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酒香 深巷酒香
关注数: 328 粉丝数: 2,007 发帖数: 13,601 关注贴吧数: 17
不是拍砖,一点建议 估计中吧里的朋友们一见着“深巷酒香”这个马甲一出现便以为又有砖头飞出来了,所以特此申明:不是拍砖只是建议。 从前两天叶青吧主和几位朋友过生日到昨天小嘴变乖新任吧主,不少朋友纷纷开贴以示祝福和庆贺,说实在的,走过一些地方还真没赶上过这么热闹的场面,过年也不过如此,且不说主角本人,连我都很受感动,对朋友们的热情热心我理解也支持。但是……(接下文吧,细细说来) 大家也都见着了,无论是谁摆的场子,主角都得去露面,连我也得四处赶场子,整个晚上都没得闲,相信朋友们也都没闲着,送蛋糕,送鲜花,送祝福忙得不亦乐乎。相信以后这种场面还会有,经常会有。我的建议就是以后再有这种好事,就不要大家都赶时候各自摆席,都凑一块,合伙凑份子也免得主角分身乏术,勤俭务实一点,生日蛋糕嘛,好象不流行一个独吃的,要大伙一起吃一个,并不在乎多吃少吃,有人要是不嫌累的话,可以去数数,几家合计的蛋糕怕是在场的一人一个还有多余,当真是不花钱的。 以后吧里有朋友过生日了,谁先开场子,我们就一起凑热闹,也就别再另外发贴,好歹也维护一下中吧界面的整洁不是?既然都是主角的朋友,我们干吗不能坐在一张桌子上?非得另摆一桌才能显得热情? 以后不管谁为朋友摆场子,酒就由我专供。其他的礼物大家随意~~
老酒自涮之——我是苞谷我怕谁。 用“苞谷”喻人,是咱陕西方言,意思是“老土,老冒、土老冒”。 我们这里的人都不把这种作物叫玉米,俗称为“苞谷”。在城里人的口头禅里也有“苞谷”一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被人称为“苞谷”,是不是我很土很憨?不知道就里。我想如果我明白的话,也许就不会被称为“苞谷”了。   很无奈,我只有做我的“苞谷”,自己土头土脑的,周身洋溢的是和周围格格不入的气息,憨头憨脑的,思考问题总比别人慢了半拍,所以当别人叫我“苞谷”的时候,我还木呆呆的盯着别人的眼睛看半天,才知道是在叫我。   也习惯了,自己沉默寡言的,粗糙的外表,到也和“苞谷”颇为相似。有时候想起来,难免有点失落,以前作为粗食杂粮的苞谷,近年来都以全新的面目登上城里的大雅之堂,在各个城市那装修的另类典雅的杂粮食府扮演着主食的角色,而我是乎一直都没能融入城市的生活,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就是“落伍”。   说起这种粮食,我始终都没有好感,吃起来碜口,嚼起来费劲,就这煮起来费柴火的东西,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我的唯一主食,那可是在我最想吃,最需要吃的时代,早上苞谷糊,中午苞谷碴子干饭,晚上苞谷面窝窝头,足足让我相伴了好些年,那感觉,让我想起来就后怕。我是吃苞谷长大的,是不是因为吃的太多了,身上尽留着苞谷的气息,才被人称为“苞谷”,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所以,大街上竖起“杂粮食府”的招牌的店堂,我望而却步,决计不肯踏入半步,即使朋友相约,也不肯赏光,惹得朋友对我扔下一句“苞谷”。   大概这也是我比别人显得落伍的一个原因,其实自己心里一直纳闷,这种现在在农村作为养猪伺料的东西怎么就博得众人的欢喜,不明就里,我又有落伍的感慨。   也是这种作物,在农村家家种植,年年有栽,好种好收,易栽种,不论好坏地,种下就长,细心点,施点肥,蹴蹴直往上蹿。产量大,整得好了,一亩地收个千把斤那是少的,远没有麦子、稻谷那么挑剔,难以伺候。还可以和其他作物友好的套种在一起。因为好种,所以种的就多,满山遍野,到处都是,葱茏茂密,一阵风吹过,哗啦啦的响成一片,大片大片的整整齐齐的,象是抗枪的士兵列阵,当年八公山上是不是它吓走前秦符坚的几十万大军,有待考证。   因为它的普遍,所以就显得普通平凡,所以人们很少珍惜它的。没有好看的花,蜜蜂蝴蝶对它不削一顾,所以只有借风的力量传递花粉生长发育。尽管它葱茏茂密,却极少有人把它当作风景。但它却不以为然,总是默默的用一片翠绿装点原野。   它的果实包裹在厚厚的果壳里,从外表看,确实粗鄙,然而撕开厚壳,里面金黄的米粒,颗颗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吃着口感虽不是很好,然而有资料表明它的营养价值远大于大米、面粉类食品,这大概就是现时的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理由吧。   粗俗的外表下,掩藏着丰富的内涵,寡淡的味道中蕴涵了丰富的营养。   我不再因为被称为苞谷而困惑失落,不再因为自己狼亢的外表而懊悔,我只希望在我类似苞谷外表的里面也保留着苞谷一样的朴实内容。
致张小宝YY 其实已经很久不看类似张小宝YY的小资文字。笔者曾不幸被朋友拉去在一个中文论坛里的情感版块做过一段时间管理员,见惯了风花雪月文字,也时常被一些幽怨哀伤的情绪所感染。网络里这样的文字几乎随处可见,以至于读过小宝的文字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能在贴吧里见着这样清新的文字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口水和漫骂声里,你的文字的确还能给人一点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许你就是那位偶然在雨天的小镇的偏僻小巷里遇到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寂寥小巷中丁香女子。如果你感觉到角落里那束注视的目光,也许那就是我。雨天的羌州小镇确也有戴望舒笔下那寂静悠长的小巷,有的是空寞,没有的是那一柄油纸伞。能在贴吧里遇到,不由人不产生文字的遐想。 无从抗拒文字的魅力,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品读安静悠闲,可以暂时摈弃俗世杂务心无旁婺投入文字营造的氛围,安静地让思绪飞扬。佩服小宝拿捏文字的功夫,遣词造句的精妙、缠绵悱恻的情感宣泄感染了很多人。“蛊惑”一词虽有不当,但很贴切,女性的细腻在文章中彰显无二,所以慧质兰心一词只适合女性,尤其是小宝样的人物。也读过一些李清照的诗词,领略过卓文君的才。内中的精致、细腻、委婉的确不是男人所能具有的。就象小宝的文字,也是学不来的。女人是水,有泉的清澈,有海的深沉,有云的绚丽,也有雾的飘渺、有冰的洁净,有霜花的美妙形态;女人是水,柔弱而敏感;女性文字的特质在小宝的帖子里得到完美体现。 文字毕竟只是文字,即使活色生香也不能千篇一律,久而生腻,也需要更多的突破才显得活泼。情绪的宣泄有着喜怒哀乐不同的模式,单纯是特色也是约束,人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感情,只是不能过于沉迷文字,用文字作为情感宣泄的手段,同样也可以用文字作为解脱的手段,如水的文字原本就应该象水一样有着变幻的千姿百态。 想必小宝一定看过不少情感类的文章,耳闻目染的受到一些影响,某些情节暗合了当时的心境,所以会从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别人的文字影子,这是应该忌讳和规避的。可以模仿研习,切忌雷同。 所言若有不当,可烦请吧主删之无仿。如有机会可以与各位文字朋友止于文字切磋交流。
贴吧印象————兴州才子 贴吧印象————兴州才子世道轮回、乾坤变幻,时下的才子标准也不尽相同,古代讲究的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现在如果再以此为准则,是乎过于狭隘。才子佳人向来被人视为佳配,以前我们称待字闺中的二八佳客为“小姐”,即使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才能受用。时至今日,“小姐”一词却有了别样的解释和称谓,甚至成为一种“忌口”无须笔者明说,地球人都知道。佳人尚有如此变故,才子也难免,因为|"才”通“豺”,所以,在网络里便有了将网络色狼称做“才子”的说法。一如“美女作家”泛指下半身写作。即使才高如我,学富如罐罐茶,英俊如略阳妖怪,潇洒如疯子18,风流如大高峰,倜傥如嘉陵老渔翁,都不敢以“才子”自居。不过,贴吧里敢冒“才子”不韪的大有人在,诸如兴洲才子,兴州才子,略阳才子等等。当传统被颠覆,道德被践踏,准则被改写,人们都附和时尚,趋焱于流行。本来地道的中国人,喝长江黄河水,吃川鲁粤苏菜长大所谓“80、90”后的一代,即使英文水平般般,也喜欢弄个让我等老朽叫不出、弄不明的洋名,即使一些所谓的主流媒体也被病病艾艾的小资文字所充斥。平时对国文繁体也有些心得,但对眼前网络里杜撰出来的一些“网络繁体”也只能瞠目结舌。拯救国文,很早就有人提出,但总有一些怪胎孕育不穷。让一些诸如“才子”“小姐”“美女”这些原本优美的词汇回归本义,应该是当代才子的责任。从现在做起,从“才子”做起。
贴吧印象-------嘉陵老渔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008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更猛一些,即使在山城平时也很难见着什么鸟儿的影子,更别提大雪封山了,行人都被滞留在机场.汽车站,火车站.收费站.若是晴好的季节,八渡河'嘉陵江里鱼钩比水里的鱼都多,别说钓鱼,能看着鱼都觉得希奇.所以便有老渔翁另辟奚经,剑走偏锋,趁着雪大江边无人之际吃独食.青箬莅,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现代的老渔翁应该不是青箬莅`绿蓑衣般寒惭,能顶风冒雪,也算够酷,当然最酷还是姜子牙,无饵直钩钓王候.作为贴吧的开山吧主,老渔翁成绩斐然,功勋卓著.略阳吧屹立于百度一角,牛鬼蛇神熙熙攘攘,螃蟹虾米横行跳梁,斯文者,舞文弄墨;愤愤者,指槐骂桑.道貌岸然者有之,心怀叵测有之,山精树怪'飞禽走兽都被老渔翁息数网罗于略阳吧.龙蛇混杂,时时有局面失控之豫,鱼目混珠,常常是防不胜防.真是"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本人试水贴吧之初,便遇上老渔翁引咎辞职.否则,宁可舍下一身刮,也要弹劾他一把.以至于第一砖拍上了当朝的大高峰,算他替老渔翁受过.尝闻老渔翁近些日子仍旧喜欢游走在山水之间,却不再操持渔猎武装,与驴友为伴,朝游峰洞之间,夜宿村头小店,将略阳美景尽收方寸,也让我等受益,可足不出户的将兴洲大地神游一圈.作为客居略阳吧的一员,虽然不曾得到老渔翁的鱼汤招待,却有许许视觉大餐养眼,老渔翁的地主之宜也算仁至义尽.钓鱼与照相,看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也有相通的地方,钓鱼者手持渔杆屏息宁声专注与一叶鱼标,照相者手握相机紧盯着一孔小窗,钓鱼需要捕做杆稍及浮漂的轻微颤动,照相更要捕做稍纵即逝镜头,钓鱼选滩,照相选景,最为关键的莫过于钓鱼的成功取决于提杆的节奏,照相的成功取决于按快门的一刹那,这种分析,固然牵强,照相的老渔翁是否可以将这种牵强附会的分析体现出一种和谐和自然?草草一文,多有不敬.
贴吧印象------疯子18 三千多年前,有位老者在汨罗江畔亦哭亦歌,赤足而趋,径直投入一潭碧波````````````````.一千多年前,有位青年在高高的朝堂之上,竟使明皇研墨'贵妃掌扇'力士脱靴,口唱"粪土当年万户候,千金散尽复还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长掌者,身居斗室,在一些零乱的纸张上涂写<狂人日记>``````````````````.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世人看不穿,其实世人绝非看不穿,只是事后诸葛,明白之余,已是去事久远.江山代有疯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引领世人跟着发飙.原本背经叛道的德行,也能成为行事的楷模,疯狂已是千年事,人不疯狂枉少年.疯子18是作排行讲,或是谐音双关?倒有一猜,若是谐音做"要发",想来不会是发财之愿,如果有发,也应该是发疯吧?于贴吧而言,至少也是发贴,所以每每得遇疯子,就知有好贴要发.时下疯行天下,却不是人人都做得了疯子,能兼有屈子的无畏,太白的乖张,鲁迅歇斯底里的呐喊,的确要疯的其所.疯子18 若做排行讲,那也是长江后浪,疯者无畏,癫狂中直面世态炎凉,呓语里剥析本相,君不见,庙堂之上,硕鼠戴一副尊者面具夸夸其谈;讲经坛上,鸡鸣狗盗批一款圣人袍舌吐莲花.世人均知祸从口出须慎言,唯疯子借了天胆口无遮拦,如果你想听假话,去看新闻联播,如果你想听真话,去翻疯子18的文章.不惜作践了自己,也要说明事实真理,不疯你行吗?我疯故我在!!!!
贴吧,想说爱你不容易 给个理由,让我相信;找个借口,让我接受。我不懂你删贴的原由,你不理解我被删的感受。我本布衣,洗脚上田,用拿锄把钳之手敲键;以初中茅庐之学识呱嘈。码字于社区,苟全娱乐于网络,不求闻达于论坛。游走于各个网站,聊发一二狗屁文字,尔来三四年矣!现今托身百度贴吧,偏安略阳一隅。时至今日,发贴不过五六,被删有二。其一,《贴吧印象——罐罐茶》全文被删;其二,《[涨价版]多收了三五斗》惨遭腰斩。也曾问及吧主大高峰,称百度巡视员所为。自谙文字狗屁,言不及大义,更无诽谤诋毁言谈,且离论坛管理红线尚远。试问贴吧原理层,删帖竟为哪般??自信几年摸爬,修成人精,在别处厮混,偶尔也能博得倒彩几声,帖子被删,的确是从来没有的事。或者是初次试水百度,竟有水土不服?还望管理层能指导为盼!!贴子被删,于论坛管理算不得极刑。让一个鲜活的生命彻底消失,确是现实刑罚之最,古有砍头、缚首、五马分尸、腰斩、凌迟之法,极尽残酷。现今已逐步人道,但都留有全尸。一篇帖子三分被腰斩其二,人不人,鬼不鬼的剩下半拉,偏偏还要悬挂在那丢人现眼,也算狠毒了。倒不如全删来得痛快。自第一次被删,心生惴惴,或许是咱说话缺知识没水平不谙白度世故。不敢妄自瞎侃,虚心学习前辈言谈,想来会有所收益。一日买粮,闻听老板顾客问答,犹记幼时曾得叶圣陶教诲。遂照猫画虎以葫芦画瓢鹦鹉学舌草成一贴,虽类犬而有违叶老教诲的嫌疑,总算对付了个大概。忐忑中小心贴于略阳吧里,竖日便见得半截残旗焉焉,支离破碎如遭鼠嗜。硕鼠硕鼠无食我书三日贯汝莫我肯顾。将堂堂百度巡视员比硕鼠,毕竟言过其实。一篇帖子做了它的练手由头,也算瞧我得起。删贴是权利更是欲望,倘若觉得每天不删贴一二就白瞎了百度的薪水,被删也无可厚非。我让你删让你删没什么大不了你想删就删吧没有人会计较。或许是我的帖子真的为一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在对百度巡视员疑问的同时,也表示理解和感谢,没有你们,贴吧不会转贴成风;没有你们,贴吧不会国骂成章;没有你们,贴吧不会出现太多奇谈怪论;没有你们、、、、、、、、、、、。上帝给天使安上翅膀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们将代表上帝巡视人间,把天堂的福音传给人间,去解救人间的危难,去驱逐人间的妖魔。于是,人们对这个长着一对翅膀的精灵充满了喜爱和崇拜。如果天使将上帝所赋予的权利可以滥用,那只能称之为鸟人了。当权利被滥用时,于是即使在网络里如我、疯子之流也便沦为弱势一族了。
涨价版《多收了三五斗》————有感于日前飞扬的物价 略阳南环路的河堤上,高高低低生长着一排垂柳,垂柳长出的新叶将树杆笼在一片绿荫里,枝条上垂下的长长柳条彼此交错在一起填满了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河堤上是铺着地砖的人行道。恒达粮油配送中心就在马路的对面,早晨的阳光透过垂柳的间隙将树影投在门市的卷闸门上,偶尔的几个人影在垂柳的影子间晃动着。人们大清早出来,早饭也没顾上吃一口,随着卷闸门哗啦的一声响,便有人影拐进粮店站在柜台前占卜他们的命运,粮店老板是乎还没睡醒,“纯油五块,混油四块七”。老板慵懒的回答。“什么!”人影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来的兴奋突然一沉,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前天,你们不是还卖四块五吗?”“四块也卖过,不要说四块五了”“哪有涨得这么快这么厉害的!”“现在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很多油厂都批不出来油了,过几天怕是还要涨的”刚才兴冲冲竞走似的一股劲儿,在每个人的脸上褪了运动的潮红。今年国家政策好,单位效益也不错,老板发善心,每个月可以多领那么三/五十块,谁都以为日子会好过点。哪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是得到比没涨工资以前更坏的课兆。“还是不买好了,钱在我自己的包里装着”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愤激的话。“呵”老板冷笑着,“你们不买,总不能不吃饭等着饿死吧?现在各家各户都害怕着再涨,都赶着存粮呢,昨天刚进回来两桶油,现在已经剩下不多了,要买就赶快抓紧”。再紧张,人是要吃饭的,等着饿死,那是不可能的事。不能不管的,不从粮店里买粮那只是一句愤慨的话而已。怎么能不买呢?早饭还等米下锅,,家里的米缸是要添满的,油壶也是要灌足的。老板那还等着吃饱了饭好有劲多买力干活。不然,下月就不知道吃什么了。“我们到东关菜市场去买吧”在东关也许能买着便宜点的,有人这么想。但是,老板有来了一声“呵”,摇着头说道“不要说到东关菜市场,就是到了油厂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纯油五块,混油四块七。”到东关去也没好处,”有同行的提出了驳议,“到东关去何必舍近求远,再说就是不嫌远,那儿质量也不敢保证。”“老板,能不能便宜点?”差不多哀求的声气。“便宜点?便宜点,我还进不到货,我们这进货摊多大本钱呢,,你们要知道,便宜点,就算我为人民服务,我总不能亏本吧?”“现在粮价涨得太凶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上个月才卖三块多不到四块,前一段时间涨到四块五,你刚才不也说了,四块也卖过,我们想,就是涨也就一毛两毛的,总该不会一下涨到五块吧?”“老板,就前几天的价吧,四块五”“老板,商量商量,挣工资的不容易,便宜点,我们常来买的”老板被磨的不耐烦了,把手里的烟屁股扔到马路中间,睁大了眼睛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了,本大利薄,啥都在涨,运费都比以前高了许多,,你们嫌价钱贵3,我还嫌本钱高不挣钱呢,你们不买,我存下以后还能卖个高价,你们去看看,还有哪卖得比我便宜”“听听!现在粮油都涨到啥价了”“吃不起饭了”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啥??”又有几个人瞪圆了眼睛。眼睛瞪得再圆,该买米的还得买了米,该灌油的还得灌油。粮店里有的是大米和清油,而家里正缺着大米清油。在米质的好与坏的辩论中,称的平与旺的争执之下,结果人们的手里或多或少的提着米袋或油壶。柜台前便有些拥挤了。人们把荷包里或多或少的钞票递到老板手里,换到或多或少的粮油。“老板,换成毛票,钢蹦,不好装嘛”还没在怀里捂热的崭新百元大钞,末了只剩下几个钢蹦,好象被人打劫了一样,心里怪堵的慌。“X莫名堂”捏着一沓钞票的一只手按在计算器上,一副无辜摸样的晒笑“这会只有钢蹦,没有有零钱,一样的花"钢蹦的确不太方便,谁也不再想去争辩什么,几个人交换着无奈的眼神但也无奈的装进裤兜。一批人咕噜着离开粮店,另一批人从马路对面的柳树阴影里走过来,同样的在柜台前瞪圆了眼睛,赶走了涨工资以后,看着工资袋里几张红票票带来的喜悦。同样的把手里捏出汗的票票递到老板手里找回来几个叮当响的钢蹦。
贴吧印象————略阳妖怪 大抵略阳山大林深山精树怪当道,嘉陵江谷狭滩幽水妖湖兽横行。先有兴州妖精,后有略阳妖怪,以及成精的略阳娃娃鱼,得道的飘浮在云层的鼠~~~~~~。一进贴吧,还以为进了《聊斋》,遇着的非鬼即怪,亦妖亦兽。 刚来略阳之际,老婆执手交代“略阳多妖怪,遇到了要躲开”,小弟周杰伦也深沉地嘱咐“惹毛了他们有危险”,倒是伙计杨坤一脸坏笑的安慰“无所谓,无所谓”。初涉贴吧码字作戏,借着几分初犊胆量,明知山有怪偏向妖窟钻。 唐僧师徒算是降妖伏魔高手,只怕面对贴吧精怪之流也有所不及,金箍棒只可以用做掏耳勺,九齿耙也只能耙粪,降龙杖只可做扁担而已,更何况这等武器也并非凡人可以寻着使得。姜子牙对付妖怪倒是很有一套,子牙老儿曾在昆仑山修道多年,小可也曾在各大网络论坛社区厮混经年;子牙有杏黄旗,我亦有CPU处理器;子牙有打神鞭,我亦有鼠标键盘;子牙有四不象坐骑,我亦有铁猫一只。窃以为可以降妖伏魔乾坤在握。效仿子牙造《封神榜》造《贴吧印象》榜,力争将贴吧各位牛鬼蛇神统统打进。 唐僧师徒西行一路斩妖无数,姜子牙伐纣一战亦收怪若干,既便如此也未能除尽世间猖獗妖孽,故除妖大业任重而道远。看今日之贴吧,世之为妖者不寡。世风日下,妖气日盛。佛曰我不除妖,谁敢除妖?小可不削于敌众我寡,更不怯于道高亦尺魔高一丈,鞠躬尽瘁,毁妖不倦,用各位妖怪的ID擦亮我的文字。
我是苞谷我怕谁 我们这里的人都不把这种作物叫玉米,俗称为“苞谷”。在城里人的口头禅里也有“苞谷”一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被人称为“苞谷”,是不是我很土很憨?不知道就里。我想如果我明白的话,也许就不会被称为“苞谷”了。   很无奈,我只有做我的“苞谷”,自己土头土脑的,周身洋溢的是和周围格格不入的气息,憨头憨脑的,思考问题总比别人慢了半拍,所以当别人叫我“苞谷”的时候,我还木呆呆的盯着别人的眼睛看半天,才知道是在叫我。   也习惯了,自己沉默寡言的,粗糙的外表,到也和“苞谷”颇为相似。有时候想起来,难免有点失落,以前作为粗食杂粮的苞谷,近年来都以全新的面目登上城里的大雅之堂,在各个城市那装修的另类典雅的杂粮食府扮演着主食的角色,而我是乎一直都没能融入城市的生活,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就是“落伍”。   说起这种粮食,我始终都没有好感,吃起来碜口,嚼起来费劲,就这煮起来费柴火的东西,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我的唯一主食,那可是在我最想吃,最需要吃的时代,早上苞谷糊,中午苞谷碴子干饭,晚上苞谷面窝窝头,足足让我相伴了好些年,那感觉,让我想起来就后怕。我是吃苞谷长大的,是不是因为吃的太多了,身上尽留着苞谷的气息,才被人称为“苞谷”,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所以,大街上竖起“杂粮食府”的招牌的店堂,我望而却步,决计不肯踏入半步,即使朋友相约,也不肯赏光,惹得朋友对我扔下一句“苞谷”。   大概这也是我比别人显得落伍的一个原因,其实自己心里一直纳闷,这种现在在农村作为养猪伺料的东西怎么就博得众人的欢喜,不明就里,我又有落伍的感慨。   也是这种作物,在农村家家种植,年年有栽,好种好收,易栽种,不论好坏地,种下就长,细心点,施点肥,蹴蹴直往上蹿。产量大,整得好了,一亩地收个千把斤那是少的,远没有麦子、稻谷那么挑剔,难以伺候。还可以和其他作物友好的套种在一起。因为好种,所以种的就多,满山遍野,到处都是,葱茏茂密,一阵风吹过,哗啦啦的响成一片,大片大片的整整齐齐的,象是抗枪的士兵列阵,当年八公山上是不是它吓走前秦符坚的几十万大军,有待考证。   因为它的普遍,所以就显得普通平凡,所以人们很少珍惜它的。没有好看的花,蜜蜂蝴蝶对它不削一顾,所以只有借风的力量传递花粉生长发育。尽管它葱茏茂密,却极少有人把它当作风景。但它却不以为然,总是默默的用一片翠绿装点原野。   它的果实包裹在厚厚的果壳里,从外表看,确实粗鄙,然而撕开厚壳,里面金黄的米粒,颗颗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吃着口感虽不是很好,然而有资料表明它的营养价值远大于大米、面粉类食品,这大概就是现时的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理由吧。   粗俗的外表下,掩藏着丰富的内涵,寡淡的味道中蕴涵了丰富的营养。   我不再因为被称为苞谷而困惑失落,不再因为自己狼亢的外表而懊悔,我只希望在我类似苞谷外表的里面也保留着苞谷一样的朴实内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