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世界 通缉世界
关注数: 14 粉丝数: 241 发帖数: 1,999 关注贴吧数: 30
【从“新都市人”想到的】 “新都市人”就是上海人原来统称的“外地人”,文学作品如何来反映这个群体的生活和感情、成功和成长,《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就勇敢的面对和大胆的触及这个题材,讲述祥子这位来自农村,从小热爱表演的文艺青年,对上海这个时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充满了向往,在认识和融入上海的过程中,做过快递、送水工、酒吧歌手、装修工,也经历过几次没有结果的感情,一次偶然的相识,他认识了电视台编导胡桃参加选秀节目,在光怪陆离的选秀中,上演了一段情感纠结的爱情,感人至深的母子情,复杂交错的师生情,生死之交的兄弟情,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的生动故事。  在赞赏这部“新都市人”题材电视剧的同时,不由想到上海本土题材的选择和创作。反映新都市人们寻找梦想的心灵根源,折射当代新都市人情感诉求的励志文学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时代和市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上海城市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新都市人的贡献和付出,城市的城建、市容、环保、绿化、服务行业,一刻也离不开为之付出的新都市人,否则整个城市的运营就会发生问题,而文艺舞台和作品中,表现新都市人题材的作品,除了前几年有一部《外来妹》电视剧外,这几年在上海的文艺创作、影视剧和舞台作品中并不多见,这和新都市人在上海的存有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  最新统计的上海城市人口资料表明,新上海人要占到城市总人口的40%之强,而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更涌现无数的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奋发有为的新都市人,在最普通的岗位和职业中,都在默默无闻的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就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公厕管理员李影,前两季“达人秀”中“鸭脖夫妻”“菜花甜妈”,路见不平鼎立相助的新上海人?????他们都是申城新都市人的杰出代表,还有许许多多在不同岗位上奉献和作为的新都市人,无数个在申城外企和公司贡献智慧和才华的非沪籍“白领一族”,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生活;从寻找工作、感情经历、租房买房、精神文化需要,追求人生梦想直到实现理想,其中有无数的动人故事和曲折情节,都是繁荣上海本土文艺创作宝贵的现实题材,理应很好开掘和捕捉。  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的许多新都市人,也比以往更加专注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盼望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盼望在上海的文艺舞台、文学作品、影视剧当中有自己生活的写照,找到自己成长奋斗和成功的激励榜样和标杆人物。  因此可以说,和谐城市的品质,是以积极的文化关怀,努力营造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社会的核心价值,提升城市的素养,为社会的共同理想作导向,使尽可能多的新都市人群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渐然同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引领新都市人群在内的全体市民,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树立方方面面人群的典型,塑造现代城市共同的精神家园,进而获得城市建设发展的的认同感、归属感,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追求感,就达到了“以''文''化人”的目的,文化的本质追求和社会价值体系内涵也需要这样去践行。  如果说入选上海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的这部电视剧,《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起到一个带头引领作用的话,那么在繁荣上海本土题材的原创作品中,上海应该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新都市人”题材的小说、剧本、戏曲、影视剧的创作中去,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能够折射社会方方面面变化发展的大题材,能够为上海文化的原创力提高,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提升,为几百万在上海打拼奋斗的新都市人,为“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八字箴言”,作出更多的贡献。  要知道普通市民百姓当中,有很多美好纯真的东西,需要通过优秀的作品来体现和弘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曾说过,文学作品,影视创作,应该更积极地推升人民文化素养水平,上海文化要大发展,更快提升老百姓的素养,应该要有更多的,贴近百姓生活的、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影视作品。所以我们的编剧和作家、文化工作者,都要努力紧扣时代气息,伸开自己的思维触角,发散创作的思路,创作出经典的新都市人形象,以不愧为城市文化留下历史的记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