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论贼⛅
microviewzhao
关注数: 30
粉丝数: 50
发帖数: 5,426
关注贴吧数: 15
闲扯专帖: 乾隆王朝
论语正解 吧友们好,跟贵吧吧主沟通过了,在贵宝地发个对论语的个人理解,想起来就发一句,不定期更新。欢迎大家前来切磋斧正。
儒家思想是封建腐朽思想 孔教是愚昧的代名词,是集体无意识的根源
茶壶里的饺子 乾隆编四库,毁书篡改兼把读书人变成了茶壶里的饺子。你不是批儒吗?你不是反孔吗?别的地方不行,来儒家吧,这里"言论自由"。饺子们都来了,水热起来了,翻滚了,沸腾了。好,再给你们加把火,葛儒狗被扔进来了,好,打它!把它打了个鼻青脸肿,接着打!喝茶人闻着散发的味道,微笑着饮了一杯。 做饺子也是不错的,谁不喜欢吃饺子呢?一提起饺子馋得流口水。还是要感谢傻狗子,不是假的,是真心的,不说话不是坏事,想自己堵自己的嘴,很难的。不沸腾了,凉了,才觉得原来感觉到的热血,不过是滚烫的饺子水。做饺子很舒服啊,继续做吧,这是权利,他人无权干涉,既然可以说话了,我愿变成童话故事里,一只幸福的饺子。
子曰是条狗
关于灭儒问题的探讨 最近@水波清如 与我就灭儒/废儒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他的一些问题肯定是进行了思考的,一些观点或考虑可能也不止他一个人有,我作了一些回答,也说了一些看法,也许有欠考虑或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在都同意的前提下,我将对话贴出来,一是请大家指正,二是对话中的很多问题很值得讨论。
水调歌头 儒狗 填了几句词,有想看的吗?有5个人表示想看看,我就把它写出来。
关于贴吧图标的提议,请到置顶贴中投票 吧友们: 基于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孔儒思想对古今造成的深远影响的反思,本吧吧友向吧主提议将以下孔子画像作为贴吧图标。吧主采用民主形式决定并已发起投票,请大家到吧主的置顶贴“〔投票〕关于更改贴吧图标的提议”进行投票。谢谢! (请勿在本贴投票,只有在吧主建立的置顶帖中投票方为有效)
儒家文化的起源 有点长,听我慢慢道来(不定期更新)
不能装作视而不见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 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句话与无为不合啊。如果真是老子说的,道德经就不用看了。
陈蔡风尘
北宋衰败,肇始于司马光 RT
儒生的荣耀 清末江南水乡有一个儒生,读过一点四书五经,脑子太笨,天天摇头晃脑装腔作势而已。书架上摆满了从垃圾堆捡来的几本幼儿看的历史科普书,什么破釜沉舟啦,什么霸王别姬啦等等,该儒生视为至宝天天研习,以至能日赋万言,无非是时而鹦鹉学舌,时而断章取义,时而张冠李戴而已,因此在村子里得了史盲的称号(未完待续)
某岛儒棍最多,诈骗业全球南玻万,如何解释? RT
无题 世事洞明半呆傻, 人情炼达有沐猴。 察言观色是蠢猪, 骚狐仁义不离喙。
无题 远望瑶台寅夜中, 鬼府妖塔莫争风。 轻甩折扇书博爱, 推窗一望星满空。
赵政的余热 夜黑无光,均匀的呼吸中,我浅浅地睡着,一个梦境接着另一个梦境,连绵不绝…… 咸阳,始皇陵地宫。 我:赵政,醒醒,赵政,赵政! 赵政:你是?想起来了,扒了你的皮我也认识你,小时候,在邯郸,玩攻城游戏,你下手真狠,害得我好几天下不来床,你小子还敢来?哈哈哈 我:别扯淡了,看你那迷迷糊糊的样子,我哪是你的发小?你在陵墓里已经躺了两千多年了,今天我特来让你出去晒晒太阳。 赵政:别,一晒我还不得化了呀。要出去也得晚上。你肯定有事,不然,来我这里你不怕折阳寿吗? 我:儒教已为祸两千年,五四打倒孔家店至今百年来,民众渐醒,克服困难后,社会得以逐渐恢复发展。可如今和平年代,儒教余孽又从阴暗角落里冒出头来蠢蠢欲动,似有死灰复燃之势。有识之士担心历史将重新堕入以往的原地踏步的治乱循环国殇之中,正在商议灭儒之策。兼听则明,我特来听听你的高见。 赵政:都怪我当初办事不秘,致有漏网孽畜逃脱,以致于为祸两千余年。邪教不灭,必有灾殃,宜速灭之,彻底为要! 我:所言甚善,惩奸除恶,即为正义。以你当时的社会条件,你之举,实乃义举,至少保证了汉初七十年黄老治国的良性发展…… 赵政:据我观察,历史上的历次批儒或灭儒之后,都能保证50~70年的良性发展,可是由于灭儒不彻底,在这个时限内,如果不再来一次,儒教就会死灰复燃,灾难将卷土重来。现在儒教果然蠢蠢欲动,有死灰复燃的危险。儒教是邪教,迷惑性极大,如同传染病,没有疫苗,一旦死灰复燃,就会大面积感染,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灭儒还来得及,如果再拖延20年,悔之晚矣! 我:如何灭儒,不知你有何良策? 赵政:我已是死人,自然比不得你们活人,何况你们是后生,肯定远胜我们这些老僵尸。不过你既然来看我,我也会尽我所能。 我:多谢,劳驾了! 赵政:哪里话!你们可在骊山之东南十五里处挖一大坑,长五十丈,宽三十丈…… 我:住嘴!拉倒吧你,又要坑…… 赵政:混帐!让老子把话说完!深十丈!你,去通知那帮孽畜,让它们某月某日到此坑处参观旅游,就说又发现了始皇陵三号坑。凡是自称儒生的,报销他们的车费,食宿费,另每人发冥币二十万,这些孽畜全部都要来,一个不留…… 我:这,能行吗? 赵政:混帐!就没老子干不成的事! 我:那好,我先发个帖子试试。 一阵凉风袭来,我醒了,天已大亮。 儒生们,赵政请你们喝茶啦,某月某日,咸阳,骊山东南十五里新发现始皇陵三号坑,参加之每位儒生报销差旅费,另发冥币二十万。好消息,请儒生们相互通知,务必全到!@所有儒生
请教一个问题,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应如何理解,什么是“法”?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法自然,“法”如何理解,“自然”如何理解? 2,“强名为大”和“道大”中的“大”是一回事吗? 为何“字之曰道”后,还要“名曰大”? 3,既然人法地……道法自然,为何说道,天,地,人同属域中四大?
鲁迅吧里的祥林嫂 鲁迅吧有不少尊孔者,他们在鲁迅吧经常造谣、歪曲历史,攻击鲁迅先生。感觉鲁迅吧的人都很懦弱,几乎没有讨论问题的,狂人日记中的黑衣人、厚黑的人到处都是。稍微正常一点的,也无非是讨论讨论书里的某句话是啥意思,把鲁迅的书当成论语读,整个帖吧一片死气沉沉,如同孔子吧灵堂的翻版(孔子吧的儒教徒把帖吧当成了孔丘的灵堂而据为己有,不允许批孔,对批孔者动辄删帖封号)
尊孔者眼中的孔子
灭儒——自发而无声的合力
什么是“灭儒” 概念解释
宣扬天命论者,是天下的大害 《墨子.非命中》欣赏(节选,详细了解请自行查看全文) 今夫有命者言曰:我非作之后世也,自昔三代有若言以传流矣,今故先生对之?曰:夫有命者,不志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也?何以知之?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此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故上得其居长之赏,下得其百姓之誉。列士桀大夫,声闻不废,流传至今,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是故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淫,不慎其心志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沉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是故国为虚厉,身在刑僇之中,不肯曰我罢不肖,我为刑政不善,必曰我命故且亡。虽昔也三代之穷民,亦由此也,内之不能善事其亲戚,外不能善事其君长,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有饥寒冻馁之忧,必不能曰我罢不肖,我从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穷。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 久矣!圣王之患此也,故书之竹帛,琢之金石。于先王之书《仲虺之告》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此语夏王桀之执有命也,汤与仲虺共非之。先王之书《太誓》之言然,曰:“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阙其先神而不祀也,曰:‘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不亦弃纵而不葆。”此言纣之执有命也,武王以《太誓》非之。有于三代不国有之,曰:“女毋崇天之有命也。”命三不国亦言命之无也。于召公之《执令》亦然:“且!政哉,无天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自降天之哉得之。”在于商、夏之《诗》、《书》曰:“命者,暴王作之。” 且今天下之士君子,将欲辩是非、利害之故,当天有命者,不可不疾非也。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也。
晏子论儒 出自《墨子.非儒下》: 孔丘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尼谿,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非所以导国先众。公曰:善!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于是用厚礼对待孔子,不再给予封地,恭敬地接见他,却不问他的学说。敬而远之)
根源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春秋末期,鲁国,天色将晚,我正在打猎,弯弓搭箭,追赶一只野兔,追入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不料里面藏着一对男女正欲野合,追猎心切,没看脚下,结果一脚踩到男的后跨上。这对男女受惊,提起裤子四散而逃。 我定睛一看,这对男女我认识,原来是叔梁颜征二人,唉,搅扰了人家的好事,你看这事闹的! 正在自责之中,突然醒来。惊扰了一对男女的野合,不知对以后的历史有何影响?
根源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春秋末期,鲁国,天色将晚,我正在打猎,弯弓搭箭,追赶一只野兔,追入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不料里面藏着一对男女正欲野合,追猎心切,没看脚下,结果一脚踩到****上。这对男女受惊,提起裤子四散而逃。 我定睛一看,这对男女我认识,原来是叔梁颜征二人,唉,搅扰了人家的好事,你看这事闹的! 正在自责之中,突然醒来。惊扰了一对男女的野合,不知对以后的历史有何影响?
胡适 VS 鲁迅 孔家厨房,大锅里冒着热气,灶下大火熊熊。胡适一脚踏进门槛,家丁忙拦住问道:“先生来此何干?”胡适道:“学生们想知道锅里煮的什么,托我来看看。”家丁忙示意伙夫盖上锅盖,并压上几块砖头。胡适待第二只脚踏入门槛,家丁一把抱住:“先生且慢,子曰,君子远庖厨,您是何身份?这是您来的地方吗?”胡适心想:“也对,可是学生的托付……”家丁会其意,说道:“这还不简单,我告诉您不就行了吗?煮的是羊肉。”胡适回到学校,在他的书里写道:“孔家家丁说,煮的是羊肉”,并告知同学们,他亲自到孔家厨房考察过,煮的是羊肉,确系某某家丁亲口所说。 孔家厨房,大锅里冒着热气,灶下大火熊熊。鲁迅一脚踏进门槛,家丁忙拦住问道:“先生来此何干?”鲁迅道:“我来看看锅里煮的什么!”家丁忙示意伙夫盖上锅盖,并压上几块砖头。鲁迅待第二只脚踏入门槛,家丁一把抱住:“先生且慢,子曰,君子远庖厨,您是何身份?这是您来的地方吗?”鲁迅扬起右臂,“啪!”给了家丁一个大嘴吧子,一脚把他踹到墙角,几大步来到锅前,一把把锅盖掀飞,定睛一看,锅里煮的是:人肉!鲁迅大怒,捡起砖头把锅砸烂,回到小楼书房,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孔家吃人!并写成狂人日记出版,告知天下。
偶遇孔乙己 孔乙己递给我一张名片,最上面一行大篆:孔门xx代不孝之孙,下面是小小的“孔乙己”三个字 我:阁下是孔家后人? 孔乙己(头一扬,辫子翘了起来):嗯,贵府的! 我:跪府?就是那个逢敌就跪的跪府? 孔乙己(涨红了脸,脖子梗了起来):你懂什么?这是跪族精神! 我:向来如此吗? 孔乙己(又神气过来):渊源流长了!先圣祖上宋国人,宋襄公,五霸…… 我:就是那个嘴炮无敌,鼠目寸光,打脸充胖的**吗? 孔乙己:跪族精神,懂吗?跪则,总是要维护的! 我:跪则?不是吃人吗?也维护? 孔乙己(涨红了脸):就事论事!跪则,懂吗? 我:跪族精神?好像没听说过 孔乙己(又神气起来):家传的!你外人懂什么?
批儒赋——五言打油诗 君召小碎步,见爹就叩头。 斜挎道德幡,祖传大力丸。 酒食穿肠过,仁义口中留。 呓语可修身,僵尸能治国。 峨冠高高戴,心如丧家犬。 祭肉少一块,恼羞弃公堂。 师爷比日月,弟子最贤良。 高山自擂鼓,马屁他最强。 壮汉惧绵羊,弱鸡上战场。 弓弦拉不开,遇敌就投降。 立德立功言,至少沾一边。 若无三分利,岂会早起床。 幼帝十多位,跋扈他最忙。 汉初七十年,无儒最兴旺。 随手弃新地,攘外先安内。 食古司马氏,尽废介甫法。 门生遍朝野,认父为完颜。 可怜英雄泪,不能复山河! 莽汉不识字,儒学大宗师。 国人双脚羊,你家第几等? 埋儿喂老母,求鲤不砸冰。 五十听父命,唯有考妣高。 媳妇熬成婆,学样打媳妇。 满朝高射炮,帽子压死人。 蒙眼驴拉磨,一圈又一圈。 默念论语录,富贵棺中求。 圆润中庸道,浑沌稀泥功。 道异杀正卯,和气一言堂。 荀子谈性恶,移出跪府巢。 何尝不幸运,站立百家班。 削足而适履,鸟头钻沙堆。 克己又复礼,锡纸裹大粪。 辱骂当说理,阔谈最怕辩。 仁义礼智信,奸诈虚伪骗。 闻韶不知味,媚君而害民。 郑声百姓爱,孔丘厌绝之。 直为父子隐,窃父逃深山。 当众露屁股,扬恶而惩善。 言必称圣人,到死仍吃奶。 儒者之见识,不如三月婴。
当今社会最需要论辩之风 当没有太多人嘲笑辩论说理的人“关你屁事”时,才能说我们也有了一点进步。当然,也不在意别人嘲笑的时候,创新才有可能。
反儒的困境 五四时期,刚从清朝走出来,对封建礼教真相的揭露与批判,对民众确实起到了大批量唤醒的作用。 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现在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1,醒来的早已醒来;2,沉睡的叫不醒;3,装睡的不可能放弃装睡;4,想吃骨头的不让别人醒;5,反儒的力量很有限且分散,只能起到零星唤醒的作用;6,儒家死灰复燃的速度加快,故唤醒的量可能越来越小于被愚化的量。 五四精神是要继承的,但鉴于情况已发生变化,再按照原来“唤醒”的思维,恐怕已难以办到,故必须另谋新思路,新办法,避免流于形式。 以上是我临时想到的,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李白《嘲鲁儒》欣赏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什么是“儒” 儒者说“儒”乃“人需”之学,并引以为傲。实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 我们看看胡适是如何考证“儒”字的: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需”字古与“輭”相通,“輭”也写作“软”,故“需”字意为“柔软”。《考工记》云:“厚其帤则木坚,薄其帤则需”。即“需”与“坚”是反义词,《杂卦传》:“需,不进也。”《左传》云:“需,事之下也。”又云:“需,事之贼也。” 凡从“需”之字,大都有柔软或濡滞之义。“懦,驽弱者也。”糯,粘软之米饭也。 古代的儒,有特别的衣冠,与他人明显不同。逢衣、博带、高冠、搢笏,表现出一种文弱迂腐之气,故有“儒”之名。 即“儒”就是“软弱迂腐的人”。
辟邪剑谱 岳不群,一把君子剑,风度翩翩。身为华山派掌门,弟子三千,经常与众弟子讲经论道,偶尔为众人做剑术表演,只见花枝招展,煞是好看。每当弟子们向老师请教做人之事,岳不群立即来了精神,无论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还是克己复礼,修身齐家,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讲到高兴处,眉飞色舞,三天三夜不知疲倦。一日,岳不群正在朗诵《太上感应篇》,当朗诵到“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时,脸上泛起红晕,倒背双手,在房间里踱起方步,昂首挺胸,如打了鸡血一般。正在高潮之时,大弟子令狐冲进门请教剑术,岳不群勃然变色,斥责道:“你就知道练剑练剑,你不知道'君子不器'吗?我在上面讲经讲典,你在下面睡觉,你看你颜师弟,听得多认真!三拜九叩大礼教了你不下十遍了,至今你却一拜一叩都没有学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圩也!还不去给我面壁思过三天!”吓得令狐冲唯唯诺诺而退。(1未完)
司马光 VS 王安石 司马光:王介甫!你不遵祖宗法度,天象已显,天下人多有非议,圣人言,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你不听圣人之言,你是个小人! 王安石:你一人怎可代表天下!你张口祖宗,闭口圣人,何不入棺,以谢祖宗?天变不足畏,足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此等小人,做得! 司马光:你父亲没教育你如何做人吗?你就是无父之人!君主不给你理内阁之权,你就不肯出山,你就是无君之人,无父无君,你就是**! 王安石:此等**,远胜君子万倍,做得! 司马光浑身发抖,用手点指:你等着!(赵顼总有死的时候!)
传统文化中的变革精神 一提到传统文化,很多人立刻想到孔子/儒家,诸子百家等,但儒家开创者孔子个人提倡恢复周礼以解决“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其徒子徒孙就以尊孔复古或旧瓶装新酒解决社会危机,都是向后看,回到过去。 法家主张以律法治国,但绝不是现代意义的依法治国,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子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商君书》和《韩非子》,即驭民五术:愚民,弱民,劳民,辱民,疲民。即通过最大限度的剥削压榨人民达到聚集社会资源,以实现富国强兵和扩张,但这种所谓的变法只能是效果空前,并瞬间崩塌。故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只能带来社会褪化,停滞不前,是社会发展的巨大阻力,与变革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变革意义。(未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