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jian1117 jiajian1117
雨过山色清,涟漪舞山影;婀娜尽秋色,独闻雁鹤鸣。
关注数: 278 粉丝数: 39 发帖数: 532 关注贴吧数: 28
武汉:离国际大都市有多远 每次回武汉都感觉武汉每天都在变化,城市越来越漂亮了,马路越来越宽了,基础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城市变得越来越靓丽。现在很多的路我都叫不出名字,以前没路的现在也正在修缮,虽然也有堵车时,但比起两三年前要好多了。特别是武汉正在修地铁,一旦地铁通车,武汉的交通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武汉的人也比原来好多了,以前在武汉的街头经常可以看见扯皮拉跘的事较多,近几年基本很少看见,这说明武汉人的素质正在大幅度提高。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武汉要想跻身于国际大都市的行列,有些方面还有待改善。比如人行道上的红绿灯,很多路口的设置还是按照汽车红绿灯的设置时间制定的,时间也就几秒钟,而一条宽敞的大马路要从一边走到另一边一般需要20几秒,往往走到一半的人突然就变成红灯,而各类车辆似乎都在争分夺秒,一下子就顶到行人面前,让人措手不及。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老爹、太婆战战巍巍地从车头面前穿过,让人揪心不已。其实只要稍加改进绿灯的延时闪烁时间就可以解决问题。 另外就是行人有时不是很守规矩,不管红灯、绿灯见缝就钻,看着惊心动魄!而有的车辆也是如此,基本上凡是没有摄像头的路口都有抢红灯的现象,笔者和女儿上街就遇到几次这样的场景,眼看着人行道是绿灯了,就带着女儿过街,突然就有一辆车杀出来从身边擦过,惊得人头皮发麻。以后过这样的路口总要左右多看几眼,确定所有车都停稳了才敢过马路。 还有就是公共汽车上的报站喇叭,只有少数车辆上的广播听得清晰,很多车上的播音都被车辆的噪音给淹没了,根本听不见,有的干脆就没有声音。就我个人认为,这是极不尊重乘客的,武汉是个大城市,民国时就有“大武汉”的叫法,而且是个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人较多,如果公车上的播音不清晰或是干脆不报站,会给外地的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一点深圳做的比较好,而且是双语言报站,笔者以为这点应该向深圳学习。其他的就不说了。 今天说了这么多老家的不是,希望家乡人海涵,笔者在深圳呆了多年,觉得深圳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借鉴的地方,比如让座,本人在深圳多年,几乎就没有看见见到老人不让座的,也很少见到抢座位的或占座的,而抢座占座的基本上是刚来深圳的人们。在深圳,大家彼此谦让的行为让我感触颇深。生活在大都市中,人潮涌流,彼此不经意的碰撞在所难免,大家都会主动地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我能从这声“对不起”的话语中听出大家彼此容忍和包容的生活态度,也就少了许多的烦恼。这也应是和谐的一部分吧。
闲聊     监理难做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我做近10年的监理经验来说,所谓监理难,难在一个度的问题,然就是这个度的问题让很多的人感到困惑,这个度该如何的把握是每个做监理所必须审视的。就我个人的看法:     一、安全工作是原则上的问题,不能有任何的含糊,这是关系到你职业生涯的问题,甚至是关系到你人生走向的问题。所以,在安全工作方面绝对不能和施工单位讨价还价,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较为难的就是施工方往往会打擦边球,这往往就只能靠经验来判断了。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没有把握,就千万不要松口,安全工作方面,严,只会有好处,至少,你尽职了。另,如果你不幸被分配去监管安全,那么,你就要掂量一下,你是否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就目前市场状况来说,能胜任安全工作的监理可能不到百分之十.这个数字可能还有点夸大,因为施工安全的专业性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哪怕就是施工方的安全员,甚至安全主任都有可能不明了的地方,我说这话绝对是负责任的。因为发生安全事故的不仅仅是一些小的施工企业,大的企业,甚至国企,同样也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更严重。所以,监理单位在负责安全工作方面不可想当然,一定要认真对待。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安全工作一定要得到业主的支持。这个内容可以在和业主签合同时写进去。最后一点,做安全监理的不能怕事,一旦你怯场了,也就是你退场的时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