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坏坏 冰峰坏坏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2,687 关注贴吧数: 3
让人心生恐惧的道德并不是道德,而是恐吓 大学有排行榜,城市有排行榜。四川地震以后,捐款也有了排行榜。处在捐款排行榜末尾的刘德华姚明,甚至还有王宝强等,被推上了道德的审判台,在一片网民制造的“道德恐怖”的气氛中,几位为他们说话的声音被淹没。而在事后,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追加了捐款。我认为,一个道德比法律还让人害怕的社会是极不正常的。一个人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他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干他所干的事,不会因为道德的审判让人觉得心生恐惧。否则,这不是道德的胜利。  在18日晚上的CCTV赈灾晚会上,从捐款上亿,到捐款一百的人,名字都打在了滚动栏上,个人认为非常妥当。因为,这不是一场商业演出,不是按捐款多少大小排位,不是竞价排名,而是给大家一个表达爱心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亿元=100元,因为爱心无价,因为泪眼无价,因为同情无价,这些金钱的数量,在灾区人民的眼中,都是一颗颗红心。如果大家都不反对,倒真是可以立法纳税,按照收入的多少的百分比纳四川地震重建税,将捐款的道德转为法律层面。  古时代和尚在云游四方,化缘讲经,遇到主户人家,也从不讲条件,主人安排住偏房就住偏房,主人安排睡草房就睡草房。反过来,香火再好的寺庙,信徒上去,给香火钱也没有起步价,也未必一定非要送香火钱,心意到即可。有句古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意在告诉人们,抓住机会无论大善小善也要及时行善;恶再小也为恶,劝人们勿以为之。在大灾面前,即使一个安慰的电话,给人的鼓励也非同寻常。最好的例证是,一位20岁的年轻女孩子在生日那天,被救助出来后周围的人给她唱生日快乐歌,让她从昏迷中醒过来。这些告诉我们,行善不能仅以金钱来衡量。  在四川这场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命,数以万计的人伤残,看到这些,施以援手,即使一元五元,小善也是大善,即使贪骗其善款的一元五元,也为大恶。四川大地震这场灾难,给我们考验的不仅仅是在当前,灾后的居住房屋的重建,伤残人员的治疗,孤儿寡老的救助,儿童上学的保障……等等,可能就是几千亿的开支。这些告诉我们,行善也不在于一时。  也且不说这些明星,可能还有更多捐赠的机会,如各公司,各单位组织的各类捐款仪式或晚会,这时他不可能一次捐完,在其他地方空手而去。而另一方面,地震发生后到底有多严重,他们心里也未必真正清楚,毕竟他们都是些“忙人”。另外,他们还可以参与各种慰问演出,赈灾义演,给灾区以爱心。而此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公众人物并不愿意将自己捐款的信息向公众发布。这样他们就成了信息不对称下的舆论“受害者”。  紧盯着金钱的数量,是一种较为短视的行为。钱和道德本身并无太多关系,钱多也并非一定道德感强,这是两个不相及的概念。事实上,这些排行榜引发的网民争议,也引起了一些评论人士的关注。然而,这些呼吁正确看待捐款钱额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而那些处在舆论顶端的公众人物,也感受到了来自网络的压力,心生恐惧害怕进入“爱心黑名单”。而这一切,在大家都在齐心献爱心的大背景下,的确是非常不应该。
纽约华人状告CNN 索赔13亿中国人每人1美元 2008年04月23日 13:14 来源:人民网 纽约居民梁淑冰联合中国公民李丽兰委托当地律师状告CNN和卡弗蒂,索赔13亿美元。她们要求CNN必须赔偿每个中国人一美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纽约居民梁淑冰联合中国公民李丽兰(音译)代表13亿海内外中国人委托纽约海明律师楼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卡弗蒂和CNN母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 公司提出集体诉讼,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原告共计13亿美元即赔偿每个中国人一美元。海明律师楼已于今天向美国联邦法庭提出诉讼。 据悉,诉讼内容包括三项内容:第一,被告侮辱和污蔑全体华人;第二,被告故意给原告造成精神损伤;第三,被告重大疏忽对原告造成精神伤害。目前联邦法庭已经接受此案。 原告梁淑冰在纽约经营天妮美容中心,是一名专业美容师。另一名原告李丽兰系中国公民,在北京市一所小学担任教师,在这次诉讼中,他们代表13亿中国人。 海明律师楼的海明律师表示,这起诉讼案由海明律师楼的6名律师组成律师团。整个法庭程序显示,法院在接到诉讼后一两周内会向被告发出传票,如果对方在接到传票后30天内不做回应,法庭可以做缺席判决处理。但是因为涉及13亿高额赔偿,他们推测,被告方CNN应该不会置之不理或不作回应。    对于这场官司是否只是象征意义还是要一打到底以索赔为最终目的,海明律师表示,在诉讼中,原告没有向被告提出公开道歉要求,而是直接提出13亿美元的精神赔偿,这13亿美元平摊到每个中国人身上才一美元,故不算多。当然,官司要打多长,最终是怎样的结果,还要取决于公众的舆论
‖公告‖招聘图片、视频小编等若干名 为丰富贴吧内容,增强吧友间的互动交流。特向全体吧友招聘图片小编1名,视频小编2名。图片小编可在贴吧图库内上传海量图片。视频小编可在贴吧内上传视频。只要是你喜欢的,大家喜欢的都行。本吧即将开设《每周论点》栏目,每周推出一话题,以供吧友讨论。同时成立《每周论点》栏目组。招聘组长一名,组内成员两名。共同负责《每周论点》的内容,同时任命组长为小吧主,负责《每周论点》栏目的正常运行。组长必须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鉴赏、辨别能力。例如:【本周论点】网络游戏,究竟是培养了一代人,还是害了一代人?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诱人的网络游戏铺天盖地而来。升级、装备、外挂……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词汇。网络游戏一方面,使网民们的网络水平极大的提高、通过各种操作和思维锻炼了灵活的大脑,并且造就了一大批电脑精英。另一方面,它也极大的浪费了电能,使很多青少年沉迷不能自拨,以至混淆现实,引发逃学和各种治安案件。 那么,网络游戏的流行,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究竟培养了一代具备很高网络水平的准精英,还是使一代青少年成为资源的消耗者、网络游戏的奴隶? 每周论点,大事小事天下事,你所关心的,正是大家要讨论的!请发表你的看法,这很重要:) 以上人员将有机会获得由百度提供的精美小礼品一份。有意者请跟贴报名。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贴吧管理组 2007年12月27日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李开复   2005年2月   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 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我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与广大青年学生一道,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提出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交流和沟通、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方面值得中国学生高度重视,   在这三年,许多中国学生,经过电子邮件、讲座后的问答、座谈、和其他渠道(例如在电视节目“对话”中),常对我提到“如何成才”的问题。对于这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我整理了许多材料,集成这封“第二封信”。   在第一封信力所提到的个人素质或“价值观”是成材的必要的基础。但是,除了素质之外,成才同样的需要领导能力(leadership)。很多人误以为领导能力最重视的是天资、号召力、管理能力。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最近一些研究的结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令人信服的领导,而是要成为一个有 “谦虚”、“执著”和“勇气” 的领导。   这“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是为那些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领导艺术的人所写的。第一部分重申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讨论过的有关个人素质的话题;第二部分阐释了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情商;第三部分给出了卓越的领导所必须具备的、有别于普通人的基本特质。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   诚信和正直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微软公司在用人时非常强调诚信,我们只雇佣那些最值得信赖的人。去年,当微软列出对员工期望的“核心价值观”时,诚信(honesty and integrity)被列为一位。   在我发表“第一封信”后,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一个公司要涉入员工的道德呢?我回答:这是为了公司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位应聘者在面试时曾对我说,如果他能加入微软公司,他就可以把他在前一家公司所做的发明成果带过来。对这样的人,无论他的技术水平如何,我都不会雇用他。他既然可以在加入微软时损害先前公司的利益,那他也一定会在加入微软后损害微软公司的利益。   另外有一位同学看了“对话”后问我,为什么我会把诚信放在智慧之前呢?难道我们会去衡量员工的诚信和他们的智慧而给诚信更高的比重?其实,我们的衡量都在直接的工作目标上,并不会对诚信或智慧做直接的衡量。但是,作为第一“核心价值”,诚信是我们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根本不会去雇用没有诚信的人。如果一个员工发生了严重诚信的问题,他会被立刻解雇。   当一个公司这么重视诚信,员工一定更值得信赖。因此,公司对员工也能够完全信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微软公司,公司的各级管理者都会给员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发展他们的事业,并在工作和生活上充分信任、支持和帮助员工。只要是微软录用的人,微软就会百分之百地信任他。和一些软件企业对员工处处提防的做法不同,微软公司内的员工可以看到许多源代码,接触到很多技术或商业方面的机密。正因为如此得到公司的信任,微软的员工对公司才有更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工作热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