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真三的人 爱真三的人
关注数: 32 粉丝数: 48 发帖数: 1,570 关注贴吧数: 39
放假7天,我和女儿吵了8场架! “放了7天假,吵了8场架!”同事张姐气呼呼地跟我吐槽她女儿。 问起吵架的原因,说孩子日夜颠倒着来,还说要减肥一天就只吃两顿。 张姐说了几句,结果一听就炸毛,怼她说“我就喜欢这样”“你怎么比我们班主任管得还多”。张姐受气开口责骂,“战争”这么接连爆发了…… “我也不想这样啊,早就念着孩子放假,但她在家实在不听话,招人烦啊!” 想起每次一到长假,很多孩子都免不了被父母“嫌弃”: “不出门骂我宅,出了门骂我就知道玩”,“躺着不动就是一顿骂”,“骂得我都怀疑不是亲生的了”…… 刚回家的时候是蜜月期,后面都是晴转阴。有人还总结出了一套假期里家长的变化规律:不少孩子觉得,与其假期被骂得心烦,还不如干脆别回家算了。01 为什么一放假,家长和孩子就互相不顺眼? “在天边,想得心慌;在身边,恨得牙痒”。从相互想念到相互嫌弃,这中间只有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距离。 人说:屋檐之下,瑕疵放大。如此而已。 于是你偶尔的偷懒放纵,在你这里是享受,在家长眼里就成了过错,成了喋喋不休的素材。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退行”,人常常用情绪管理幼化的方法,进行自我防御: 一个18岁的年轻人,可能因为被忽视而哭着抱起孩童时陪伴自己的泰迪熊。 一个中年的父母也极有可能因为被拒绝而突然大发雷霆。 只是,子女返幼可以说是撒娇,父母变“熊”却成了不可理喻。 有句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其实恰恰相反,生活里太多鸡毛蒜皮的事,父母也是人,哪能万无一失呢? 爸妈苛责抱怨,对你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如想想,他们的责骂背后为了什么?冲冠一怒,无非盼你吃好睡好,学会自律和照顾自己。 为你着想的苦心,总大过一句责骂的仇。 爸妈思维落伍,和你聊不到一块的时候,别忘了,你有多久不曾和爸妈好好交流过?读书时你的心思在课业上,出走异乡时拼命要飞得更高。 父母何尝不想跟上你,只是你总是走得太快了。 三毛曾经说过:“父母的年纪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 别总纠着父母的不是,有时候,装傻就是一种孝顺。把父母的怒火十倍奉还,是缺乏妥协的智慧与勇气。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能包容父母的不完美。 02 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假期吵架,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给父母支招:跟孩子早点约定好、调整心态、注意讲话的态度、多带孩子出去玩…… 而孩子们,只要做到稍微忍让这一点,好像就足够了。 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的不耐烦让父母受伤? 喊你去帮忙家务你不情不愿,不会用手机你气呼呼地指导。爸妈的劝诫,心里也许认可,嘴上却偏要叛逆一把。 当你怪罪父母“变脸”的时候,父母眼里的你,又何尝不在变呢? 不放假的时候惦记着回家,回了家心思却不在家。 原本许诺要多陪陪爸妈,放了假却忍不住要补补觉,每一天都从中午开始。在这仅有的半天里,还得操心一下学习和工作,陪朋友们出去玩,约网友打几把游戏,刷刷微博、追追剧。 嘴上说的陪爸妈过节度假,最后变成了换个地方玩手机、换个地方自己待着。 记得好多年前我从大学回家过端午,有一天妈妈准备要洗碗,我要帮忙她却执意抢过让我歇着。我想那好吧,就转身要回房间。妈妈却喊住了我,叫我别走,就在旁边陪她聊聊天也好。 “真奇怪,哪怕你啥也不做,在旁边站着,我就觉得不管干什么都比平时带劲!” 那时候我不懂,等我也为人母,才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哪怕孩子什么忙也不帮,甚至调皮添乱,在身边转悠着,就是一种幸福。 你不在,凑合几口就算了,你在家,必定要为你备一桌佳肴。看你扫空饭菜,再辛苦也开心。听你叽叽喳喳说在别处游玩的经历,就像自己也与你同行一样欢喜。 父母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孩子”,从来不需要什么旅行、游乐场。 只要有你陪伴,每天都是节日。 03 过几天假期就要结束,父母的表情变化,也已经有了续篇:要重新从家出发的孩子们,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学校里饿着了,不会有人在旁边黑着脸催你去吃。出门在外撑着熬夜,也不会有人拔了电线把你赶上床。 父母要重新习惯没有你的日子,你也要再次回归与世界孤身奋战的生活。 世上最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情就是,把一张臭脸甩给最爱的人,却不知没了父母的管教,自由等同于孤独。 所谓陪伴,并不是回到父母身边走个过场,而是心意相通,且行动也跟得上心意。你们一天天成熟,父母一天天老去,生命的交集越来越少,直到某天会被清零。 所以,在这些短暂而难得的交集里,多体会父母的无微不至,少些无谓的争吵吧! 不能理解也罢,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耐心。 一个人如果总带着优越感和抗拒感对待父母,也会失去与世界平视的气度。 有话好好说,别发火闹脾气。趁放假。多陪爸妈聊聊天,压压马路吧,也允许他们发表些你也许不那么喜欢的想法。 别让你的风尘仆仆,变成了回望时的内疚遗憾。 用心陪伴,才是真正的团圆
物美超市老鼠出现的后续  可这才过了短短五天,就又闹出同样的事,记者不禁想问,物美超市到底有没有做好平时的消杀工作?   对此,物美超市安吉店的回应是,每周都会请专业的消杀公司进行灭鼠。“首先,我们超市是全权委托了业内数一数二的专业消杀公司来消杀的。其次,超市和整栋大厦是一个整体,大厦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超市旁边有美食街,楼上有美食城,即使我们超市内彻底消杀了,如果旁边的商店不消杀,还是不能避免老鼠持续过来我们这边。”物美超市安吉店负责人李杰说。   对此,爱卫办工作人员表示,物美超市频现老鼠,除了商场位置导致的客观原因,消杀公司的消杀工作也确实存在问题。“比如依靠放药防鼠的消杀措施就不够到位,我们是不太主张放药的,所以消杀公司在防鼠消杀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履职到位。”县爱卫办工作人员说。   之后,爱卫办的工作人员对超市的角角落落进行了检查,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   同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对此次“老鼠门”事件作出了相关处理。县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鲍一梅表示,通过爱卫办工作人员的检查发现,物美对防鼠这一块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接下来,他们会根据专业人士的意见,要求物美整改。一个星期之后还会对物美再进行一次检查,看看是否有所改善。“根据目前物美发现老鼠的情况来看,我们推测消杀公司可能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存在一些漏洞,至于消杀公司的情况,我们也会反馈给卫生监督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鲍一梅说。   物美超市安吉店也表示,接下来他们会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全面整改,并联合整个大厦进行持续一个星期的消杀。
【高考,人生唯一一次公平的赛道】五四以来,人们抨击八股科举害 五四以来,人们抨击八股科举害人不浅;改革开放以来,高考改革也呼吁了多少年,怎么改都令人不满。读研之后,老板是老三届的第一代高考大学生,在一次偶聊中,他喃喃自语说:“高考可能是你们人生中唯一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句话,我等到步入社会后才真正领悟到分量。 科举、高考,是违反人性,是不全面,是有很多制度缺陷,导致很多范进中举式的悲喜剧。但就一条不可替代的好处,就是公正。大家一律按分数录取选拔,不管你爹是不是李刚。中国社会正是因为科举制才维系了阶层流动,底层的寒族能通过考试参与政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布衣宰相。所以,古代科举为什么要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文,要考规范化的四书五经,因为格式越标准,范围越窄,对缺乏见识机会和家学渊源的寒族越有利,考得越广泛,越多样化,对那些书香门第的豪门士族越有利。现在也是同理,考英语、考才艺、考素质教育,对城市中产阶级最有利,而对那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子弟来说,根本没有机会吹拉弹唱,没有机会素质教育,没有机会练一口流利的牛津腔,只能拼背单词拼记语法拼题海战术……考试工厂毛坦厂衡水中学,却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难得机遇。 高考,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公平改变命运。高考之后,就业、读研、晋升、择偶,都不会再有高考那么简单明确唯一标准的公平竞争机会。 有人说高考也不公平,各省的分数线不一,录取名额不同,难道全国一张考卷一条录取线就是公平?追求绝对公平,是左派幼稚病。说北京考生400分上北大也是谣言,京津沪考北清也不容易,必须学霸级,只是考取一般大学相对容易。虽然分数相对低一些,但一线城市考生的总体素质不低,毕竟父母的钱没白砸。按省分别高考划线分配名额对中国这种大国是必然的,全国统一划线中西部很多学生与大学无缘,教育发达的江南地区垄断名校,古代科举还要分南北两榜,以平衡地域矛盾。 最后,祝福学子:高考也许是你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最公平的选拔;爆发小宇宙,考一所好大学,就是你现阶段最大的一笔价值投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