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桂香 一剑桂香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36 发帖数: 22,319 关注贴吧数: 13
超极本上半年销售现出货疲态 英特尔预期破灭 面对苹果这个高富帅,已经沦落为屌丝的传统PC厂商,将希望寄托在“超极本”(Ultrabooks)这个英特尔(微博)主推的概念上。英特尔此前预期超极本将在2012年底占到消费类笔记本出货量的40%,但数据显示,已经推出一年的超极本(去年6月份正式推出),今年第二季度其出货量仅占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5%,40%的目标很可能成水月镜花。   传统PC厂商视超极本为“救世主”,希望通过超极本与苹果抗衡,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超极本不过是传统笔记本功能的进一步延伸,而非一款**性的产品。因此,想象中的“超极本神话”,更像是一个伪命题。   超极本上半年遭遇“滑铁卢”   自去年6月份首款超极本问世以来,英特尔不断造势,多家传统PC厂商也纷纷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超极本发展大计,然而,市场的反馈,却让英特尔和这些PC厂商十分尴尬。根据巴克莱资本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超极本在全球笔记本销量中只有区区5%的比重。根据这一占比,英特尔要实现年底超极本占消费类笔记本出货量40%的目标恐成泡影,也远远没有达到PC厂商预期目标的一半。不少此前看好超极本的PC厂商,不得不在新产品推出之前大量清理库存。   高价格是阻碍超极本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美国百思买销售的超极本中,75%的超极本价格都超过950美元,还有不少甚至高达1300美元,这一定价,与苹果热销的MacBookAir13英寸笔记本电脑相当。显然,超极本以这样的价格,想吸引消费者舍弃MacBookA ir,难度相当的大。   影响超极本销量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时机。Gartner首席分析师北川认为,虽然超极本在2011年首次推向市场,但是直到搭载了IvyBridge芯片的超极本发布,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才在2012年的第2季度开始。因此,这个市场仍然处于早期使用者阶段。更为关键的是,由于W in8迟迟没有上市(Win8将赋予超极本触摸功能),很多消费者正持币待购。   不过,超极本产业链正在全力推动超极本进一步降低成本,加上不久之后Win8上市带来的换机潮,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超极本市场将抬头。   “超极本”是个伪命题?   进入8月份以来,包括联想、宏碁(微博)等在内的多家传统PC大佬,纷纷发布了超极本新品,英特尔也在进一步加大超极本概念的推广力度,加上超极本价格的不断下降,超极本阵营再次燃起了希望。   宏碁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张永红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超极本无疑是笔记本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PC市场已经经历了笔记本替代台式机的过程,接下来超极本将会用其时尚、轻薄刺激消费者来对手中的笔记本进行更新换代。“超极本已经经过了导入期,接下来将进入成长期。宏碁在8月末已经将自己的主力超极本蜂鸟S3+降价至4999元,第三季度的营销活动也都将围绕超极本产品来进行。随着未来超极本整体价格的下调,超极本的成长期很快就会到来。”   不过,即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超极本销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也很难扮演“救世主”的角色。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消费性笔记本趋于饱和,商业部门置换周期漫长,加上宏观经济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人们的信心和支出,PC市场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知名PC品牌高管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超极本不过是英特尔为了推IvyBridge芯片而制造的一个噱头。从本质上看,超极本就是笔记本电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演变,正如同迅驰取代奔腾只是让笔记本具备了无线功能而已。“超极本并非一款**性的产品,不过是让笔记本的功能更强大,让笔记本更轻薄,电池续航能力更长一些。从这点来看,预想中的超极本神话,不过是个伪命题而已。”   采写:南都记者 高凌云   小资料   超极本   超极本(Ultrabooks)是英特尔继UMPC、MID、上网本netbook、Consumer UltraLow Voltage超轻薄笔记本之后,定义的又一全新品类的笔记本产品,U ltrabooks指极致轻薄的笔记本产品,即我们常说的超轻薄笔记本,中文翻译为超“极”本。   超极本是英特尔公司为与苹果笔记本MBA(MacbookAir)、iPad竞争,为维持现有Wintel体系,提出的新一代笔记本电脑概念,力图为用户提供低能耗、高效率的移动生活体验。   按英特尔公司对超极本的定义,这种产品既具有笔记本电脑性能强劲、功能全面的优势,又具有平板电脑响应速度快、简单易用的特点。也就是将苹果在iPad中的创新体验引入到PC中,但是,超极本就是电脑,不是上网本,也不是平板,所以它终于可以实现众多商务人士所需求的“iPad+PC”二合一的需求。
4G门口的野蛮人:三星缘何重返电信设备业 8月30日早间综述(艾斯)在眼下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们纷纷面临利润下滑的境况下,三星电子对4G LTE设备领域的大举进军可谓雪上加霜。从今年2月三星宣布在2012年底成为全球第三大LTE基础设施供应商,到上周五(8月24日)三星获得其在欧洲的首份LTE设备供应合同,这家韩国电子巨头重返电信设备产业的脚步可谓稳扎稳打。   2011年以前,三星重点关注WiMAX技术。随着全球很多WiMax运营商确定转向LTE,三星的战略也开始调整。据悉,目前三星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了30多张LTE试验网的部署,已经获得了约9份商用LTE合同。Dell'Oro Group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FDD/TDD LTE综合市场排名第五位。   目标年底前三   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三星在智能手机、内存、屏幕、电视机等诸多领域都站在世界之巅。但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领域,三星的表现却是乏善可陈,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土。当然,三星的CDMA网络设备也曾经短暂出现在国内,但在中国电信(微博)接手之后均被搬迁完毕。   在这个极度强调规模优势的电信网络设备行业内,三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一直在坚守。直到LTE成为全球所有主流运营商的后续演进路线,三星的机会来了。一来LTE的**性创新使得大家又站到了相差无几的起跑线上;二来三星可以将WiMAX领域内的技术产品积累相对平滑的牵引到LTE上;三来,市场预期规模非常诱人,且终端产品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其端到端优势开始凸显。   在2012年2月,三星网络设备业务部门的市场负责人I.P. Hong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星的目标是在2012年底成为全球第三大LTE基础设备供应商,并在2015年通过自然增长排名进入电信基础设备制造商前三。I.P. Hong表示,三星将不会通过收购其他设备商来达成目标。   这位负责人透露,三星已与美国tier-1、mid-tier两家电信运营商签署了4G LTE网络设备合同。并且当时三星正在竞争印度领先电信运营商的LTE合同,此外,三星还在与美国Clearwire进行商谈,希望赢得这家美国运营商的LTE合同。   根据印度《经济时报》今年7月份的报道,印度信实工业或将从三星公司购买超过10亿美元的4G电信网络设备,同时两家公司还讨论了4G手机和终端供应合约。   三星在采访中透露,已于去年6月赢得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商KDDI的LTE设备合同。2010年,三星还被美国Sprint Nextel选作三大LTE设备供应商之一。根据LightReading的报道,今年8月三星宣布,将与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一起为Sprint Nextel提供LTE small cell,作为其多模网络的补充。   端到端优势凸显   正如三星关于信实工业所谈的4G合同一样,这家韩国企业表示,其进军4G LTE电信设备领域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三星有能力提供端到端的LTE解决方案——从芯片到终端再到网络设备。   Ovum的数据显示,三星以260万部的LTE手机销量占据2011年全球LTE手机市场首位。以2011年第四季度为例,三星在当季售出了170万部LTE手机,占据41%的市场份额。很明显地,三星目前引领着全球LTE手机市场。   事实上,不仅是在终端方面,三星在LTE设备领域的进展也不容小觑。Dell'Oro Group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爱立信以LTE收入份额第一位引领全球LTE市场,三星则在FDD/TDD LTE综合市场排名第五位。NPD In-Stat的研究则表明,三星在2011年取代爱立信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LTE承建商。   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将使网络运营商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系统服务集成,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其实,类似的情况在3G时代也曾经出现过。在高通主导的CDMA2000及其后续演进版本中,中兴通讯(微博)开始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兴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突击美国进军欧洲   随着韩国本土LTE网络部署的成熟与发展,市场饱和度较全球其他地区也要高很多。三星的LTE部署高度集中在韩国,主要是与LG Uplus、KT和SK电讯合作。与此同时,三星进军美国和欧洲的脚步也在加紧。   三星对北美4G LTE市场一直虎视眈眈。外媒分析称,三星之所以能从Sprint手中赢得合同,是因为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们常常引发美国当局的担忧,而欧洲制造商又往往报价较高。   近日三星与和黄3英国公司签订的商用LTE设备供应合同,则标志着三星正式打开了其进军欧洲LTE电信设备领域的大门。三星将为3英国部署LTE基站,包括系统和支持。这两家公司将在今年开始测试LTE技术,并计划在明年推出商用服务。   据悉,三星的主要目标市场包括其本土市场韩国、日本、印度和中东地区。据《福克斯商业新闻》报道,三星目前已参与了韩国、日本、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的LTE网络部署。   但对于拥有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按用户量计算)的中国,三星却是败走麦城。在中国移动(微博)TD-LTE扩大规模技术试验的两万个TD-LTE基站招标中,三星在首轮就没有回标,直接放弃。
第二季度全球芯片销售额770亿美元同比降3% 北京时间8月24日上午消息,市场研究机构IHS iSuppli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欧美经济疲软以及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芯片销售额为770亿美元,同比下降3%。   IHS iSuppli报告还称,由于芯片厂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今后几个季度全球芯片市场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十大芯片厂商中,有六家的销售出现滑坡,而日本和欧洲芯片厂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IHS iSuppli电子产品与半导体研究部门高级主管戴尔·福特(Dale Fo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下半年,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芯片厂商的状况会继续恶化。IHS iSuppli预计,2012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增速将低于去年1.4%的水平。最新研究表明,PC需求疲软令内存等相关零部件的市场需求低迷,进而又对芯片销售带来冲击。   IHS iSuppli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英特尔仍然是全球第一大芯片厂商,当季销售额达到1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市场份额达到16%;三星(微博)位居第二,销售额为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市场份额为10.1%;德州仪器以31.3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同比下降13%;高通(微博)以28.7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四,同比增长23.7%。高通芯片主要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产品。   IHS iSuppli表示,就地区而言,东芝(微博)、Renesas等日本芯片厂商的销售额都出现两位数的下滑,而日本整个芯片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4.6%。IC Insights和其他市场研究机构实施的调查也表明,日本芯片厂商正陷入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兼并,比如尔必达被美国的美光科技收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NAND闪存需求低迷,使东芝的业绩受到冲击。   IHS iSuppli数据显示,欧洲地区芯片销售额下滑了8.3%,其中,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等芯片厂商的销售额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绩告急夏普南京工厂或面临调整 继奥林巴斯(微博)、索尼、松下等日本电子企业因业绩下滑启动全球裁员后,又一家日企陷入裁员风波。   8月21日,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夏普裁员计划将扩大到1万人。这其中包括南京的夏普液晶电视工厂或被转让给鸿海,约有1500工人可能面临被裁员。对此,夏普中国相关人士表示,裁员至万人和南京工厂出售给鸿海消息不属实,一切以日本总部消息为准,目前能确定的是裁员5000人。   此前,夏普宣布的5000人裁员计划将在2013年3月之前完成,占员工总量的约9%,这是这家企业62年以来首次裁减人员。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夏普目前正陷入空前的困境。   夏普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现负有带息债务1.25万亿日元(合1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   为了增加现金流,夏普3月宣布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展开资本和业务合作,不过,业务重组或许已经不能挽救夏普的经营“告急”,因此急需通过抛售提升业绩。   多家国外媒体报道,由于鸿海要求将出资比例从9.9%提高到20%左右,夏普正考虑将日本之外的彩电组装厂、液晶模组厂也转让给鸿海。其中,包括位于中国南京和墨西哥的电视机组装厂,这可能导致夏普再削减约3000个工作岗位。   如果这两家电视工厂最终出售,加上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的5000人裁员计划,夏普的最终裁员总数将达80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数的15%。   据悉,南京的工厂与墨西哥工厂员工均为1500人左右。夏普称考虑全员随厂加入鸿海,但鸿海方面并未就是否全员接纳现有南京员工作出声明,南京夏普工厂的员工仍然面临被裁掉的可能。   夏普中国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追加裁员至万人和南京工厂将出售给鸿海的消息都不属实,一切以日本总部的通知为准,目前能确定的是裁员5000人。   夏普南京工厂一名生产主管对记者透露,只是听说了裁员的传闻,目前生产都很正常。   资深家电行业专家洪仕斌对记者表示,产业结构、人口结构、金融政策结构三重因素导致了日企的败退。“这些企业产业过于集中,且采用封闭式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
挺进次世代:ASML披露更多EUV光刻机研发新进展 在最近举办的SPIE高级光刻技术会议上,尽管EUV光刻工具的发展现状仍显得不够成熟,但目前唯一一家推出商用EUV光刻设备的厂商ASML还是给我们 带来了一些下一代EUV光刻机的新信息,而我们也趁此机会给大家总结一下ASML已经上市和正在研发阶段的EUV光刻机的部分性能参数。MEC工作人员正在安装NXE:3100 如我们以前介绍的那样,ASML目前上市的试产型EUV光刻机型号为NXE:3100,这款机型号称最高成像能力为18nm,尽管这款机型在曝光功率和产出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ASML表示他们会进一步优化下一代机型的性能,他们预定于2012年推出3100的后续机型。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刚刚推出的试产型NXE:3100机型的情况,之所以称为“试产型”,主要是因为这款机型在产出量方面还不能达到芯片制造厂商量产芯片时的产出量要求。 NXE:3100机型的主要客户和光源系统/产出量指标: 目前已经有两台NXE:3100在客户处安装完成,其中首家安装的客户是三星公司,第二家则是比利时的IMEC研究机构。需要说明的是,目前ASML公司有两家EUV光源供应商,其一是Cymer公司,他们生产的EUV光源系统采用的是LPP激光等离子体光源,这种光源使用高功率激光来加热负载产生等离子体,据ASML透露,目前Cymer提供的光源系统其持续曝光功率为11W;另外一种则是Ushio生产的基于DPP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光源系统,这种光源利用放电来加热负载(极微小的锡滴)产生等离子体,据ASML称Ushio正在开发过程中的一套DPP光源系统的曝光功率可达12W。而三星公司安装的那台NXE3100配用的是Cymer的光源系统,IMEC的那台则采用Ushio的光源系统。 另外还有一家生产EUV光源系统的主要厂商Gigaphoton,据ASML公司透露,这家公司制造的EUV LPP光源系统据称曝光功率可达20W左右。接触孔(contact hole)的形状 据说三星采购这台EUV光刻机的目的是准备将其用于内存芯片的生产制造,原因是如果使用193nm液浸光刻+双重成像技术来制造更高密度的内存芯片中的接触孔结构,其制造成本会很高,因此三星正在寻找其它的制造方案。 产出量方面,NXE3100机型到今年年底可实现60片晶圆/小时的产出量,而目前则每小时只能加工出5片晶圆。按照ASML公司高级产品经理Christian Wagner的说法,只有将光源的持续曝光功率提升到100W等级,才有望实现60片/小时的产出量目标。而按KLA-Tencor公司高管的说法,EUV光刻机的每小时产出量必须能维持在80片晶圆,光刻机厂商才有可能从中获得稳定的收入。 NXE3100其它主要技术参数: 其它参数方面,按照ASML公司高级产品经理Christian Wagner的说法,NXE:3100分辨率可达27nm级别,可以成像的最小线宽尺寸和最小线间距尺寸则达到27/24nm,最小接触孔(contact hole)的孔径尺寸则为30nm;数值孔径则为0.25,曝光视场尺寸则为26mmx33mm(原文为26nm,似乎有误),套刻误差为4nm,杂散光斑比例(Flare)为5%。 Wagner还表示,NXE:3100光刻机目前已经可以刻制出32/40nm直径尺寸的接触孔。而如果使用偶极离轴照明式分辨率增强技术(dipole resolution technique),系统的分辨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可刻制直径在20nm以下的接触孔结构。至于在逻辑器件中的应用,这款机器则据称可用于制造18nm制程的SRAM芯片。 NXE3100售价及主要客户: 价格方面,NXE:3100机型的售价据称约在1亿美元左右。光是EUV光刻工具一项业务,ASML公司目前为止从中获利的数额便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之巨。 除了三星和IMEC两家客户之外,还有另外四家公司也已经向ASML公司订购了NXE:3100机型,这四家公司分别是Intel,台积电,韩国Hynix以及日本东芝公司。而Globalfoundries公司则跳过了NXE:3100,已经提前订购了ASML尚未开发完成的量产型NXE:3300机型。 下一代机型NXE3300B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订货状况: 据ASML表示,NXE:3100之后,他们还在开发其下一代可供量产的机型NXE:3300.该机型的初始型号将命名为NXE:3300B,这款机型数值孔径NA为0.33(原来计划的NA值为0.32,不过ASML公司后来提升了这项规格),图像解析度可达22nm(原文为0.22nm,似乎有误)。该机型的产出量目标是每小时加工125片晶圆,这意味着其所配套的光源的持续功率必须达到250W。目前ASML公司已经收到了10份这款机型的订单。 附:ASML开发的各型EUV光刻机参数汇总对比: 说明: 1-ADT指Alpha demo tool,是ASML出品的第一代EUV光刻试验机型; 2-所谓常规照明形式,即指没有应用离轴光照技术的情况; 2-所有三台机型均采用双工作台设计.
小尺寸iPad传闻推动苹果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 苹果周五股价走势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8日凌晨消息,苹果股价在美国股市周五的交易中创下历史新高,而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市场有传闻称,苹果即将推出小尺寸iPad平板电脑,以及电视机产品。   苹果股价周五上涨1.9%,收于648.11美元,而市值为6023亿美元。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上涨60%。   市场研究公司Yankee Group预计,平板电脑销售到2015年将超过PC销售。有消息称,苹果即将推出小尺寸iPad平板电脑,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微软(微博)今年晚些时候将开始销售Surface平板电脑,而谷歌(微博)也于6月份推出了Nexus 7。   Jefferies & Co分析师皮特·米塞克(Peter Misek)认为,小尺寸iPad将于10月份开售,而苹果电视机将于2013年面市。他表示:“我们认为,iTV将是一款完整的产品。”他目前对苹果股票的评级为“买入”,并将目标股价从800美元上调至900美元。   米塞克的预测基于夏普、鸿海和其他一些元件供应商的信息。他指出,鸿海7月份营收环比上月增长5%,而通常每年的这个时间段鸿海营收保持稳定。   7月份有消息人士透露,苹果计划于今年底推出尺寸较小、价格较低的新款iPad。米塞克表示,在截至12月底的一个季度中,苹果将至少售出800万台小尺寸iPad,如果产品定价300美元那么总营收将为24亿美元。   电视机产品方面,一名消息人士本周表示,苹果正在与至少一家美国大型有线电视公司合作,以提供电视直播和其他内容。米塞克预计,在截至12月底的这一季度中,苹果电视机销量将约为200万台,平均售价将约为1250美元。
吧里浮雕准备了——南京金陵船厂承造“泰坦尼克2” 预计4年后首… [导读]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4月30日说,他将出资委托一家中国船厂建造新版“泰坦尼克号”游轮,不过将采用现代技术,沉没那事儿不会发生。预计4年后首航。3D版《泰坦尼克》电影剧照 据了解,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委托的中国船厂为南京金陵船厂。昨日(4月30日)其通过电邮发表声明称,他已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金陵船厂达成协议,计划合作建造一批世界一流的豪华邮轮,其中就包括复制10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 全方位复制 局部超越 据克莱夫·帕尔默表示,新建的“泰坦尼克2”将是对100年前那首巨轮的全方位负责。“她将和原版‘泰坦尼克’号一样豪华,不但大小一致,也拥有840个房间和9层甲板,而且同样会配备健身房、游泳池、图书馆等文娱设施。”帕尔默说。“不同的是,她利用的是21世纪的顶尖技术,并拥有最新的导航和安全系统。” 此外,“泰坦尼克2”水线以下部分将与“泰坦尼克”号不同,采用球鼻首,以提高燃油效率。另外,新游轮采用柴油驱动,船舵更大;同时安装船首推进器,以增强机动性。“按照设计,它不会沉没。”3D版《泰坦尼克》电影剧照 建造预算尚未确定 估值超过30亿 据克莱夫·帕尔默发言人介绍,打造“泰坦尼克2”的预算目前尚没有确定,而且他认为,帕尔默不会公布这个数据。不过有相关人士估计,整个建造计划将耗资30亿至60亿美元。 该发言人还表示,“泰坦尼克2”将尽可能地和老船保持一致,但会使用当前最新的机器设备,会用柴油取代煤炭作为燃料。“新轮船的技术将先进上百年。” “泰坦尼克2”会和100年前的轮船一样装有四个烟囱,但纯粹只为装饰。计划2016年首行。 时代的象征 致敬向大西洋海底英灵 1912年,当时全球最先进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航便遭遇噩运,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没,至少1500人葬身海底。今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世界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纪念这场世界航海史上最著名的海难,其中包括好莱坞大片3D版《泰坦尼克》的上映。一百年前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被“泰坦尼克精神”所感染。 同时,向100年前不幸葬身大西洋海底乘客的英灵致敬、向安眠大西洋海底的那首豪华游轮致敬。
碉堡了——南京金陵船厂承造“泰坦尼克2” 预计4年后首行 [导读]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4月30日说,他将出资委托一家中国船厂建造新版“泰坦尼克号”游轮,不过将采用现代技术,沉没那事儿不会发生。预计4年后首航。3D版《泰坦尼克》电影剧照 据了解,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委托的中国船厂为南京金陵船厂。昨日(4月30日)其通过电邮发表声明称,他已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金陵船厂达成协议,计划合作建造一批世界一流的豪华邮轮,其中就包括复制10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 全方位复制 局部超越 据克莱夫·帕尔默表示,新建的“泰坦尼克2”将是对100年前那首巨轮的全方位负责。“她将和原版‘泰坦尼克’号一样豪华,不但大小一致,也拥有840个房间和9层甲板,而且同样会配备健身房、游泳池、图书馆等文娱设施。”帕尔默说。“不同的是,她利用的是21世纪的顶尖技术,并拥有最新的导航和安全系统。” 此外,“泰坦尼克2”水线以下部分将与“泰坦尼克”号不同,采用球鼻首,以提高燃油效率。另外,新游轮采用柴油驱动,船舵更大;同时安装船首推进器,以增强机动性。“按照设计,它不会沉没。”3D版《泰坦尼克》电影剧照 建造预算尚未确定 估值超过30亿 据克莱夫·帕尔默发言人介绍,打造“泰坦尼克2”的预算目前尚没有确定,而且他认为,帕尔默不会公布这个数据。不过有相关人士估计,整个建造计划将耗资30亿至60亿美元。 该发言人还表示,“泰坦尼克2”将尽可能地和老船保持一致,但会使用当前最新的机器设备,会用柴油取代煤炭作为燃料。“新轮船的技术将先进上百年。” “泰坦尼克2”会和100年前的轮船一样装有四个烟囱,但纯粹只为装饰。计划2016年首行。 时代的象征 致敬向大西洋海底英灵 1912年,当时全球最先进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航便遭遇噩运,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没,至少1500人葬身海底。今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世界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纪念这场世界航海史上最著名的海难,其中包括好莱坞大片3D版《泰坦尼克》的上映。一百年前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一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被“泰坦尼克精神”所感染。 同时,向100年前不幸葬身大西洋海底乘客的英灵致敬、向安眠大西洋海底的那首豪华游轮致敬。
联想推Win8平板电脑ThinkPad Tablet 2(组图) ThinkPad Tablet 2这款产品带有触控笔触控笔特写ThinkPad标示这款产品的厚度为9.8毫米搭载Windows 8物理按键保护壳外接键盘背部摄像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9日上午消息,联想刚刚在纽约发布了该公司的首款Windows 8平板电脑ThinkPad Tablet 2。该产品的厚度为9.8毫米,其原型机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对外展示过。   该产品是一款x86设备,与英特尔(微博)和微软(微博)共同开发,重约1.3磅(约合589克),搭配10.1英寸显示器,分辨率为1366×768。这款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为10小时,对于一款仅厚9.8毫米的设备而言,这一点非常令人惊讶。   联想称,标准型号只配别WiFi模块,3G和LTE版本将搭配可选的触控笔、键盘和底座。   联想在纽约的发布会上称,这是一款“业内期待已久的平板电脑”。尽管与其他Windows 8平板电脑并无太大差异,但这款设备的初期使用感受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与键盘底座连接后,它的感觉就像一台笔记本,但该产品本身却是一台轻巧结实的平板电脑。触控笔的输入体验非常不错,机身很坚固,设计也很精良,单手持有的感觉非常舒服。除此之外,Windows 8系统和联想自有应用的运行也都很流畅。   与其他Windows OEM厂商不同,联想近期表现很好,而Tablet 2有望在未来几个月与微软的Surface平板电脑展开一场厮杀。与Windows 8一样,该产品也有望于今年10月发布,甚至可能会在同一天发布。但联想尚未公布该产品的价格。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山寨创新力不能小视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   传统PC式微 超极本怎样拯救英特尔?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山寨企业创新能力不能小视,超极本8成供应链来自深圳   超极本被传统PC阵营视为“救世主”,英特尔(微博)方面也对超极本寄予厚望,希望到年底能占据消费类笔记本市场四成份额。然而,2012年已经过半,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超极本全球市场销量仅仅只有50万台,在这样糟糕的数据面前,超极本“救世主”的称谓可谓尴尬异常。   价格过高,产品型号少,是超极本不受消费者待见的原因所在。面对市场现实,各大PC厂商纷纷下调对超极本的预期。距离2012年结束仅剩下不到5个月时间,超极本到年底能否实现占据消费类笔记本市场40%的预期目标?英特尔雄心勃勃的超极本计划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下半年140款超极本密集上市   不过,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在接受南都记者独家专访时却依然对超极本市场信心满满,表示超极本目前遭遇的困难,英特尔其实早已预见到。杨叙强调,随着规模化效应不断发酵,超极本的成本在持续降低,产品型号也在日渐丰富。“超极本起步时可能比较慢,预热时间比较长。一旦价格到了主流价格段,并有新的产品创新,相信它的增长速度就会短期内很快地提高。我们的期望值还是很高,但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是由市场来决定。”   对于超极本今年上半年的惨淡表现,杨叙表示在预期之中。超极本本身的市场需求其实是很旺的,但过高的价格,使得很多消费者选择了持币待购。“产品刚刚面市时,整个产业链都没有做好准备,自然就谈不上规模效应,成本也就比较高。不过,随着整个产业链成本的不断降低,加上更多型号超极本的出现,下半年超极本市场的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   据杨叙透露,到今年年底之前,市场上超极本的型号,将增加到140多款,且在各种价格段都有相应产品。而微软(微博)Window s8即将推出,到年底,将有40多款超极本具有触摸功能,而且到明年带触摸的产品会更多。“触摸功能超极本的出现,将是超极本的一次飞跃。”   PC产业链全力降低超极本成本   除了超极本家族成员不断丰富之外,整个PC产业链也在全力推动降低超极本的成本。日前,市场传出英特尔固态硬盘(超轻薄笔记本很多选择配置固态硬盘)降价的消息,尽管英特尔的固态硬盘在整个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并不大,杨叙也否认固态硬盘降价是为了推广超极本。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英特尔此举的目的,就是希望发挥鲶鱼效应,刺激其他硬盘厂商将固态硬盘价格降下来,从而大幅降低超极本的成本。   此外,杨叙还表示,英特尔的处理器价格也一直在调整。“如果没有整个产业、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超极本不可能到现在有5999、4999元的价格。一旦产品已经达到主流价格,就表示在这个产品里,关键的零部件取得了突破。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加大,我相信超极本成本还会降低,这就是产业的规律。”   对于市场上关于超极本定位模糊的争议,杨叙也不认同:“超极本的定位很简单,最好的电脑加最好的触摸应用,就是超极本。要将最好的触摸体验和最好的传统电脑体验放在一起,只有超极本能够做到。”   对话   超极本的需求很旺,价格是市场未达预期的重要原因   南都:超极本上市一年,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您觉得是市场需求、经济大环境,还是成本因素?   杨叙:超极本的需求很旺,价格是市场未达预期的重要原因。产品刚刚面市时,定位比较高。O E M挑战很大,不是简单地以轻薄为目的,而是在轻薄的基础上不牺牲性能。   将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的产品,放置到比原机箱薄一半,甚至1/3厚度的产品上生产出来,制造工艺是一个挑战。且生产出来后,成品率能不能达标,能不能批量化生产,这也是一个挑战。一旦成品率不高,或产量有限,导致成本很高,那么定价就会很高。
苹果证人:消费者会误认三星平板为iPad 苹果的证人表示,三星平板电脑与iPad十分相似,消费者可能混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8日早间消息,一名收取报酬的苹果专家证人在该公司与三星(微博)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中作证称,他对一份报告的研究发现,百思买顾客曾错误地购买了三星产品,误以为他们购买的是苹果产品。   工业设计师皮特·布莱斯勒(Peter Bressler)称,从审判程序到目前为止,苹果已向其支付了7.5万美元的报酬。他在昨天向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联邦法庭作证时提及一份报告中的数据,表明百思买顾客退换三星Galaxy Tab 10.1平板电脑最常见的原因是其以为自己购买的是iPad 2。百思买发言人苏珊布希(Susan Busch)尚未就此置评。   三星律师查尔斯·范霍恩(Charles K. Verhoeven)则在交互讯问中对布莱斯勒提出质疑,他出示了2012年4月的视频录制口供,当时这名设计师被问及他是否认为消费者会弄混苹果和三星的产品,他回答称:“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弄混。”   苹果和三星是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最大型的厂商,两家公司正在争夺智能手机市场主导地位,为此在四大洲展开司法战争,而目前正在进行的审判程序是双方第一次在陪审团面前受审,两家公司都正试图说服陪审团相信其竞争对手侵犯了自己的设计和技术专利。   据布莱斯勒麾下费城公司BresslerGroup的网站显示,他是“用户研究、人为因素、生产流程以及创新标准冲突解决”等领域中的专家,他的证词可能会继续为苹果的侵权指控奠定基础。苹果已在上周启动诉讼程序,由负责iPhone和iPad软件的高级副总裁斯科特·佛斯特尔(Scott Forstall)向陪审团提供了第一份有关有问题专利的详细证词。   苹果前美术设计员苏珊·凯尔(Susan Kare)也在今天向法庭作证称,三星和苹果的手机十分相似,以至于当她造访苹果律师的办公室时误将一部三星手机认成iPhone。凯尔是最初版本Macintosh电脑微笑图标的发明者,她在向圣何塞法庭作证时表示,三星手机的应用屏幕与苹果拥有专利权的iPhone设计“非常相似”。凯尔在1982年加盟苹果,担任屏幕图形和数字字体设计师。   苹果正在利用凯尔的证词推进其有关侵犯iPhone软件设计的诉讼,寻求向三星索赔25亿美元。三星则已提出反诉,称苹果侵犯了该公司两项有关移动技术标准的专利以及三项实用专利。苹果还希望将一项初步禁令永久化,其内容是禁止三星在美国市场上出售一款平板电脑。此外,苹果还计划将禁令的覆盖范围扩展至三星智能手机。   布莱斯勒是70项设计和实用专利的发明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产品设计。布莱斯勒表示,为了准备作证,他曾对多个版本的iPhone进行研究。布莱斯勒称,他对Galaxy S 4G智能手机进行了侵权分析,发现这种手机“平直的连续表面”和“矩形比例”侵犯了苹果的专利。他还说道,在对10多种其他三星手机和一款三星平板电脑进行了类似的分析以后,他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布莱斯勒在回答苹果律师拉切尔·克莱文斯(Rachel Krevans)的提问时称,这些手机“使专利设计具体化”。
IDC:第二季度Android与iOS智能机份额达85% 北京时间8月8日下午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今天发布报告称,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Android和iOS的合并份额达到85%,创历史最高记录。而黑莓(微博)和塞班两大智能手机先锋的份额均已下滑至5%以下。   IDC的数据显示,Android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68.1%,iOS为16.9%,黑莓和塞班分别为4.8%和4.4%。排名第5的Windows Phone 7/Windows Mobile为3.5%,Linux以2.3%的份额位居第6。   IDC高级分析师拉蒙·拉马斯(Ramon Llamas)说:“Android仍在全面开火。Android的多家手机合作伙伴都推出了多款旗舰型号,价格则能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而谷歌及其手机合作伙伴提供的用户体验,也使得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途远远突破了简单的通话功能。”   “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如今无疑在上演两虎相争,由Android和iOS占据主导。”IDC高级分析师凯文·莱斯蒂沃(Kevin Restivo)说,“由于全球仍有很多手机用户使用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份额大战远未结束。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者仍有夺取份额的空间,但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难度将越来越大。”   以下为各大操作系统的详细情况:   Android的成功与三星(微博)关系密切,后者第二季度占据所有Android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4%,超出第2至第8大Android厂商的出货量总和。与此同时,第2至第8大厂商也在重塑战略,并在关键市场增加销量,但具体表现却喜忧参半。不容忽视的是,全球已经发布了多款搭载Android 4.0冰淇淋三明治系统的手机。   iOS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但仍然赶不上整体市场增速。去年发布的苹果新款旗舰智能手机的需求降温,有关新手机的设计和功能的传言也压低了市场需求。尽管遭遇这些不利趋势,但iOS依然稳稳占据市场第二的位置,份额也高于除Android以外的其他平台的总和。   黑莓曾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先锋和领军企业,但如今的份额已经跌至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点。黑莓在消费和企业市场的份额已经遭到其他系统的大量蚕食。如今,RIM已经将黑莓10智能手机的发布时间推迟到2013年,其竞争压力依旧巨大。   塞班曾经多年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龙头宝座,但上一季度却再创新低。62.9%的同比用户下滑创历史之最。塞班的衰落源于诺基亚(微博)转投Windows Phone。而由于中国、中东欧、中东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销量降低,也加速了该平台的份额下滑速度。   Windows Phone 7/Windows Mobile上一季度缩小了与黑莓之间的差距,该系统计划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这一平台上一季度的份额增长主要来自诺基亚——该公司的Lumia Windows Phone手机出货量环比翻番。尽管正在逼近市场第三的位置,但Windows Phone与Android和iOS的差距仍然很大。微软还需要借助今年秋天发布的Windows Phone 8手机获得额外的发展势头。   Lunux主要由三星Bada贡献。但由于Android在三星业务中的比重提升,Bada手机出货量出现了同比下滑。另外,松下等原本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厂商也开始转投Android阵营,从而加剧了同比下滑趋势。
HTC本周两天市值缩水10亿美元 北京时间8月7日晚间消息,本周一和周二,HTC(微博)的市值缩水了超过10亿美元。HTC此前就第三季度业绩发出预警,并报告称7月份营收将下降45%。   HTC股价周二下跌7%,至240.50元新台币。该公司周一股价则下跌6.9%。今年到目前为止,HTC股价已下跌超过50%。根据FactSet的数据,自2月份以来,包括瑞银和Invesco在内的47家海外机构投资者抛空了HTC股份,而另88家机构投资者则减持了HTC股份。   美国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表示,HTC的运营很可能进一步恶化,今年该公司将不会推出“杀手级”产品,其股价也没有任何上涨动力。市场目前预计,HTC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率将在第三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该基金经理表示,券商和基金对HTC的融券需求年利率约为8%,这表明投资者的做空动力巨大。而投资者只有在HTC股价一年下跌8%的情况下才能从这样的融券交易中受益。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HT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HTC正受到三星(微博)和苹果的巨大压力,而在One系列手机之后尚未推出下一代旗舰级智能手机。而自今年4月在全球市场推出以来,One系列手机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   HTC近年来还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以加强专利组合。不过这样的收购也未能对营收带来太大帮助。此外,HTC还与苹果和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发生了专利权纠纷。今年早些时候,HTC的智能手机曾因涉嫌侵犯苹果的一项专利权而在美国遭到临时禁售。   RBS分析师王万利(Wanli Wang,音)表示:“HTC的第三季度业绩预期表现疲软,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而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上升无法弥补在关键的欧美市场的滑坡。”
国产智能机高增长背后隐患:补贴成双刃剑 得益于低价策略,国产智能手机在今年上半年的出货量大幅增长,超过四成的国内市场份额也让国产手机厂商有了继续突破价格底线的本钱。不过,运营商的补贴也是把双刃剑,一旦没有了大力扶持,国产手机厂商的好日子还能维持多久?   全国出货量逼近1亿部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手机出货近2亿部,其中3G手机出货量超过1亿部,智能机的出货量高达9485.5万部。也就是说,每卖出一部手机,其中就有0.5部是智能手机。   据业界推测,今年国内手机的整体出货量很有可能突破4亿部——这将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换机潮。智能手机无疑是推动这轮换机高潮的最大动因。   一直以来,苹果和三星获取了全球手机行业利润的90%。但在国内市场,三星和苹果并没有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尤其是在今年二季度,本土“中华酷联”占据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43.3%、苹果销量占7.1%、三星销量占22.2%。国产品牌由于具有较低的价格、便利的销售渠道和日趋完善的售后服务,成为大多数中国手机用户换机的首选。   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等新生力量的加入,也让整体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以手机销售类电商网站北斗手机网为例,其宣布自有品牌双核手机北斗小辣椒即将上市,这款使用安卓4.0的双核智能机价格只有699元。同时,北斗手机网宣布,将会推出支持CDMA和GSM双模双待的新款双核机型,使用高通MSM8625芯片组,售价799元。   有分析师认为,最近几个季度以来,本土品牌一直都努力改善自身的品牌共振效应,扩大并增强在运营商中的关系和影响力。凭借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性、对本土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深刻理解等优势,让本土品牌厂商在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上超越了国际厂商。   厂商低价策略愈发明显   国产智能手机的快速崛起当然离不开运营商的大力“扶持”,而在经过多轮千元手机促销后,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又开始了更低价的策略。近日,北京电信又将其5款主力千元智能手机全线降至790元,购机时仍赠送990元话费。   此前的今年5月份,中国电信(微博)上市了新一代千元智能手机,即第三代千元智能机,要求均为4英寸以上大屏,普遍配置1G的CPU。北京电信引入了华为C8812、联想A790e、酷派5860+、海信E920、中兴N880E等5款机型,零售价均仅为990元。   其后,北京电信即在网上营业厅、天翼手机网等网上渠道进行了多次价格促销。而此次北京电信再次实施第三代千元智能机合约版降价,且在实体营业厅实施,将5款千元智能机主力机型由原来的990元合约价格直接降至790元,相当于降价200元。这样,北京电信千元智能机的优惠就不再限于网上了。而且,北京电信为这些机型提供了非常低的购机门槛,其中乐享3G套餐用户只需99元套餐即可零元购机。   北京电信之所以能对第三代千元智能机不断实施降价,主要是因为这些手机持续热销,销量普遍可观,提供了降价空间,例如华为C8812上市仅5天销量就超过百万部。同时,北京电信也希望以降价来普及3G。根据中国电信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中国电信CDMA用户增长282万户,其中3G用户增长280万户,可见中国电信3G普及正在加速。   对运营商还能依赖多久   近日,有消息称,运营商与国产手机进行的战略签约信息显示,目前,中国联通(微博)、中国电信已下调对国产手机的补贴力度。   中国联通已计划削减对智能手机销售补贴,特别是千元机型。据业内人士透露,此举是由于盈利下降所致。中国联通此前曾为购买1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提供高达50%的补贴,现在计划将补贴削减至20%-30%。   某国产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收到中国联通降低补贴的消息。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微博)似乎也有所动作。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利润也在被逐步压缩。手机厂商几乎到了“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地步。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未来存活的手机厂商不超过3家。不过至少到现在,这种低价策略并没有让其他手机厂商死掉,相反,一批又一批不怕死的手机厂商涌入进来,不断把价格降到最低。   运营商提供的补贴对手机厂商来讲,一直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运营商的大力支持,国产手机的好日子还有多久?   商报记者 吴辰光   相关链接   国产品牌同室操戈为哪般   近日,一篇《酷派沦为“屌丝”手机 华为或可成就国产品牌》的文章引起了国产手机四大家族中的华为和酷派的一场微博骂战。   该文通过列举华为、酷派等5家厂商的手机在网上商城的销售及口碑情况,对几家国产手机品牌进行了点评。对此,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上率先发难,对华为手机在该排名中获胜表示“热烈祝贺”。随后酷派产品及营销副总裁苏峰在微博上予以回应,称“国产品牌共同进步值得欣慰。有朋友说余总借酷派炒作。我说那也没什么不好,这证明酷派作为最早一批坚持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的国产品牌所做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由于该文主要依据在京东和天猫商城的手机销售数据。酷派方面表示:“酷派是高端商务人群最喜爱的品牌之一,电商数据也不是品牌定位依据,这是常识。酷派电商刚起步,借此数据评论有失偏颇。”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都是优秀的本土企业,同室操戈为哪般?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事实上,“中华酷联”是4家企业轮流坐庄。4月以来,酷派、联想等已相继进入了单月智能手机销量的前两名。而值得关切的是,与排名第一的三星相比依然有差距,4家企业的联合显得更为迫切。   较为中立的观点指出,在国产手机市场普遍陷入千元机大战的局面下,品牌手机能够通过电商渠道降低销售价格,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购买到3G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种产品竞争力和企业责任感的体现。
HTC笑哈哈——微软单季度来自三星和HTC版税收入近8亿美元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消息,分析公司Trefis分析师发布报告称,微软(微博)单季度来自于三星(微博)和HTC(微博)这两家Android设备厂商的专利版税收入为7.92亿美元。   Trefis分析师称,得出这一数据的基础是HTC向微软支付每Android设备10美元的专利版税,三星为10美元到12美元。   但业界人士指出,很难确切知道这些数据有多准确。在2011年10月,高盛集团预测微软2012年来自于专利版税的收入为4.44亿美元。自去年10月以来,Android设备的销售量已大幅增长,因此高盛集团的预测数据可能已远远落后于实际数字。而且需要指出的是,7.92亿美元这个数字只是三星和HTC向微软支付的专利版税,并未计入微软来自于其他Android设备厂商的专利版税收入。   微软法律总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和副总法律顾问霍拉希奥·加蒂雷兹(Horacio Gutierrez)发表博客文章称,微软的专利版税协议覆盖了美国市场上出售的一半以上的Android智能手机。   就Windows Phone的销售表现来说,虽然最近一个季度中表现良好,但其增长速度仍旧缓慢。对Windows Phone来说,好消息是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Windows Phone销售量同比增长277%;坏消息则是,Canalys数据显示其销售量仅为510万部,远远低于Android的1.078亿部。   分析师称,微软能获得Android销售的分成收入,但对科技公司而言,推动其实现增长的是创新而非司法诉讼。因此,如果微软能从Windows Phone销售中获得更多收入,而不是从专利版税中获得更多收入,那么这家公司会高兴得多。
夏普昨日崩盘致鸿海市值1天跌掉11.4亿美元 北京时间8月4日凌晨消息,因日本夏普公布今年4-6月的财报大亏1384亿日元(约17.64亿美元),每股亏损125.78日元,今年全年将亏损31亿美元,并进行全球首次大裁员5000人利空消息冲击,夏普股价周五跳空崩跌。由于夏普崩盘,连带使投资夏普的鸿海集团股票鸿海、鸿准双双大跌,法人预计鸿海集团第三季帐上将认列逾100亿元新台币(约3.34亿美元)投资损失,鸿准盘中停跌,集团股单日市值缩水逾475亿元(约15.8亿美元)。   夏普股价一度跌破200日元   在预计全年亏损2500亿日元后,夏普股价周五开盘以206日元大跌61日元开出,盘中一度跌停达187日元,暴跌约30%,达到80日元的单日跌幅限制,触及187日元。这也创下夏普1974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值缩水至2130亿日元,甚至还不及今年的亏损预期。2013年9月到期的夏普可转换债券账面价值也暴跌87%。   由于鸿海投资约10%的夏普股份,周五受到夏普的大跌直接反映在鸿海集团的股价上,以直接投资的鸿海、鸿准周五开低走低,股价跌幅最大,鸿海巨量长黑,盘中一度达79元新台币跌停上一档,创下2011年11月20日以来新低。而鸿准10时过后,以100元新台币亮灯跌停,成交量亦较昨日放大二倍以上。奇美电走势亦如鸿海在10时过后达跌停上一档以8.7元创下历史新低,广宇、建汉、正达等同步下跌。   鸿海市值一天跌掉342亿元新台币   总计周五鸿海集团包括鸿海、鸿准、奇美电、广宇、建汉等鸿海家族,单日市值计下跌约475亿元新台币,单单鸿海一日盘中即跌掉逾342亿元新台币(约11.42亿美元)市值。   鸿海集团自今年3月底宣布以每股550日元投资夏普约10%的股权,至周五夏普盘中跌停187日元为止,股价约4个月余共大跌66%,以目前条件不变下,鸿海集团因此将帐上认列夏普的投资损失约176亿元新台币(约5.88亿美元),将影响鸿海第二季与第三季每股EPS,业内预估第三季将于帐上认列超过100亿元的投资损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