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810009342 fh810009342
没有啥优点
关注数: 1 粉丝数: 23 发帖数: 608 关注贴吧数: 8
第五百零九章 出发前的喜讯(文字) “刘军浩,告诉你个好消息,昨天咱们在芦苇荡拍到的那种鸟确认,名字叫震旦鸦雀,是咱们国内特有的珍稀鸟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王俊峰刚到院内,就大声宣布一个好消息。 昨天下午他们几个人在河滩芦苇闲逛,手中相机自然不停,无意发现一种几只从来没有见过的鸟,就询问是什么鸟。 哪知道刘军浩也是第一次见,说不出个所以然然。王俊峰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种珍稀鸟禽。可惜他们不是专门研究鸟类的,因此说不出个名堂。晚上回去后他特意把照片传到QQ群里边,立刻有人认出是震旦鸦雀。 “真的,有多珍贵?”刘军浩兴奋地问道,这下刘家沟又要上报了。 “有多珍贵,这么跟你说,全国范围内估计还没有两千只。它属于国际上目前为数不多仅存的濒危鸟种,被人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这鸟飞行能力很差,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所以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震旦鸦雀被人发现过一次,后来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已经被认为灭绝了。这些年爱好鸟的拍客增多,人们才重新发现它们的踪迹。”王俊峰昨天晚上恶补的资料,讲起来头头是道。 “这样呀”难怪自己不认识,感情这鸟太稀少了。不过震旦鸦雀落户刘家沟,也正说明大青山的环境不断转好。听到这里,刘军浩又动了心思,趁哪天有空闲一定要到芦苇荡中收几只震旦鸦雀放在石锁内,让它们在里边繁衍生殖。相信凭借空间得天独厚的环境,一定可以让它们迅速壮大起来。 “震旦鸦雀,芦苇荡里还有这鸟?”一个游客过来买黄鳝,恰好听到他们的对话。这人也是鸟类爱好者,听到震旦鸦雀的名字很兴奋。 王俊峰本来还想着保密来着,不过既然被人听到了,他也没在隐瞒。 发现震旦鸦雀,算是为几个人的考察开了个好头。 “走吧”见人到齐,刘军浩没有啥废话,直接领上两条黄斑皮准备进山。有赵教授家那条黄斑皮看门,自家根本不用担心。再说豆豆、悟空这些家伙晚上很警动。 “等等,你就带这些……”王俊峰诧异的指着刘军浩手中的铝锅和肩包,除此之外再看不到其他工具。 “嗯,还需要带什么?”刘军浩比他们还纳闷,打量自己的装备,睡袋、铝锅……还有弹弓匕首等小物件,非常齐全呀。 “吃的食物和水你怎么没带,我们这次要在山中停留好几天,必须多带些东西。”杜波开口提醒道。 “我说你们以前进山考察还要带食物呀……放心吧,有它万事足,绝对让你们饿不着。”刘军浩拍拍手中的铝锅说道。 “你还是带些,万一找不到食物,可以当备用。”王俊峰再次规劝。 “你们以前很少在秋季上山吧,放心,这个季节上山空着手也能吃饱。”刘军浩再三保证,总算将他们的顾虑打消几分。 事实上王俊峰等人的顾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们以前长时间在西北考察,那里水源紧缺,山中物产也比较稀少,因此每次上山都要带大量食物做后备。 但大青山的环境不同,这里山溪密布,可供使用的食物非常充足。再说有石锁这个作弊器,想吃啥没有?这也是刘军浩的信心来源。 “你这个弹弓也就能打打鸟,带上作用不大吧?”走出刘家沟,杜波好奇询问起来。 “自己看”刘军浩说着将弹弓扔过去。 杜波见是八股弹弓,顿时吃了一惊,开口叫道“这么多,能拉动吗,拉动估计也没多大准头” “你试试就知道”刘军浩从背包里摸出一个圆溜溜的石子,伸手扔过去。 杜波接过石子尝试一下,勉强能够拉开,但是根本没有准头。 “这弹弓是我特质的,用的是2皮筋,单股拉力2公斤左右,总拉力超过16公斤。”刘军浩握着弹弓自豪的说道。 去年打野猪时他就觉得手中弹弓威力太小,野猪皮糙肉厚,寻常弹弓除打眼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效果。后来赵光明在网上闲逛时发现了这个配置,就推荐给他。 这弹弓股数太多,捆绑起来很容易造成长度不一致,对射击精度影响比较大。为矫正误差,他特意使了好多次。 弹弓做好原准备今年打野猪时用,哪知道根本走不开,这还是第一次上山发挥威力。 “看那个松树枝”刘军浩指指前方近三十米出的一个树枝,然后猛然将弹弓拉开。 几乎是眨眼之间,鸡蛋粗的松树枝干脆利索掉落下来。 九月是个收获的季节,山间河滩一夜之间改变了颜色,原本的翠绿也变成五彩。杨树、柳树叶子枯黄,枫树、老鸹包树则变成血红色,唯独松树的叶子愈发墨青。山道上的凄凄芳草则是遍地土黄,随风波浪起伏。 这个季节应该算是大青山最美的时刻,也是丰收的时刻。 野葡萄、野柿子、山里红、山核桃……各式各样的野果应有尽有。秋收完毕,不少人家都会进山找钱。当然最重要的收获是蘑菇,秋季雨后松伞、柳秃子、杨树蘑、草蘑、猴腿多得不计其数,这也是大青山人一项重要收入。 几个人沿着山间的小道前行,进山不到半个小时,王俊峰突然停下来,激动指着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喊道:“看,豹猫的粪便。” “你怎么知道这是豹猫拉的?”刘军浩瞧瞧周围的几块大石头,惊诧问道。那一堆黑乎乎的东西经过雨水冲刷已经看不出本来的形状,自己这个向导尚且看不出,不知道对方如何知晓的。 “豹猫一般喜欢在这种大片裸岩上留下粪便做记号,而且每次数量都不会多,其他猫科动物没有这种习惯,比如金钱豹粪便多拉在平坦的草地上,如果是在路上行走留下的,一般也是在某些路口平坦的地方,而且90都在有草的地上。” 不愧是专家,连粪便也说出这么多道道,刘军浩算服了 今天停电,幸亏笔记本充了一些电,勉强将这章码出来。。.。
第五百零八章 准备工作(文字) “那和黄斑皮比呢?”听肖老爷子把土豹说的如此凶猛,刘军浩不服气的问道。 “接下来就是要说黄斑皮,这东西是傻胆大。一只黄斑皮也打不过土豹子,但是几只凑在一起绝对能把土豹子撵的狼狈逃窜。早些年在大青山黄斑皮很吃香,一只能卖两块大洋。”肖宝财解释。 “那‘宁惹土豹子,别惹黄斑皮’是怎么回事儿”刘军浩又问了句。 “在山上碰到土豹子,只要不急着逃跑,与它对视个几分钟,这东西一般会转身离开。黄斑皮不同,遇见猎物就死缠到底,遇到人也一样,所以才有这句话的。” 原来有这么一说,自己根本是理解错了,以前总以为黄斑皮碰上土豹子也可以斗赢来着。 “老爷子,给我们讲讲你早些年打猎的事儿。”去年上山打野猪比较匆忙,刘军浩根本没多问肖宝财年轻时候的事儿,今天瞅着机会,他开口询问起来。 “要说我啥时间开始打猎,那可有说头,”肖宝财脸上浮现出一丝自豪色色彩,“那时候还不到十五岁,起初给咱们大青山的地主郭万生家放羊,有天羊被饿狼叼走了三只,我回去挨了一顿皮鞭。那个时候**的军队还没有来,咱也不懂的啥大道理,就把对地主的仇恨放在了狼身上,见狼就打。当时主要设陷阱,一头狼能卖十块大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后来慢慢打出经验,我就干起猎人的行当……” “解放后镇里设置打猎专业小组,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知道,当时打猎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每个猎人每月分一百斤麦子。白天打野鸡兔子,这叫打坡,晚上瞄准野猪、草狸子和饿狼,这才是打猎。 我这一身本事就是从那个时候学到的,兔有兔路,狼有狼踪。獾钻沟底,狐溜山腰。另外还有明打饿狼暗打草狸子。打狼开枪前必须要弄点动静,狼听到声音会停下来观察,这个时候瞄准一枪解决。 草狸子这东西鬼精鬼精,必须悄悄的打,稍有风吹草动它就逃掉,追都追不上……” 说起自己的得意事儿,肖宝财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从猎野鸡兔子说道打狼打豹子,最后是捕猎老虎。 “老爷子,你估计这山里边还有土豹吗?”看他没有停止的趋势,王俊峰忙拦住话茬。 “应该打光了吧,这些年没听说哪个村有人见到花豹和土豹子,就小浩家的草豹子也很有些年没见,这几只估计躲在深山里边才逃过一劫。要想找这东西,你们最好深入大山里边,反正外围不可能有。”肖老爷子说到最后也有些怅然,“说来说去,还是前些年打得太厉害,那时根本不知道保护。” “那老爷子你认为那片区域还可能有猫科动物存在,帮我们标注一下?”王俊峰说着从背包中掏出张大青山的地图。虽然从肖老爷子口中证实土豹子和花豹属于不同的猫科动物,但是在没有见到实物个体之前,这种证实价值不大。 “扯淡,我连大字儿都不认识几个,你整张地图我能看懂。”肖宝财摆摆手说道,“还是我说几个地名,让小浩帮忙在上边标注吧。” “没问题”刘军浩点头应答。 肖宝财随口说了十几个地点,他都一一标注下来。 临了老爷子热情的留他们在家吃午饭,被众人拒绝掉。送他们快走出门的时候,肖宝财一拍大腿叫道,“差点忘记这事儿,七八年前我一个朋友上山采药,说是在大马山那片看到有豹子挂爪的痕迹,还约我过去看看。大马山太远,我腿脚不好就没过去。你们也可以去那里找找,说不定有新发现。” “挂爪?”刘军浩不知道这词是什么意思。 “哦,猫科动物都有磨砺爪子的习性,就像狗喜欢到处撒尿留气味一样,猫科动物用爪痕表示某片区域是它的“领地”。在陌生的地方,它们一般很少有挂爪的现象。老虎和豹子常在活动区域的树干上挂爪,因此这种痕迹成为判断附近区域是否存在大型猫科动物的重要参考依据。”王俊峰替肖宝财解释。
第五百零七章 消灭兽害,保卫生产 “怎么不知道,就你这种上网只看新闻的才不知道。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了解他们的事迹,这群人在网上非常有名气。当时我看过后也萌生去寻找猫科动物的念头,不过没付诸行动罢了……”回想起当年充满激情的自己,张倩很有些感慨。 “幸亏你没参加,否则咱俩儿就不能在一起了”刘军浩拉着老婆的小手说道。 “德行”张倩翻老公一眼,任由他胡说八道。 看过岭崖猫科动物爱好者协会的成果,刘军浩才知道自己又多孤露寡闻。以前总认为豹属里只有金钱豹和云豹,现在才知道感情豹子也分很多类。什么东北豹、华北豹、华南豹、雪豹等等。具体到猫科,动物更多的数不清。 见着上边那些美丽动人的图片,刘军浩也有几分心驰神往,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优美的动物。 查完资料,见时间还早,两口子又打开一个情景喜剧看起来。 等老大小二睡熟,他们才关掉电脑,小心翼翼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刘军浩就给王俊峰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张倩上午没课,因此也留在家中听几个人谈论。 众人闲聊几句,刘军浩主动谈论起昨天的话题。 “我们这次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最近十几年内有没有人发现过华南虎的踪迹。”王俊峰开口问道。 “华南虎,小时候倒听过两次,不过都是传闻。这事儿乡志上有记载,你们等着,我拿乡志让你们瞧瞧”这本乡志是赵光明去年送来的,一直留在他家里。大青山从前有老虎,还出过打虎英雄,不过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儿。 乡志上最后记载的两次,只是有人声称见到过,并没有捕捉到实物。 刘军浩猜测这极有可能是胡说八道,当不得真。 “别拿了,我们手中也有一本七十年代大青山的乡志,上边记载更详细记录,你可以看看”王俊峰说着从背包中掏出一本乡志,直接翻到“动物资源”那一页。 上边记载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赵庄村民赵三喜在山上砍树被猛虎叼走,这件事情上报县里,后来县人民武装部向全县发布了“坚决消灭兽害,保卫生产”的动员令。当时全县猎人闻风而动,组织十几个捕猎小组,向野兽全面宣战。 这场人兽大战,猎人战绩辉煌。共击毙猛虎两只,各种豹子38只,野猪143只,狍子257只,猪獾、狗獾217只,狐狸198只,野兔1687只,害鸟1612只。文章背后还称赞打虎队:“他们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保护了人们的生命,保卫了农业丰收。” “这都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绝对没有,否则早被人发现。”刘军浩用肯定的语气回答。 “我们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另外听说过土豹子吗……现在有种说法土豹子是金钱豹的幼崽,你们这里有谁能认识土豹子的?”队员杜波插口问。 “应该不是金钱豹吧,”刘军浩疑惑摇摇头,将自己的判断说出。他虽然没有见过土豹子,但是以前听刘老头讲过,说是这东西全身土灰色,身上并没有斑纹。另外大青山有“宁惹土豹子,别惹黄斑皮”的说法,从小皮的战斗力看,它对付云豹还可以,真正对付重达上百斤的金钱豹,显然不是人家的对手。 “噢,这么说大青山很可能还存在一种未知猫科动物?”王俊峰兴奋起来。 “估计也不存在了,反正自打我记事起就没见过。我今年都二十多岁……”刘军浩再次叹息。用刘五爷的话说几十年河里王八成群,个头比锅盖还大,山上野东西更多的数不清,狼豺虎豹到处都是。 可是现在人类活动让太多的生物失去了生存的地方,再想找到它们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试试怎么知道没有”王俊峰执着的回答,“这样吧,你能不能带我们找几个大青山的老猎户,我们了解些详细情况。” “没问题,我现在带你们去”刘军浩立刻应承下来。 “另外我们这次准备进山,想请你给我们当向导,怎么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