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综合港 河北黄骅综合港
关注数: 8 粉丝数: 9 发帖数: 531 关注贴吧数: 0
河北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奠基 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 河北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奠基 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1-3-30日上午,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在创造了黄骅港一期工程的“黄骅港速度”后,二期工程成为沧州加快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航道、码头、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标志着黄骅港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据介绍,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从2009年3月19日开工建设,到2010年8月18日实现顺利开航,投资强度和建设速度创造了全国港口建设新纪录,创造了世人瞩目的“黄骅港速度”。一期工程建设了8个10万吨级码头,开挖了一条10万吨级、全长44公里的新航道,完成了水电路讯等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开航以来,已卸货280万吨,实现了10万吨巨轮顺利进出港。 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是沧州加快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主要包括20万吨级航道、16个码头泊位、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昨日开工的20万吨级航道北防波堤延伸工程及相关码头泊位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拉动临港产业及腹地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标志着黄骅港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就是在一期航道的基础上通过延长拓宽,建设一条20万吨巨轮自由进港的航道;建设16个5万-20万吨码头,使黄骅综合大港成为拥有煤码头、矿石码头、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液体化学品码头和粮油专用码头的多功能港口;开工建设石沧港、张保港2条铁路和邯港、石港2条高速公路。 在开工奠基仪式上,还有11个产业项目同时开工。这些项目总投资500多亿元,涉及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与冶金制造、电力能源等多个产业。
河北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奠基 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 河北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奠基 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1-3-30日上午,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在创造了黄骅港一期工程的“黄骅港速度”后,二期工程成为沧州加快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航道、码头、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标志着黄骅港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据介绍,黄骅港综合港区一期工程从2009年3月19日开工建设,到2010年8月18日实现顺利开航,投资强度和建设速度创造了全国港口建设新纪录,创造了世人瞩目的“黄骅港速度”。一期工程建设了8个10万吨级码头,开挖了一条10万吨级、全长44公里的新航道,完成了水电路讯等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开航以来,已卸货280万吨,实现了10万吨巨轮顺利进出港。 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是沧州加快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主要包括20万吨级航道、16个码头泊位、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昨日开工的20万吨级航道北防波堤延伸工程及相关码头泊位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拉动临港产业及腹地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标志着黄骅港向着现代化综合性大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就是在一期航道的基础上通过延长拓宽,建设一条20万吨巨轮自由进港的航道;建设16个5万-20万吨码头,使黄骅综合大港成为拥有煤码头、矿石码头、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液体化学品码头和粮油专用码头的多功能港口;开工建设石沧港、张保港2条铁路和邯港、石港2条高速公路。 在开工奠基仪式上,还有11个产业项目同时开工。这些项目总投资500多亿元,涉及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与冶金制造、电力能源等多个产业。
谈谈冀中南6市的客观定位【转帖】 谈谈冀中南6市的客观定位【转帖】 石家庄衡水和沧州,是冀中南的核心城市。冀中南没有沧州黄骅港就没有出海口;没有石家庄就没有铁路高速和空港枢纽;没有衡水石家庄和沧州就不能在地理上一体化。为什么石家庄会成为冀中南的铁路高速和空港枢纽,而不是成就其他城市?因为石家庄是冀中南的地理中心,不是地理中心建了铁路高速和空港也没用。这些都是冀中南唯一性的。除了石家庄衡水和沧州,其他冀中南城市基本上是工业中心,这些“工业中心”城市可复制。反过来,其他冀中南工业城市却不可复制石家庄衡水和沧州的城市功能。也就是说,其他冀中南任何工业城市是不具备替代石家庄衡水和沧州的城市功能的。这才是冀中南城市的客观定位。 冀中南的邢台与邯郸的煤和钢产业是竞争性的,两个城市具有替代性,由于邯郸具有以“中原XX”背离冀中南的情节。冀中南的煤和钢铁工业基地应重点打造邢台和邯郸各县,邢台完全有能力替代钢和煤为主业的邯郸。还有邯郸的钢铁在县域经济武安,邯郸的各县是希望“省直管”的。保定是一个县域经济疲软,中心市区凝聚力差的城市,保定具有以“京津冀都市圈” 背离冀中南的情节,保定南部各县是融入石家庄的,保定北部各县“省直辖”也不会太远。“省直管县”以后,除了石家庄都是县级市规模的“小城市”。 为了冀中南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为了大石家庄的发展大局。强化“省会”权威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保定邯郸“省管县”进程,因为邯郸没有了武安就失去了底气,保定失去南部各县就丢了本钱。 综上所述,首先以“石家庄衡水沧州”为核心层,其次以“邯郸北部各县,保定南部各县”为递进层,进而第三步逼保定邯郸中心市区就范掌控冀中南。最后就是想“借京津之力来削唐山之势”,冀中南坐山观虎,下山摘桃。
谈谈冀中南6市的客观定位【转的】 谈谈冀中南6市的客观定位【转的】 石家庄衡水和沧州,是冀中南的核心城市。冀中南没有沧州黄骅港就没有出海口;没有石家庄就没有铁路高速和空港枢纽;没有衡水石家庄和沧州就不能在地理上一体化。为什么石家庄会成为冀中南的铁路高速和空港枢纽,而不是成就其他城市?因为石家庄是冀中南的地理中心,不是地理中心建了铁路高速和空港也没用。这些都是冀中南唯一性的。除了石家庄衡水和沧州,其他冀中南城市基本上是工业中心,这些“工业中心”城市可复制。反过来,其他冀中南工业城市却不可复制石家庄衡水和沧州的城市功能。也就是说,其他冀中南任何工业城市是不具备替代石家庄衡水和沧州的城市功能的。这才是冀中南城市的客观定位。 冀中南的邢台与邯郸的煤和钢产业是竞争性的,两个城市具有替代性,由于邯郸具有以“中原XX”背离冀中南的情节。冀中南的煤和钢铁工业基地应重点打造邢台和邯郸各县,邢台完全有能力替代钢和煤为主业的邯郸。还有邯郸的钢铁在县域经济武安,邯郸的各县是希望“省直管”的。保定是一个县域经济疲软,中心市区凝聚力差的城市,保定具有以“京津冀都市圈” 背离冀中南的情节,保定南部各县是融入石家庄的,保定北部各县“省直辖”也不会太远。“省直管县”以后,除了石家庄都是县级市规模的“小城市”。 为了冀中南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为了大石家庄的发展大局。强化“省会”权威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保定邯郸“省管县”进程,因为邯郸没有了武安就失去了底气,保定失去南部各县就丢了本钱。 综上所述,首先以“石家庄衡水沧州”为核心层,其次以“邯郸北部各县,保定南部各县”为递进层,进而第三步逼保定邯郸中心市区就范掌控冀中南。最后就是想“借京津之力来削唐山之势”,冀中南坐山观虎,下山摘桃。
冀中南经济因黄骅港而腾飞---转帖 冀中南经济因黄骅港而腾飞---转帖 冀中南经济格局迈向“港口经济”,提升产业布局层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黄骅港的崛起,对冀中南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正日益显现出来。       黄骅港的“功力”不止体现在巨大的吞吐量上,更在于不断地衍生出其它产业,不仅繁荣了港口经济,同时促动了港口和临港产业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版图因此亮点频闪。      冀中南经济最重要的是沿海拥有港口的便利,这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与大海比邻而居,并且拥有运输成本比天津港低50元的出海口——黄骅港。       而面对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频繁伸出的橄榄枝,渤海新区别具一格的新型的“雁形”产业布局跃然纸上:港口区为“雁首”,沿朔黄铁路两边区域为“雁身”,海防路与地方铁路、邯港铁路及公路之间区域构成“两翼”。       紧靠大港的“雁首”部位,未来的港口区将在重点发展化工产业群的同时,吸引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和装备材料制造企业来此落户,建设钢铁和装备制造工业基地,支撑“雁首”高高昂起;在“雁阵”的“两翼”和“雁身”,将重点发展旅游、机械制造、特色农产品和深加工等,最终构筑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增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实力,       港口能够带动一批产业,产业又能催生数个城市群,这个定律已经被无数沿海地区的发展所证实,“以港兴城、以城带港、城为港用”是世界各大港口经济带发展的普遍经验。               冀中南经济格局正以以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的黄骅大港为契机,在壮大港口和临港产业的同时,打造冀中南城市群“组团式”经济格局发展的新概念。     黄骅港打破煤炭运输一统天下的局面,拓展港口功能、2010年迈向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这种转型对经济格局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冀中南经济格局。       与其它比选港口相比,神木至黄骅运煤路线最短,比秦皇岛港近300多公里,比山东滨州港也近300多公里,按动态价格测算,吨公里综合运煤要比走秦皇岛港少32元,建成亿吨大港后,一年即可节省运费40多亿元。       “在国内港口中,黄骅港的腹地之广阔,很少有能比得上的。”黄骅港直接腹地可以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涉及43个设区市、330个县(市),而这些地区恰恰是我国最需要开发、建设的贫困地区。       而黄骅港直接拉动的冀中南6市,经济总量已占到我省的65%以上,黄骅港,不仅是渤海新区和沧州经济的增长极,而且名副其实地成为我省实施“东出西联”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       以港口为依托,发展沿海工业,从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功能向集生产、流通、经济、贸易、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辐射中心发展,在近两年已经是我省要全力抓好的问题,并且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运用规划和立法手段,采取鼓励性、倾斜性政策,形成洼地,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港区聚集”的举措。     
三年大变样渤海新区三周年黄骅综合大港通航。 三年大变样渤海新区三周年黄骅综合大港通航。        2007年7月20日,渤海新区正式揭牌成立。“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沧州踏上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新征程,冀中南经济隆起带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黄骅综合大港8月1日即将对外通航,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初具规模,百万人口的现代化滨海中心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这些重点工程的突破,使渤海新区站到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起点之上。       开发建设渤海新区,是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必然选择,是沧州由内陆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的战略跨越。基于对沧州发展优势的把握和分析,我市明确了渤海新区的发展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面向朔黄铁路沿线及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河北及“两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       综合大港建设,始终是事关新区和沧州发展全局的“龙头”工程。 建设大港口,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展当地的临港经济,培养大型临港产业。基于此,渤海新区委托国家发改委做了一个260平方公里的产业规划布局。        2009年3月19日,黄骅综合大港起步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建设4个10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4个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同时,新开挖一条10万吨级航道,建设防沙堤、防波堤等配套设施。        仅仅过去16个月,黄骅综合大港就将迎来开航的日子。 今年3月19日,黄骅港综合港区开工一周年之际,省长陈全国再到渤海新区调研,面对综合港区壮阔的建设场面发出由衷感叹:“一年的时间,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港口,了不起啊!过去讲的是‘深圳速度’,现在应该说是‘黄骅港速度’。”             ——大干快上,使得沧东电厂2×66万千瓦机组项目即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依然能够做到科学、严谨、安全,一次试车成功。        ——大干快上,使得黄骅新城“三横两纵”道路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市交通局、渤海投资公司及各参战队伍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克服雨水多、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困难,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半年就完成了主路工程。        ——大干快上,使得“金隅水泥”项目仅用六个月的时间就建成竣工。        ……       目前,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有116个,总投资约2323亿元。拥有了中海油中捷石化、国华沧东电厂、沧州大化TDI、金牛化工PVC、信诺立兴、伦特石化、中铁装备、中钢滨海、达力普铸锻、金隅水泥等一批产业支撑项目,不管是生产规模、产品档次,还是科技含量、创新水平,都是国内或省内同行业的佼佼者。此外,正元化工、华润热电、冀中能源、旭阳焦化、汽车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在今年开工建设。        黄骅新城建设明确了“三年出形象、五年见规模、十年成中心”的工作目标和“先东西、后南北、大聚合”的工作思路;投资26亿元、总长40公里“三横两纵”道路起步工程主车道竣工通车,同步规划设计了205和307国道绕城、中疏港路西延、港城快速路和化工大道东延五条道路;谋划推进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新城起步区“十大工程”,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东湖公园等工程已开工建设;渤海新区与卓达集团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谋划了280亿元的开发项目。        同时,以港口为龙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新区发展再造新支点。其中,道路建设是一大重点和亮点。高速路、疏港路、新城路、园区路、港区路等达到25条(段),总里程近200公里。除沿海高速外,其他道路均已达到通车标准,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投资2.4亿元的黄骅港至中捷石化输油管线工程、投资3亿元的港区集中供热工程、投资5亿元的港区天然气管线工程等已基本竣工,投资5700万元的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投资2.5亿元的港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             坚定信念,再接再厉,打造名副其实的冀中南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                     为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渤海新区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一个目标不动摇——全力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为冀中南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坚持三大任务不松懈——建设大港口、聚集大产业、发展大城市。同时,做出了“十个加快”的要求和部署:加快综合大港建设,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加快黄骅生态新城建设,加快港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港口腹地开拓,加快保税港区建设,加快南大港旅游区建设,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加快高教园区建设。        在新的发展起点,渤海新区又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角……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黄骅综合大港的开航,渤海新区这艘航船正沿着“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从渤海湾奔向蓝色的海洋的足迹扬帆远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