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rysh2008 gerrysh2008
关注数: 8 粉丝数: 97 发帖数: 4,971 关注贴吧数: 9
【天津】申办WTA僵持不前:对外沉默 对内扯皮 体坛周报 作者:李弋 [导读]当WTA总决赛申办进入到白热化的冲刺阶段,天津顺利跻身最后三甲(另两个对手是蒙特雷、新加坡)时,事情却出现了一系列蹊跷之迹。 特约记者李弋报道 去年WTA总决赛在伊斯坦布尔落幕时,最让中国人记住的不是31岁夺冠的小威,而是天津提出申办2014WTA总决赛――这一被官方公布的消息。与天津竞争的,当时有俄罗斯的喀山、墨西哥的蒙特雷和新加坡。 3月,当总决赛申办进入到白热化的冲刺阶段,天津顺利跻身最后三甲(另两个对手是蒙特雷、新加坡)时,事情却出现了一系列蹊跷之迹。 天津申办总决赛――这一本该大力对外宣传造势的行为却一致对外闭口不谈。是谁在申办?天津体育局?还是滨海新区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天津申办总决赛,这其实这是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其内部行政区划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变数。具体到此次WTA年终总决赛,到底是谁在申办?天津体育局?还是滨海新区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提出申办WTA总决赛最初想法并不是天津体育局,而是由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牵头出面。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说,这又是一次“体育赛事搭台,旅游经济唱戏”的操作。WTA总决赛申办资金的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有50万美元作保就可申办。最初,一家中间公司将这笔钱缴纳之后找到滨海新区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双方想共同来操作。旅游区管委会也本着申办此事能实现招商引资之目的双方一拍即合。 申办体育赛事,滨海旅游区管委会也不可能单独行动,如果没相关体育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也许申办仍会面临着各种关卡和麻烦。于是当管委会和天津体育局就申办之事联系沟通时,天津体育局作为天津体育事业的主管单位,并不甘于支持和协作的辅助地位。以WTA年终总决赛的国际影响,不论对天津的城市形象,还是对中国网球的吸引力,都有可能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因此天津市政府的相关部门最初对申办之事一直持配合的态度。 目前,滨海旅游区管委会和天津体育局至在赛事场址方面出现分歧。 天津体育局主张将总决赛的举办场馆放在团泊湖国际网球中心,即2013年东亚运动会的网球比赛场馆。这座号称中国最大的网球中心总投资达到9.6亿,其设计观众容量据说仅次于美网中央球――阿瑟.・阿什球场,超过印第安维尔斯的一号球场,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网球场馆。但作为滨海旅游区管委会来说,申办总决赛的目的更在于借助国际大型赛事来扩大地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以拉动地方的旅游经济,如果赛址不落户在滨海新区,申办总决赛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都将大打折扣甚至趋近于无。 今年3月初,WTA考察团在CEO斯黛西・阿拉斯特带领下,对团泊湖网球中心和滨海新区提供的场馆方案都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比较之下,WTA方面也更倾向于将总决赛场馆落户于滨海新区。 与蒙特雷与新加坡相比,天津有着资金和硬件方面的巨大优势,也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和魄力。天津近些年一直走在中国职业网球的前沿,这也是他们此次申办WTA年终总决赛的内在驱动力。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也是天津在申办过程中要领先于另外两座候选城市的优势所在。只是,在申办过程中由于区域利益纠葛而导致申办过程的内耗,也恰恰是目前“中国特色申办赛事”的缩影罢了。 其实,这已不是我国第一次申办WTA年终总决赛。2004年,北京市竞争2005年至2007年的WTA总决赛,并为此在海淀区稻香湖修建了一座高规格的网球中心。现在还有谁记得这座偏居于北京西郊的大手笔形象工程?
【孙阿姨发话】量力而行!天津武汉申办WTA总决赛陷暗战 网易体育新闻 来源: 新京报(北京) WTA首席执行官斯黛西·阿拉斯特考察WTA年终总决赛候选城市天津,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对阿拉斯特此行并不了解,因为天津方面从未就申办总决赛一事向中国网协报批。与天津相似,武汉年初便宣布将承办一站WTA超5赛,他们同样未向中国网协报批。 3月4日,WTA首席执行官斯黛西·阿拉斯特考察WTA年终总决赛候选城市天津。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对阿拉斯特此行并不了解,因为天津方面从未就申办总决赛一事向中国网协报批。与天津相似,武汉年初便宣布将承办一站WTA超5赛,他们同样未向中国网协报批。没有中国网协的批文,这些国际赛事均无法落地。实际上,武汉、天津两地是通过“中间人”与WTA沟通的,如此一来,这个“争球”的局面更加复杂。 【天津】 市、区暗战 网协不知情 3月4日,阿拉斯特造访天津,这是她考察3个年终总决赛申办城市的最后一站。3月6日,阿拉斯特在北京接受采访时称,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速度、城市规划蓝图和场馆设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被问及哪个城市希望更大时,阿拉斯特很谨慎,称三地都有机会。 阿拉斯特此行,孙晋芳并不知情,她证实天津方面并未向网协报备申办总决赛一事。记者致电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树华时,他表示体育局并不了解此事,也未就此开展工作。“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天津体育局)估计知道的也不多。”孙晋芳笑着说。根据规定,国内城市承办国际赛事,需先得到最高单项协会及体育总局的批文。 据了解,天津此次申办总决赛的第一主体是滨海新区管委会,他们通过“中间人”与WTA沟通,并在申办报告中提出,将新建一座容纳万人的室内场馆。而天津市为了迎接今年的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全运会,已在团泊新城新建了网球中心,拥有3座“碗状”球馆和18个练习场,中央球场亦可容纳万人。 相比另两个候选城市新加坡和蒙特雷(墨西哥),天津在办赛经验上并无优势,但场馆资源及政府支持方面明显占优。天津市体育局想把赛事留在团泊新城网球中心,而滨海新区显然不这么想,这也是天津方面尚待解决的内部矛盾。根据WTA日程,总决赛举办城市将于4月底至5月初敲定。 【武汉】 市政府运作 程序有问题 与天津一样,武汉在承办WTA超5赛中也存在程序上的问题。“天津一直没跟网协联系,武汉也只是派人来咨询了一些申办程序和事项,之后就没消息了。”尽管武汉站已被WTA排进2014年赛程,但孙晋芳称,据她了解,武汉尚未与WTA签订书面协议。 1月初,武汉市体育局向媒体透露,已与WTA达成协议,将接手明年到期的东京泛太平公开赛,连续15年承办。孙晋芳介绍说,武汉方面从未正式向网协申报。 WTA方面去年年底曾前往武汉考察,武汉市政府也希望接手日本站的超5赛事。孙晋芳透露,阿拉斯特之前曾给她发过一封邮件,透露了武汉要申办超5赛事的消息,并希望在程序上尽快得到解决。“WTA也知道武汉在申办程序上存在问题。”孙晋芳称,作为李娜的家乡,武汉想承办一站赛事推广网球运动,这可以理解,但程序还是要走的。“据我所知,武汉还没有跟WTA签书面协议。如果中国网协没有批准,赛事无法落地。” 武汉体育局新闻发言人万敏告诉记者,市政府已成立办公室负责赛事运作,并从体育局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参与,市体育局并不负责赛事筹备工作。至于是否与WTA正式签约,万敏称自己并不清楚,也不了解进展情况。 【网协】 孙晋芳:办赛事要量力而行 目前,北京、广州和深圳均拥有WTA赛事,武汉站也出现在2014赛程中。若天津申办总决赛成功,内地明年起将有5站WTA巡回赛。“WTA在中国办赛,对中国网球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符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孙晋芳称,在中国办赛要量力而行。 孙晋芳称,中国目前的网球市场,无法承受过多的职业赛事。即便是要办赛,也必须向中国网协报批,因为网协是赛事的担保方。“承办国际赛事手续很繁琐,包括签证、器材、担保很多方面。我们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承诺,因为赛事奖金很高(WTA年终总决赛奖金约490万美元,超5赛奖金约220万美元),连续承办几年,可是一大笔钱。” 此外,在武汉和天津申办过程中,均由“中间人”在运作,这也将产生一笔不小的费用。承办费加上“中间人”的佣金,当地政府开支不小。“这种赛事转卖费用很高,有可能超出常规。”孙晋芳说,如果政府支出超出范围,人大会依法提出质问的。 据了解,武汉最早接触的并非WTA官方,而是该站超5赛的赛事拥有者八方环球公司。武汉只有与赛事拥有方及WTA谈妥,并拿到中国网协的批文,才算真正获得该赛事的举办权。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名医】曝小德脱胎换骨秘密:拒绝麦麸+中国医学经验 网易体育3月10日报道: “德约科维奇?他身上大概有16处或者更多的伤病吧?”2008年在美网,罗迪克曾经这样奚落塞尔维亚人。“他的脚踝受伤?是的,两个都受伤了!还有背部、臀部……对,他还喜欢抽筋。禽流感?炭疽热?非典?常见的感冒和咳嗽,他都有!” 那个时候,德约虽然已经拿到了澳网冠军,在男子网坛也撑起了一片天,但他的比赛作风却被全世界所诟病。他只打自己能够赢得的比赛,很多时候会因为天气太热、恶心、头晕、视力模糊、肠胃不适等理由退赛。如今的他看起来是世界上拥有最强身体和意志力的球员,可是当时他简直是“最没有网球精神”的代言人。 虽然没有证据显示塞尔维亚人是装病退赛,但在很多批评者看来,这的确不是一个顶级球员应该具备的品质。2009年澳网四分之一决赛德约因为“天气过热”退赛之后,连费德勒都看不下去了。“网球选手都应该有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当然,接下来塞尔维亚人找到了解决的方式。2010年1月,他找到了伊戈尔·塞托杰维奇博士,后者是塞尔维亚最有名的医生。在他看来,德约的沮丧不值一提,问题很容易解决。 昨天,塞托杰维奇第一次向公众吐露自己的秘诀。在接受《海湾时报》采访时,他说如今的德约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德约了,他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都已经消失,现在的他是强大的。
【感觉】娜姐会在红土赛季满血复活,以避免澳网功亏一篑的覆辙 个人分析如下,澳网决赛受伤导致本来十拿九稳的比赛功亏一篑,肯定使娜姐团队分析受伤原因并及时作出赛程调整。从冬训好几周大负荷的魔鬼训练+泰国华欣表演赛(赢扎表)+深圳赛+悉尼赛+澳网(输给扎表),我们可以看出娜姐除了中间辛劳转机的几天外,娜姐整个澳洲赛季冬训加上比赛前后两个多月几乎没有一天休息,娜姐的身体毕竟不能像年轻的A拉和水泥一样允许疯狂的参赛,所以娜姐身体透支的结果直接反映到澳网决赛上生理和心理承受极大压力后的两次崴脚。其实娜姐澳洲整个赛季的表现已经能算得上一个奇迹,如果娜姐当初不千里迢迢赶到泰国参加表演赛,让扎表提早了解娜姐的状态和崭新的技战术,也许澳网的结果就不一样。(扎表在布里斯班选择避战小薇,够狡猾!) 所以我猜想娜姐团队这几位世界顶级的专业网球人士肯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娜姐直接在红土赛季满血复出,很多吧友都分析中东和北美皇冠赛季娜姐会全部高挂免站牌,我觉得很有道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嘛。毕竟世界前三的网坛老将小薇和麻纱更注重的是比赛质量而非比赛数量,她俩的积分却仍能高居榜首,感觉娜姐也逐渐从过去注重参赛数量转变为注重参赛质量的蜕变,尤其从这次澳网决赛得到的教训中有更深刻的意识。 如果娜姐果真在红土赛季才复出,那么娜姐的目标应该是以法网+温网为核心来进行备战(法网最重要,温网次之)。从斯图加特站的4月22日到温网结束的7月6日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娜姐一共要参加五站比赛,其中两站是大满贯,一站皇冠,一站超5,一站顶级巡回赛,令人欣慰的是这几站欧洲比赛之间都有一至两周的休息调整期,不会像今年澳洲赛季那样疲于奔命。有鉴于此,娜姐应该会在一两月的时间里潜心闭关修炼,调养生息。个人猜测,娜姐最早会在4月22日的斯图加特站复出,不过最晚也有可能在5月4日的马德里皇冠赛才复出。不管怎样都祝愿娜姐早日恢复健康,娜姐好运!大家都期待娜姐在红土赛季打鸡血吧!
【感觉】娜姐会在红土赛季满血复出,以避免澳网功亏一篑的覆辙 个人分析如下,澳网决赛受伤导致本来十拿九稳的比赛功亏一篑,肯定使娜姐团队分析受伤原因并及时作出赛程调整。从冬训好几周大负荷的魔鬼训练+泰国华欣表演赛(赢扎表)+深圳赛+悉尼赛+澳网(输给扎表),我们可以看出娜姐除了中间辛劳转机的几天外,娜姐整个澳洲赛季冬训加上比赛前后两个多月几乎没有一天休息,娜姐的身体毕竟不能像年轻的A拉和水泥一样允许疯狂的参赛,所以娜姐身体透支的结果直接反映到澳网决赛上生理和心理承受极大压力后的两次崴脚。其实娜姐澳洲整个赛季的表现已经能算得上一个奇迹,如果娜姐当初不千里迢迢赶到泰国参加表演赛,让扎表提早了解娜姐的状态和崭新的技战术,也许澳网的结果就不一样。(扎表在布里斯班选择避战小薇,够狡猾!) 所以娜姐团队这几位世界顶级的专业网球人士肯定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让娜姐直接在红土赛季满血复出,很多吧友都分析中东和北美皇冠赛季娜姐会全部高挂免站牌,我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世界前三的网坛老将小薇和麻纱更注重的是比赛质量而非比赛数量,她俩的积分却仍能高居榜首,感觉娜姐也从过去注重参赛数量转变为注重参赛质量的蜕变,尤其从这次澳网决赛得到的教训中有更深刻的意识。 如果娜姐果真在红土赛季才复出,那么娜姐的目标应该是以法网+温网为核心来进行备战(法网最重要,温网次之)。从斯图加特站的4月22日到温网结束的7月6日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娜姐一共要参加五站比赛,其中两站是大满贯,一站皇冠,两站顶级巡回赛,令人欣慰的是这几站欧洲比赛之间都有一至两周的休息调整期,不会像今年澳洲赛季那样疲于奔命。有鉴于此,娜姐应该会在一两月的时间里潜心闭关修炼,调养生息。个人猜测,娜姐最早会在4月22日的斯图加特站复出,不过最晚也有可能在5月4日的马德里皇冠赛才复出。不管怎样都祝愿娜姐早日恢复健康,娜姐好运!大家都期待娜姐在红土赛季打鸡血吧!
【吴迪】澳网首训引外媒关注 法新路透接连约专访 腾讯体育 腾讯体育 听众:6338370人 +收听已收听 最新消息 2013年1月13日 11:09 #澳网#【李娜:不关注签表 教练对我影响大】2013年@australianopen 于1月14日正式开赛。赛前李娜说:“其实我现在我不会特别关注签表,卡洛斯来了之后就告诉我不要总是预测下一场,因为你只有赢下第一轮比赛才会有后面的比赛,所以我现在的目标只是能赢下第一场比赛。”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url.cn%2FD7Mf10&urlrefer=be9480884410f3e2b18704c67ff25f0b 更多1月13日墨尔本讯 (记者李博(微博)、王怡薇(微博)) “吴迪,你先等等,还有2个媒体,一个是路透社、一个是澳洲的《时代报》,之后还有一个美国的电视媒体。”吴迪正坐在新闻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ATP新闻官通知正在接受采访的他再等等。 “这次真是感觉关注好多啊!”吴迪一边看着记者一边说。今天是吴迪在澳网的第一次正式训练,早上10点钟刚刚出现在15号训练场地的他就已经吸引了法新社记者的关注。训练结束后,法新社的摄影记者一直让他摆出各种姿势拍摄宣传照,而法新社的亚洲区首席体育记者泰勒在一旁等着吴迪训练结束。 “我的英语不太好了,你帮我翻译下啦!”吴迪拉着记者说。不过经过外教的磨合后,吴迪的英语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法新社的记者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有时候不太熟悉的问题,他也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记者。 12点刚过,各国传媒预约吴迪的专访开始,首先出场的《纽约时报》记者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对吴迪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采访,从他的成长经历、到各种感受通通问了一遍,吴迪承认来澳网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同时也非常希望有很好的表现,闯入第二轮。 路透社的伊恩出现的时候,让吴迪颇为惊讶。因为曾经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一口流利的中文让吴迪非常惊讶。“啊,你中文说得那么好啊!那么让我说武汉话吧。”吴迪在一旁开玩笑道。面对纯中文的采访,吴迪显得轻松了不少,也不断开开玩笑。记者们不断打听吴迪下午何时训练,下午5-6点的训练必将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Clarey问吴迪,“你现在有经纪人了吗?”吴迪笑笑说,“还没有,也没人来问过我。”“难道这些经纪人都疯了吗?还在等什么啊?”Clarey一说完,现场笑成一片。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