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1998🌀
n201518
关注数: 10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085
关注贴吧数: 57
江苏“双非”高校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众所周知,江苏高教资源十分丰富,名校云集,9所部属院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另外有7所省属高校也进入了双一流行列!除了这16所双一流高校外,其余双非公办高校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双非高校第一梯队(4所,均是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力竞争者) 1 南京工业大学;2 江苏大学;3扬州大学;4南京艺术学院; 双非第二梯队(7所,均为已有博士点高校,其中六所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B类) 1 江苏科技大学(5博)};2 南通大学(5博);3常州大学(2博);4 徐州医科大(2博);5南财(1博);6南审(1博);7江苏师大(1特殊需求博); 双非第三梯队(博士点建设高校): 1 江苏师大(硕士点35+16);2苏州科技大(硕士点17+14);3江海大(硕士点7+12);4南体 双非第四梯队(已有硕士点高校) 1 盐工(硕士点2+8);2 南京工程(硕士点3);3 江苏理工(硕士点3);4 淮阴工(硕士点3);5 淮阴师范(硕士点2);6 金陵科技(硕士点3);7江苏警官(1); 双非第五梯队(硕士点建设高校) 1 徐工程;2 盐城师范;3 常州工学院;4 南京晓庄;5 常熟理工;6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双非第六梯队 1 无锡学院;2 泰州学院;3 苏州城市学院;4 宿迁学院;5江苏第二师范;6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06-05【江苏咨讯】江苏“双非”高校大致分档 众所周知,江苏高教资源十分丰富,名校云集,9所部属院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另外有7所省属高校也进入了双一流行列!除了这16所双一流高校外,其余双非公办高校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双非高校第一梯队(4所,均是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力竞争者) 1 南京工业大学;2 江苏大学;3扬州大学;4南京艺术学院; 双非第二梯队(7所,均为已有博士点高校,其中六所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B类) 1 江苏科技大学(5博)};2 南通大学(5博);3常州大学(2博);4 徐州医科大(2博);5南财(1博);6南审(1博);7江苏师大(1特殊需求博); 双非第三梯队(博士点建设高校): 1 江苏师大(硕士点35+16);2苏州科技大(硕士点17+14);3江海大(硕士点7+12);4南体 双非第四梯队(已有硕士点高校) 1 盐工(硕士点2+8);2 南京工程(硕士点3);3 江苏理工(硕士点3);4 淮阴工(硕士点3);5 淮阴师范(硕士点2);6 金陵科技(硕士点3);7江苏警官(1); 双非第五梯队(硕士点建设高校) 1 徐工程;2 盐城师范;3 常州工学院;4 南京晓庄;5 常熟理工;6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双非第六梯队 1 无锡学院;2 泰州学院;3 苏州城市学院;4 宿迁学院;5江苏第二师范;6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江苏“双非”高校大致分以下几档 众所周知,江苏高教资源十分丰富,名校云集,9所部属院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另外有7所省属高校也进入了双一流行列!除了这16所双一流高校外,其余双非公办高校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双非高校第一梯队(4所,均是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力竞争者) 1 南京工业大学;2 江苏大学;3扬州大学;4南京艺术学院; 双非第二梯队(7所,均为已有博士点高校,其中六所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B类) 1 江苏科技大学(5博)};2 南通大学(5博);3常州大学(2博);4 徐州医科大(2博);5南财(1博);6南审(1博);7江苏师大(1特殊需求博); 双非第三梯队(博士点建设高校): 1 江苏师大(硕士点35+16);2苏州科技大(硕士点17+14);3江海大(硕士点7+12);4南体 双非第四梯队(已有硕士点高校) 1 盐工(硕士点2+8);2 南京工程(硕士点3);3 江苏理工(硕士点3);4 淮阴工(硕士点3);5 淮阴师范(硕士点2);6 金陵科技(硕士点3);7江苏警官(1); 双非第五梯队(硕士点建设高校) 1 徐工程;2 盐城师范;3 常州工学院;4 南京晓庄;5 常熟理工;6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双非第六梯队 1 无锡学院;2 泰州学院;3 苏州城市学院;4 宿迁学院;5江苏第二师范;6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各省(市、自治区)自然基金资助额度都是多少? 江苏省自然基金分为: 省杰青:最高资助金额100万 省优青:最高资助金额50万 省青年项目:资助金额20万 省面上项目:资助金额10万
两个屡败屡战的“申博”专业户 一个申博失败七次,一个失败四次
北京已经开始申报职业本科了 不知道其他各省是不是也开始了
应用型普通高校与应用技术型大学,两者有啥不一样? 徐海学院与科文学院分别有了不同的表述,这两个表述意味着转设会不一样吗?徐海学院的表述为应用型普通高校,这种表述是要转为公办吗?而科文学院表述为应用技术型大学
江苏省内下一个有望升格大学的是哪一个? 1 盐城工学院 2 江苏理工学院 3 淮阴工学院 4 南京工程学院 5 徐州工程学院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升本的机会来了! 教育部这次关于本科职教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对高职升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直接整体升为本科职业院校;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其中,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会不会是56所高水平学校都直接升本,141高水平专业学校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呢?
建院的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啊! 教育部这次关于本科职教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对高职升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直接整体升为本科职业院校;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江苏是职教大省和职教强省,徐州作为江苏高教强市,应该抓住这次职业教育开展试点本科教育的机会,建院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都提出了争取升本或者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计划,在徐州的十四五计划关于高教的部分中也提出了支持建院升格本科院校以及争取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举办本科教育的计划,希望徐州的几个高职院校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最理想的结果是建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都能成功晋升职教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建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校,建院晋升本科院校的希望很大,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开展本科教育的可能性大。【图片】
徐州高职院校升本的机会来了! 教育部这次关于本科职教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对高职升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直接整体升为本科职业院校;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江苏是职教大省和职教强省,徐州作为江苏高教强市,应该抓住这次职业教育开展试点本科教育的机会,建院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都提出了争取升本或者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计划,在徐州的十四五计划关于高教的部分中也提出了支持建院升格本科院校以及争取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举办本科教育的计划,希望徐州的几个高职院校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最理想的结果是建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都能成功晋升职教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建院和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校,建院晋升本科院校的希望很大,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开展本科教育的可能性大。
大批的职业本科高校要来了! 以“双高计划”高校为基础,独立升格职业本科高校!
新学期务虚会,再提申博! 进入新一轮申博周期,真的希望师大能尽早申博成功!
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考虑一下 可以考虑更名江苏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02-15【江苏咨讯】新一轮双一流江苏省小赢! 新一轮双一流高校江苏省共有16所高校入围,比第一轮多了一所南京医科大学,广东省这次一下子增加了三所,可谓是第二轮双一流高校最大赢家(广东共8所)!但江苏省具备冲击双一流高校还有不少,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南京工业大学(化学)、扬州大学(兽医学)都有不凡的实力,希望在下一轮的评选时,江苏能再有新的高校入选!
走着走着学科评估和双一流会不会合并搞?
可以看出,这次弱化双一流学校,强化双一流学科 原来的985高校双一流学科分别是多少?超过3个双一流学科的高校有多少?
会有怎样的布局调整? 会有高校迁往郑州吗?楼SJ推动此事很下劲啊[图片]
城市群和都市圈有什么不同? 早几年都搞城市群,为什么这两年又搞都市圈,谁能说说两者有什么根本不同?
2022转设会重启吗 2021就这样了,2022会有什么进展?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是不是都只能转设为'XX学院?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是不是都只能先转设为'XX学院?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更名XX大学?另外,民办高校在申请硕士点是是不是更难,有没有统计,目前有硕士点的民办高校有几个?
科学院图书馆启用,真是高、大、上👍 希望转设后能取个好名字,不论是转设民办还是公办,千万别像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转设成“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这名字也真是无语了
幼师升本可能性在减小 教育部发文十四五期间每个省师范、医学及公安类专科升本科院校不超过两个,而且是2006年前升格为专科的学校,幼师升格大专的时间好像是2006年前之后,江苏师范类专科好像只有连云港师专够格[图片]
张仲景国医大复建的事情目前进展到什么样了?建设方案出来了吗? 张仲景国医大复建的事情目前进展到什么样了?建设方案出来了吗?是在医专的基础上升本更名张仲景国医大,还是把理工学院和医专的中医药部分剥离出来,两校的中医药再整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组建国医大?不能只停留在新校区建设的层面,得有具体筹建方案告知公众,这可是去南阳考察时提到的内容啊
转设啥时候重新启动? 教育部自己说的2021年底完成转设,因为六月份的事情,居然停了半年不再说转设的事情,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感觉剩下没有转设的,大部分可能都会转民办,除非地方政府很有钱的城市,通过六月份的闹事来分析,转职本给领导们到来的压力很大,没人愿意承担风险,领导们也害怕启动职本再次发生类似事情!
有没有知道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待遇咋样的,麻烦告知一下
在徐高校本轮获批硕博士点情况汇总 近日2020年度硕博士点最终获批名单公布了,在徐高校表现一般,下面汇总一下在徐高校本轮成绩单: 1.矿大(1学博+1专博+1专硕) 一级博士点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资源与环境,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 2.徐医(1学硕+3专硕) 一级硕士点学科:护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 3.师大(3个专硕)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 总体来说三所高校表现一般,矿大博士学位点基本达到了上限,大规模扩大的空间不大;徐医博士点龟缩不动,还是停留在2个博士点的水平,徐医应该更进一步,医学类博士点增加的空间很大,不应该裹足不前。最失望的还是师大申博再次失败! 本轮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的开启,希望2023年在徐高校获批硕博士点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期待师大博士点获批、工程学院硕士点获批,徐医能新增博士点数量!
徐州高校本轮硕博士点获批情况总结 近日2020年度硕博士点最终获批名单公布了,在徐高校表现一般,下面汇总一下在徐高校本轮成绩单: 1.矿大(1学博+1专博+1专硕) 一级博士点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资源与环境,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 2.徐医(1学硕+3专硕) 一级硕士点学科:护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公共管理 3.师大(3个专硕)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 总体来说三所高校表现一般,矿大博士学位点基本达到了上限,大规模扩大的空间不大;徐医博士点龟缩不动,还是停留在2个博士点的水平,徐医应该更进一步,医学类博士点增加的空间很大,不应该裹足不前。最失望的还是师大申博再次失败! 本轮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的开启,希望2023年在徐高校获批硕博士点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期待师大博士点获批、工程学院硕士点获批,徐医能新增博士点数量!
硕士点申报及审批数量的问题 为什么河南每次硕士点申报和审批都只有一所,其他省份都有好几所获批,江苏今年一下子获批6所新增硕士点高校,河南为什么每次只报一所上去呢,很不理解!
10-15年后徐州高校变化 10-15年后,徐州高校格局能否达到如下变化: 1.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双一流高校,博士点数量25-30个); 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博士点数量10-15个); 3.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博士点数量8个) 4.徐州大学(即现在的徐州工程学院,硕士点12-15个,成为江苏省博士点培育建设高校) 5.徐州幼儿师范学院(普本) 6.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建成具有招生专硕的职业技术大学) 7.江苏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即现在的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8.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本科,即现在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9.徐州理工学院(民办本科,即现在的徐海学院,争取创建硕士点) 10.徐州科技学院(民办本科,即现在的科文学院,争取创建硕士点) 11.九州学院(民办本科) 12.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争创职业本科) 13.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专,即现在的徐州技师学院) 14.徐州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专,即现在的徐州医药学校) 15.徐州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专,即现在的徐州财经学校) 16.徐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专,即现在的徐州经贸学校)
2025年底徐州会是什么样 分别就城建(超高)、交通,高校,GDP等等畅想一下2025年底的时候徐州会是什么样呢?
淮北理工学院来了 淮北师大信息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名字还挺霸气,如果徐海学院能单独转设为徐州理工学院,科文学院能单独转设为徐州科技学院也很不错啊!
建院探索尝试联合培养研究生了 在徐高职中,建院的综合水平应该是最好的,这种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希望建院能尽快升本!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副院长的讲话是不是意味着科文学院要独立办学,办成应用技术型大学,而不是之前传的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办成职业技术大学?
副校长的讲话可不可以理解为科文学院要独立办学了,要 办成应用型大学,而不是与建院合并办成职业大学
#城市GDP#三季度出来了
2021年国自然,师大获得一国家杰出青年项目 能获得杰青项目,还是很厉害的!祝贺
这次奥运会韩国乒乓球没有啥人吗? 韩国乒乓球后继无人了吗?怎么都是日本人在和我们竞争?
截至2021年5月17日,全国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汇总如下:
徐州高职高专院校全国排名 高职院校800强,建院全国排名4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138,幼师373,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667,江苏安全751【图片】【图片】
建院排名不错 高职院校800强,建院全国排名4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138,幼师373,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667,江苏安全751
幼师合并升本暂告一段落 幼师合并科文升本被建院捷足先登而告终,通过下图幼师编制的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出,幼师还是抱着升本的坚定信念,估计还是几年前的原方案升本吧,幼师+徐州高等师范+运河师范,三校同属徐州市管学校,协调起来比较方便,加之有省里明确支持幼师升本的态度,希望校园官网说的2023年实现升本目标能顺利实现!
03-03【江苏咨讯】2021年对徐州高校发展的期待 1.首先是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点的获批,申报的三个博士点,希望能获批2个,这样的话,徐州将拥有三所具有博士点的高校。同时,希望矿大和徐医大的博士点数量都能再有所扩大。 2.建院合并徐海、幼师合并科文成功,这样徐州又增加量两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高校达到七所(其中一个军校)。 3.希望矿大在今年的院士曾选中能有所斩获。 4.工程学院东校区投入使用,为硕士点申报、更名徐州大学进一步奠定基础。
2021年对徐州高校发展的期待 1.首先是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点的获批,申报的三个博士点,希望能获批2个,这样的话,徐州将拥有三所具有博士点的高校。同时,希望矿大和徐医大的博士点数量都能再有所扩大。 2.建院合并徐海、幼师合并科文成功,这样徐州又增加量两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高校达到七所(其中一个军校)。 3.希望矿大在今年的院士曾选中能有所斩获。 4.工程学院东校区投入使用,为硕士点申报、更名徐州大学进一步奠定基础。
2021年对徐州高校的期待 1.首先是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点的获批,申报的三个博士点,希望能获批2个,这样的话,徐州将拥有三所具有博士点的高校。同时,希望矿大和徐医大的博士点数量都能再有所扩大。 2.建院合并徐海、幼师合并科文成功,这样徐州又增加量两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高校达到七所(其中一个军校)。 3.希望矿大在今年的院士曾选中能有所斩获。 4.工程学院东校区投入使用,为硕士点申报、更名徐州大学进一步奠定基础。
2021年对徐州高校的期待 1.首先是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点的获批,申报的三个博士点,希望能获批2个,这样的话,徐州将拥有三所具有博士点的高校。同时,希望矿大和徐医大的博士点数量都能再有所扩大。 2.建院合并徐海、幼师合并科文成功,这样徐州又增加量两所公办本科院校,本科高校达到七所(其中一个军校)。 3.希望矿大在今年的院士曾选中能有所斩获。 4.工程学院东校区投入使用,为硕士点申报、更名徐州大学进一步奠定基础。
幼师合并科文是真的吗? 网传幼师与科文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事情是真的吗?啥时候能官宣?吧里有没有知道的😊
建院和徐海合并进展如何了? 建院与徐海合并的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能官宣呢?两校合并对建院的发展绝对是具有里程啤意义的大事件!建院多年的升本梦终将得以实现!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为升格本科院校努力 期待徐州第7所本科院校尽快实现!
徐州的两个独立学院啥时候能官宣?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转设怎么还没有官宣?徐海和建院合并,科文是和幼师合并还是和“双高”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有消息说参与合并的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都是“双高”的职业学院。
徐州高校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徐州高校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徐州高校 “十四五”徐州高校发展的期待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这次独立学院转设,徐州能不能从南京引进一个呢? 南京七所需要转设的,徐州应努力争取一所来徐办学,难得的增加高校的机会啊,早两年不是传闻贾汪区要引进南审吗,这次可以考虑把南审的独立学院引过来
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大家觉得可能吗?
地级市高等教育哪家强? 除去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前三名的地级市该怎么排名?苏州、桂林、徐州、烟台、保定芜湖
博士点该轮到江苏师范大学了吧!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高校,目前拥有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到目前居然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博士点(那个特需除外),放眼全国来看也没有哪个高校这样了吧?今年是江苏师大第三次向博士点冲刺,希望一切顺利!
江苏师范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最有可能申请到博士点的专业是什么 江苏师范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强?最有可能申请到博士点的专业是什么呢?
徐州医科大学要建新校区吗? 徐医大校长郑骏年在2019年本科毕业典礼上说“我向你们保证,明年就会盖一栋宿舍楼,让你们的学弟学妹过上“好日子”。目前新校区正在筹建,相信你们回校时,一个美丽的新校园,一个让你们引以为荣、蓬勃发展的徐医将会呈现在你们面前”。新校区在什么地方,有了解的吗?
徐州市口腔医院正式成为徐医大的直属附属医院! 11月18日上午,值徐州市口腔医院建院60周年庆典之际,经徐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医院正式成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揭(授)牌仪式在市口腔医院大礼堂举行,校党委书记夏有兵、校长郑骏年代表学校出席仪式。 仪式上,郑骏年校长代表学校宣读了《徐州医科大学关于设立直属附属口腔医院的决定》,徐州市政府副市长李燕宣读了市政府批文,并与夏有兵书记一同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揭牌。 徐州市口腔医院作为江苏省第三家、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三级口腔专科公立医院,成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必将对我校口腔医学学科专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时,对于巩固和提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卫生高地建设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