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皇上回京城 逃亡皇上回京城
关注数: 83 粉丝数: 319 发帖数: 61,596 关注贴吧数: 18
其实,"按需分配"并不是最佳制度(此帖纯瞎琢磨) 当"按需分配"这一词出现时,人们立马赋于它一种非现实的理想。"要啥有啥,要啥分配啥"是基本的想法。其实,这是种绝对天真幼稚的想法。事实上,总需求上或许可以满足你,但个体的生活资料未必按你理想的选择分配给你。一个社会,其劳动产品多种多样,质量层次各有差异,不可能一刀切的分配给每个人相同产品数量和等级的产品给你。比如,你也需要宝马汽车,他也需要宝马汽車,如此,中国丰田汽车肯定没人要,而成为垃圾产品,而事实上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谓"按需分配",必定是全福利性质的配给性制度。人们可以获得数量的满足,而绝不是质量上的满足。如此,人们并没有生活资料的选择余地,或选择性被限定。 其二,各尽所能。一个社会,劳动位置多多,层次多多,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必定有极大差矩。但人们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差别不会很大。要一个创造劳动价值更多的人与一个创造价值相对很低的人同享一样规格的配给,必定这又是一种新的平均主义,会造成新的消极因素。 其三,在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前提下,人们创造的劳动财富量肯定大于消费量。这就造成人们创造的财富量不能为劳动者所拥有,他们只获得大大小于创造量的配给量。也即,人们只占有生活资料配给量,而没有个体财富的积累积攒,一切创造归社会。 其四,"按需分配"不予人们生活资料的选择空间。比如,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情况与劳动付出相一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那么,劳动者可根据自己的财富量自由选择。比如,钱少的买电动车,钱多的可买宝马。就是说,个人选择空间大。而配给制将限制人们这一选择。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