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狂人vs家驹 金属狂人vs家驹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2,368 关注贴吧数: 213
息烽县严打“三车” 查处违法行为900余起 日前,笔者从息烽县获悉,自10月底以来,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超标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力争在一年半时间内实现“三车”规范化管理。 根据“三车”整治工作部署,该县以永靖镇、小寨坝镇、新华社区为重点整治区,其他乡镇在中心路段实施依法检查。主要对“三车”市场进行集中整治,组织电动车销售企业进行目录申报,全面禁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严查“三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并实施分类别、分阶段、分步骤、分区域“限行”方案。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采取在报刊开设专栏,在电视节目中设置专题,在新媒体中进行互动,在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销售点等重点部位张贴公告等措施,运用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相结合等方式,对“三车”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宣传,,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积极联络各保险公司,引导车主购买相关保险,提高超标电动车交通事故理赔能力。针对快递、外卖等有刚性需求的行业,全面推行车身、编号、服装等“六统一”。严厉打击“三车”非法营运,净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道路交通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三车”销售企业及驾驶人纳入信用管理,并制定维稳应急预案,确保整治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据息烽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累计查处三车违法行为910起,其中摩托车违法行为358起,电动车违法行为448起,暂扣各类违法摩托车量104辆,行政拘留5人。
花溪区130名退休人员补领养老金待遇差额90余万元 花溪区多措并举切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养老待遇核算工作,切实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   据悉,为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按时完成“中人”(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的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核算工作,该区措施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召开区人社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养老待遇工作筹备会和关于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养老待遇相关事宜专题会,统筹安排,确保“中人”养老待遇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水平。该区组织全区97家单位、部门开展经办人业务培训。培训中介绍了“中人”的界定年限及“中人”待遇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并对“中人”待遇核算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就新制度下“中人”养老待遇的信息采集、申报、审批流程和业务办理注意事项以及计算机系统操作步骤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明确了大家普遍关心、容易混淆的业务要点。三是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工作有序开展。该区在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养老待遇调整时,人社局加强与财政、代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日查对比、周电话沟通、月文件通报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优化了办事流程,确保了资金安排到位、待遇按时发放到位。   截止目前,花溪区完成了“中人”的养老待遇审核发放工作, 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退休的383名退休人员中有130名退休人员改革后养老金待遇低于改革前,共补发养老金待遇差93.12万元。
息烽县马屯村第一书记刘琼枢的驻村故事 今年3月,听说新一届驻村工作即将开始。第一书记干劲足不足?工作作风踏不踏实?能否给村里带来新的发展?各种质疑、猜测成为那段时间息烽县鹿窝镇马屯村村民们最热门的话题。   大半年过去,马屯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脱贫产业快速崛起……驻村第一书记刘琼枢,开始在村民口中有了“热度”。  “刚来到村里,我心里也有些忐忑。”作为省戒毒管理局下派驻村的扶贫干部,刘琼枢当时心里也有些不安。马屯村地处大山深处,距离镇政府5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347户1501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有48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7人,一般贫困户77户307人。“基础差、劳动力少、贫困群众多,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经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刘琼枢找准驻村发展滞后“症结”。   面对艰难条件,怎样才能为村民趟出一条致富路?   在刘琼枢看来,一个村要想发展,首先得解决“钱”的问题,有钱就能打造好基础。自今年3月底入村后,刘琼枢多次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跑部门、跑项目、要资金,甘当“红娘”牵线搭桥,积极帮助马屯村寻找“娘家”,并监督用好“嫁妆”。先后向省戒毒管理局、水投公司,县商务局、环保局等部门协调资金共计70余万元,帮助马屯村周家湾组修建中沟水利工程,解决300亩水田灌溉;争取政策支持,重建途经马屯村的石硐镇何家洞村到九庄镇大石头村“组组通”公路,240余农户1100余人受益;为2个村民组安装路灯30盏,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安装抗旱管道600米,有效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问题;给4户贫困户改造危房,10户贫困户维修房屋,切实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今,整个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根基日益牢固。   “基础设施完善后,发展可持续还得靠产业。”刘琼枢认为,一个村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后劲是不足的。在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后,驻村工作组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闲置土地多等优势,确定在马屯村发展蔬菜种植和蜜蜂养殖两个主导产业,积极帮助该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依托省戒毒管理局蔬菜用量大的优势,刘琼枢入村后,第一反应就是发展“订单式”农业,于是召集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班子、群众代表多次开会研究,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考察,统一了思想,确定蔬菜种植这一产业发展方向。具体由农户利用自家田土,以轮耕的形式、多品种种植蔬菜。省戒毒管理局以高于市场价格负责回收,建立产销和利益联接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目前,该村已发展蔬菜种植200余亩,110余农户420余人积极参与。   针对蜜蜂养殖这一产业,刘琼枢协同驻村工作队员、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积极与多家龙头企业洽谈,最终引进“息烽县蜂拥甜园有限公司”,规划发展中华蜜蜂养殖700箱,其中公司养殖300箱,贫困户养殖400箱。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公司+贫困户+村集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在养殖蜜蜂的同时,培育蜜蜂后分散到各贫困户家中养殖。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回收蜂蜜,最终收益由公司、贫困户、村集体共享,分别占股65%、30%、5%。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产值可突破20万元。目前,公司已养殖蜜蜂177箱。   除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场“硬仗”外,刘琼枢还办成一件件民生实事,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用20天的时间走访完11个村民组347户群众,全面掌握村情实际。   召集村民开坝坝会40余次,深入探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实际问题。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   规划种植脆红李80亩、油牡丹100亩。(通讯员 何胜华)   ……   当前,马屯村发展正势头强劲,群众幸福感越来越高。“驻村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刘琼枢说,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百姓干实事,既要当好“媒婆”,更要监督村里把“嫁妆”用好。
贵阳市10月空气质量考核结果出炉 息烽县夺冠 乌当区垫底 11月16日,记者从贵阳市生态委获悉,贵阳市2018年10月空气质量考核结果出炉,息烽县夺冠,乌当区垫底。  考核结果显示,2018年10月,贵阳市各区(市、县)空气质量考核排名从好到差依次为:息烽县、修文县、白云区、双龙区、花溪区、开阳县、观山湖区、云岩区、经开区、南明区、清镇市、乌当区。   2018年10月,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与去年同期相同。SO2、NO2、PM10、PM2.5月均浓度分别为8μg/m3、26μg/m3、58μg/m3、33μg/m3,CO日均值无超标现象,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无超标现象。   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率持平;NO2、PM10、PM2.5月均浓度分别上升23.8%、34.9%、43.5%,SO2月均浓度持平,CO日均值超标率持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超标率持平。  与上月相比,达标率持平;SO2、NO2、PM10、PM2.5月均浓度分别上升60.0%、30.0%、38.1%、50.0%,CO日均值超标率持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超标率持平。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今年10月份,贵阳市各区(市、县)达标天数比例均为100%,观山湖区、花溪区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余各区(市、县)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2.77-3.62之间。
白云区:强化监管加大处罚 让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11月12日,白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萍率队对白云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召开座谈会。区政府副区长王絮飞陪同。   当天,检查组一行分别对白云区白云公园、七冶云泰广场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执法检查,认真听取相关工作人员汇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工作情况,了解掌握相关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做法,并深入到场所内部细心查看相关安全设施,了解相关安全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检查组分别听取各相关部门、乡镇、企业汇报2018年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情况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各单位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相关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检查组建议,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对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或存的隐患要加大检查力度并督促切实整改到位,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处罚强化管理,让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据介绍,新修订《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白云区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法》在白云区的执行和推进,为白云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并通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取得良好成效,全区安全生产呈现“六个明显变化”和“两个向好”,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的目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