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301317 vip301317
关注数: 179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10,077 关注贴吧数: 57
老蒋的手下真是奇葩呀 熊老六爆料: 以前,我只知道秦汉是个台湾男演员,演过很多琼瑶剧的男主角,还和林青霞谈过很多年恋爱。感谢导演管虎,让我知道原来秦汉他爹是孙元良。那么,孙元良又是谁呢?下面,我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孙元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人送外号飞将军。北伐的时候,刚一开战,孙元良撒腿就跑了,害得北伐军丢失了南昌城,气得蒋介石想要枪毙了他!可是,孙元良跑得太快了,一下子就跑失联了,蒋介石根本都找不到他。 孙元良,逃跑失联两年之后,又回来了!蒋介石不但没有枪毙他,还给他升官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孙元良逃跑到日本,去日本军官学校又镀了一层金。现在的孙元良已经不是飞将军了,而是海归飞将军。 淞沪会战时,孙元良任第88师师长。为了守住上海,蒋介石政府给孙元良拨款26万元用于修筑工事,然而,孙元良却把26万元全部贪污了。因为修工事的钱,都被孙元良贪污了,很快88师就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了。这一次,孙元良逃跑之前,还强奸了一名到四行仓库慰问守军的上海女学生,并且大言不惭地说道:“我在上海作战有功,强奸个女学生,做这么一点小事没有什么!”孙元良,不光强奸上海女学生,还把上海人民捐献的慰问物资卖了变现,还抢劫了棉纱卖钱。孙元良,钱也捞够了,女学生也强奸了,留下谢晋元带领400多人守着四行仓库,然后,自己撒腿先跑了。 孙元良,从上海逃跑到南京后,整日在夫子庙听戏嫖娼,拒绝抗日。日军攻打南京的时候,孙元良又是第一个逃跑,竟然还收买老鸨,藏进了青楼妓院里。黄埔一期的脸,真是都被他丢光了…… 虽然,孙元良一路逃跑,丢了上海和南京,但是,豫湘桂会战时,因为日军主动撤离独山,孙元良捡便宜,宣布自己收复了独山,并因此获得了青田百日勋章。 淮海战役的时候,孙元良又是第一个逃跑,为了防止上级杜聿明变卦,孙元良还剪断了电话线,拒绝接收一切电报。孙元良,化妆成农民,成功逃回了南京。后来,孙元良又跟着蒋介石,成功转进了台湾,直到2007年去世,享年103岁。 孙元良,一生四大特点:贪财、好色、怕死、跑得快!尤其是跑得快这一点,无论是日军,还是解放军,从来都没有见过孙元良的脸,都只见过孙元良的背影,有的甚者连背影都没有看到。孙元良,一辈子靠不要脸吃饭,没想到生了个儿子秦汉,却靠脸吃饭。
为什么不和人渣斗,转发一篇关于垃圾人的文章 最近,昆明发生了一场悲剧。28岁的姑娘刘洁,带未婚夫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婆。 在住院部楼下遇到一名醉汉,只因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汉就骂骂咧咧态度极其恶劣,随即这对情侣和醉汉理论起来。遇害的姑娘刘洁 结果醉汉二话不说,突然抽出刀子,冲着女孩连捅两刀,一刀心脏、一刀脾脏……但醉汉仍不罢休,追着刘洁未婚夫一路砍杀,导致其未婚夫在逃命中腿部被砍三刀…… 要不是警察及时赶到,制服了醉汉,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但短短的几分钟,却造成了这对情侣一死一伤的悲剧。听说,两人刚拍完婚纱照,即将结婚…… 本是花一样的年纪,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今却因几句争执而香消玉损,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夜晚。 如果当时两个人没有去医院,如果没有遇见这个醉汉,如果……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这样的惨剧再次提醒我们:请 远 离 垃 圾 人!别与恶人比恶 有些恶果你承担不起 2016年6月,济南一男子在网上订了外卖,买的早餐,却中午才到,由于送餐时间超时,男子不仅打了差评,还潇洒地留言吐槽发泄不满。 结果饭店老板看到之后勃然大怒,竟然带着菜刀追到他住处,在楼道里将男子头部、手臂全身多处砍伤,缝了数十针。归其原因就是老板看到男子评价的态度恶劣,一气之下就提刀追来。2月18日,武汉市一家面馆,来了一位男子,点了4块钱的素宽粉,结账时被告知涨价1块钱,这位男子就是不给,老板便与他争吵起来,双方甚至大打出手。 冲动之下,这位男子跑进厨房,拿起菜刀砍下了老板的头,扔进了垃圾桶…… 事后发现凶手是二级精神残疾,平常没事,一受刺激就失控。而这一切,就为了1块钱…… 不要试图与恶人比凶狠,逞一时之快造成的后果,他们无所谓,而你受不起。被疯狗咬了 不必趴下咬回去 小时候听过一则故事,老虎在路边遇到一条疯狗,赶紧躲开了。儿子追问:“父亲,你敢与狮子厮杀,与猎豹打斗,为何要怕一只疯狗?” 老虎笑着回答:“不是谁都配做你的对手,打败一只疯狗不光荣,但被疯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 就像人一样,走在路上被狗咬了一口,你难道要趴下咬回去才解气吗?最重要的是,你咬得过疯狗吗?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无论这句话本意如何,但放在垃圾人定律中,再合适不过。你与恶龙斗气,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恶龙,总是喜欢跟黑暗的深渊较劲,深渊也会对你纠缠不休。 很多时候,生活不需要跟所有人讲道理,有的人根本听不懂。跟疯子吵架的结果,你也会发疯。 垃圾人就像垃圾车,装满了城市所有的垃圾,四处闲逛,他控制不住自己,但你有理智。看了这则视频就知道,有时候能否化解悲剧就在你一念之间。 在对方找机会对你倾倒垃圾的时候,招手、微笑,祝对方好运。在你争取尊严的时候,首先要学会预判危险。 别惹路边喝醉酒的人,避开面露戾气的人,遇事能脱身就脱身,该报警就报警。 “惹不起躲得起”这句话,不是胆小怕事,不代表怂包软蛋,而是一种避其锋芒的睿智。不与垃圾人一般见识,才能真正远离他们。 逞一时之快保护不了自己,反而打开了倾倒垃圾的大门。轻则受伤,重则送命,值吗?莫与小人论高低,别与傻X论短长,
英雄归来,大家支持小崔新电影,转对电影的猜测 小崔很谨慎,只说了是合作,自己只是编导,但小崔显然不愿意让大伙儿知道,这片子就是小崔参与投资的,小崔和口述历史的助理林卉,去年合伙成立了“北京大早晚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而这家北京大早晚集影视公司,就是新片的出品方之一; 该片归类为“大型文献纪录片”,纳尼?纪录片?纪录片让大伙儿掏钱去电影院看?观众们还能吃爆米花么? 该纪录片演员表排在前面的分别是:于洋、王晓棠、王心刚……年轻的网友们估计没听说过吧? 哦,天哪噜,不会吧?于洋今年都89岁了,王晓棠也该有85岁了吧?王心刚好像是86岁了,这,这,这,小崔,你这个编剧,还知不知道有《劳动法》?你打算让观众们提心吊胆的看老艺术家们表演? 开始说正经的吧,崔永元这部所谓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纪录片中上述关于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于洋、王晓棠、王心刚的访谈素材,其实就是取材自公益基金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公益项目《电影传奇》素材库。录入时间:2017年11月16日前后。 小崔啊,我猜对了吗?拜托给我加十分。 如果我猜对了,那么小崔,你用公益基金的公益项目的素材,用于商业电影的制作并以此牟利,涉嫌违法了。
养老问题 只有中国赡养父母吗?不是只有中国法律才规定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国外很多国家均有立法,但相对来说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加侧重于精神赡养老人。 法国的现行法律不仅规定成年子女必须给无经济能力的父母提供生活资助,还必须“尊敬和关怀”老人。   不仅法国如此,对于欧洲而言,“精神赡养老人”都成为主要义务。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有关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   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乃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连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   日本的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空巢老人”的问题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腾飞时凸显的。日本是一个较典型的“男子中心主义”社会,妇女一直是赡养照顾老人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迅猛冲击下,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了家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家庭的护理、赡养功能弱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制定的《老年人福祉法》、《老年人保健法》、《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等,更多地强调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养老责任,很少见到家庭养老的内容。   近年来,由于社会养老成本过高,以及难于解决精神慰藉问题,政府开始强调家庭养老的价值,并对家庭养老给予政府补贴。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   2007年,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一个火葬场的工人正准备焚烧一具尸体时,尸体竟然“活”了过来!此人被救后哭着说:“我不想活了,为什么要救我?!”此人已75岁,来自当地一个殷实家庭,但身患癌症后,子女不愿付医疗费,于是他绝望地走向火葬场。   面对这一不断严重的社会现象,印度立法“出手挽救”。印度立法文件中写道:“大家庭系统消退,老年人目前正在被抛弃。”这部法律规定,如果孩子不照顾父母,将被关上三个月。   印度媒体大多认为这部法律出台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来。   印度是个“年轻”国家,11亿总人口中51%低于25岁,2/3人口低于35岁。但与此同时,老龄人口也在快速上升,到2016年估计会增加到1.13亿,到2026年这一数字会攀升到1.79亿。   1994年,新加坡制定了《赡养父母法》,规定在新加坡,如果发现子女确实未遵守该法,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一万新加坡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1996年6月根据该法,新加坡又设立了赡养父母仲裁法庭,仲裁庭由律师、社会工作者和普通公民等组成,地方法官担任主审,若调解不成再由仲裁法庭开庭审理并进行裁决。   韩国建设交通部2006年9月发布的《住房认购制度改革方案》规定,那些赡养父母、岳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将获得优先购房权。这项规定一方面缓解了孝顺子女的购房压力,另一方面也鼓励了赡养老人的良好风气。  
无法理解的婚姻 我是男的,心思不细腻,现在还对有些事情理解不了。 刚毕业时,进入了一个比较收入比较不错的行业,单位的员工也有大量的富二代、官二代。记得和省长侄女,市长媳妇都在一个部门呆过,还不知廉耻的问人家要过一些银行的纪念品,时间比较早,腐败不流行,也没感觉和我们有啥隔阂,天天开玩笑。我们单位的男女找对象也比较容易,在当时比银行、政府感觉单位要好。 当时我们部门有个美女,大学毕业,长得皮肤白,口才好,绝对算美女,我们一直觉得她应该干妇联主任啥的,当时在我们部门算是科长,我们70多个人的部门,列入领导的5、6个,她才24、25左右,绝对算少年得志。可是这个女的来单位不久就结婚了,结婚的对象是单位食堂的,高中毕业,人除了个子高点,嘴不甜,也不帅,父母是公司的老员工,但都不是领导,当时觉得奇怪。后来,这个女科长把老公掉到了公司的一块政府业务,可是她老公太懒了,天天在网上打游戏,别人说他态度还不好,后来,这块政府业务缩减,她老公就回家了,但还发工资,只是没奖金,后来,我离开后,这个男的又回公司上过几次班,但都是短期的。结婚不到10年离婚了,有一个小女孩。 不理解的是,这个女的怎么会看上这个男的,这个女的,后期当了我直接领导后,发现也挺烦人的,就是特别强势,干事必须按照她的方式来,你不能提出和她不一样的思路,我没法和她合作,和她吵架她也不记仇,另外有点抠。 但当时找对象这件事,整个公司挺轰动,无人能够理解。离婚后自己做生意,重新找了丈夫,现在过得还不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