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昵等1
zwbbachelor
关注数: 5
粉丝数: 9
发帖数: 592
关注贴吧数: 3
看来炮制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前不久照着贴吧里看到的方法将一些崖柏粉料进行了炮制,炮制后的料感觉味道没有原来那么浓烈了,而且烟气似乎要少些,但区别不是很大,另外倒是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炮制后不易“长霉”了(暂且认为是长霉吧,就是长了一些黑斑,估计是长霉吧),有图为证,请吧友们指正: 下图中上面一个香团是炮制后的粉料制作的,下面一个是没有炮制过的,当香粉和粘粉,水混合好后仅仅2个小时就成了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长霉了,什么霉长这么快呀~有一些暂时没有用上的粗粉用纸包好,放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炮制那包料,外面的纸也长黑斑了,还是炮制后的稳定些~
崖柏料长霉了 刚收到一件崖柏料,其中的白皮料本想泡水后打磨,结果发现有霉斑,也不知道是不是泡水泡出来的,怎么办呢?
炼蜜炼成这样,行吗? 怕火候掌握不好,就用的恒温烘箱,130度烤了3个多小时,参考吧友提供的16份生蜜炼成12份炼蜜,通过称重控制好浓缩的比例,结果成了这样的:冷下来巨粘呀,很硬,勺子上粘上一点把表面皿都粘起来了:平着也不掉下来:像是熬化的蔗糖一样,硬硬的,敢问是不是炼过了,这样的怎么用呀?
求教~关于新老檀香转化的一些问题 在习香过程中,阅历尚浅,目前还只是接触过檀香且时间尚短,认识不多,没有时间的累积来感受这个变化,通过网上的一些介绍和自己的认识,有几个粗浅的看法和疑问,请各位资深行家指正~ 陈化条件:只知道一些介绍上说陈化对于新料转化成老料的过程至关重要,但是怎么陈化(比如是否需要密闭,或是自然暴露的放置),时间多长,这个不是很清楚~ 气味的变化:大概只知道陈化后,气韵会变得醇厚,就像人一样,年轻时可能是愣头青,历经岁月风雨,也会变得沉稳大度~这个比较抽象了,跟没有体验过的人讲解起来,估计也无济于事,就像我死活不会品出酒的味型,等级一样,但是仍然很想听听前辈达人的体会,让我们新手不至于感觉这只是个传说,望不吝分享~ 颜色的变化,一些收藏已久的原料上能看出来表面是棕黄色的,据说是被氧化了的,但是也有说新料转化成老料过程中内部芯材的颜色会逐步加深,这都是真的吗,是否有矛盾? 最根本的问题,檀香的本味,这个无关新老了,究竟什么是我们评价时所看重的,在我对檀香料进行清闻和熏闻时都感受到,最初是一种浓烈香的气味,我以为这就是我们所欣赏的檀香的气味,但是这种气味在常温下保持一周到两周,之后转而成为淡淡的一种气味,在熏的时候也是,15~30分钟后基本就闻不到了,转而成为另一种带甜,奶香,甚至有人说花香的气味(可惜俺没有体会到),应该说后面的味更平和,长久些,请问这才是我们所追寻的檀的气味吗? 写得比较杂,想法不尽成熟,但是真实的感受和疑惑,望吧中大神们能指教一二~及时纠正下我这个小白~
求教,关于新老檀香的转化问题 接触檀香实践尚短,没有时间的累积来感受这个变化,通过网上的一些介绍和自己的认识,有几个粗浅的看法和疑问,请各位资深行家指正~ 陈化条件:只知道一些介绍上说陈化对于新料转化成老料的过程至关重要,但是怎么陈化(比如是否需要密闭,或是自然暴露的放置),时间多长,这个不是很清楚~ 气味的变化:大概只知道陈化后,气韵会变得醇厚,就像人一样,年轻时可能是愣头青,历经岁月风雨,也会变得沉稳大度~这个比较抽象了,跟没有体验过的人讲解起来,估计也无济于事,就像我死活不会品出酒的味型,等级一样,但是仍然很想听听前辈达人的体会,让我们新手不至于感觉这只是个传说,望不吝分享~ 颜色的变化,一些收藏已久的原料上能看出来表面是棕黄色的,据说是被氧化了的,但是也有说新料转化成老料过程中内部芯材的颜色会逐步加深,这都是真的吗,是否有矛盾? 最根本的问题,檀香的本味,这个无关新老了,究竟什么是我们评价时所看重的,在我对檀香料进行清闻和熏闻时都感受到,最初是一种浓烈香的气味,我以为这就是我们所欣赏的檀香的气味,但是这种气味在常温下保持一周到两周,之后转而成为淡淡的一种气味,在熏的时候也是,15~30分钟后基本就闻不到了,转而成为另一种带甜,奶香,甚至有人说花香的气味(可惜俺没有体会到),应该说后面的味更平和,长久些,请问这才是我们所追寻的檀的气味吗? 写得比较杂,想法不尽成熟,但是真实的感受和疑惑,望吧中大神们能指教一二~及时纠正下我这个小白~
向各位请教个问题——冰片和梅片是一种东西吗? 查了下网上的说法,有时又比较接近,比如冰片的别称中有梅花冰片一说, 功效也都差不多,这两种成分是否一致不太明确,但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原料不同,冰片是龙脑树中提取,梅片是樟科植物梅片树Typus physiologions Cinnanloni.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汽蒸馏,收集镏出液,析出的结晶。另外出来的颜色不同,冰片是无色的,梅片带淡红色,气味据说也不同,梅片没有冰片刺鼻~各位大神有用过的没有啊,求科普~
求教-供佛用檀香线香制作有什么讲究吗? 最近买了些檀香料,除了自己熏烧外,还想制作些线香送给家里的长辈,这位长辈主要用香来供佛的,以前用的估计大多是化学香,我想自己做的总是天然些,学习了贴吧里各位介绍的方法,已经试验过能够做出成品了,但是不知道用来供佛的话还有没有什么讲究没有,比如是否需要炮制,或添加其它什么辅料之类?请各位给予指点,谢谢大家了~
整理一块香片 一小片香,初看很不起眼,本打算就这么切碎了熏的,切着切着发现质地不错,很坚实,心想反正也是切,不如先整个容,于是改变了用刀,仅把表面碎屑,朽木去掉,看看里面真容如何~整理出大形:初步打磨后
小白问题——关于沉香的味道 粗看题目有点粗鲁哈,沉香是拿来熏的,高手应可根据气韵辨别产地,品质等,这个很考验嗅觉,荷包的丰满度也很重要,在下小白,这两样都不沾边,只有用最熟悉的观感了——尝,倒不是说能从我有限的样品中能尝出什么道道来,但是我相信事物也是有联系的,如果气韵不一样,那香的质地也有差异,那味道也是可以有差异的,而这个不似闻香的飘忽要好扑捉一点,也可以作为鉴香的辅助,不知道有没有香油有过类似的想法和做法,有的话可以相互映证学习下~ 以上是想法,下面是实践的结果,香料有限,以芝麻大香料嚼之,只有几个体会:味道大概分为:1.木香味,2.木香味,带苦涩,3.木香味,久之有辛辣味,甚至是及其的辣。 安全提示:过后有店家前辈告知香是用来熏的,从卫生角度看不宜入口,本吧也有前辈发帖指出过这种不当做法的风险,在下也一并提醒吧友,免得误导了,就不好意思了, 备注:我用的沉香价格从7元到38元一共试了6种,估计全是人工货了,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辣味,看来不是只有奇楠才有哈,其中一种16元的超辣,一种38元的微辣(需要在口腔保持更长时间才能感觉,否则只有木香味)。 结果就是这样,大家如不怕有失文雅的话可以一试,看看自家沉香有什么特殊口味没有,这方面木老头前辈应该经验比较丰富吧,能不能把这套理论补充完善
分享几张放大64倍的油线图, 进入此吧以来,见各位都积极分享自己的珍藏和经验,为本吧增色不少,自己也有点蠢蠢欲动了,没有什么好东西,发几张图片给大家消遣一下
大家遇到过这种问题没有——关于熏料的气味 最近刚刚接触过一点沉香,试过几种熏料电熏,大体感觉和大家说的一样,先是很明显的香味,后是甜韵或带奶香,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熏料本身如果凑近了闻却和这些味道不相干,是一种比较闷,不香的气味,就算说不上臭,但是闻到了不是很舒服,对此表示很为不解,恳请吧内前辈能指点一下,这是正常的还是熏料什么的有问题~
新人请教贴——关于沉香片 看到有些沉香以片状出售,很薄很平整,可能就1,2个毫米厚吧,一般还分正面和背面,背面色较浅,油脂较少,觉得很奇怪,因为知道沉香结香应不是很规则呀,为什么可以结成这么规整的片状?油脂大多只在一面,如果说是以结香较厚的沉香切开(像切桃片那样),那切开的片状正反的油脂应比较均匀吧,为什么也还有正反面的区别,没有想明白,向前辈们请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