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宝砚
兔宝砚
关注数: 35
粉丝数: 67
发帖数: 4,159
关注贴吧数: 154
【淳真年代250114】[交流]求杜淳大牌生日会20100606的资源 想看杜淳参加大牌生日会的20100606节目视频,结果发现网上的视频都失效了,想问有人有资源吗?
【厚积渤发】211229 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丨黄渤舞台首唱收我为徒 #2022东方卫视跨年阵容官宣##东方卫视跨年# “路是路,人走在路上才叫路途;风是风,人迎着风走才叫风度。”他是演员@黄渤 ,12月31日晚 19:30 梦圆东方2022东方卫视跨年盛典,和渤哥一起在节奏律动中奔向2022!
【电影】消息 电影类别 故事影片 备案立项号 影剧备字[2018]第7879号 片名 捆绑上天堂2019 备案单位 上海拾谷影业有限公司 编剧 潘彧 备案结果 同意拍摄 备案地 上海市 梗概 梗概:也青在而立之年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本来无牵无挂打算慨然赴死的他遇上了送快递的女孩——囡囡,两人陷入爱河。面对也青的死亡,囡囡选择留在他身边,这一场美好的恋爱给了也青新的希望。
【电影相关】盖楼 电影类别 故事影片 备案立项号 影剧备字[2018]第7879号 片名 捆绑上天堂2019 备案单位 上海拾谷影业有限公司 编剧 潘彧 备案结果 同意拍摄 备案地 上海市 梗概 梗概:也青在而立之年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本来无牵无挂打算慨然赴死的他遇上了送快递的女孩——囡囡,两人陷入爱河。面对也青的死亡,囡囡选择留在他身边,这一场美好的恋爱给了也青新的希望。
【图楼】给美ni盖楼
【鎏金岁月】蹲楼
【扫文记录】 rt
【与妮同行】看宸汐缘入坑了 想求一下天盛长歌倪妮的cut资源 看宸汐缘被灵汐圈进了坑里 补采访真人性格又落落大方,情商教养好又直率真诚,深得我心; 英文发音震惊脸也太好听了她好适合演绎欧美风,从小游泳运动员,小时候的少女日记没把我笑死,逗比本逗,字又那么好看; 而且本人也很清醒,有在好好对待本职工作,拍戏演技磨炼拼命认真,有灵气,是好演员的苗子; 缺点就是资源一般般,知道她最近作品是话剧和拆弹2,担心她戏份不够...希望以后可以看到小姐姐越来越多得好作品! 等宸汐缘更新等得太心焦了,想求一下天盛长歌倪妮的cut 各位大大哪位给个资源啊 微博超话搜了一圈资源过期了 难受
【文汇报】影视文化需要更多讲好“银发”故事的勇气 影视文化需要更多讲好“银发”故事的勇气——从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受关注说起在《忘不了餐厅》,黄渤与老人们做游戏互动 何天平 流行影视文化里对“时间”这个母题的眷恋,不知从何时起就成了年轻人的专场。关于青春的狂欢、成长的迷思,都在汹涌的情绪体验里化作了“拒绝变老”的最佳注脚。 但比起年轻人,还有更多真正身处其中的人迫切地需要对“变老”的温情审视。 近期,一档名叫《忘不了餐厅》的综艺关注度不断走高。这档节目为老年人、尤其是为患有老年病的老年人所寻得的温情理解,让人肃然起敬;很多看起来不言自明的衰老“规则”,也在几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认知障碍)的老人身上有了更复杂、更特殊的状况。他们是“初次失忆”,但有人遗忘,就一定有人守望。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产品,综艺节目所能负载的现实价值终归有限。然而这样的关注,至少能唤起更多人对老年人这个社会群体的审慎对待。比起主流市场里层见叠出的情怀消费和回忆滤镜,这是当下真实存在的问题,也是时常被人们选择性忽略的问题。 荧屏对 “年轻态”的追逐,不该是全部 近些年主流影视文化中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照,几乎是失语的状态。内容市场向流行市场的全面倾斜,以及对作为主导消费群体的青年人的“讨好式生产”,让影视内容寻求“年轻态”不断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内在其中的逻辑自然是有迹可循:只有能让年轻消费者愿意“买单”的视听文化产品,才能转化出更强劲的内容变现能力,这在全面拥抱消费文明的当下,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影视文化热衷“年轻态”,固然不是该被批判的追求,但年轻显然不是全部。《忘不了餐厅》之所以能构成一种文化现象,背后是对整个既有内容市场的反思:要面向年轻人做内容,并不意味着只讲述年轻人的故事。去理解更多关于生命的张力和可能性,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外乎其中的现实镜像。节目里的蒲公英奶奶,十年前被诊断出认知障碍,医生预言“可能五年后就走了”,但她并没有顺从命运,而是不断让自己投身更多社会活动。她用流利的英语对前来餐厅的留学生说:“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依然在享受生活。希望别人看到,这批老人不是没有用,依然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 他们无可奈何的遗忘以及努力铭记着的爱与关切,都被镜头温情记录下来:“变老”是所有人都会最终走向的人生阶段,并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也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给予老人更多的陪伴、平视与爱,而这份关切,其实还远远不够;我们对“老”的现实体察,实在少之又少。 害怕“变老”,是有关它的讲述太少 以“年轻”之名的意义生产,在事实上不断挤压着其他社会题材创作的生存空间。离年轻人尚且有距离的“衰老”,更成为一种被抗拒直面和深究的话题:荧屏不愿去讲述关于“老”的故事,更跳过了年轻人看待这个问题的真实心理,默认为“我们对变老没有好奇”。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从近年来韩国先后推出的几部老年题材现象级作品在年轻人中收获的反响,便可见一斑。 不久前收官的《耀眼》,就是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耀眼》的故事设定并不新。奇幻高概念+情感,几乎是这几年韩剧的标配。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耀眼》用了一个“时间”的圈套来解构“变老”这个话题。女主角金惠子做了一个变年轻的梦,梦醒之后在不断加重的阿尔茨海默症里慢慢忘掉了所有人。 “梦”里的金惠子一夜衰老,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她无所适从。她在意外介入的一场网络直播里,看到无数年轻人抱怨眼下的无聊和无趣,便问道:“如果我告诉你们变老的办法,你们愿意马上老一次吗?”所有人不以为然。面对关于迟暮的漠视,金惠子才有了后来的感慨,“不管是努力活,还是像你们一样活,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基础就是年轻。年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到老了你们才知道自己拥有的到底有多了不起。” 对“变老”的无畏,是一种未曾经历的无知;而这份无知的背后,又是每个人尚没有做好准备的恐惧。一如直播间里突然的沉默。 《耀眼》给予很多人的触动在于,用代入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老年族群的社会纠偏。知乎上曾有个热门问题:如何坦然地面对慢慢变老?《耀眼》里给出的答案是,做不到坦然,只能用力感受有限的生命力量。也只有这样,当真正的老去到来那一刻,才不会是“没什么好期待的,没什么好后悔的”,如金惠子对剧中失去奶奶的男主角所说的那样,“至少真的很心痛”。 直面“变老”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每一段人生旅程。人生里所有不得已的、乏于意义的瞬间,都是特别的、值得的,三年前另一部大热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告诉人们这个道理。剧中,一群老年人一地鸡毛的生活,嬉戏打闹的日常,以及他们的情感、家庭、理想……未曾缺席。这些老人,用他们不甘于垂垂老去的倔强,为人到暮年找到一个新起点。“人生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活着。”在这部很多人眼中的高龄青春剧里,老人不是被奉献、被牺牲的符号象征,也不再被同情、怜悯包裹着,他们为自己活着,所有的人生智慧都在让自己更有意义。 结尾,八位老友并肩坐在树下,眺望着夕阳西下,仍然鲜活,仍然朝气。 这样的故事,只属于老年人吗?其实所有人都身处其中。那些已经走过或未曾走过的人生,这么长也这么短,每个人都应该学着从中审视自我,也让所有人对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再怀有抛却于“主流”之外的有色目光。有时候,对衰老教育和死亡教育的轻视,会使得很多人对“变老”带着一种无关自身却又避之不及的现实恐惧;也正是如此,有更多相关话题的影视作品涌现才更值得期待,哪怕是作为一种普及,或是一种关照,推己及人而不是事不关己。 影视作品需为不同人群搭建勾连彼此的管道 今年的母亲节,一个话题很热:如果用一样物品来代表妈妈的爱,你选什么?底下一条留言感动了许多人:我的高考准考证。作者写道,“妈妈一直留着我的高考准考证,当时考上了她真的很开心。后来她生了病,什么都忘了,只记得我要高考。” 无论是《忘不了餐厅》,还是《耀眼》《我亲爱的朋友们》,老年题材入题影视作品似乎总是催泪,因为力所不能及,也因为谁都会走到这一刻。但在这些作品的身上,也暗含着一条共同的情感线索:请不要带着悲情审视老人们,他们跟所有人一样,仍然努力在生活,哪怕正在遭遇着更多疲惫和不安。 《忘不了餐厅》里,每位老人在病理学上虽是病人,但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更“主动”的人生,继续分享自己的光和热。最害怕的不是遗忘,而是被忽视。 《耀眼》里,金惠子在最后的独白里又说,人生值得一活。后悔的过去和不安的未来,不要因为那些毁了现在,爱每一个今天,更耀眼地。 如果说影视文化还可以承担更多社会使命的话,能够去照拂不同的社会群体,或许是它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底色。或许会有人存疑,讲述这些“银发”故事又可以改变什么?感动或是感怀,我们从中给出的反馈也不过如此。 真正的意义在于促成一种更积极的社会沟通。不同社群的社会交往,需要有更多勾连彼此的管道,而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影视作品,它的情感化传播具有最天然的优势。或许我们直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刻,都无法感知这个世界上天差地别的每一种 “迟暮”,但至少会怀着理解和温柔的目光,少一点对“别人”走得慢的责备,少一点对“别人”孤独和无助的漠视,少一点对“别人”理所当然的成见。生存从来并非孤立,哪怕是作为他者的审视,对于“变老”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理解和移情。而显然,缺席许久的老年题材,盲区还有不少,值得拿来科普的内容也有许多。在时间面前,人的无能为力总在,但对 “变老”的讲述,对老年人的关切,都是值得的;而我们的了解和共情,也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还拥有的、也将会失去的,都值得好好珍视。 (作者为电视评论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存】
【厚积渤发】190418 忘不了餐厅4月30日东方卫视、腾讯视频播出! @腾讯视频忘不了餐厅 「你可以忘记全世界,我不想忘记你」 叮!忘不了家族全员集结!@黄渤 、@宋祖儿lareina、@张元坤Yoan 、王勇、@陈瑞豪Jeffrey小杰 、@罗拉_rolasfood 、谭少珠(珠珠奶奶)、李君沪(小蜜爷爷)、孙丽君(公主奶奶)、胡公英(蒲公英奶奶)、李东桥(大桥爷爷),人都到齐啦,开业还会远吗? 念念在#忘不了餐厅#等待你的光临!
【厚积渤发】190404 恭喜渤哥荣获27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导演 上海影评人奖昨揭晓 昨天下午,上海的电影人欢聚在“银星光影沙龙”:著名导演张建亚、郑大圣,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厉震林……有茶相伴,有音乐相随,站在影视行业破冰迎春的时间点上,更有一场庄严的颁奖礼。 黄渤也凭借《一出好戏》荣获最佳新人导演奖,朱耕佑主演的《未择之路》荣获年度最佳新人男演员奖,田天主演的《北方一片苍茫》荣获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员奖。 此外,年度最佳理论评论贡献奖授予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陈犀禾教授和复旦大学周斌教授。从奖项来看,上海影评人奖对于新人新作和理论评论的关注尤其明显。学会会长朱枫导演表示,学会将继续秉承促进创作、繁荣电影的宗旨,传播电影文化,开展电影教育与公益活动,促进电影创作、评论、放映、评奖的良性互动、共生共长。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流浪地球后台好硬啊 之前曾经有一份“关于加大《流浪地球》预售排映工作力度的通知”在业内流传,内容为中影股份向各参控股院线下达通知,要求努力落实《流浪地球》首周排片不低于30%的任务,中影的渠道之强势可见一斑。 宣发有强势的北京文化,排片有中影集团,这票房要是还起不来。。。
其实我还挺期待神探蒲松龄的 大过年的轻轻松松合家欢,成龙大哥这部很适合春节档,我觉得应该票房也不错呀
[独家]《爱情公寓》票房疑造假:影城一天竟排299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mz.mop.com%2Fa%2F180813134547131.html%3Fqid%3Dnull%26fr%3D5035%26idx%3D3%26ishot%3D0%26pgnum%3D1&urlrefer=c2240377d8e11ae62da7c7283296533e [独家]《爱情公寓》票房疑造假:影城一天竟排299场1905电影网 2018-08-13 13:45《爱情公寓》海报 (采写/二十二岛主) 电影《爱情公寓》自8月10日上映后风波不断,8月12日更是曝出影片有偷票房行为:很多买《一出好戏》影票的观众拿到的却是《爱情公寓》的影票。 为此独家求证了一位资深影视从业人员,他向我们爆料影片的首日预售票房也有造假的嫌疑。在他提供的影城后台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南某影城在8月10日当天竟然排了299场《爱情公寓》!而可能的造假手段也令人心惊:通过缩短影片系统时长来增加排片,将原本117分钟的时长缩短到10分钟。票房情况 该从业人员向我们介绍,这两张截图最早是在他们影视从业者交流群中流出的,图中可以看到8月10日当天,该影城一共排了299场《爱情公寓》,预售票房达到了42.2万,而同日的《一出好戏》只排了51场,即《爱情公寓》当日的排片是《一出好戏》的近6倍。“《爱情公寓》的片长是117分钟,每场中间休息10分钟,1个厅24小时全排最多也就11场,这家影院有7个厅,最多也就排出77场,怎么可能排出299场呢?《一出好戏》的排片场次就是正常的。”从业人员如是说。 那这299场是如何排出来的呢?从业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可能:“因为现在的影院都是系统排片,片方找到影城,与其合作,在影城的后台将影片的信息缩短,比如原来117分钟的片子改成10分钟,然后立刻出票,这样成功做出上百场次的预售票房,然后再将信息改回正常的117分钟,这样票已经出了,预售成绩也有了,除了影城后台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对于这种行为,他表示很多片方与影城会心照不宣,有利益上的合作,但像《爱情公寓》这样恶劣的造假行为还是令人心惊。今年《后来的我们》、《爱情公寓》等影片接连曝出票房造假,这也体现了当下电影市场中管理层面的疏漏与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样行为的揭露,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