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花香淡
雨后花香淡
关注数: 15
粉丝数: 9
发帖数: 141
关注贴吧数: 1
不破不立,新边功组合是否可行?元芳,你怎么看?
发三个经典战例,请所谓懂球的、保障论的朋友进来看看 我研究了近几年女排在大赛中的表现,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重要而且经典的比赛都是加强进攻(主要是更换边功的进攻型人员)而取胜的,而非通过强有力的保障环节。今天本想写一篇关于进攻和保障的帖子,还没写完,十四人名单已出,郎平在刘晓彤和刘晏含之间选择了保障能力强的刘晓彤,作为球迷无法左右郎平的选择,只能祝福刘晏含,并希望刘晓彤的表现能对的起这个选择。下面就摘取未写完帖子中本来想作为论据的三个经典战例与大家分享,大家自己下结论。
了解郎平的选人思路,十四人名单已呼之欲出 我研究了自2013年郎平入主中国女排以来的选人思路,得出的结论是:除了日常考察外,一年一度的女排大奖赛(国家联赛)总决赛是锻炼队员和选拔一队替补最重要的平台,而留守的队员基本是主力和重要的轮换,直接取得参加大赛的资格。除了2016年是奥运年,因为牵扯到很多地方利益选人有争议外,其他年份但凡在女排大奖赛(国家联赛)总决赛表现出色的球员必入一队。尤其是2015年与今年的策略非常相似,同样面临世界杯的任务,同样用主力打分站赛,替补打总决赛,未参加总决赛的主力和重要的轮换的人数也完全相同(15年8人,今年8人),因此极具参考价值。
为什么是胡铭媛和杨涵玉出局? 很多人对胡铭媛和杨涵玉出局表示不解,尤其是胡铭媛的出局。我认为她们的出局一点都不冤,从这次VNL总决赛看,副攻之争是位置之争而非四选二,也就是两点副(大副攻)位置:胡铭媛PK郑益昕,三点副(小副攻)位置:杨涵玉PK王媛媛,两位置表现好者晋级一队。 为什么是位置之争而非四选二?玄机就在第一场对阵土耳其的副攻人员安排上,首发副攻人选为王媛媛和杨涵玉,第二局一开始,胡铭媛就替下杨涵玉首发,郑益昕在8:13这个比分点替下王媛媛,并和胡铭媛一起打完剩余的比赛,这个比分点很微妙,按排球的说法叫第二局中局,按篮球说法叫做上半场,这就很明显看出上半场杨涵玉PK王媛媛,下半场胡铭媛PK郑益昕,为什么上半场安排适合打小副攻王媛媛、杨涵玉同时上场,而下半场安排适合打大副攻胡铭媛、郑益昕同时上场?我认为教练组是考虑到这两组队员的实力相当,用同场PK的方式比较公平,PK的结果是争下场的首发。首发的好处是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会一直留在场上,没给对手上场的机会就意味着己方获胜,即使自己发挥不佳给了对手上场机会,还要看对手的表现好坏决定下场的首发。从第一场对阵土耳其表现看,郑益昕和王媛媛获胜,取得了第二场对意大利的首发。此后就一直沿用郑益昕打大副攻、王媛媛打小副攻的组合。直到第三场对美国队第四局末段王媛媛进攻表现不佳,第二次对阵土耳其争3、4名的时候,才由杨涵玉(而非胡铭媛)替下王媛媛首发,而杨涵玉发挥不佳又由王媛媛替换下场,并没有给胡铭媛机会,这充分说明了副攻之争是位置之争而非四选二。 从VNL总决赛四场比赛看,郑益昕表现出色,对胡铭媛取得4:0的大胜,王媛媛PK杨涵玉虽然也取得胜利,主要还是杨涵玉表现太差。因此胡铭媛和杨涵玉出局,郑益昕和王媛媛晋级一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