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響就好💕
赵惠茜
一只滑翔于东海上的海燕
关注数: 34
粉丝数: 557
发帖数: 12,523
关注贴吧数: 20
国内首种盲南鳅
有没有对鳅感兴趣的 阉割版的来认一下呗,条鳅基本都是云南的
中鳅快乐
端午摸的三种光唇 光唇的定种其实看背鳍鳍膜和鳍棘粗壮强度以及后缘锯齿发达程度就能搞定。看条纹对于某些光唇比较适用(武夷、北江、温州等等),不过由于条纹数量容易变异,还是背鳍最为准确、稳定。不过只适用于成鱼 楼主可帮忙鉴定大部分光唇,有的话可带图带地点来询问,幼鱼一概不回
想说的一些话 发不出去那就看图吧
不知道宝贝泥鳅还有没有活着,都不舍得泡
今天刚见刊的新种 照着这趋势,真的是一个月一新种啊,而且孙老师的新种小鳔鮈还没见刊,未来可期啊 另外,这个应该是大陆分布最北的钝头鮠科成员了
油鱼 身上油脂可真多啊
可以来认一下,太难的就不放上来了
今年第三个新种 挺好,基本一个月一个新种,不知能不能赶上19年那会新种暴发期
丽纹云南鳅其实是小条鳅属 和越南的十字小条鳅构成一单系,注意这个小条鳅属是N属,不是美丽小条鳅所在的T属。另外靖西云南鳅做出来是一个新属,后鳍云南鳅其实是个岭鳅,那么一看,广西的云南鳅基本全没了
国内三种卷口鱼 已经在学校了,唯一的遗憾是寒假照片拍的不多,这学期只能修修以前拍的了。贴吧应该算弃了,这两年也没发什么东西,我是个不称职的小吧
随缘发
做的第一个证件,鉴别特征应该是都拍出来了,背鳍特征不是那么重要就没放
囤点鱼过年 应该没人能全部认出来
青结系列 “黄斑”鳑鲏
11年新种
认个鱼,产地乌岩岭
记录一下台州地区不同海拔的秉志肥螈
纹唇 光没打好,可惜了一张哈欠
简单点
今天不适合拍照 气到发抖
【醒目】任重而道远 去年的新种翻译任务已经完成一半左右,还差190种左右 现在疫情严重,估计大家在家里蹲也蹲烦了。。。 再次发帖招募新种翻译的志愿者,置顶应该没啥人看才对 要求:能独立查文献,英语高中水平或以上,懂得些基础的鱼类分类学术语
帮黄院士翻译19年的新种整理出来大概372种,国内去年大概发 帮黄院士翻译19年的新种 整理出来大概372种,国内去年大概发了20种(原缨口鳅2种,高原鳅1种,荷马条鳅3种,鲤1种,须鳅4种,金线鲃2种,沙鳅1种,瓢眼虾虎鱼1种,裂腹鱼1种,叶须鱼1种,新属1种,潜鱼1种,叫姑鱼1种) 打算初七前整理完,现需要几名志愿者 要求:能独立查文献,对鱼类分类学有一定基础,英语水平高中或以上 有兴趣的私信我或私信黄院士,能帮忙翻几种算几种
七月份出售的书在年底终于到了,只不过十月份和朋友买书时因为缺货没取消订单,结果补货后直接发到朋友那了,导致我多花了200多运费
弹簧蛇
云南西南部发现华游蛇(环游蛇)属一新种 过了四年才发表还行,另外今年的新种好多啊,目前已经有35种了,看看年底能不能破40种 该贴和我6月份发的华游蛇属被废除那贴冲突了,为了方便我直接根据原文献沿用华游蛇属Sinonatrix而不是改成环游蛇属Trimerodytes。毕竟不是啥专业人士,学者们说什么我就用什么罢了 另外原文献里还扯到一些华游蛇属和后棱蛇属之间的纠葛,但我想想贵吧的人应该都能区分这两属所以就没译了,有兴趣的话去查下原文自行阅读
明天最后再抓一次,今年就不抓了 想想之前去版纳干嘛,直接走个7公里就能抓到精品鱼,全国什么鱼换不了?往底下随便一抄最大的一只,目测2.5cm上下环境收尾
版纳的,什么姬螳 是日本姬吗?这几天特别多
版纳野采 等一个精品回复
奥利给 不出,别问出不出了
只在雨林里看到的东西,鬼知道我们怎么拍的
这什么蚂蚁,跑家里来了
下午抓几只颊纹和雀斑 空军不管
疑似桂林薄鳅的杰作 三条养了一年的扁吻鮈,相当皮实,这伤口肯定是被咬出来的,而且是自从缸里入了一条大个体的桂林薄鳅才出现的
大新闻,华游蛇属被废除 原后棱蛇属的横纹后棱蛇从后棱蛇属中划出,并恢复其以前的属名Trimerodytes 环游蛇属。同时华游蛇属被废除,其下成员一同并入环游蛇属中
饕餮盛宴
黑头剑蛇
背鳍只有一个以及没有栉鳞的怪胎虾虎,以及结合它的习性不如说更像泥鳅
台州齐
土耳其来的墨头鱼
JBL金牌贴片 4分钟就没了。。。
网球灯
新安江麦穗地域种sp 竟然那么多人说是麦穗,那就麦穗吧
【新年快乐】 好久不见,分享一些大缸近况图片 初五给各位吧友拜个晚年,新年快乐,年年有鱼 放寒假后有一个想拍摄我所养的所有鱼种的想法,无奈家里没有相机,租一个又觉得太贵了。就和阿蓝和老王说了一下这个想法,没想到两位好友为人古道热肠,马上就定好了来访时间。虽然家里又小又乱,没能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jio,但两位都不介意,费心的帮我拍摄照片。下面这些照片,都是他们殚精竭虑拍摄的。遗憾的是他们回去的时候,客车的发车时间太晚了,无奈只能破费打的回去。自己感jio真的很难受,让别人花钱帮自己拍照片。。。 本帖既是新年第一帖,也算是毕业前最后一贴,各位吧友且看且珍惜 @捡尸体的Future @蓝精灵hhhh 谢谢你们一直陪在我身边,希望我们成为彼此最好的“营养剂” 2019,冲鸭
今天就成年了呢 没什么好水的,就拿大佬@捡尸体的Future 给我家缸拍的照来凑数吧
【手绘】成女向(误)
混在小鳈堆里的某种小鰾鮈 国庆大早上的去菜市收鱼,结果想要的活体都没有(活鱼就马口和似鮈) 然后在“油扎”堆里(我们这对鮈亚科的俗称)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头怪怪的“小鳈”,然后就向渔民要了,并拿了一条小鳈做对比 本地第一次见到小鰾鮈,刚发现时惊喜不已,至少没白跑一趟
拜别 до свидания
【迟到的生日贺图】女神给我画的响爷 太感动了,连蛋糕的样本都是参照我上次定的那个。果然是个惊喜,谢谢女神!辛苦了 正文 ...这蛋糕是给我的吗?((๑• . •๑)) 谢谢提督!!! (忍不住伸手尝了一点)好吃! ... 诶?许愿?嗯......愿望是什么?这可不能说哦 (希望第六驱逐舰的各位和提督能一直一直好好的)
【生日向】给響爷买了个蛋糕 人生中第一个数码蛋糕,但照片被奶油给渗了,购物体验极差 響爷不要介意啊,以后我会注意的
女神帮我刻的橡皮章 太感动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我做了什么
【低画质晒书】新书入手
小学妹给我画的響爷 小学妹的名字也很可爱哦,叫舒惠子
师匠到货水 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
湖州齐氏副田鱊 Paratanakia chii 一种体型和背鳍特别修长和的浙齐,整体来说更像苏齐 收集的第十种齐 顺带说一下,最近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大部分鳑鲏和鱊的颜色在褪,我缸里的也是如此。所以这差不多是今年最后一次买鱊了,正好也可以攒点钱买些书来藏书,争取汗牛充栋
做了两只凤蝶 柑橘和青,都是普货 拿来给学校提供一等奖的,不知道够不够格→_→
【新种报告】老挝发现弓趾虎属新种:三索门弓趾虎 新种Cyrtodactylus thathomensis的种名来源于老挝川圹省的Thathom村,因为Ban thathom没有具体中文名可以参考,所以自译为三索门村。故新种的中文名先暂定为“三索门弓趾虎” 新种与同系群物种区别在于:背部有四条条状斑块,颈部鬣鳞持续分布。雄性具10枚肛前孔,雌性则为10-12枚,在每条股骨上肛前孔被纵向排布的股孔分开(雄性18-19、雌性8-10)。躯干中部有14-18列背鳞,肛前无凹槽,躯干中部有30-36条贯穿腹部的鳞片,由皮褶处延伸至尾鳞。已知最大肛吻长75.5mm 模式产地为老挝川圹省附近的三索门村的石灰岩西北斜坡上 (N18°59'48.9",E103°35'30.6") 依据标本:1雄(MG791873)、2雌(MG791874-75) 色斑:颈部、身体、四肢和尾部呈淡褐色。四肢上显示不规则的深棕色带,头部背面有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吻鳞、上唇鳞、下唇鳞为暗褐色,尾部有米黄色的斑纹。眼后侧各有一道条纹,但后来会在项背上形成斑点(形成一个不连续的项圈) 栖息环境:仅采集于石灰岩山的喀斯特巨石上 食物:不详 繁殖:卵生 分布:老挝川圹省 后记:具目前所知,该新种并没有在宠物贸易中出现,也没有用于传统医药。因为模式产地不位于保护区内,该新种现在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破坏,如森林砍伐或石灰岩开采。所以要加强对这一物种的保护措施,尽管它狭隘的分布。喀斯特地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经常具有微特有和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这次的新发现再次强调了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系统调查的必要性
【新种报告】越南南部发现一掌突蟾属新种:Leptolalax macrops 中文名先暂定为大眼掌突蟾 仅采集于越南富安省和多乐省海拔470—630米的热带常绿雨林地区 生境:该蛙生活在海拔471-630m的山间岩石间清澈的小溪,深度1m,山间常绿林 该种的特征如下 (1)体型中等,雄性体长28.0-29.3mm,雌性30.3mm (2)腋下腺体乳白色,腹外侧腺体不明显 (3)鼓膜清晰可见 (4)身体及四肢背面有小的红色疣粒,背部有皮嵴 (5)蹼迹发现于指蹼的I–II或II–III上,趾蹼上全具有蹼迹 (6)活体腹面为紫灰色,在胸部和腹部分布有不规则的中等大小的白色斑点 (7)颞褶明显,深褐色 (8)活体虹膜呈二色,上半部分金色,下半部分金绿色
【新种报告】柬埔寨发现一滑蜥属新种:Scincella nigrofasciata 新种Scincella nigrofasciata的中文名先暂定为“黑纹滑蜥”,具体的词缀来自拉丁语nigrofasciata nigro=“niger+black”,fasciata=“fascia+band”;参考于该物种典型的背外侧宽黑色条纹 因为形态特征和染色体特征与该属相匹配,新种被归入滑蜥属种 模式产地为柬埔寨东部平原的克赛马野生动物保护区———海拔400~500米的半落叶低地森林。模式标本和副模式标本采集于当地的朽木堆附近 依据标本:1雄(CBC02545)、2雌(CBC02546、CBC02840)和2次成体(CBC02841-42) 色斑:背深褐色,中段有1-3行暗点密集的图案;体侧有黑色宽带状条纹 栖息环境:大多数个体在白天时的朽木堆附近遇到,但在夜间偶尔会在落叶层发现次成体 食物:不详 繁殖:卵生,观察到已有的妊娠雌性标本怀卵2枚 分布:仅发现于柬埔寨克赛马野生动物保护区 后记:一个新种的发现表明克赛马野生动物保护区缺乏对当地爬行动物足够的研究,评价当地的爬行动物多样性需要依靠未来的实地调查。本研究进一步强调分类学研究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