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言言 苏锦言言
关注数: 39 粉丝数: 28 发帖数: 1,261 关注贴吧数: 10
【吐槽】卡桑,我真的与你思维不同步啊 今天母亲大人出门办事归来,在五点的时候打电话通知我要多蒸饭,她要回来了。 好的,我蒸饭多多的。。。。然后等啊等啊,顺便玩手机里面的小游戏。饭好了,人还没来,难道路上堵车了,再等哈吧 终于我忍不住了,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回来啊——啊,刚过***,快了(怨念~~母亲大人你是一上车就通知我去煮饭的么?!话说从母亲大人出发的地方到家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多) 饥饿难耐啊~~ 终于到了,好,我开工热菜(秋天冷的很,菜热好了等冷的快)。母亲大人买了半斤凉拌肉回来加餐· 在吃饭的时候,我看母亲大人把煮好的白菜吹冷了再吃的,表示疑问,告之凉拌肉辣了嘴,吃菜吃不得太烫的。我就说可以不买凉拌肉,买其他凉菜回来嘛,告之我喜欢吃,所以就买的它。 亲上,我喜欢吃的不是只有凉拌肉啊,你可以买其他的菜。不辣的嘛~搞得我一下子罪恶感上升~ 秦上吃完了,在喝汤,我表示太饿了,多吃了点,还在吃饭。亲上问我要不要喝汤,我嘴里有饭不好开嘴回答,就点头示意要喝。亲上完全不理啊,说~不要啊,BABA的~ 亲上,我们是坐对面的,我是面对着你点的头,请不要陷入自己的世界啊! 吃完饭,照例是我洗碗的。我还在喝汤的时候,亲上拿着拖把在拖厨房的地,我就对亲上说,我还没洗碗,我的鞋子也是脏脏的,等我洗完碗再拖比较好,不然我还会弄脏的。可是,亲上您没和我一个频道啊,,拖完走开就算了~~~ 我真的是理解不能啊,各位,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是母亲了,请问,这究竟是怎么了?!感觉沟通不能啊!!!
【手打】592 改主意 在建公主府的时候,其木格便想起了后世的传说,说是乾隆的女儿还是妹妹,反正就是一公主,为了能和丈夫自由见面,特意告了一回御状的,因此,其木格便朝着老十吹枕边风了,说最好将那万恶的嬷嬷制度给改革了,绝不能让安安嫁人后生活在嬷嬷的阴影下。 不想老十却像看外星人似地上上下下将其木格打量了好几遍,诧异道:“其木格,爷也不舍得安安出嫁,但是闺女大了,总要嫁人的,你想开些,别太纠结了。” 其木格郁闷道:“你说的是哪跟哪啊?” 老十道:“你要不纠结,怎么会一天到晚的胡思乱想。嬷嬷们是有些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但是,再猖狂,她们也不敢骑到主子头上,你别想太多了。” 其木格底气十足的反驳道:“你可是打小在阿哥所长大的,应该领教过那些奴才们得嘴脸啊?” 谁知老十却说,捧高踩低的奴才是不少,但多半都是那些实权部门的人,比如御膳房、针线房、以及其他后勤机构,或者闲散机构的少数几个不长眼的家伙,真正分给他的人没人敢猖狂,“那些嬷嬷和管事太监可都是我黄额娘亲自挑的,就算爷年纪小,拿捏不住他们,但他们也怕皇额娘发作他们啊,再说了,那些管事的,一旦分到爷身边,就是爷的人了,就算他们想改换门庭,也会琢磨等人家利用完了,他们这种卖主的人会落得什么下场,奴才们不傻。” 其木格心想,不对啊,好像某个末代王府里的潦倒王孙在回忆录里,也是对他身边的奴才大力声讨的,好像是说奴才们吃香的喝辣的,但他们这帮小主子只能喝粥,因为奴才举着规矩说事,于是便问道:“爷,有没有奴才们吃大鱼大肉,你却可怜的喝粥的事?” 老十道:“喝粥?有次还饿了爷整整三天呢,爷本来就病的昏昏沉沉的,连吼得力气都没有了,所以完全没法溜出去偷吃的,多亏了九哥揣着馒头溜来看我,没准爷得饿死。”说到这,老十也来了句,“不过,这是宫里的规矩,嬷嬷们只是照章行事,其木格,你该不会糊涂的认为嬷嬷们该陪爷一起饿肚子吧?那谁做事啊?” 其木格见老十有点跑题,于是赶紧将乾隆的妹妹或女儿告状的情节给改编了一下,拿来作为自己的担忧给老十说了,还道;“如果每天都和额驸见一面都要记档,别说安安,就是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肯定想让嬷嬷睁只眼闭只眼,别如实记录,那么自然就得捧着嬷嬷们啊,这一捧久了,家里谁当家那可还真说不准了。” 其木格说完后,还很是沉痛的叹了叹气,“公主们的日子还真不是人过的 啊。” 谁知老十听后,更无语了,“其木格,你就不知道换个听话的嬷嬷啊?” 其木格愣了愣,道:“那嬷嬷不是内务府配的嘛,怎么能轻易换?” 老十叹气道:“你想给她按个罪名还不容易?怎么那么笨啊!” 其木格一想,是啊,乾隆的直系亲属怎么那么笨呢,弄得自己也跟着笨了一回!而老十还不忘再次打击一下其木格,给其木格简单讲了一下公主府嬷嬷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为什么嬷嬷有她必须存在的历史背景呢?那是因为自大清入关以来,到目前为止,除了德妃生的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了京里的舜安颜,袁贵人生的和硕 靖公主嫁给了具有满蒙汉三族血统的孙承运,其他公主基本全去蒙古了,顺治爷的义女还去了南边抚三藩,因此,公主府的制度总体来说,其实是为了那些远嫁的公主们特意设置的,额驸未经传召不得进公主府,彰显的就是君臣之别,时时提醒着额驸一家人,你们是臣子,少生些不该有的心思;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项政策也是为了公主们好,如果和额驸感情不好,还能自己一个人好好的过清净日子,眼不见心不烦••• 简单介绍完历史背景后,老十这个封建主义头子还道:“你自己去打听打听,看看哪家公主府的嬷嬷敢这样欺主?你以为你的那些大姑、小姑是那么好欺负的吗?她们身上可也流着我皇阿玛的血,文弱不到哪去的!” 老十这么一说,其木格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只能讪讪的笑着,“好像是我想多了。” 老十瘪嘴笑道:“你别老想安安了,还是想想爷吧,瞎想也成啊。” 其木格笑道:“爷,你除了忙点,不是一切都挺好的嘛,有什么让人操心的。”
一本万利 接下来的几天,老十很忙,因为蒙古已经得到信了,知道羊毛也可以卖钱,漠南 蒙古的一帮王爷全排了得力的子孙到京城和老十拉关系,当然,他们也想亲自来 ,但没朝廷的召唤,他们不能随便离开蒙古,排管事吧,分量自然不够,没准连 老十的大门都进不去,所以,一个个便派了没封爵的,机灵的小儿子,小孙子带 着它们的亲笔信,疾驰进京特意拜访老十去了。 这帮漠南的蒙古王孙一个个到京后,到理藩院报了个到,给康熙上了个请安折子 ,便立即打马到老十府递名片,身后还带着一想想的金子,蒙古人实在啊,送礼 全送真金白银,让那些听到风声天天在老十府门外晃悠的御史一个个红了眼。 老十府前是一片车水马龙,热闹的不得了,各色人等全将注意力投了过来,康熙 自然也没闲着,派了探子24小时轮班在那驻守,比摄像头还摄像头。 老十开头几天倒还低调,这里说的低调不仅是指他收贿很低调,也指他接人待物 很低调,冲谁都是笑眯眯的,平白发了横财,心情好啊,弘历捉条蛇去吓师傅, 被告到康熙处,老十也没恼,不仅没恼弘历,老十也当着康熙的面说了,弘历这 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师傅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只要不给他太大压力,弘历其 实挺听话的,绝不会再找条蛇来吓师傅了··至于弘历的学业,大家不用担心, 自己这个当阿玛的会给他请家庭教师的,绝不会让弘历掉的太远的·· 然后再康熙的黑脸和师傅的白眼中,还和蔼的叫弘历给师傅赔不是·· 虽然气的康熙又摔了一个茶杯,但从头到尾,老师的态度都很好,让人挑不出一 点错·· 就是御史弹劾老十勾结蒙古,老十很没蹬鼻子绿眉毛。呲牙裂嘴在朝堂上发飙, 而是笑容可掬的说,“礼尚往来,礼尚往来··” 又过了两日,其木格的三哥查干巴拉也来了,因为其木格的大哥觉得亲戚间还是 得多走动走动,否则情分慢慢就淡了,当然,本来想将自己的儿子派来的,但不 巧的是,董事能干的恰恰生病了。 老十自然热情万分的招待了查干巴拉,这下,那些早到的蒙古人更是天天朝老十 府里跑,老十不在没关系,他们在大厅等就是,还有机灵的,想直接坐在门房等 呢,好在老十回府时的第一时间见到老十·· 九阿哥有些急了,老十在不着调也不能这样啊,蒙古是依仗,但怎么能过犹不及 呢?这不是双手将把柄献给康熙嘛? 于是九阿哥按耐不住了,找到老十,叫老十赶紧去给康熙表表决心,不想老十却 让九阿哥给她点优惠,他想包下九阿哥的饭庄,大眼宾朋,“我府里的厨子弄不 来那些花花哨哨的” 九阿哥气急,“你胡闹什么?还怕自己不打眼?” 老十笑道:“九哥,我就算闭门不出,一个蒙古人也不见,也讨不到好,那我干 嘛有钱不收,我正缺银子呢,收了礼总得回请吧?你放心,我会付银子的,记得 给我打折啊··” 说完便挥挥手走了,留下九阿哥独自一人郁闷,是啊,老十说的是大实话,可, 可总该想想法子吧?怎么能真这么干呢? 不过,九阿哥想了一晚,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看来老十是无论如何都和蒙古人 扯不清了,于是,九阿哥便亲自定了菜单,既然老十已经摘不清了,那就好好招 待吧·· 不过,出了那些蒙古人,老十还邀请了理藩院的头和宗亲的几个铁帽子王,然后 还给自己的一帮尚有人身自由的兄弟都发了帖子,请大家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事某 刻光临“欢迎蒙古朋友暨老十答谢亲朋好友宴会”。 到了老十请客的那天,不仅蒙古人早早的到了,连老十的那帮兄弟也赶了个早, 说有好几年没白吃过老十了,今天这个机会难得,铁帽子王也到的比较早,说难 得老十如此热情,他们自然要好好捧场,反而是理藩院的头有些忌讳,来得最晚 ,但也没迟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