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枕
会飞的枕
好风憑借力,助我上青雲!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89
发帖数: 7,727
关注贴吧数: 60
家人们,回归玩家,目前只有一对雅狼苍能用。然后今天抽仪玄选小保底歪了,那现在还有必要接着抽仪玄吗?感觉卡池结束前剩下的菲林抽专武肯定是不可能抽出来了,仪玄大概率也抽不出来。听说嘉音0+0就够了,要不要转去抽嘉音碰碰运气?还是说直接攒着等下个版本了?
大佬们求原图出处 感觉像是ai,但还是求一下,谢谢大佬们
刹车这里这个是什么零件啊 已经摔断了两次了,强度太差了吧。
原来郭帆也是小黑子
大佬们,这个苏联标语是什么意思啊 百度识别不出来
大佬们,求出处 求画师id
第一次玩就被震撼到了 Steam限免下载体验了一会,结果……… 这***什么√⑧皮肤,绝了
这个吊游戏的优化怎么回事 之前用1050的笔记本玩20多帧,现在换了3060还是20多帧,麻了
精神分裂了属于是
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少兴华韵 2018-05-14 作者 张佳玮 问: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几近大白话,却不仅勾勒出优美画面,还能给人许多美妙的感觉,谁有独特的感受,能说说吗? 答:先破个题。 一些唐诗明白如话,为什么总能让人觉得意蕴无穷呢? 题主的逻辑似是:大白话般的诗,和意蕴无穷是相对的? 其实未必啦。 实际上,中国古人认为质朴简单少修饰而有意蕴,反而是功力体现呢。 而且意蕴和辞藻,其实没有必然关系。 汉时,比如《古诗十九首》,大多是大白话。 看看这些句子: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包括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包括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都是明白如话,但有味道吧? 因为诗歌,最早其实都不太重视修饰。《诗经》那些思无邪的句子,细看都是聊天一般,但文约意广。 所谓炼字炼句,真正的大宗师是曹植。但对他的态度,有个反复。 钟嵘认为曹植“起调多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精心炼字(“惊风飘白日”,“朱华冒绿池”),对句工整(“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音调谐协(“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结语深远(“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曹植是有意识在修饰,所以钟嵘要说曹植的出现,是“譬人伦之有周孔”了。 但后来的时代,却有点返朴归真,觉得陶渊明这样少修饰的好。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比如清朝王夫之就认为,从返朴归真的角度,曹丕的《燕歌行》极好,但钟嵘认为“率皆鄙质如偶语”,太粗鄙啦,不好。 说以上这些,只是想证明: 好的诗歌,意蕴和辞藻未必成正比。比如《古诗十九首》,比如陶渊明,比如曹丕《燕歌行》,都是质朴而有意蕴的好诗。所谓辞藻和意蕴成正比,讲究词采华茂,是钟嵘时期的看法,后来就不流行了。 所以,大白话和意蕴,没有必然联系啦。 说回题主说的几句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简单勾勒情景,画面感、声音和情境都有了。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同样是情境描述,如画。 都很质朴,其意蕴好在哪儿呢? 画面感,通感。 搬我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了。如何写出画面感强烈的文字?从哪些方面入手锻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马致远 虽然是元曲,但这就是典型。明白如画。看手段:没有叙述,没有评论,十一个名词的物象陈列,就勾勒出来了。 中国古诗里,素来有此传统:物象陈列,勾勒画境。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因为他擅长这么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没有多余叙述和评论,精确描绘景象。 这是中国诗歌的重要手法: 少议论,少抽象,多用具象名词,把能够作为符号的意象,大量陈列。 不信,看温庭筠最著名的这首《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从头到尾,都是绵密的意象陈列,颜色和图案的交叠。运用形容词时,着重色彩、质感、其他可以诉诸感受的事物。 小结下: 中国诗歌这种符号美学、意象排列、制造画面感而提升意蕴的手法,中国人自己身处其中,可能会不敏感,但对西方人很有启示。埃兹拉-庞德就喜欢翻译中国诗。而他著名的《地铁站台》,其实就是运用中国古诗手法: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也是叙述画面、渲染画面感,如此而已。 所以中国诗书画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中国诗歌本身就是美学教育,其意蕴往往来自画面和唤起的感受,所以大家很喜欢讨论以情入景之类的,是体验,是感受,而与辞藻没有必然关系。 大致如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