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多拉贡 akm_kezhou
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5,036 关注贴吧数: 48
转微博关于电锯大热的原因,林归结于电次的贫困阶层,他是一个出 转微博 关于电锯大热的原因,林归结于电次的贫困阶层,他是一个出身贫穷、憧憬着普通生活的主人公,所以可以成为容易被大家支持的英雄。提到了近期大热的《寄生虫》和《Joker》, 来体现贫困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思考。描绘没有接受教育、没有正经生活的电次一点点幸福起来或许会成为与时代相配的乐趣。 电次是一个jump上少见类型的英雄。林和藤本在酝酿连载企划时,和藤本每个月会有一两次在居酒屋喝酒聊主人公类型。例如,坦率表达性欲的角色,林从小就喜欢lsp,疑惑着怎么就没了。很多人都有性欲,不刻意去画才是不自然的。最重要的是画的方法,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林觉得改变形式去画它是可以被当代人接受的。 前期电次为了揉帕瓦的欧派拼命去战斗,和帕瓦二人独处时的对话与描写很新颖。林表示,把女性作为欲望对象而对其记号化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二者都基于人的想法而行动就很普通的,林认为本就该如此。我们并非以煽情性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性,这也传达给了认真的读者们并被接受了。 新冠肺炎的影响下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于现代所追求的娱乐主题,林提到自己最近读过的两本书,芥川赏的描写了说不口的感情的《破局》、和韩国大热的描写缺乏感情的人的小说《杏仁》。无论哪个都以“感情”作为主题,这也证明了现代的一个大主题,个人“感情”的存在。SNS的使用,使得接触不接修饰的感情的机会增加,这也会带来娱乐倾向的变动。 而漫画这种体裁,林个人而言,是超越了语言的东西。小说虽然也有趣,但是不进行媒体化,很难以在世界上传播。而漫画即便不懂语言,也能凭借画的力量将情感传递给世界。漫画与动画、电影不同,无需太多创作者合作,作为个人的创意来冲击世界。如果皮克斯和迪士尼是高品质成品的极致,漫画就是与之相反的究极的个人表现。而个人的发挥很容易产生世上还未有的东西,那就是漫画的独特性,漫画所特有的趣味。 《间谍过家家》和《电锯人》获得了“不像以前jump作品”的评价。林则认为,“像jump系”的东西,是已经见过的东西了,那就带来不了惊喜,难以生存。我们追求的是新的狂热,无须在意过去jump的印象,展现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好作品就行了。 林提到了年轻作家的重要性。考虑销量的话,封面留给畅销作就好了,但是“不管多么菜,第一话一定给表纸跟卷头彩页。”重视着年轻的有才作家,于是产生了《鬼灭之刃》《约定的梦幻岛》之类的大热作品。 林刚开始也没觉得藤本树是天才,只是觉得他有才。读到藤本17岁画的作品《院子里有两只鸡》时,与其说感到才能,不如说的感受到是个“想着奇怪东西的孩子”。确实有趣的东西有奇特之处,但是不好好沟通的话该咋整呢……而真正感到藤本的巨大才能是在画出《死格》的时候。 当然林不止叫藤本天才,各种作家他都这么叫。虽然不是每个作品都能如想象般大热,但是他还是会边读边想“为什么世界没有注意到这么有趣的作品呢?”尽管销量决定了宣传经费,但是林对作品的爱是平等的。 《间谍过家家》是近年火热的,但是他的作者远藤达哉也是熬了多年才有今天的成就。而林担当以来的十几年都一直叫着他天才。有论文说“锻炼时如果一直想着理想的体型,效果会更好”,林认为才能也是如此,如果一直夸作家是天才,其才能也会进步。当然很多人也难以认为自己是天才,所以身为担当编辑的林会尽量相信他们的才能来与他们相处。 比起不认真的人,认真的人会在人生中收获更大。但是比起认真的人,享受快乐的人更加强大。所以林享受着编辑的工作,也希望漫画家能享受漫画的乐趣。 对于新人作家,林的建议是“多摄取名作”。林还会猜本屋大赏的顺位玩,已经连着两年猜中大赏了w。 林士平作为编辑,在电脑旁贴着「世界に届く、世界に残る作品を創る」作为其目标。 他认为即便时代变了,漫画存在的价值也不会变,都能让人乐在其中。以前的小学生模仿《龙珠》的“龟派气功”,现在的小学生模仿《鬼灭之刃》的“型”。以前在教室讨论漫画,现在在推特上讨论漫画。虽然形式变了,漫画的交流、娱乐的部分并未改变。怀着这个信念,林希望能和作家们一起,继续创作出令读者兴奋的作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