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思喧 心雨·思喧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7,461 关注贴吧数: 8
关于就业 转 定法与不定法 我们活在一个变易,简易和不易的世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可以分为定法与不定法。简单来说前后左右就是不定法,东南西北就是定法。我 们经常说前面后面,但实际上这个前后左右是不断变化的。而东南西北相对来说 就稳定很多,但它也有自己的限制条件,当你站在极点上时,我们熟悉的东南西 北也会发生改变。清楚每一个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限制条件,才能在这个复杂多 变的世界中灵活应用这些规律,而不是被这些规律迷惑内心,混乱行为。 比如说价值观。中国是道一世界观和多元价值观。道一比较好理解和说明,但是 多元价值观就很复杂。这涉及到两个基本的问题,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 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取向都可能不同,而社会的价值取向又在不同的时空内不断发 生变化。这两个不断变化的因素构成价值观中的不定法。当一种价值取向取得大 多数人认可时,会形成主流价值取向。比如说战乱时兵家受到更高的估值,治乱 时法家很吃香,稳定以后儒家最有用。而现在最灸手可热的是商家。这和当时的 时空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主流价值取向又构成价值观 中的定法。但法无定法,一旦决定它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这种看似很稳定的主 流价值取向也会发生改变。 为什么讨论就业时要先说明定法与不定法呢?因为一个个体在进入到社会时,最 先接触到的就是主流价值取向。而每一个个体又都有自己个人价值取向。这两种 价值取向就很可能发生矛盾。要顺应社会上的主流价值取向,还是坚持自己的个 人价值取向呢?我以为这个选择只能自己来决定,但是这里面就算发生矛盾,也 有统一的一面。 以梵高为例,这样一个天才画家,一生只买出一幅画。以当时主流的价值取向来 说他没有一点价值,但是几百年过去以后,他的画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作品。在 有人类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变的价值观,它可能不是你所生活的时代与社必 会的主流价值标准,但人类永远不会忘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回归自己的 价值。虽然可能要经历很久,虽然梵高自己没有看到。但我想在所有人都认为他 是一个失败者时,他自己的心中一定清楚感受到了自己画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这 样一种信念支持他的生命,支持他的创作吧。所以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只要符合人 类价值观,就很值得坚持。虽然你的坚持可能不能给你带来实质性的物质利益, 但毕竟人活着不仅是为了物质生活的舒适,还有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这种坚持 可能要面对百年的孤独。 结构性失业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二十多年,一些结构性的矛盾表现出来。珠三角出现用工荒,同 时出现的还有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找不着工人,一边是找不着工作。是什么在中 间发生作用呢? 中国现在的经济体是制造业带动经济发展,所以需要大量产业工人。经济体进一步 升级,升级到知识经济体才需要大量高知识高素质人材。根据供需理论,在现在经 济体内,最需要的是高级技术工人,所以很多高级技工的工资要比绝大多数大学毕 业生的工资高很多。这个现象说明中国过去的制造业没有注意培养技术工人,也就 是没有产业升级的概念。也说明中国的教育体制被发达国家的主流价值取向迷惑, 认为只要多培养大学生出来就是知识经济了。我们就算炼出世界上最多的钢铁,如 果没有地方用这么多钢铁,它们也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矛盾虽然出现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化害为利,去解决这些矛盾。现在已经 有硕士去念技校,中国也开始停止大学扩招。做为生活在这种矛盾当中的我们,真 正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价值取向。大学生去找工作最先问的常 是待遇假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而忽略我们都只是这个经济体内一个渺小的个体, 大学生再历害也要遵守供需规律。如果在找工作时,先问问自己能为企业做什么, 作者: 迷时法华转 2007-4-22 21:33   回复此发言 --------------------------------------------------------------------------------
驳“回【为仙子正名】” 余观魔兄此文,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无非就是想证明两个观点一:李世民要争夺天下不是寇的对手,妃暄打开始就不应该支持他二:妃暄出山参与此天下大事,为的不是茫茫众生,而是为了自己的修炼,为了早一步进军天道除此二者外,魔兄亦认为妃暄表里不一,自以为是我要说的是,首先,当时寇和宋联手的确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占据了大半个江山,如果李世民硬拼的话,的确不是对手,但不要忘了,李世民的看家本领就是一个“守”字,好记的当时宋金刚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包围了李世民,但结果呢?李世民没干掉,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宋金刚并不是王失宠那等无能之辈,却仍惨败与李世民手下,其防守功夫可见一斑。若李世民可依险而守,寇宋联军绝对不可能在1年之内拿下他,而塞外联军却是虎视眈眈,等的就是3虎相争,必有死伤的机会。这个时候,妃暄只能再次下山来阻止寇宋二人,为此,甚至不惜请出散人找宋单条。这样做有错吗?或许你们会说,为什么她不转而支持寇宋联军呢?可不要忘了,李家不是李世民做主,他头上还有个李渊,即使妃暄可以权动李世民,但她却劝不动李渊,因为那毕竟是人家一生的基业。这个时候她还能怎么办?眼怔怔的看着塞外联军入侵中原?数百万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不!依她悲天悯人的性格绝对不会坐视此事发生,于是她就只能去劝寇,因为她也知道寇本来就对争天下没多大兴趣,他刚开始争天下为的李秀宁,而后却发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想放弃都不可能了,因为他要对信任自己的手下负责,对自己的兄弟负责,所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他也曾多次说多徐跋2人表达过自己不想当皇帝的心愿。于是妃暄就找上了寇,甚至不惜令2人性命向驳,不惜冒着放弃自己最大的心愿“修成天道”的危险,去阻止寇,为的什么?还不是天下芸芸众生?而她的所作所为却会被人们误解,真是可悲啊!魔兄还提到,当她阻止了寇后就回山闭关,却不怕五胡在次乱华。原因就是她相信,李世民,宋缺,寇仲联手,天下绝对没有对手,不管你是塞外联军还是外内联军,都不行,所以她才可以放心的离去呀,今天晚上我还有任务,不好意思,过两天要我没挂的话在来同魔兄一辨长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