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1998🌀 n201518
关注数: 10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085 关注贴吧数: 57
06-05【江苏咨讯】江苏“双非”高校大致分档 众所周知,江苏高教资源十分丰富,名校云集,9所部属院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另外有7所省属高校也进入了双一流行列!除了这16所双一流高校外,其余双非公办高校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双非高校第一梯队(4所,均是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力竞争者) 1 南京工业大学;2 江苏大学;3扬州大学;4南京艺术学院; 双非第二梯队(7所,均为已有博士点高校,其中六所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B类) 1 江苏科技大学(5博)};2 南通大学(5博);3常州大学(2博);4 徐州医科大(2博);5南财(1博);6南审(1博);7江苏师大(1特殊需求博); 双非第三梯队(博士点建设高校): 1 江苏师大(硕士点35+16);2苏州科技大(硕士点17+14);3江海大(硕士点7+12);4南体 双非第四梯队(已有硕士点高校) 1 盐工(硕士点2+8);2 南京工程(硕士点3);3 江苏理工(硕士点3);4 淮阴工(硕士点3);5 淮阴师范(硕士点2);6 金陵科技(硕士点3);7江苏警官(1); 双非第五梯队(硕士点建设高校) 1 徐工程;2 盐城师范;3 常州工学院;4 南京晓庄;5 常熟理工;6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双非第六梯队 1 无锡学院;2 泰州学院;3 苏州城市学院;4 宿迁学院;5江苏第二师范;6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
徐州高校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徐州高校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徐州高校 “十四五”徐州高校发展的期待 高校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与所在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十三五”规划已经结束,“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回首过去五年,“十三五”期间徐州高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及标志性大事件,比如矿大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徐医”更名“徐医大”、徐州工程学院东校区建设如火如荼,硕士点建设及更名“徐州大学”也已提上日程、生物工程学院合并了新沂的徐州卫校规模继续进一步做大,幼师“升本”及贾汪新校区建设也已经筹划,江苏建院及现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高职院校得“双高计划”,科文学院贾汪新校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等等。“十四五”期间徐州高校会有怎样的发展呢?我们可以逐一憧憬一下: 1.中国矿业大学 作为徐州高校的带头大哥,矿大一直是徐州的骄傲和靓丽的名片,总的来看近年来地矿油传统能源类高校发展进入了瓶颈期,矿大也是如此,整体排名及声望有所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矿大在“十四五”期间:(1)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能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学科领先地位;(2)在院士评选上院士有所斩获;(3)在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上继续有所突破;(4)科研及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国自然”基金获得量及“博士点”数量进一步增加;(5)积极寻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新突破。 2.江苏师范大学 作为在徐州办学最早的和学科设置最为全面的大学,虽然以“师范”命名,但学科涵盖较为全面,可以看做一所综合性高校。师大近年来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学校积极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虽然连续几次申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学校愈挫愈勇,不放弃、不气馁,今年申报的“汉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三个新增博士点材料已成功通过省内的审核送到教育部,等待最终的评审。 近年来学校在加强传统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培育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数学的建设,全职院士的引进、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重大基金的突破,显示了学校发展进步,学科建设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好,更名江苏师大后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希望“十四五”期间师大:(1)博士点成功获批,这应该是师大师生以及关注师大发展的所有人最大的期待!(2)稳步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应该把进入国内高校百强作为发展定位;(3)进一步加强科研,争取每年的国自然项目获批100项左右;(4) 2021年如能成功获批博士点新增高校,可以在下一轮2023年的新增博士点申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像化学、物理学、历史学都有很强的实力,争取在十四五末博士点数量达到5-6个。 3.徐州医科大学 徐医大在“十二五”及“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一两年看似到了瓶颈期,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在获批“博士点”及更名“大学”后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了,发展劲头减弱了,希望领导能理清思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既然新校区已经规划,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并投入使用;(2)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如麻醉学、肿瘤学,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在硕博士点建设等各项指标应对标近些年来发展不错的温州医科大学,争取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温医大已经是浙江省与卫健委共建高校);(3)加强附院临床学科建设,徐医附院作为连续几年排名地级市医院前两名,到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实在说不过去,“十四五”期间必须力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4)经过几年的内涵式发展及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可以效仿当年的徐师大,争取更名“江苏医科大学”,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不是位于省会的地方高校来说,以“某省”命名的高校肯定会比以“某地级市”命名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关注,更能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及知名度,况且徐医大更名江苏医科大学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徐医大最早是南京医学院徐州分校,而南京医学院的前身就叫江苏医政学院,对于江苏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南医大肯定不会有,我觉得不论是从溯源上还是徐医大自身发展的需求上来说,更名江苏医科大学都是可行和十分必要的! 4 徐州工程学院 作为徐州市属高校,更名“徐州大学”是学校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已经获得市里的大力支持,更名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东校区已经在加速建设,今年有可能就能投入使用;(2)硕士点问题,学校于2017年被省里列为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但今年(2021年)学校并没有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按照2017年省里列队的新增硕士点建设单位来看,学校排位顺序及整体实力并不靠前,这可能是今年没有正式向教育部申报硕士点的原因吧,希望这几年尽快加强学科发展,争取2023年正式提出申报硕士点!学校网页新闻上最近对各个学院的院长就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采访,其中食品已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这样说: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院长说:强化“新能源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专业体系,力争获批专业硕士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建设点;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说:力争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硕士点,希望能有突破! 5 江苏建院与徐海学院联合转设升本、幼师与科学院联合转设升本,据说方案已经上报省里,希望十四五期间徐州能新增两所公办本科高校! 6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安全职业技术学院,这几所大专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很大了,在校生一万多人,橡胶专业很有特色,但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需要这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寻找机会以待突破。安全学院,学校名字有点不不伦不类,好像没见过类似名字的高校,可以考虑更改个名字;生物工程学院自升格大专后,这几年发展不错,合并新沂的徐州卫校后,在校生已达近万人,贾汪新校区也已审批,相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 7 徐州技师学院、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目前这两个学校还不算高校行列,但这两所学校发展前途会很不错,也是徐州“十四五”期间最有可能升格为大专的学校,技师学院升格高职院校也是近两年技师院校的一个趋势,徐州技术学院规模已具备升格高职的条件,有网友建议可以考虑升格后的校名为“徐州交通职业技术”。医药学校属于省药品管理局,该校已明确提出升格大专的计划,相信随着东湖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医药学校升格大专也会成功。 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独立民办的高校中九州实力不算强,规模一般。 9 网传的徐州航空航天学院,如果网传为真的话,估计是个职业类的专科学校。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