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一一一 丫一一一
关注数: 2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786 关注贴吧数: 39
湄公河护航中国部队已超600人 护航湄公河中国部队已超600人 已招募数十名船员 几十艘快艇已抵西双版纳 外界猜测 水上安全部队规模或达1000人以上 据《云南信息报》报道,西双版纳澜沧江船东协会秘书长方友国近日透露,中国将联合老挝、缅甸、泰国,为澜沧江-湄公河上的航运船只进行武装护航。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采访到西双版纳当地一位详细了解此事的核心人士,据透露,正在组建中的这支水上安全部队,目前中国方面的规模已达到600人以上。 该知情人士指出,护航编队的组成还将包括几艘改造后的大型商船和几十艘快艇。目前,西双版纳当地已从武汉调运了几十艘快艇。而中国方面将于12月开始复航。 追访 护航编队规模已达600人以上 这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联合老挝、缅甸、泰国组建澜沧江-湄公河水上安全部队一事,在西双版纳当地已是个“公开的秘密”。 他说,由于组建护航编队要招聘很多船员,而且很多船只也已抵达西双版纳,因此,当地船员和民众对这一事件均有耳闻。 他指出,这支护航编队的整体规模还要看未来的部署,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已达到了600人以上。 外界猜测,水上安全部队建立后,整体规模可能达到1000人以上。 已招募几十名船员多为船长一级 据该知情人士介绍,这支护航编队将包括几艘改造后的大型商船和几十艘快艇。目前,已有几十艘快艇从武汉调运到了西双版纳。 从船员的招募情况来看,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招募了几十名当地的专业船员,均有多年专业经验,且大多是船长一级。 在中国复航时间问题上,该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具体的细节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12月就将开始复航。此外,具体的护航航线和区域目前均还是个未知数。 他认为,中国联合多国组建水上安全部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外媒 联手建安保机构成当务之急 对于中国组建湄公河水上安全护航编队,外媒给予了高度关注。 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今晨报道指出,13名中国船员遇害,加剧了周边国家对该区域安全的担忧。此次中国组建水上安全护航编队,正是响应了四国的要求保障区域联合安全的呼声。 报道指出,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均有边境城市位于湄公河沿岸,该河流流经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区,“10·5”惨案促成了四国合作建立安全机制。 而《印度时报》也认为,惨剧发生后,四国建立一个联合的“立法机制”以及安全保卫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正是中国联合其他三国,组建水上安全护航编队的初衷所在。 泰国《国家报》则指出,湄公河惨案证明了“金三角”依然动荡不安,建立水上安全部队一举明显表明,四国官方对该区域的安全问题产生了更加密切的关注。 10月31日,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呼吁为应对湄公河流域安全出现的新形势,同意建立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交流情报信息、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联合打击跨国犯罪、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本版文/记者黎史翔程磊王进雨 ●背景链接 澜沧江—湄公河被誉为“东方多瑙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通道之一。2001年6月,中、老、缅、泰正式通航。 湄公河 “金三角”(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是世界主要毒品产地)赌博业的盛行与恶性竞争早已普遍存在。 作为世界知名的“无政府地带”,同时又作为一条黄金水道,湄公河流域早已成为包括抢劫、杀人、贩毒、洗钱等在内的各种复杂犯罪活动的温床。
交通运输部:我国尚有51名船员遭海盗劫持待救 在昨天举行的2011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透露,自2008年年底我国派出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我海军护航编队已累计完成3000多艘船舶的护航任务,目前尚有51名中国大陆船员被海盗劫持待解救。      徐祖远介绍,今年以来,仅索马里海域就发生海盗袭扰各国船舶118次,20艘船舶被劫持。目前各国尚有26艘船舶、338名船员被海盗劫持,尚未解救,其中有中国大陆船员51名。5月5日,一艘巴拿马籍货船上的25名中国籍船员刚刚经历了一次虎口脱险。鉴于海盗活动严重威胁到海上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安全,国际海事组织将今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确定为“积极应对海盗袭击”,中国今年航海日主题为“兴海护海、舟行天下”。      据介绍,我国是海盗活动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保障国家海上通道安全,我国于2008年年底派出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目前,我海军护航编队已累计完成了300多批、共3000多艘船舶的护航任务,其中近一半为外国船舶,护航成功率为100%。      徐祖远介绍,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将继续保持24小时值班,跟踪监控过往亚丁湾报告线区域内的船舶信息,收集编报中、外籍船舶申请,拟定护航方案。一旦接报海盗劫持信息后立即核实,并远程监控被劫持船舶动态,及时通报我海军护航编队及相关反海盗国际组织和国外护航力量,做好对中国籍船舶、船员的应急营救工作。
康师傅涨价计划要泡汤,被发改委告诫 本报北京5月6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针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3月下旬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并引起部分城市出现抢购日化产品现象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责成上海市物价局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行为依法开展检查,并约谈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依法要求其在接受检查期间暂缓原定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上海市物价局在进行相关调查后,决定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作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据悉,这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出的首张高额罚单。 据调查,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今年3月向各大超市发出调价函,通知联合利华品牌部分日化产品4月1日起涨价。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自3月21日开始,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发表“日化行业进入涨价周期”、“不排除第二次涨价的可能性”等言论。2010年联合利华洗发类、洗肤类、衣物洗涤类产品分别占到12%、12.6%、15.2%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上述言行导致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个别超市联合利华的产品日销售额超过正常时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项的规定,属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社会影响较大。但考虑到该公司在约谈后即公开宣布暂停调价并向消费者致歉,主动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和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上海市物价局决定对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作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日化产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但经营者调整价格的行为应当严格遵守《价格法》、《反垄断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相互串通操纵价格,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商品,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不得恶意发布涨价信息试探市场反应,与竞争对手默契串通协同涨价。 国家发改委提醒所有经营者,特别是占市场份额较多、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企业,要切实引以为戒,增强价格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严格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切实规范自身价格行为,自觉杜绝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价格违法行为。 又电 国家发改委日前派出调查组,对康师傅公司调整方便面价格行为进行了调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通报了这次调查的情况。 据介绍,3月27日,国家发改委约谈康师傅公司后,该公司主动配合国家稳定物价的调控政策,暂缓原定于4月1日执行的调价计划。为准确掌握方便面生产成本和价格变化情况,国家发改委3月30日开始对康师傅公司展开了调查。调查发现,康师傅公司在方便面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地位,2010年容器面销售额全国占比达到69%,开心桶销售额全国占比达到73.6%;2010年下半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方便面生产成本有所上涨,盈利有所下降,但2010年平均净利率为13.2%,2011年1月份净利率仍有10.1%,在业内属于较高水平。2011年3月中旬,康师傅公司计划调整部分容器面价格,同时增加部分原料(肉粒加倍或面饼克重稍许增加),开心桶出厂价调价幅度为12.6%。据此测算,开心桶单桶生产成本环比将上涨8.4%,净利率将达到14.3%,比调价前净利率高出4.2个百分点,比2010年平均净利率高出1.1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康师傅公司作为具有市场优势地位、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企业,其调价幅度相对过高,是不妥当的。为此,国家发改委已经对康师傅公司予以了提醒告诫。 什么叫散布涨价信息,相关价格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价格法律法规对散布涨价信息的表现形式和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至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相关报道:联合利华因散布涨价信息被罚款200万元 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3月下旬,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接受采访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此行为导致日化产品涨价的信息广泛传播,增强了消费者涨价预期,引发部分城市发生日化产品抢购。上海市物价局决定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13岁政治儿童引来迅猛评论      在网上,以凛然正气而出名的,基本都是垂垂老矣或者在学术界浸淫有年的德艺双馨之辈,现在有件事证明,这还是对社会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这件事是这样的: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一位叫做黄艺博的13岁小朋友,“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黄艺博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在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上;他就读于一所寄宿学校,小小年纪,身上就笼罩了“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太多光环。           而更为有意思的是,这位天才儿童肩头挂着的是“五条杠”——上过学的都知道,三条杠就是少先队大队长了,这位可是武汉市少先队的“总大队长”,所以能有五条杠的待遇。(编者按,《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第十三条规定,我们的组织:在学校、社区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设小队。“总大队长”设置不知源出何处。)           这看上去将来是个前途无量的苗子。不过这事儿也难说,就我个人经验来看有啥啊,当年我看《中国可以说不》还能热血沸腾呢,现在看见什么《中国站起来》都当某人梦话。别当回事儿,等背上房贷就消停了。这里的房贷是个泛指,未必说真的需要去贷款买房,而是发现自己没有活在梦境当中,自然也会产生人生如梦的感觉。           更有可能的是,发现世界不是这样的,然后颓了、随波逐流;按照高标准去要求自己与别人,没进官场就直接在心灵上上了梁山。另外再说一句:你见过从小拿红蓝铅笔琢磨世界**形势,最后能爬上去的么?反正我是没见过。           其实对于这个孩子说不上有什么评价。这个世界上的人千种百样,有从小喜欢钢琴的,也就有从小喜欢政治的,要是没有这么千姿百态,社会也是挺无聊的。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但似乎没人批评那些从小就让孩子学钢琴的人,谁把郎朗的父母弄出来批斗?丁俊晖大家也都觉得不错,姚明呢?           政治儿童其实并非是坏事,在国外的很多政治家族当中,都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政治意识,所以才有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什么的政治世家出现。关注民生与时事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很多学校从小就培养孩子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公民的意识,以后寄望于他们承担起延续公民的责任担当。           但对这个孩子的负面评价之所以出现得如此迅猛,大致应该是两种原因。一个是政治这东西离我们普通人实在是太远了。这些年来,虽然百姓的参政议政热情不断提高,但实际上参政议政的通道却仍不够通畅。当看到一个孩子如此积极参与政治,未免让人觉得有所讪笑。政治这东西与钢琴、体育运动不同。简而言之,我们对于政治与政治参与,并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与概念。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这孩子的父母虽然说这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与功劳,但他们似乎并未善尽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并未从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与角度引导孩子。从新闻上看,这孩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领域还是比较窄,除了新闻联播就是《人民日报》,然后就是一些古书的政治言论,用这些东西观照现实的政治与时事,恐怕得出的结论最终会出现偏差,要是真有心投身于此,不妨多看点儿现代政治学书籍,那东西不会比《白话资治通鉴》难懂。当然,这也不怪他的父母,在我们这里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储备这东西也未必是“好事情”。           只要不是家长的政治投机,我看这样的政治儿童也没什么可怕的,也说不上有什么扭曲的地方。所有的扭曲都是现实环境投射在他身上的光影,爱好政治本身并不可怕。但要是用这个来投机,尤其是在咱这里投机的话,后果则未必很好,想必这些事情也是早有前车之鉴,也就不用多说了。一个政治儿童能够走多远?有时候还取决于我们这里政治有多健康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