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尾睡的狐狸 盘尾睡的狐狸
关注数: 73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3,601 关注贴吧数: 55
新人第一帖,郑重向因《单身情歌》而险被我错过的林先生道歉 无他,小时候不懂事,自己觉得有耳朵,听音乐很杂,古典乐,new age,戏剧,摇滚,民歌,什么都听,就是对“港台靡靡之音”不屑一顾,现在想来是我浅薄。 林先生《单身情歌》大热时,我正一头栽在欧美摇滚大坑里不可自拔,那歌的名字就不得我心,对唱歌的人的声音自然留不下印象,甚至这歌还起了反效果,很长时间里导致我听到他名字就自行略过。 我歌第一季明明听七字歌大为惊艳,还是没能促成我去了解他,真是大错特错。 直到春晚的《太阳鼓》,我认栽。忽然get到他的努力。 轮了好多遍村晚后,忽然想到,“不对啊他是当年优客李林的林啊,他多大。。。。”,问度娘,我=口= 一发不可收拾,补功课至今,越补越发现我走宝了。 他这么些年来在音乐的努力前行突破自我,在我这段时间恶补听歌里,一点一滴地了解到了,仅目前领悟的层面,已让我高山仰止。(人家这个年纪还在不断学习提高,晚辈如我又怎能咸鱼一样。)而种种细节透露出他的人格魅力,更让我心神往之。 在我歌的一段花絮里,他在曾经担任DJ的棚里如数家珍,挑歌的口味太合我的胃口。被他激起了把自己的碟也来个X-Z听一遍的野心。 然而,我忽然爱上了小林的声音,小时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李骥那样的才是我的菜(对不起包子老师),人的成长真的是很奇妙,不光是歌者,听众也是。小林的歌,可能技巧、情感、力度都不能和老林相比,但有什么关系呢,就好比一位妙龄少女,b cup真的不是什么缺点(逃~)。更何况那是老李和老詹那样的才子和他深情厚谊的结晶,一时一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珍贵了。 18开年,就这样开始了,拜林先生为师,更加认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用音乐陪伴,不光是林先生的音乐,还有他喜欢的音乐,我自己喜欢的音乐。争取今年能够去听林先生的现场(祈祷~) 刚到的教材,《原声之旅》
关于育苗用补光灯,我来说一说(请‘花开月无声’看过来) @花开月无声 因为看了你关于小苗为什么发黄的帖子,版聊了一下,虽然我并不认为小苗不长、僵苗、发黄完全是光照的关系,不过缺光确实对于苗期生长有很大影响。考虑到有很多花友春秋播种时候,都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缺光,比如上海最近就是秋雨连绵,马上要下起码一周,春天也会有连续阴雨,而华北地区面临着重度雾霾,本来我对雾霾遮光没有什么切身体会,直到前年冬天去了一次北京。。。。。 这里不讨论补光灯是否有用的问题,要是没用我们大学里组培实验都不用做了。只要是对的灯,功率够,都是有效果的。 植物灯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植物吸收光谱的模拟,这里牵涉到的东西比较数据化,我就不搬书了,简单点来说,植物的营养生长对于蓝光段吸收较强,植物的繁殖生长对于红光段吸收较强,总的来说红光总照度要高于蓝光,一般如果用led红蓝灯,红灯总是多于蓝灯,但是考虑到红光是长波光,不容易衰减,大家使用补光灯一般也都在有一定自然光的白天,所以自然光可以保证一定的红光,但是蓝光衰减比较严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适当提高蓝灯的比例,这样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专业植物灯也有全光谱灯,目视和普通照明全光谱灯区别不大,但是在植物大量吸收的波段光通量远高于普通照明全光谱灯,所以尽管可以用普通全光谱灯来给植物补光,但是总功率不能和植物补光灯一样。 圆形台灯式的补光灯移动灵活,适合临时补光,或者是给大植株补光,小苗的话,能管的范围有限,因为补光灯和植物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25cm,越近越好,所以圆灯有效范围有限。如果想要给多量的幼苗补光,用圆灯是很不划算的,所以我的补光方案是用T8灯管。 我的苗架层高是23cm,吊上灯后就是20cm了,正好可以塞进穴盘的保湿盖子(如果没有这个盖子,灯管可以想办法吊得再低一些,不过盖子还是很有用的),也就是光源和苗也就是十几厘米的距离。我用的贵翔灯管,0.9m15瓦,一层2支,总价在180左右,育苗够用,如果苗大了,就不太够了,这是相对比较便宜的品牌,如果再要好一点,可以选择珀誉。植物灯的流明总小时数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如果一天开12小时,那么大概2年,就把流明基本用完,再以后就只是照明,没有补光效果了。所以补光灯是个耗材,要不要用,怎么用,成本核算是要自己打算好的。如果想要更省钱,可以部分用普通照明灯管代替,但也要好的灯管,比如飞利浦三基色,色温6500k 以上的,灯管价格是植物灯的一半不到。但是如果全部用普通照明灯管,要达到相同的效果,灯的量要增加,耗电上去了倒不要紧(功率就那么点),发热量提高对于种子发芽生长是有影响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