作为手提箱电脑来玩。 本来打算玩MATX主板就好的,然后就……发现能装得下标准ATX大主板了 一个9L左右体积还支持标准ATX大板,支持29cm长度、3槽厚度显卡的机箱,我还没见过现成成品的。 打了3个眼上固定柱,可以符合标准ATX主板固定孔位。 又打了4个眼安装显卡竖装固定架,还拿了一小块亚克力板弯了个90度的一小块来作为显卡固定板。 手里现成的小电源只有一个大1U的,结果装不进去,只能凑合放外面挂着。 就等过两天小1U电源到手,就可以装到机箱右上空着的那一块了。
终于成功,手动分析页面下载B站的4K HDR并且正确播放 不支持HDR的SDR屏幕直接看B站上的4K HDR颜色是失真且会溢出的。 手动分析了页面上的视频链接,下载了原始的独立M4S文件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之后,用ffmpeg合并成.MP4文件,再用potplayer打开,并选择开启HDR解码。 视频的色彩空间显示为bt2020nc,证明下载完以后的文件确实是HDR版本,解码出来的效果比在原页面上好多了。 见图
3060Ti真是ITX机箱的福音,标准双槽短卡型号列表 3070只有公版是最小,标准双槽、不越肩,就只有技嘉猎鹰一款,而且长度还达到了28cm。 3060Ti相比之下正常多了,标准双槽、不越肩,长度26cm以内的一找已经一大把了: 耕升 魂 247mm Palit Dual 247mm 技嘉 猎鹰 242mm 映众 黑金 240mm 微星 TWIN 230mm 索泰 TWIN 222mm EVGA XC 202mm 几乎每个牌子都有,影驰还看到一个国外1-Click OC的型号,国内不知道叫什么,243mm EVGA这个装鱼巢S3有可能都能装了。
捡了一颗QL3X,简单测一下,真的香 最近咸鱼QL3X真的火,tb上都缺货涨价了,从280涨到了299。 现在还有地方能买到,赶快299弄了一颗来玩玩看看到底折腾不折腾。 本来有点担心手里的条子能不能兼容,先用十铨DDR4 3000 冥神插了一条。 散热也是用AS120刺灵没装扣具,暂时直接压上面 顺利开机 一点也不折腾,内存识别为2666,完全没有像传言中那样必须2400以内单通才能点亮,然后调整后才能超频上2666、2933的情况。 进BIOS设置1.2V电压,超4.2G,顺利开机进U盘的WinPE跑分,还没装系统只是简单测一下。 重启再进BIOS设置1.25V电压,超4.5G,同样顺利进WinPE,CPUZ测实际电压1.264V,跑分单核534.9,真的香看来等真正装进K55 ITX机箱以后,可以慢慢折腾试试超4.7G了。
就这?就这?就这??? 10600K默秒全…… 对于臭打游戏的来说,从zen2的9600K默秒全,zen3变成了10600K默秒全而已 关键zen3全核能跑的频率低,“超频”反而游戏性能下降,真是有趣
有人说2070超到爆也摸不到2080默认?? 用Afterburner随便拉拉就摸到了,感觉挺容易的啊。 @思绪又来看爷🙈
6900XT显卡性能官方预告?? 所以呢,目前来看3080比它强15%左右,它正好介于2080Ti和3080的正中间? 大家可以安心等3070Ti了 3070Ti 16G显存,性能和它差不多,正好。
RTX 30系发布后的2080Ti…… 做这些视频的真是太逗了
现在最强的便携小箱子是哪个? 出差装拉杆箱里面方便携带的。 目前看来小箱子似乎iLoud MTM很强悍?不过需要插AC交流电,似乎在户外出去玩的时候没法用了。 最好还是有电池的蓝牙小箱子,这样看下来似乎iLoud Micro Monitor更合适点? 实在不行可以用12V或者19V DC的小箱子也能接受,这样也可以用电池供电。
给K55换个侧板,以及改善散热😎 SGPC作为能支持30cm显卡,体积最小的机箱,便携性和性能方面都很不错。 只是买回来后对于其亚克力侧板不是太喜欢,因为透气口的大小还是有限,对于散热不是很理想。而且如果是出差携带,路上万一有挤压还有破碎的担心。 于是下定决心给K55换个金属侧板,出于对散热的考虑,打算用孔边距较小的冲孔不锈钢板比较合适。 在网上看了几家,在一家询问到了6边形开孔的,孔径6mm,孔距2mm,1mm厚度的板材有现货,只需要简单裁剪就能用。 于是量了一下K55的侧板大小,以17.6cm*30cm下单了2片,每片才20的价格,相当实惠。如果是定制板材现冲孔,边上留一圈不开孔的留白,需要重新设置膜具,价格要3倍,60一片感觉有点不值,还是买了现成板材裁剪的。到手外观还不错,就是发现长度稍微短了一丁点,长度要30.5cm才更合适。这下这个通风效果应该不错了吧,估计和完全不装侧板也差不多了。 然后是散热方面的考虑,我用的CPU散热是IDcooling的IS-60,性能在K55限高以内算是顶级的之一,价格却不贵性价比很高,只是12015薄型风扇本身没有什么大风量高转速的,这点让我有点不爽。 想到K55侧面空间那么大,完全可以放4个8cm的大风量8015风扇在侧面,不是比单个12015风扇强多了??而且转速也有高很多的可以选。 于是找出4个8015的风扇装这个侧板上看看:不错,刚好。(风扇标签是错的,实际风扇型号是工包的EFB8012HB)。 因为风扇默认转速有3000多转,所以自己找了个DC-DC降压模块,来给4个风扇调速。(用电阻调速的话,电阻本身消耗功率就得有几瓦,和风扇功耗差不多,发热有点大,用DC-DC模块发热好很多)简单焊了一下,最后效果。 装上后果然散热效果比IS-60原配风扇好了不少,而且K55顶上也不需要再额外加装风扇往外抽风了,4个8015从侧面吹,顶上的风也不小,根本不会再积热。最终完工效果,完全符合了预期的计划,很满意
关于K55机箱的一个疑问 K55机箱的硬盘灯位置为什么没开孔?? 一开始我以为只有电源灯,但看了底下电路板上有硬盘LED灯,但在铝面板上没开孔是什么迷之操作?感觉好奇怪 而且电源灯简直不要太亮,晚上漏光简直可以当照明用。 于是动手改了一下,拆下了面板的电路板,在电源灯上贴了2层白胶带,外面套了黑色的热缩管,终于亮度合适了,而且不向周围漏光。 再量好硬盘灯的位置,用电钻加上最细的钻头开了个孔,这下硬盘灯也有了。
千元内高特效吃鸡百帧??没问题 先上配置X3450 45 4热管散热 30 P55主板 150 RX480 4G 淘宝矿卡一年保 408 8G DDR3 100 120G SSD 80 450W电源 80 算下来总共不到900块 不过我这里的内存、SSD、电源都是自己以前旧电脑里面留下来的,不是真的去咸鱼的,实际去咸鱼淘大概是这个价。 CPU可以超频,超上了4G,显卡超1330/1900跑了一下分:吃鸡画质设置用了网上说的三极致之后新的设置方式,开鲜明度,抗锯齿和材质高,可视距离超高稳稳上百,谁说千元吃鸡不能高画质百帧的??
如果有P67、Z68、Z77这些主板,那么2550K岂不是更好? 看到2550K价格才180,还能超频4.5G、4.8G甚至5G 那些E3 1220V2应该跟能超高频同样4C4T的2550K完全没得比吧? 感觉简直是2550K吊打1220V2嘛
X3450这么牛??? 把主力机上的2070拔下来插在了X3450机器上,进吃鸡开1080p 三极致,在练习场走了一圈,120FPS-160FPS,全极致也有110FPS-130FPS 这么高帧数,看来X3450打吃鸡配高端显卡都不会成为瓶颈了,X3450这么牛??
这台老电脑出二手能卖多少?? 其实感觉性能都还算能用,CPU性能和1230V2都差不多吧? 中特效1080p吃鸡都能有45-50FPS
不同的前端,看看有几个人听得出来点东西的? 同样的耳机,同样的录音麦克,放同一首歌 用了不同的前端播放,然后从耳机中放出来的声音录下来了三个录音 欢迎大家来听听看,看看这三个录音有什么区别,哪组更好? 地址:盘.百度.com/s/1Ks5UfXgfSB81h6uk5qV-iA 提取码:q5wx
有没有这样的便携耳放?? OP+LME49610/49600架构 平衡结构,有平衡口(最好是4.4的) 最好做工用料好一些的 网上找了一圈,只有2个类似的是TPA6120A2*2作为buff的,没有用LME 49610*4作为buff的
出门捡到一个纸箱子 这是啥?还不让用美工刀直接划开,只能小心点先从边上划个小口再扯开了
新驱动加持下,2070的TimeSpy图形分终于上万 最新的417.71驱动下,跑分有所提升,TimeSpy图形分提高了100分左右,终于上万了
现在有哪些手机符合这些条件? 7.2cm以内宽度,4000mah以上电池,10nm CPU,支持TF卡存储扩展
三星显存就是好超,2070显存超上8000MHz TimeSpy图形分上9900,新驱动417.58居然3dmark还不认识。 可惜主板还是PCIE 2.0的,否则TimeSpy图形分估计可以上10000了
AMD终于用7nm工艺造显卡,终于追上N家接近2年前16nm工艺的108i 然而2080丐版价格已经降到4999 而Radeon VII在2月7号上市多半会上6000 考验信仰的时间又要到了
发现耳机线的毛利率很高啊 20多一米的镀银线,加上3块5的3.5mm头子+14块一对的mmcx头子,焊成一条耳机线,价格就基本上68以上了,卖到80多甚至100出头都有可能。 要是用个12到15块的4.4头子,那几乎铁定100多。 转接头也是的,一个3.5的头子加4.4的头子一共也就15-25之间,做成转换头便宜的都要90多,大多上百。
RTX2070这个体质怎么样?跑分应该可以摸到1080Ti默认了吧? 索泰2070 Mini,2风扇21cm长的小卡,在室温22度情况下满载都才70度,这温度还算满意了。 Timespy图形分9700多,可以摸到默认的1080TI了吧?在VRMark Cyan中也比参考的1080Ti分数高
foobar2000显示mp3内置图片的问题修改 用foobar2000可以显示ID3 tag中自带的图片,但是不同mp3自带的图片,在ID3标示中设置的值可能是不同的。有些标记为Front cover,有些标记为Disc,这导致foobar2000总是有部分MP3的图片显示不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动手分析了一下,发现解决办法如下: 用16进制编辑器比如UltraEdit打开components目录下的foo_input_std.dll文件 查找8A 04 3A B3 14 把8A 04 3A修改成B0 03 90 然后保存修改 这样所有MP3中的图片统一用front cover就都能显示了。 btw, 我修改用的foobar2000版本是1.4,其他不是太老的版本我认为应该也可以,但是不完全确定。
CE里面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自动分析两个断点之间的内存读写? 比如我有一个断点A和断点B 我想在断点A触发后,自动记录断下来的那个线程一直运行到断点B为止,所读出和写入的内存地址。 CE有这样的功能或者附加工具吗?
公布一招,如何自己来调整Grado耳机的声音 手头有一支Grado PS500,平时听的时候感觉低频还是稍多了点,有点轰隆隆的,混响过多的感觉。 有一次无意中在听音乐的时候,用两个手掌分别挡住左右耳机外侧网罩的那里,发现声音明显改变了。完全挡住的时候,低频变得极少,而且还有点“山洞”音的感觉。但随着手稍微放开一点,低频又开始回来,“山洞”声消失,放开到一个合适的程度,感觉声音正好符合自己的喜好。低频量感适中,清晰感、质感和密度比完全不挡的时候明显提高,并且下潜还变得更深了,这正好符合了自己的喜好。 但是听音乐的时候不可能总是用自己的手来挡住吧?经过一些尝试,终于找到一个简单的办法实现了同样的效果,不用手挡住而是一直改变,而且挡住的程度还可以很轻松简单的自己调整。 不知道这里的烧友有几个对这样自己进一步调整Grado耳机的声音感兴趣的?如果也感觉这样挡住一些声音更好的话,回复这个帖子吧,回帖人多我就公开那个调整方法。
win10升级到rs3 16299.15后发现一个虚拟键盘的问题 之前版本的win10在设置里面都能开启了带Fn、Del等等按键比较齐全的键盘 而升级到rs3 16299.15之后,只能开启最基本的虚拟键盘了,那些齐全的按键根本找不到地方开启 有办法找回来带Fn键的虚拟键盘吗?
Win10升级rs3 16299.15以后,虚拟键盘怎么变成简略版的了? 在老版本的win10里面可以开启标准键盘布局,是带Fn、Esc键等等的 而升级后的新版本反而找不到设置,只能用最简化的虚拟键盘了?这是怎么回事?
17-05-03【话题讨论】Ryzen的单线程性能其实只跟i5 760差不多? Intel i5 760已经是n年前的45nm工艺的产品了 然而频率上限、日常软件的单线程性能来说,似乎14nm的Ryzen连45nm的i5 760都还比不上?
有什么笔记本比神船的Z7 KP7D1散热更好一些的么? 6700hq/7700hq+GTX1060的笔记本当中 看到Z7 KP7D1宣传的3风扇5热管感觉散热应该还不错 但看评测似乎满载依然会上到80多度,对这配置的笔记本散热比较担心了 而且45%色域的屏幕让人无法接受,再加上还有两个鸡肋的USB type-C接口,感觉不如全是type-A的普通接口的 有没有其他同配置笔记本,重量2.5kg以内,屏幕好一些,散热好一些的?
[求助]多重DH这属性过不去80,该怎么办? 打70基本都在5-6分钟 看到那些属性更低的都能不到3分钟过70,还能过80,我懵逼了 求多重DH速推70,以及过80以上的视频
现在什么高端游戏显示器能满足这些条件? 27寸广角屏 4K分辨率 10bit 广色域 色偏DeltaE<2 刷新率>=120 目前看到的也就 华硕PG27AQ除了色偏不知道外,其他都符合要求 还有别的显示器能达到吗?
油管上转载下来的,GTX1080 vs GTX980Ti的2K测试视频 v.youku.com/v_show/id_XMTU2NjE4NjU0NA==.htm l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2NjE4NjU0NA%3D%3D.html&urlrefer=b20dd82fb6cfdd08d8e26c57627a7fa7 自己看吧
终于塞进去了…… 终于把黄豆的20mm单锂升压驱动塞进了小直鹰眼F30里面 再配上XHP50,让EDC也达到了2000流明以上 一体仓+较多散热片,几乎是小直中散热最好的了吧,950流明高亮档长开没问题,极亮2000流明也就能开3分钟就很热 看来真要能长开2000流明的EDC还是得自己另外设计定制更强散热能力的小直才行了
XHP70三头,12000流明夜拍效果 赶走黑暗,拿着这个走夜路安全感大多了
有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Core M平板? 电池容量>=40Wh 宽度不大于175mm 有标准的USB 3.0接口 分辨率1080p以上 最好是6Yxx的最新一代Core M,不过现在6Yxx还很少,不是也行了
6Y30都发布半年了,怎么平板还是那么的少 都在等厂家把上一代清仓完才上么? 好难等 好难等 好难等
不知道乐凡S10什么时候能出新的版本? Core M 6Yxx系列都出来一段时间了,不知道S10什么时候能换上新的一代Core M
Core M 6Y**的平板怎么还是那么少 Core 6Y**都出来有那么一段时间了,但做出来的平板还是那么的少。 继续等6Y**的10寸左右有标准USB口的平板中……
有点雾,正好玩玩远射 有雾就是好
这是什么鸟? 在窗外偷吃腊肉的鸟
当XHP50装进鹰眼X2之后 自己动手用电磨把电路仓扩了一圈,然后硬是装进了LD-29-S和18350*2 再装上XHP50,这下好了,2200流明 现在天气冷,15度环境下居然开了5分钟之后筒头48度,筒身38度,感觉还挺合适的
单锂升压26650中直夜射效果图 XHP50切果冻,大概2000流明,这冷天一直极亮也不热了
单锂升压驱动+XHP50切果冻+5200mah 26650电池测试结果 黄豆那里的单锂升压驱动改造的26650中直筒 用XHP50切果冻灯珠,配上15块钱的国产26650 5200mah电池的测试结果 续航时间57分钟开始低压闪烁,取出电池后电压3.10V手电外观及大小测试台测试结果曲线
单锂升压驱动到手,理想中头手电Mod完成 基本素材是43包邮的巴乔户外26650单锂手电 原配是XML T6灯珠+电阻直驱驱动 Mod后XHP50灯珠+黄豆单锂升压驱动
如果有这样的两个手电,你们更喜欢哪一个? 一楼不给看
F8+XHP50/XHP70也来玩四联装 10000左右流明的四联装 可以和X60M这个大家伙抗衡一下啦
小直的散热比想象中的更好:鹰眼A6 2.4A XML2全程极亮测试 测试环境: 室温20度,开始时因为之前已经点亮过一小会儿,手电外壳温度26度 电池为LG MG1 2900mah准动力 鹰眼A6小直 XML2 1A灯珠,全程2.4A极亮档最后73:30左右手电没电开始闪烁,取出电池后测量电压3.05V 这温度表现感觉已经可以接受,如果是20度的室外手持,加上走动时候的空气流动温度应该更低 为啥那么多小直依然只做到600流明左右? 下一步打算用这个灯头尝试换上XHP50,跑1.5A电流,大概1400-1500流明试验一下 想想以后单锂小直都能拥有1500流明的光通,岂不是很爽?
32000流明手提换头 原本是单个大透镜的,几乎纯泛光 现在换成了8个小光杯,光强达到了5万cd,稍微有了一点远射能力 也许以后还能换成直径更大一些的光杯,进一步提高光强 晚点可能出去射一下
26650单锂外置DC升压模块,驱动XHP70中直手电 大小还算便携,中直尺寸,可以比较容易的放在兜里 2500流明左右亮度,调节变阻器可以无级调光 26650单锂通过外置的DC-DC升压模块来驱动XHP70,可以达到3A多一些的电流 这下便携、亮度、续航都有了
32000流明手提视频来了 这次分别测试调整透镜距离的聚光模式和泛光模式 聚光: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wOTY1OTYwNA%3D%3D.html&urlrefer=76b566105a5fd074a43d92400772bd27
看到小吧测试TM36 1.7公里远射有感 想起原来远射1.8公里,用相机长焦拍的时候居然能看出区别了 不过当时的远射手提光强是70多万的,倒是比TM31还强一倍多点
XHP系列的灯珠都太结实了 就不说之前有人把默认3A的XHP50超流到8A甚至10A电流都没坏 今天做实验一个不小心加了16.2V电压到12V的XHP35上面 过了4、5秒才发现,赶紧断电,电流都超 到3.8A了 居然没事! 默认电流1.05A的灯珠超流到3.8A居然没事,快到4倍了好么? XHP家族的灯珠都这么抗虐么?太让人惊讶了 想起手里4.2V电压8A电流就牺牲掉的不下10颗XML2 简直不能比啊 XHP35早点出来该多好,简直就是为了远射而生的灯珠
自制32000流明手提,初步完工 采用XHP70*8作为灯珠,CPU散热片+风扇作为散热,2块大功率DC-DC降压模块驱动LED灯珠,1块小功率DC-DC给风扇12V供电 目前还差一些细节,比如给散热做进风和出风的风道,把透镜换成更大的方形透镜,把开关换个好看点的发光开关 不过目前功能基本可用,32000流明可以在手提内部空气还没完全被加热前可以用一会儿然后是一张夜射图
现在手机型号虽然多,但符合要求的手机却怎么这么难找? 4.7-5.2寸 1080p屏幕(如果其他条件都符合,720p也勉强可以接受) 全网通或者电信+移动双4G MicroSIM双卡双待+TF卡同时支持(那种一个SIM卡槽和TF要共用的太恶心了) 正面外观最好是白色,也能接受金色、银色 最好是实体Home键,可接受触摸按键,但不能是屏幕内虚拟按键 电池越大越好,至少3000mah以上 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机怎么几乎找不到 已知的一个满足的似乎只有么么哒3S,而这个却因为出现问题回收而到处都停止销售了,没有靠谱的购买渠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