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临城下 B临城下
关注数: 51 粉丝数: 58 发帖数: 3,470 关注贴吧数: 17
砖家都很专业 偶提个业余的 关于小五帖子的随想 坐等高人 问:相比1952年伦敦雾事件,我们现在一些大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是否已经临界点了? 马军: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这个污染物的构成和伦敦的情况不太一样,它(伦敦)属于燃煤型的污染,我们这边还结合了汽车尾气型的污染。所以,(我们)可以说是伦敦这样典型的污染状况和洛杉矶尾气型的污染状况一种混合,一种组合,这里面所含有的有害的物质更加的复杂,它的治理可能也更加的困难。 --------------------------------------------------------------------- 既然是一种组合,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让他的成分简单化: 1、不买小车,选择地铁、公交、电瓶车,有急事打的,有几人愿意? 2、大幅提高城市停车成本(日本就是这么做的),会出什么结果? 3、关、停、不开重污染企业貌似可以(往往劳动力密集);对污染企业(往往环保设施不达标,降低成本,环保做好了却往往又没有生存力)给予重罚,使其不敢乱排,貌似可以;不要重工业,貌似可以。 问:没有企业,就业怎么办?重工是军工的基础,国防怎么办? 或许,有道德君子说,我们不要带血的GDP。多么高尚啊!但我们看米国,自称10%的失业率是危险线,要争取实现4-5%的失业率,如果做到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那么我们算算其需要解决的失业人口是多少,大概几百万吧(3亿/3*5%)。 中国有多少人需要就业,城市大概4亿人,需解决数量大致与米国同;农村大概10亿人,就算3亿是需就业人口(在中国,普通农民是不能算就业的,最多糊口而已;美国农民则是响当当的职业),大概50%以上需要解决就业吧。1。5亿需就业人口。谁能开口说,我保证解决!? 4、发展高科技无污染产业,即绿色产业。话说,大家现在看明白的有几个:中国现在买什么,什么就是金子,中国卖什么什么就是白菜。高科技之所以能赚大钱,就在于其稀少性和高利润性,如果高科技也白菜了,我们发展什么?
中国公务员数量究竟多还是不多? 我国与外国公务员数量比较2012年01月07日18:34 世界知识 我要参与(448) 由于各国对公务员的定义不同,每个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不一样,因此可比性差。然而,各国公务员人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数量概念,作为分析比较的基础。 美国公务员是指,除政治任命以外的政府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人数为2403万人。法国公务员是指,政府、公共机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数量为505万人。日本公务员是指,政府系统的公职人员以及国会、法院、国立学校与医院、国营单位所有人员,人数为448万人。英国公务员是指,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文官,人数为46万人。 中国公务员有两种统计口径。狭义的公务员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为500万人;宽义的公务员是指,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数量为1053万人。 依据各国公务员定义的范围,上述各国的国家公务员与其总人口的比例,即“官民比”为,美国1∶12;法国1∶12;日本1∶28;英国1∶125。中国有两种情况:狭义公务员的“官民比”为1∶256,而宽义公务员的“官民比”为1∶122。由此可见,我国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是相当低的,“官民比”之低不仅世界上少有,也与社会上流传的“中国是世界上官民比例最高”的说法大相径庭。 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较低 由于各国对公务员定义不同,公务员涵盖的范围也不同,因而,依据各国公务员定义对公务员人数进行比较,具有本原性,但缺乏可比性。而以财政供养人员进行国际比较,可比性强。 财政供养人员可视为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务员,即广义公务员,或称为政府公职人员、公务人员。美国政府公务员是包括除政治任命以外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就是财政供养人员,因而美国的政府公务员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相同。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数量为4000多万人,比以狭义和宽义两种方法统计的公务员人数要多得多,大约分别多3500万人和3000万人。法国财政供养人员涵盖政府、公共机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教师,数量为505万人,与政府公务员数量相同。日本财政供养人员包括政府系统的公职人员和国会、法院、国立学校与医院、国营单位所有人员等,人数为553万人,比政府公务员多105万人。英国包括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文官及各类政府官员,有246万人,比常任文官(狭义公务员)多200万人。 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1∶12;法国1∶12;日本1∶23;英国1∶24;中国1∶26。 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考虑财政支出的、民众真实负担的、最具实际价值的“官民比例”。就以上数据而言,“官民比”最高的是美国和法国,中国是最低的。换言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造成的财政负担没有发达国家高,也不如有些学者和新闻媒体所认为的那样高。如果考虑到加拿大和德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2和1∶17,那么可以认为,中国“官民比”居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下,还是在国家财力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