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曲99
日一曲99
喜欢越剧,喜欢君安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0
发帖数: 588
关注贴吧数: 9
2013-09-10上海天蟾《柳毅》视频片段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vi5rlf0GVzk%2F&urlrefer=38943bfde39130f9f3aace61686d53dd
转发 ◆◆ @母女魂牵君 之前对柳毅的期盼,一听说香港有王柳毅,就不管不顾的拍了4张。现在因为各种情况,不能成行,只得割爱转出。8月27号,2张10排,2张13排,请有想去香港的戏迷联系私信联系。
尝试制作了音配像视频《盘妻片段----洞房》水平有限 不知行不行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hG4PlyBzGcs%2F&urlrefer=47ec9fa3ead702e7acc3dc42521ef69a
武汉剧院2013-03-30王君安《柳永》谢幕视频
求高手帮忙---去掉照片眼镜反光
找21、22号看戏的君亲,都住那? 一个人去福州看21、22号两场,目前住宿问题还没解决,找大部队,也可以拼房。
电视节目预告----《牡丹亭还魂记》 10月6-7日,七彩戏剧频道下午2时将播出越剧电视《牡丹亭还魂记》。
新手上路---了解尹派越剧艺术 尹派越剧艺术 纯朴隽永、低回流畅、独具一格的唱腔和朴素逼真、高雅脱俗、精湛细腻的表演技巧,构成尹派越剧艺术的基本风格。 尹派越剧艺术的唱腔调门不高,在曲折低回中别具神韵,无论在曲调上、演唱上,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最能代表其风格特色的曲调,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起调 尹派的起调一般是落到低音3,再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感而发生变化。这种落低音“3”的起腔,旋律线通常由滑架音3561653起伏构成,显得音色柔和、表情深刻、韵味醇厚,这是典型的尹派起调。 享誉海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就是根据尹派唱腔起调创作而成。 二、独有的“掼腔” 尹派的清板掼腔与众不同,往往将上句尾音节奏推迟到小节的第二拍,把越剧清板掼腔常用的落音6作为打腔装饰,尾音则代之以5音,常常构成5起5落的绕5旋法。曲调多有缠绵婉转的感情色彩。除此以外,一些混板上句的句逗落音,也常出现这种以5音代6音的旋法,上下句都是落5,但节奏位置不同,稳定性也不同。这是尹派唱腔独特的风格之一。 三、速度、节奏频繁变化的大段唱腔 尹派唱腔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用几十句乃至一百句以上的大段叙述性“清板”,通过速度、节奏的频繁变化,逐层推进,以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如《浪荡子•叹钟点》一百二十多句清板,感情转折处,变化了十八种速度,从每分钟45拍至60、96、72、120、72、80、84、120、132、150、168、180拍……其节奏上的松紧变化更加丰富。以《沙漠王子•算命》为例,这段曲调通过速度由慢至快,节奏由松至紧的变化,表现剧中人物的感情在逐渐深化,从而使剧情也逐层向纵深发展,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基于速度、节奏,在大段唱腔中进行的层次性结构布局,打破了越剧四平八稳的常态,显示了尹派唱腔独到的功力。 尹派的演唱,吐字清晰、装饰自然,顿、挫、断、连细微精巧,且善于运用力度的强弱变化,突出重点字音。力度、气息控制得当,润腔、装饰细腻入微,充分体现尹派唱腔的韵味。 尹派越剧艺术的表演,既非常讲究手眼身法步之戏曲传统基本功底,又极其注意戏情戏理,集中力量塑造人物形象。这是尹派表演的重要特色。 尹派越剧艺术创始人尹桂芳的表演真切不做作,入戏有深度,无论一招一式,一个眼神的运用,都挥洒自如、恰到好处,不过火也不短欠,看上去非常随意,但却在随意中见功力,在随意中出人物。如她在《红楼梦》饰演的贾宝玉,稚气、秀气、才气、憨气萃于一身,被广大观众誉为“活宝玉”。尹桂芳并没有把自己的表演和演唱,看成固定的模式,而能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不断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格局,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尹桂芳在《屈原》中饰演屈原,她挂上“髯口”,吸收京剧老生唱腔的某些元素和绍剧中激越高亢的曲调,用半唱半念的唱法,同时在表演上融入苍劲浑厚的特色,把一个爱国诗人的人物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又如尹桂芳在《江姐》中反串坤角,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 尹派越剧艺术不仅体现在表演和唱腔艺术上,而且注重舞台艺术的综合性,融编、导、演、音、美等为一体,力求整体效果的完美无缺。1993年重新排演的尹派名剧《玉蜻蜓》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优秀演出奖、优秀音乐奖及剧本创作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和两个优秀演员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