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80后🌻 ID妖孽
关注数: 176 粉丝数: 233 发帖数: 8,873 关注贴吧数: 70
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落户临矿集团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19年4月份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名单,临矿集团“山东省院士工作站”获批备案,确认宋振骐院士工作站落户临矿集团,成为临矿集团又一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临矿集团“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的设立,旨在借助宋振骐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智囊”优势,聚焦临矿集团深部巷道围岩动力演化及稳定性、超深井开采动力灾害及防治、深部巷道支护技术、无煤柱开采技术、深部矿井高温热害治理技术及其装备、深部采场重大灾害预警平台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全面提升矿井技术科技研发水平和技术难题攻关能力,为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建成“智能智慧临矿”提供技术支撑和研发保障。据介绍,为加强与科技前沿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临矿集团先后建立了临矿集团—山东科技大学矿井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灾害治理示范中心、临矿集团—大连化物所双创示范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有效示范和带动一大批科技前沿技术的诞生与应用。而且每年设立2000万元-3000万元的科技奖励基金,充分唤醒了集团上下的创造基因。截至目前,已对192项科技及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金额达到2260余万元。同时,还高度重视对骨干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团队的培养,以创客联盟成立为依托,将创客临矿上升到战略高度,引领集团上下加快培育一批创客团体、造就一批创客队伍、创造可观经济价值,构建“44321”创客体系,让创客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截至目前,创客“44321工程”青工参与率突破80%,获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0余项。
新驿煤矿:革新沿空留巷技术 “留”出安全高效 日前,新驿煤矿联合山东科技大学研发的“沿空放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成功破解了传统沿空留巷技术工效低、安全指数不高的瓶颈,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据悉,传统的沿空留巷方式不仅回采率不高,还无法有效控制顶板的完整性和巷道两帮稳定性,安全隐患较大。为解决这一行业难题,该矿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在传统沿空留巷技术的基础上,对顶板的“可放性”、“成墙性”和“无冲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利用顶板整体垮落后形成矸石墙,在上覆岩层缓慢沉降后,形成斜跨梁结构,从而使巷道整体压力趋于稳定,并通过走向架棚支护和金属网护矸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巷道两帮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巷道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该技术可使下一个工作面少掘1条巷道,万吨掘进率大幅降低,实现了长壁无煤柱开采,在增加原煤产量的同时,减少了井下掘进巷道和掘进队伍,从而提高了吨煤人工效率,有效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局面。 “除了有效克服了回采效率的难题外,这项技术还留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矿生产副矿长石刚向记者介绍,“沿空留巷新技术应用后,在新驿煤矿和鲁西煤矿总计可多回收煤炭资源3.7万吨。” 据了解,该技术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宋振骐院士的权威评测,被鉴定为无煤柱开采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周边矿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极具推广价值。
新驿煤矿:“三定三避免”画出基层班组“同心圆” 这个月我除了自己分内完成的工作之外,额外又多挣了3000块钱,这个办法真是让我们职工得实惠。”新驿煤矿职工李波在公示栏前兴奋地说。 新驿煤矿以提高班组建设为中心,着力于安全生产、提质提效,建立科学的班组管理机制,依靠“三定三避免”规范班组管理秩序,形成工序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职工“主动找活干、主动保质量”的积极性,使班组建设呈现出“保安全、提工效、富活力”的良好局面。 三定三避免”即通过定岗位、定流程、定分值,达到避免等、避免靠、避免吃平均的目的。该矿融合扁平化管理,取消班组长系数,统一细化评分标准,让每个岗位都有详细的工作流程,让每名职工的固定工作量和额外工作量都有相应的工资分数,通过搬掉“铁交椅”、打破“铁饭碗”,打造“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薪酬机制。 做到“标准到岗、量化到人、分配到位”,该矿按照“预、细、严、实”的原则,推行标准化作业,把班组内可以量化计量的工作,都以统一分数的形式出现,树立多劳多得导向,鼓励职工“主动找活干”,避免了吃大锅饭的现象。同时,该矿严格执行日清日结公示制度,相关信息每天张榜公布在公开栏上,让职工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一目了然。 实施‘三定三避免’管理以后,实在干事的与混日子的彻底拉开了差距,班组人均功效翻了一倍,整体战斗力更强了。”机修工区区长李学武说。
新驿煤矿快速掘进实现“三级连跳” 单月掘进进尺50米、70米、140米,直至160米,掘进进度同比提高2.29倍,工效同比提高2.1倍。这是新驿煤矿今年进入四季度以来的掘进进尺数据,实现了“三级连跳”。 掘进效率提高得益于该矿今年以来推行的全岩快速掘进作业法。由于受地质条件和机械化装备水平等因素所限,该矿掘进进尺效率一直徘徊不前,难有实质性突破。今年以来,该矿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新旧动能转换和工业3.0+,结合矿井实际,不断探索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创新形成了全岩快速掘进作业线,既节省了劳动时间,又保证了巷道整体稳定性。 “面对困境,我们在全岩快速掘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升级、优化设计等,逐步形成了一条集破岩、装岩、运岩、支护、充填于一体的全岩快速掘进作业线。”该矿副矿长石刚介绍。 据了解,该矿全岩快速掘进作业线采用EBZ260H型掘进机、凿岩台车,以及聚能管爆破技术,完成巷道的破岩、打眼支护工序,然后利用挖掘式装岩机实现破岩后的高效、快速装岩,并使用带式输送机运岩。通过远距离喷浆机对巷道进行喷浆,并利用该矿自主设计的履带移动式抛矸机进行巷道充填,有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形成流水线式的快速掘进工艺,提高了整体掘进作业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培养选拔年轻骨干力量,加大机电设备日常检修质量管理力度,打造快捷运输及快速运人圈,使掘进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悉,该矿预计在2019年全面推广全岩综掘工艺,实现硬岩段综合机械化快速掘进,为打造出新旧动能转换下的快速掘进样板矿井奠定坚实基础。
新驿煤矿:喷浆机“鸟枪换炮”扮靓井下巷道 “咱们也‘鸟枪换炮’了,有了远距离无尘喷浆机,以后咱们也享受新旧动能转换的春风,把南翼巷道干成一级质量标准化精品工程。”新驿煤矿掘进二工区喷浆班班长宋远兴在南集轨上车场兴奋地说。 新驿煤矿目前正在施工的南翼-280m轨道、皮带石门设计长度达到2400m,喷浆工程量大,每隔100m就要挪移一次喷浆机,同时需施工专门的喷浆硐室,增加了巷道掘进工程量,制约了现场全岩快速掘进速度。 “巷道喷浆一直是矿井脏、累、差的苦差事,普通喷浆机靠人工手动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喷浆料运输繁琐,作业环境差,喷浆距离短,频繁挪移喷浆机,施工成本高。”该矿掘进二工区党支部书记、区长付茂军对记者说。 为彻底解决喷浆的难题,实现一次喷浆成功,该矿坚持“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减员提效”,根据现场实际需要与厂家共同研发了远距离无尘化混凝土喷射机组,目前已在南翼-280m轨道石门投入使用。该喷射机组由自卸式矿车、螺旋给料装置、液压转子式混凝土喷射机、输送管4部分组成。解决了人工卸料、拌料、上料劳动强度大,喷浆效率低的难题,减少入料岗位人员3人。该设备采用叶片轮与气料室结构排料,锥形给料装置设计,密封效果好,喷浆最大喷射距离可达1000m,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10mg/m3,同时解决了普通喷浆机脉冲大、回弹率高的难题,喷浆料回弹率降至不足5%,每米可节约材料费用30.9元 。
首页 1 2 下一页